书城成功励志决定一生的66条职场警示
32095400000027

第27章 缺乏危机意识!

比尔·盖茨曾说过:“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企业已经是最好的,那么,这个企业也就死到临头了。”所以,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发展,就必须重视危机管理。通常导致危机的因素早已潜伏在企业中,但由于企业经营者对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总认为自己现在发展得很稳定,就放松了警惕,不对危机进行有效的防范了。

当前市场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经营中对小事不以为然,觉得只要大事处理好就行了。这样,积少成多,渐渐地雪球越滚越大,以致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有很多企业都是各领风骚数年之后便没落、衰退了,这似乎已成一种定律。其根本原因,就是企业缺乏危机意识,不重视危机管理。而危机意识是企业管理者最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今天商场上的胜者,谁也不敢保证明天他依旧是胜者。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做到居安思危,就必须不断地找出自己公司的缺点,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企业管理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具有危机意识。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发展,企业从观念上要树立危机意识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说过:“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 个月。”这个3年内将股票市值增长50倍的企业家就是通过这么一种危机意识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与此相反,很多企业在取得一定成绩之后就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危机丧失了警惕,逐步走向了灭亡的不归路。

就必须进行危机管理,强化全员的危机意识,必须从观念上树立危机意识。在全球化的竞争面前,企业时时刻刻都处在危机之中。

郭东是有“百货大王”之称的上海永安百货公司的创始人,他在16岁时,为了谋生到澳洲去打工,而在23 岁那年,他和几个同乡朋友在悉尼开了一家小型水果店,水果店名叫“永安果档”,其主要经营水果和一些中国的特产,郭东担任经理。但郭东很快发现,当地水果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如何使本小利薄的小店能生存和发展,郭东挖空了心思。后来,他说服了当地另外两家华人水果店和“永安”联合起来,一起合作。联盟后的水果店,资金雄厚了,在郭东的成功经营下,相当程度上控制了当地的水果市场。

“永安”占领了悉尼水果市场后,郭东并没有放松警惕,他清醒地看到,水果的销售市场毕竟十分有限,前景并不好。在经过详细调查和缜密思考后,郭东向股东们分析了形势,告诉他们公司如果不向别的方向发展,可能会保不住目前的境况,在经过股东们同意后,“永安”开始向百货业投资。郭东首先在香港创办了永安公司,经营各种商品。由于他的公司服务态度好,还专门设立了代华人办理护照,提供给食宿的“金山庄”,所以深得华人的信赖。当地华人不但偏爱永安的商品,还愿意把钱存在永安公司的储蓄部。这样,永安公司就迅速兴旺发达起来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经理都能像“永安”经理郭东那样居安思危,在创业初步成功之后,还想到了企业潜在的竞争危机,还想到企业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将要遇到的种种挑战。有许许多多的经理在初步创业取得成功后,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味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心中的虚荣心极度膨胀,自己也狂妄自大起来,认为经商办企业没有什么大不了。对于他们来说,经商赚钱犹如探囊取物,小菜一碟。他们根本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危机反而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生存。企业也是这样,只有将危机意识落实到行动上,才不至于被安逸和舒服所吞噬,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如何使企业提升危机意识

(1)建立危机管理制度。由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士及高层领就没有想到,起初的成功除了他们的刻苦努力之外,还带有很大偶然成分,根本就没有想到,在他们成功的背后存在着其他企业的严重威胁,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企业还存在有什么不足之处,一点危机意识都没有。整天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不知道市场是残酷的。在市场竞争中,任何企业都是“不进则退”,一旦不思进取,将很快被市场淘汰。可以肯定地说,那些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不思进取、不居安思危的经理,最终肯定是失败者。

很久以前,有一个牧羊人在北方寒冷的地方放牧了一群羊。刚开始,温度比较适宜羊的生存,它们日子过得比较舒适,慢慢地便养成了一种不爱动的习惯。冬天来了,气温骤降,寒冷的气候使羊们无法适应,很多羊都被冻死了。牧羊人感到非常难过,为了让羊能更好地生存下去,他绞尽脑汁,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看似可怕的方法:在羊生活的地方放了几只狼。羊意识到了生存的危机,以不断的奔跑来防止狼的袭击。这样的奔跑有效地阻止了寒冷的侵袭,羊反而比以前死得少了。

在当今这个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时代,危机可能随时都会发生,并可能对一个公司产生致命的影响。只要看看美国的“9.11”和2003年的 SARS就知道这不是危言耸听。因此,好的企业应该在其企业文化中注入一定的危机感,使员工对危机有合理的心理准备。这种心理准备可以通过系统化的培训、研讨会和危机处理演习等来逐步培养。而危机意识管理是一门科学,既然是科学就有一定的生存、发展规律。就危机管理而言,企业要在树立危机管理意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的危机管理体制。

(2)制度和监察要互相结合、相互统一,以保证制度的合理实施。制度的确立并不能说明它在实施过程中会得到完全、肯定的执行。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其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管理决策方面、企业的执行方面以及企业的监控方面。

(3)企业管理者要亲自监督、计划工作及经常自省。作为企业的经营权主体,经营者在管理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责任重大。他要亲自对制度的实施予以监督实行,经常自省,以身作则,认真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对下一步工作及日后企业的发展策略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导依照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的危机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组建一个危机管理小组。同时策划建立一套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自我诊断,找出企业的薄弱环节,及时补充纠正,对已产生的危机进行有效控制和处理。

1999 年11 月,日资八佰伴百货(香港)有限公司宣布清盘,其香港、澳门的十家分店即刻关门停业,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监察体系,投资失误,且经营管理失调,未能对市场策略做出及时的调整。由于忽视了当地消费群的消费水平,八佰伴在不足十几万人口的马鞍山新市镇开了一家1万多平方米的大商场,商品流通速度缓慢,存货数量不断增加,为了应付这种情况,他们不断地在柜台摆放各种东西,以求多品种吸引顾客,结果却恰恰相反,不但没有盈利,反而从开业到关门一直亏损;总部在沙田租用的写字楼从租用到关门的五六年时间内,有1/3 的地方一直空置,由于香港地价较高,每年浪费租金达百万之多。为了扩充其势力,他们不断将资金投入新分店的开设。由于战线的不断拉长、扩延,令整体开支不断增加,再加上监察网络的不完善,造成了八佰伴现在的惨败局面。

某保健品公司上至总裁,下至员工都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人员详细分工,比如市场经理,你就是作市场的,不能超越这个权限;对企业来说,在管理中的一系列决策,产品生产、销售、流通等各个环节及从以上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企业在经营中一定要树立危机管理意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监察作用,对已产生的危机进行有效治理;对有造成危机可能的不利因素加强管理,有效监控,使之胎死腹中,不致影响企业的发展。

企业要保持危机意识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从政府机构到私人企业,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绝对不会碰到突如其来的意外,所以大多企业都时刻保持着危机感,正是这种危机感,使企业没有沉醉,而是不断开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对企业来说,危机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事前准备功夫是否完善。企业不能坐以待毙,应该在危机发生之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才能从容不迫地应变。因此,对企业来说,必须列出一张危机评估表,详列出可能发生的危机,并且评估它们的等级,依发生的可能性从最可能到不太可能依次排列。

职员执行制度的情况进行各种有效督办、监察,并对经营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利因素及时监控,及时采取措施,极大地保证了制度的合理实施,使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减小。部门间相互监督,各分部间相互监察,即使集团的高层领导也要受其员工的监督。企业的双回路管理,深入了企业的方方面面,涉及决策、执行、监控的各个环节,在危机预防和管理过程中充分显示出了其积极的作用。

在德国奔驰公司董事长埃沙德·路透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巨大的恐龙照片,照片下面写着这样一句警语:“在地球上消失了的不适应变化的庞然大物比比皆是。”

英特尔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德鲁·葛洛夫有句名言叫“惧者生存”。也就是说要居安思危,这位世界信息产业巨子将其在位时取得的辉煌业绩归结于“惧者生存”四个字。

一些企业的管理者面对新经济时代的挑战和压力,明显缺乏危机意识、管理意识和创新意识,又缺乏必要的培训教育,对新理论、新思想和新方法知之甚少,而且多数企业未能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方法和信息技术,加强企业管理,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一项战略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于企业来说,不同的危机处理方式将会给企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在主观上和客观上对危机有足够的准备,企业做到冷静应对、及时处理,通常能够化险为夷,甚至因祸得福。而不成功的危机处理则会将企业置于不利境地:公共形象受损、经济损失巨大、员工信心动摇、客户和业务伙伴流失等等,甚至为企业带来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