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养心养性养生
31904500000051

第51章 先天之本——肾的保健

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生长发育、衰老与肾气关系密切。可以说衰老与否,衰老速度、寿命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肾气强弱。肾气旺盛,人就不易衰老,衰老速度也缓慢,寿命也长;反之,肾气衰,衰老就提前,衰老的速度也快,寿命也短。正如我国著名医学家叶天士所说,“男子向老,下元先亏”,这里的下元,即指先天元气,而元气藏于肾,元气亏,即肾气虚,故人体变老。

(一)养肾即养生

中医学认为,肾为人体先天之本,人体肾中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生命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肾脏衰,形体皆极。”由此可见,肾中精气是决定人的生、长、壮、老、已生命活动的主要条件,主宰着人的寿命和生命质量。《黄帝内经》说:“天癸竭,精少,肾脏衰。”著名老中医岳美中认为:“人之衰老,肾脏先枯,累及诸脏。”肾气充足是机体免疫力强的一种体现,中医学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说,就是说只要自己变强了,谁也欺负不了你。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肾气对于人体的重要性。

有研究表明,人从20岁起,肾中精气开始出现生理性不足。40岁以后,开始出现明显的亏虚,如果不及时给予补养和治疗,就会越来越虚。近年来,中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成倍上升,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也趋于年轻化。这与中老年人肾中精、气、神、血的过度消耗与透支,导致机体抗病力下降密切相关。肾虚不但导致机体精、血及微量元素的全面流失,促使体质变得更加虚弱,还加速了机体细胞的衰老。这表现为机体的各个系统、各种功能,包括免疫功能的紊乱失调。如果不及时治疗,长此以往,身体就会出现真正的疾病:感冒、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贫血、前列腺增生等。

(二)补髓即养肾

众所周知,骨为人体一身之支架。骨骼的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的生命质量。正如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所说:“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血如故。”这里非常清楚地说明了人体的骨骼系统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但骨为髓所养,精又生髓,故髓、精决定了骨骼的生长发育与功能。若髓不养骨,即会造成骨骼方面的疾病。如婴幼儿的佝偻病,成年人的骨质软化病,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病。祖国医学则认为,腰为。肾之府,肾主髓,肾精亏虚,骨髓不充,故腰痛而腿膝无力。如《黄帝内经》说:“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由此看来,精与髓的充盈与否,不仅影响到人体的骨骼系统,还将严重损伤人体的先天之本——肾。祖国医学还认为,肾主人体生长发育,人体的衰老与长寿和肾密切相关。只有精髓充足,肾才能发挥其先天之本的作用,由此看来,养生必补髓。

精生髓,若髓不足,就需要有****不断化生骨髓。倘若常补髓,目口需要****不断转化生成骨髓。所以,补髓即补精,而精盛,元气盛。因为真元之气藏于肾。只有肾精充足,元气才有来源。祖国医学所说的真气、元气,类似现代医学所指的免疫力、抵抗力。即髓充,元气盛,人体才有强大的抵抗力、免疫力。

那么,又怎样补髓呢?必须要以动物(如牛、羊等)骨髓,脊髓为原料,采用多种生物酶,将髓蛋白的分子切断成小分子多肽和氨基酸,同时将髓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去除,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精制而成,这种制成的髓精才最有效。

(三)养肾防老早着手

中医学有“上工治未病”之说,就是说高明的医生致力于防病。防病的意义从社会学价值来看远大于治病,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医者和患者在这点上是相通的。因此,人在中年即应开始顾护肾气,这不仅体现预防医学的思想,也是提高机体正气引发内在驱邪潜力的一种中医学治疗手段。

人到老年之所以衰老,是因为机体出现了气血虚衰、精神耗损、肾阴不足、肝火上亢、经络不通的不平衡生理状态。有人曾对20岁以上的235人进行调查,其中30岁的肾虚率为58%,40岁为71%,50岁为80%,60岁为90%,70岁为95%。由此可见,肾虚比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增。所以早期有效调补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失调,及时纠正肾虚证,是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病的关键所在。

(四)养肾益寿习用法

……节欲固元养肾益寿法 肾藏精,主蜇,封藏之本也。肾精乃肾元的物质基础,是人体功能活动,物质代谢的源泉。恣情纵欲,房劳过度,是早衰原因之一。“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故养肾必须养精,养精必须节欲,其目的在于保精延寿。《黄帝内经》上记载:“以妄为常,醉已人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

2.补肾培元养肾益寿法运用药物延年益寿,自古至今,以摄肾精,保肾气为要。《神隐书·摄生之道》指出:“所用药物,尤宜备赡,如益于人者山药、地黄、枸杞、人参,苍术……何首乌之类,当收之时多收采,治而食之,甚能益元阳,助真气。”《寿域神方·保养遐龄部》也说:“延生药十三条,大概固真气使其不老,如能常服,药力所到,气血自旺,阴阳必兴。”认为常服养。肾壮元之品,保其真元而不老。邹铉在用药方法上指出:“大体老人药饵,正是扶持之品,只可用温平、顺气、消食、补虚、中和之药治之。”(《寿亲养老新书》)至于历代文献所载抗老延寿药方药物,更是不可胜数。如彭祖延年柏子仁丸、八仙长寿丸、延寿丹、还少丹等;《圣惠方》的服枸杞法、服黄精法;《中藏精》的延寿酒;《卫生方》的固本酒等,都是古人抗衰老延寿的名方。考其药物多系补肾培元之品。古今长寿者的实践证明,中医的补肾培元药确有延年益寿作用,实验证明黄芪可延长人胎肾细胞、人胎肺、二倍细胞的生长寿命,使后者从自然衰老的61代延长到88~89代。黄芪既能增强T细胞的功能,又能延长机体细胞的寿命,因此抗衰老作用可以肯定。

爱气功调神养肾益寿法气功,又称“吐纳”、“行气”,或“导引”历代医家都把气功视为养生的重要内容。《黄帝内经》中“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即指气功而言。此法即在意识主导下:①调匀呼吸,“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用意识支配呼吸,使气载血行,纳气归‘肾。②意守丹田:“一点真元,属之命门丹田。”(《本草纲目》)因脐下丹田命门所在,是为气海,意守丹田更能纳气归肾而达养肾目的。③全身放松,在意念指导下全身放松,使气血周流而不滞,下达于肾。此外还有漱津咽唾法、兜****法、睡前闭息法,均为简便易行的养肾之法。实践证明,气功不仅能养。肾而延缓衰老,而且是一种主动性的自我调整过程,使人体机能活动耗能减少,储能增加,是中医独特的整体性锻炼,是延年益寿的最好方法之一。

(五)孕前宜养肾

肾为人体藏精之所,素有“先天之本”的美誉。“肾主藏精”并非单指男性的****而言,实际上五脏六腑的精华均蜇藏在肾中。肾中精华充实,则身强体壮、精神焕发;肾亏不足,则筋骨解堕、命折寿夭。无论男女,均是如此。我国古代的哲学家早就把精看做是生命之源。如《周易·系辞》云:“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管子云:“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流,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被四海。”祖国医学继承发展了古代的精气学说也十分重视精的生理作用。

《黄帝内经》日:“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人于胃,脉道已通,血气乃行。”张璐又日:“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认为精是人类繁衍的物质基础,人之形体即由精所生成。而先天生殖之精又“失神者死,得神者生”。若“能形与神俱”则可“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把神看做是人类生命活动的象征和要素,但是神的产生仍不离乎精。《黄帝内经》日:“两精相搏谓之神”,“神者水谷之精气”,“血气者人之神”。

可见先天之精是神的基础,后天之精是神的给养,两者不能失其一。故张景岳日:“人生系命于精。”“精为元之根”,“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

由上可知,要优生,要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在孕前一定要注意养。肾,使肾中之精不断充盈、积累。

(六)冬季要注意养肾

在冬天尤要注意脚的保暖。俗话说“寒自脚生”,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而慢,再加上脚上的皮下脂肪层薄,保温差,因此,脚的皮温最低,比如趾尖温度有时只有25。C。

注意足部的保健,实际上也就是对肾的保健。因为肾的经络起于足心。从全息论的角度来看,足底的特定部位与全身脏器存在着直接关系。脚底是反映全身的镜子。

因此,在冬天首先要有一双合适的鞋子,鞋子的底应该略厚一些,因为鞋底厚可使人少受冬寒侵袭;另外袜子要干燥,透气性能要好,一般选用棉线袜为宜,袜子和鞋垫在汗浸湿后,要及时晒干。

1.冬天切忌夜间憋尿 因为天气寒冷,有人就寝后因怕冷不愿起床小便而憋尿。这是一种不良习惯,是对肾有损害的一种做法。尿液中含有尿素、尿酸以及各种有毒的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如果在体内积存过久,就可能对机体产生有害影响,甚至可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经常憋尿,还可能产生尿痛、尿血的情况。尤其是女性,其尿道比较短而宽,尿道括约肌功能比较弱,另外膀胱和输尿管交界部的“活瓣”作用也弱,憋尿常会使膀胱内尿液聚升而使尿液返流到肾,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的症状,如畏寒、发热、尿急、尿频、腰痛、乏力等,从而使肾脏出现病变。

2冬天要注意节制性生活《黄帝内经》中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明代养生家高濂在《遵生八笺》中也指出:“冬三月六气十八候,皆正养脏之令,人当闭精塞神,以厚敛藏。”并引《五经通义》说:“冬至后阳气始萌,阴阳交精,万物气微,在下不可动泄。”古人还主张房事应该“春一、夏二、秋一、冬无,”这充分说明,冬天节制房事,固护****,是养肾的重要措施。对于预防春季温病,也具有重要作用。

(七)怎样在饮食方面养肾

1.蛋白质不宜多食尽管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但并不是多多益善,因为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必须通过肾脏排泄,蛋白质的摄人以每日每公斤体重l克左右为宜。

2不宜过度节食,否则易患肾下垂减肥的原理大抵有两条:第一,减少营养摄人,以避免脂肪积存,如节食减肥;第二,增加能量消耗,以去掉多余的脂肪,如运动减肥,比较而言,运动减肥更为科学。因为适当合理的运动不但能够选择性地减少最易积存在女性腹部、臀部、大腿等部位的脂肪,而且可以同时加强全身其他部位的肌肉、韧带、骨骼的力量,使人“瘦”而健壮。许多女青年不了解这个道理,为了追求形体美,单纯靠过度节食减肥,结果虽然体型苗条,身体却瘦弱了,还可能引出许多其他的疾病,肾下垂就是其中的一种。

3.养成淡食的习惯盐的摄人多,会增加肾脏的工作负担,易于引起心、脑、肾、血管等疾病,易于发生’肾脏细小动脉硬化,一般说,成年人每天摄人食盐应以不超过6克为宜。

4.宜养成饮水的习惯一日三餐所含的水是不够的,应通过饮水来补充,在气温高的季节饮水更应多些。成人要保持每天的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古人提出,每天晨起空腹先饮水,一至二杯,等于冲洗一下脏腑,有利于体内代谢废物的排泄,可减少肾脏疾病的发生。

5.及时控制感染如遇患扁桃腺炎、龋齿、皮肤感染时,应积极进行治疗,以免引起肾炎。

(八)养耳以保肾

耳为心、肾之窍,通于脑,是人体的听觉器官。耳的功能与五脏皆有关系,而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故《河间六书》谓:“肾热者……必身瘦而耳焦也”,“肾水衰少,不能润泽,故黑干焦枯也”。同时,耳之功能受心神的主宰和调节,耳的听觉能力能够反映出心、肾、脑等脏腑的功能。因为“耳通天气”,是人体接受外界音响刺激的重要途径,外界环境因素对耳的影响很大。

1.耳勿极听所谓极听,有主动和被动之分。前者是指长时间专心致志运用听力去分辨那些微弱、断续不清的音响;后者为震耳欲聋的声响超过了耳膜的负荷能力。《淮南子·精神训》谓:“五声华耳,使耳不聪。”极听损伤人的精、气、神,从而影响耳的功能。

2按摩健耳按摩保健是健耳的一个重要方法。摩耳功法可分如下几步:

按摩耳根:用两手食指按摩两耳根前后各15次。按抑耳轮:以两手按抑耳轮,一上一下按摩15次。摇拉两耳:以两手拇二指摇拉两耳廓各15次,但拉时不要太用力。

弹击两耳:以两手中指弹击两耳15次。

鸣天鼓:以两手掌捂住两耳孔,五指置于脑后,用两手中间的三指轻轻叩击后脑部24次,然后两手掌连续开合10次。此法使耳道鼓气,以使耳膜震动,称之为“鸣天鼓”。

耳部按摩可增强耳部气血流通,润泽外耳肤色,抗耳膜老化,预防冻耳,防治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