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养心养性养生
31904500000025

第25章 “治未病’’要养正气

健康长寿的关键是“治未病”

《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是非常突出的,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来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就把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提到了战略的高度来认识。

“治未病”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谡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就从外避六淫之邪的侵袭和内免精神刺激、情志变动两方面,来减少或防止疾病的发生。在这种未病先防理论的基础上,后世发明了不少具体防病措施,如汉代医学家华佗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创造了“五禽之戏”的健身方法,其后又经过不断演变,形成了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多种形式。这些健身的方法,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且对某些慢性病的调治也有一定的作用。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出自《黄帝内经》,意思是说当人的机体抵抗力强时,病邪(包括病菌、病毒、病原虫等)就不易侵害人体,就会健康无病。这句话非常明确地告诉人们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它无论是对个人、对国家或是对集体,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是谈兴衰,那么当一个团体、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众志成城(正气足)时,外敌便不能侵入;如果谈个人健康,那么当身体强壮(正气足)时,邪气便不会染身。

对于健康而言,最怕的就是“自毁长城”。何谓“自毁长城”?吸烟酗酒、暴饮暴食、熬夜打牌、懒惰闲散、暴躁气恼等,均属此类。经常如此,再坚固的堡垒也会出现裂缝,就算是铁打的金刚也会慢慢锈蚀。身体渐衰,体质下降,“长城自毁”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如此看来,保持自身的正气是何等重要!它是健康的前提,防病的基础,抵御人侵的屏障,保护身体不受伤害的盾牌。所以,我们就要下大力量来弘扬“正气”,鼓足“正气”,保持“正气”,使身体永远处于强壮之地。

当然,世上万事万物也不能绝对化。虽说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却也应该注意避害。比如,在闹“非典”时,我们不要自认为“正气足”,哪儿是“非典”的重灾区,就上哪去做深呼吸;哪儿有禽流感,就上哪儿去闻味儿。这不是在检验“正气存内”、“邪能否干”,而是以身试毒,以身趋害,是“驱羊入虎口耳”。因为我们在很多时候往往并不知道自己正气足不足,“足”到什么程度,切不可盲目乐观,以为自己的体格像练过什么“铁布衫”、“金钟罩”之类而“刀枪不入”。也就是说,不管我们的身体“正气”是否“足”,我们也不要忘记养生的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避害。

(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这是《黄帝内经》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养生原则,意思是说,对于能够使人致病的邪气要及时地自由躲避它,这是因为“失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黄帝内经》非常明确地告诉人们,许多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自然界的邪气对于人的侵犯,因此,养生保健,充养正气,即是警惕风寒暑湿燥火侵犯于人。

1.春天防风邪伤人中医学认为,春天是风气当令,虽然风邪一年四季皆有,但主要以春季为主,地球的表面凹凸不平,受冷热不均,于是便形成了来去匆匆的风,风既是绿色的信使,也是落叶的祸首。历来它就以温顺和蔼、狂暴凶残两张脸谱对人类施以福祸。

风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子,也常与其他邪气兼夹为病,因此,风病之病种较多而复杂,故《黄帝内经》里说:“风者百病之长也,”此外,风气又常为外感病之先导,故《黄帝内经》又说:“风者,百病之始也。”

风邪致病常伤人体之阳经及上部,如伤风感冒常见头痛、鼻塞、多涕、咽喉痒痛等症状;风水一征,起初也多以眼睑水肿为多见,这是风邪与水液相搏,而风性向上的缘故;伤风感冒多见头项疼痛、恶心、畏寒等症状,这是肺部受侵、风邪在表的见证。因为风邪常从外表侵袭人体,故肺与皮毛首当其冲而最先罹患,尤其当贼风避之不及时,或汗出当风时,腠理开,风邪乘虚而入,常可导致肺气不宣、卫气不固、营卫不和,而见发热、恶心、咳嗽、汗出等症状。

此外,由于风邪善行数变,变化无定,往往上下窜扰,病变范围较小,在体表可羁留于皮毛或肌肉腠理之间,或游走于经脉之中,逆于上,可直达巅顶;犯于下,可侵及腰膝胫腓等处,这种来势迅速、变化多端的特点,在临床上也有所体现。例如皮肤风疹,其来势急剧,甚至数分钟之内即可遍及全身,奇痒难忍,但有时消退也迅速,说退就退,而退后常不留任何痕迹。至于“风痹”、“行痹”等症,常见游走性的大关节红肿热痛,有些典型病例可见病损由肩至肘,肩肘渐退而膝踝又起,因此,《黄帝内经》里说:“风者,善行而数变。”

古人见到空气流动而成风,因此,推断风邪致病,其征亦以动为特征,所谓“风胜则动”,故风见肢体运动异常,如抽搐、痉挛、颤抖、蠕动,甚至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等症往往责之于风而列为风病。正如《黄帝内经》又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临床上被伤风之抽搐及面神经麻痹所致之口眼歪斜等可为代表。

还有,春夏之际,风邪常与湿邪侵袭脾土,往往可见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脾受累的症状,故《黄帝内经》中说:“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温受邪,脾病生焉。”

尤其是在临床上,风邪常与其他邪气夹杂而致病。如与湿合而为风湿,与热合为风热,与寒合为风寒,或风寒湿之气杂至。如常称的风热外感,风寒外感,风湿痹痛等即为显例。不仅如此,风还可与体内的病理产物如痰相结合而成风痰,风痰上犯又可引起种种病症。

由上可知,春天里的风邪对人体的伤害亦是相当严重的。医疗气象学告诉人们,在大风呼啸时,空气的冲撞摩擦噪声使人心里感到烦躁不适,特别是有时大风音频过低,甚至达到“次声波”的标准,科学家们已经发现次声波是杀人的声波,它能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使人头痛、恶心、烦躁,甚至置人于死地。此外,猛烈的大风常使空气中的“维生素”一一负氧离子严重减少,导致那些对天气变化敏感的人体内化学过程发生变化,在血液中开始分泌大量的血清素,让人感到神经紧张、压抑和疲劳,更会引起一些人的甲状腺负担过重。还有,大风使地表蒸发强烈,驱走大量的水汽,空气湿度极大地减小,这会使人口干唇裂,鼻腔黏膜变得干燥,弹性减少,容易出现微小的裂口,防病功能随之降低,使许多病菌乘虚而人,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如支气管炎、流感、肺结核等许多病流行。不难看出,现代医学亦很重视气流(即风)与健康的关系,因为气流的变化可影响人的呼吸、能量消耗、新陈代谢和精神状态。适度的气流使空气清洁、新鲜,对健康有益;而反常的气流则有害于人体健康。我国的大风虽然多发于春天,但秋冬季节亦不少,特别是华北地区。这时,风多且大,天气较冷,由于大风的作用,加剧了空气与皮肤的热量交换,使体内的热量过多丧失,造成人的抗病能力下降,疾病丛生。

2夏季预防暑热邪气侵袭人体夏季酷热之际,如何顺利度夏是许多人都关注的一个问题。从中医的角度讲,高温时节,养生当以“清”为要。

①盛夏暑热最易使人伤津耗气,加之体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多集中于体表,胃肠血液相对不足,更易使老弱者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因此,安度盛夏应多吃清暑、益气、生津、易消化的食物。新鲜蔬菜、时令瓜果宜多吃,如西瓜、黄瓜、苦瓜、冬瓜、西红柿等。宜多食粥、多喝汤,如:绿豆粥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莲子粥能滋阴养神、清热解暑,还能医治燥热失眠;紫菜汤不仅能清暑热、补身体,对动脉硬化、高血压也有防治作用;用茯苓、糯米制成的“阳春白雪糕”是胃肠虚弱之人的补养妙品;每天吃点带有酸味、苦味的食品,能防止出汗过多。夏季也应注意“清补”,特别是老弱者在盛夏适当吃些瘦肉、鱼类、蛋类还是很有必要的。

②盛夏之后,体液消耗极多,若不及时补水会严重影响健康。体内缺水,一则会使血液浓缩、血流变缓,易出现血栓;二则会使尿液浓缩,影响肾脏对毒素的清除,易形成尿结石和尿路感染;三则易使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加速人体衰老;四则会致肠枯津亏,大便干燥,内聚毒素,引起腹胀、头晕等中毒症状。

安度盛夏要强调科学补水。不管渴不渴,都应定时喝水,但一次喝水过多,会引起水中毒,出现胃肠不适、头晕等症状。老弱者活动量较少,每天补水2500毫升足矣。白开水对人体新陈代谢有十分理想的生理活性,很容易透过细胞膜为肌体所利用,使脏器中乳酸脱氢酶的活力增强,有效改善人体的抗病及免疫能力。同时,有利于较快地排除肌肉中累积的“疲劳素”——乳酸,从而快速消除疲劳,焕发精神,保持精力充沛,其保健作用是许多高档饮料无法比拟的。白开水极易渗人皮肤及肌体细胞组织,减缓面部及周身皮肤于瘪、多皱状况,使表皮显得丰润柔嫩,所以,盛夏还是以多喝白开水为佳。

③夏季闷热,人们容易出汗,衣服应穿得宽松、休闲;色浅为宜;布质宜轻薄,利于吸湿、透气。衣服勤洗勤晒,保持清爽舒适。夏日气温高、出汗多,毛孔的清洁、畅通很重要,所以要勤洗澡,勤换洗衣服,以保持皮肤清洁。此外,人们在夏季衣着单薄,皮肤暴露部位多、面积大,既要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又要防止蜂蜇、蚊叮、虫咬,以及跌伤、烫伤、割伤等意外伤害。

④夏日,居室宜简洁干净。室内可适当置些观赏类花草,特别是一些绿色植物,既能调节空气,又可增添凉意。一早一晚,室外气温较低,应及时敞门开窗通风换气。午后热浪袭人,不适宜外出,可适当午睡。据研究表明,老弱者在炎夏时节坚持午睡,能降低中风和冠心病的发生率。夏日宜清净养心,炎热天气易使人烦躁上火,应注意养心调神。保持心境平和,情绪平稳,心不郁火,则有益于安度盛夏。

⑤清幽,清心又清暑,安神又定志。炎热之时一般不提倡远游,即使是去避暑胜地,但旅途中也有可能遇到避之不及的酷热。特别是体弱之人,还是以不跋涉远游为好,宜就近寻幽。清晨,到公园里、绿林间散散步,打打拳,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会觉得心旷神怡。傍晚,凉风习习,到江滨湖畔、林荫道上漫步,会感到惬意舒心,暑气顿消。

3.长夏防湿 中医称夏末秋初为长夏时期,其气候特点是多湿,因此《理虚无鉴》特别告诫说:“长夏防湿。”这个季节多雨潮湿,水气上升,空气中湿度最大,加之或因外伤雾露,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处潮湿,以致感受湿邪而发病者最多。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当热环境中空气相对湿度大时,有碍于机体蒸发散热,而高温条件下蒸发是人体的主要散热形式。空气中大量水分使肌体难以通过水分蒸发而保持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出现体温调节障碍,常常表现出胸闷、心悸、精神委靡、全身乏力。长夏防湿,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黄帝内经》提出“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其意思是湿邪伤人,最容易伤人下部。这是因为湿的形成往往与地的湿气上蒸有关,故其伤人也多从下部开始,如常见的下肢溃疡、湿性脚气、妇女带下、下肢关节疼痛等症,往往都与湿邪有关。因此,在长夏季节,居室一定要避免潮湿,尽可能做到空气流通、清爽、干燥。

②祖国医学认为,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因为人体后天之本——脾脏喜燥而恶湿,所以,长夏季节湿邪最易伤害人体脾脏,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则可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气机不畅,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温、口甜苔腻脉濡等症。若影响到脾气升降失司,还会出现水液滞留,常见水肿形成、目下呈卧蚕状,也可见到下肢肿胀。因此,长夏季节最好少吃油腻食物,多吃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

③由于长夏阴雨连绵,人们极易感受外来湿邪的侵袭。出现头重如裹、倦怠、身重、嗜睡等症,严重者还能伤及脾阳,造成呕吐、腹泻、脘腹冷痛、大便稀溏。因此,长夏一定要避免湿邪侵袭,做到外出带伞、及时避雨。若涉水淋雨、回家后要立即服用姜糖水。有头重、身热不扬等症状者,可服藿香正气水等感冒药。此外,由于天气闷热,阴雨连绵,空气潮湿,衣物极易返潮,甚至发霉,人也会感到不适。穿着返潮的衣物,容易感冒或诱发关节疼痛,因此,衣服要经常晒一晒。

总之,根据祖国医学“春夏养阳”的原则,长夏防湿的关键在于要保养人体阳气。只有阳气充足,湿邪才不易侵犯。

4.秋季要防燥邪伤人燥为深秋的主气。以其天气不断敛肃,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濡润,以致出现秋凉而劲急干燥的气候。燥邪为病,有外燥、内燥之分。外燥由感受外界燥邪而发病,多从口鼻而人,其病常从肺卫开始。又有温燥、凉燥之分:秋有夏火的余气,故多见温燥;又有近冬之寒气,故有时亦见凉燥。内燥多由汗下太过或精血内夺,使得机体阴津亏虚所致。

①燥邪干涩,易伤津液。燥邪为敛肃之气,其性干涩,故致病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造成阴津亏虚的病变,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皲裂,毛发不荣,大便秘结,小便短少等。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说:“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

②燥易伤肺。肺喜清肃濡润,既不耐于湿,更不耐于燥,湿则饮停,燥则津伤;又主呼吸而与大气相通,外合皮毛。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伤肺。燥伤于肺,失其津润,则肺气宣发与肃降的功能均受影响,而出现干咳少痰,或胶痰难咯,或痰中带血、喘息、胸痛等症。

③外燥证。温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口渴心烦,鼻干咽燥,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咳而不爽。凉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干咳少痰,口鼻干燥。

④内燥证。是津伤液耗的一种表现。其证多由热盛津伤,或汗、吐、下后伤亡津液,或失血过多,或久病精血内夺等原因引起。因内燥证的临床表现以口咽干燥、皮肤干涩粗糙、毛发于枯不荣、肌体消瘦、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津伤血少的症状为主,故又称为“津亏”或“血燥”。

5.防燥措施秋天一到,皮肤容易干燥,很多人的脸上起了白皮或生了痘痘,补水和滋养成了迫在眉睫的一件事,但是,白天时间紧迫、与外界接触多,光是防御环境对皮肤的伤害就已经让我们手忙脚乱了,深层护肤几乎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美容专家建议我们,天气越干燥,越要重视晚上的皮肤护理。

①夜晚是肌肤修护的“黄金时段”。肌肤细胞在白天与夜晚的运作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白天我们忙碌、紧张,肌肤总处在紧绷状态,对一切外在物质保持着高度警惕,要不断地消耗维生素c、维生素E、抗氧化成分等,皮肤在一点点变得疲倦、晦暗、于燥。

到了夜晚,肌肤随着我们的精神状态松弛下来,特别是在入睡之后,开始积极地进行自我调养与更新,细胞新陈代谢的活跃程度相当于白天的两三倍以上,尤其是凌晨1~3点达到最高峰,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个时段,适时供给所需的养分,显然更有助于细胞的更新与修护。

②哪些护肤品适合晚上用。由于秋天气候干燥,补水成了这个季节晚上护肤的首要任务。晚上护肤所遵循的原则是尽量简单有效,不用涂抹太多的东西,但有几种护肤品是必需的。首先,是保湿面膜,最好不用撕扯的,而是敷在脸上的那种。敷15分钟后,将脸清洗干净,再拍上一些爽肤水。接着,就是涂保湿性的润肤霜。

此外,由于这个季节嘴唇和手脚容易干裂,它们都是晚上护肤的重点,但晚上最好不要涂唇膏,应该在嘴唇上涂一些凡士林,它的保湿效果很好,而且不油腻,手和脚上最好也涂一些。

③中医一直把梨作为治疗“秋燥”的良药。因为它味甘、性凉,可以起到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作用。一般来说,生津润燥可以吃鸭梨或雪梨,化痰止咳最好吃大白梨。每天坚持吃上2个梨,就能有效地减少“秋燥”的症状。另外,针对“秋燥”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症状,还可以用梨和其他食物搭配,做成不同的“抗燥”药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去超市里买点秋梨膏、梨膏糖食用,也有缓解“秋燥”的作用。秋梨膏和梨膏糖虽然叫法不一样,但都是用梨加蜂蜜做成的,还配有一些止咳、生津、润肺的药物,如生地、葛根、萝卜、麦冬、藕节、姜汁等。

④对于运动者的防燥。运动后要多喝开水,多吃甘蔗、梨、苹果、乳类、芝麻、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如运动时出汗过多,可在开水中加少量食盐,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防止肌肉痉挛,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此外,如进行长跑锻炼,还要饮用适量的糖开水,以防低血糖。

6.冬季养生宜防寒邪伤人寒冷易使上腹部受凉或吞咽进冷空气,易引起胃肠痉挛,患有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或慢性胃炎者要注意腹部保暖,但不宜以吸烟、酗酒作为驱寒手段,以防病情加重。

寒冷使鼻黏膜的温度及湿度均降低,黏膜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减少,容易患鼻炎、感冒,平时可常按摩双侧鼻翼,加强鼻黏膜血流量,增强耐寒力。冷空气刺激呼吸道,常诱发咳嗽、咯痰;呼吸道感染多为支气管炎或肺炎,预防呼吸系统病宜加强胸背部保暖。

寒冷使人体裸露部位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流相对缓慢,皮肤受凉后水分散失较多,常使皮肤粗糙或皲裂、老化。耳、鼻、手指等远离心脏部位,血液供应不足,常发生冻疮。可用愈裂霜、硅油霜或以80%的蜂蜜加上20%的猪油调配的软膏涂抹,疗效好。

寒冷使心跳减慢,血流迟缓,血小板聚集力加强,血容量低,易于形成血栓及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统计资料表明:冬季凌晨4时为心肌梗死症、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患的易发时刻,家中若有高血压病人或血管硬化症病人,亲属应多留意。

冬季为御寒,适当进补些高热量饮食:肉、蛋、糖、酒等无可非议,但对原有高脂蛋白血症者,进补宜有节,以防加重血管粥样硬化、脂肪肝及体重。长久在寒冷环境中作业的人,应注意足及头部的保暖。足部有神经与鼻部相通连,足部受冷则会引发感冒。选用防寒帽也属重要,有学者研究认为,环境温度为15℃时,从头部散失热量占人体总数的30%;一15℃时占75%,由此可见头部戴帽保暖与人体热平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对于过于肥胖者来说,寒冷是减肥的有利时机。在寒冷空气中进行体育活动比在温暖天气中更易减轻体重,即使仅仅在寒冷环境中进行呼吸,也会消耗掉较多能量。在20。C环境中呼吸1小时,可损失掉8卡热量;在一4℃时,损失热量达10千卡。

强冷空气过后,能净化空气,在清新、寒爽的空气中去登山、滑冰、滑雪、冬泳、长跑、远足等,可增强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和耐寒力并培养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性格,对视力、新陈代谢及心肺功能均有裨益。当然,应依个人具体条件及健康水平选择运动项目及养生办法。

(二)四季脾脏不受邪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说“四季脾旺不受邪”,明确指出脾在一年四季中对抗御外邪起重要作用,即现代医学所谓的“免疫功能”。这一点是其他脏腑所不能相比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免疫机能减退和内分泌功能失调是导致疾病和衰老的重要原因。有关研究资料证明:免疫机能减退和内分泌功能失调,是与脾虚有密切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脾气虚证患者的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电泳能力、血细胞压积和全血黏度均低于正常组和实验组。表明脾气虚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也说明中医理论是有物质基础的。另外,有关临床研究又从另一侧面进一步证明:香砂六君子汤能把脾气虚患者(包括老年患者)紊乱的免疫功能调节到正常的状态。

从上述现代有关研究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出,衰老与脾虚的关系非常密切,健脾确有抗衰老作用。

综上所述,人体的盛衰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健脾则有显著强身和延缓衰老作用。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在探讨抗衰老这一研究工作中,不必一味拘泥前人补肾的成法,而应大胆开拓健脾抗衰老的路子。因此,笔者临床上遇到一些年过半百,因生理性衰老性功能减退而索****的就诊者,常予健脾法结合解释安慰而获良效。一味助阳而提高性功能,犹如竭泽而渔;而健脾补益气血,使一身皆强,肾得滋养,肾精得充,犹掘井蓄水,源渊而流不竭。

然健脾之法,非独药耳!注意以下养生调摄亦甚重要。

①慎饮食。《黄帝内经》中告诫人们“饮食有节”。《瘅论》中明确指出:“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因此不要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不偏食、不恣食辛辣浓醇厚味,使脾胃运化有常,不受损伤。

②慎起居。《黄帝内经》云:“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又有“久卧伤气”之说。张景岳说:“劳倦最能伤脾。”所以,工作要有规律,劳逸结合,才能使脾阳得展,脾气不伤。

③慎情志。要加强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的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避免七情所伤。张景岳说:“脾胃之伤于内者,惟忧思忿怒。”因此,要尽量做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说:“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倘能做到这三慎,则庶可补药物之不逮,令“四季脾旺不受邪”,强身延年。

(三)谨防七情伤人

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在一般情况下,属于正常的精神生理现象。因为感情的表露乃人之常情,是本能的表现,而且各种情志活动都有抒发感情、协调生理活动的作用。愤怒、悲伤、忧思、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压抑在心中而不能充分疏泄,便对健康有害,甚至会引起疾病。若能恰当而有目的、合理地使用感情,则有益于健康,但是,如果情志波动过于持久,过于剧烈,超越了常度,则将引起机体多种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此时,七情便成了致病因子。因此情感对人体的损益效果,不单取决于情志本身,而同时取决于人们对感情的态度和使用感情的方式。

七情之中,有六情属恶性刺激,唯有喜属于良性刺激。喜为心志,笑为心声,笑是喜形于外的体现。经常保持喜悦、乐观的情绪,对健康是有好处的。故《儒门事亲》说“喜少者病,百脉舒和故也”,愤怒致病较重。《东医宝鉴·内景篇》说:“七情伤人,惟怒为甚,盖怒则肝木克脾土,脾伤则四脏俱伤矣。”怒多伤肝,肝失疏泄,气机升降逆乱,进而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故表现证情较重。惊恐致病较为难治。惊恐多自外来,在思想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受到惊吓,如视怪物、闻奇声、遇险境,使人惊骇不已。多伤心肾,其治颇为棘手。

情志致病还与其刺激的程度强弱有关。根据情志刺激的程度,可分为爆发性和渐进性刺激两大类。爆发性刺激,多指突如其来的情志刺激,如意料之外的巨大打击、重大收获、巨大的事变或灾难、难以忍受的伤痛等,这些突发性的、强烈的刺激,使人气血逆乱,导致发生刺激致病。多发病急、病情重、甚或天亡。七情之中,喜、怒、惊、恐以刺激量过大、过猛为致病条件。临床所见因情志剧变导致的心阳暴脱而猝死,肝阳化风而卒中,以及暴聋、暴盲、发狂等情况,大多与喜怒惊恐有关。渐进性刺激,多是指某些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获得解决或实现,而在这一段时间内保持着持续性的异常精神状态。如精神紧张、思虑忧愁、悲伤不已等,这类精神刺激伤人精气,引起气机失调,导致疾病。《素问·汤液醪醴论》说:“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神驰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愈也。”忧、思、悲的情志刺激以刺激时间长为致病条件,持续不良的心境,积久而成疾。因此,要根据不同情志的致病特点,自觉地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调节。

1.怎样制怒“怒”为七情之一,也是重要的致病原因。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里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飨世矣。”怒为肝之志,怒动于肝,则气逆而上;气逼血升,血随气出,故甚则呕血。肝木肆横,乘袭脾土,以症见飨泄。《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周瑜,身为东吴的大都督,雄姿英发,统率几十万大军,驰骋疆场,为何能被诸葛亮气死呢?原来周瑜刚愎自用,“讨荆州”惨败于巴蜀,大怒之下,口吐鲜血而亡。临死之前,还对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英国著名生理学家亨特,天生脾气急躁,他生前常说:“我的命运早晚断送在一个惹我真正动怒的坏蛋手上。”结果,在一次医学会议上,“坏蛋”出现了,他盛怒之下,心脏病猝发,当场身死。

由上可知,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很不利的,林则徐把“制怒”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就很有道理。当人发怒时,会出现心跳过速,特别是有心脏病的人,有可能由于严重心律紊乱,诱发心肌梗死而猝死。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国王纳瓦,在一次御前会议上,因有人大胆顶撞冒犯他,不禁大发怒火,拍案而起,瞬息倒地身亡。可见,暴怒,往往会使人断送生命。意大利一家周刊对一个居民区里两年内死亡者的调查表明,爱发怒者的死亡率,比有愉快情绪的人要高出6倍。美国医学博士汤姆斯,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情绪进行统计分析,易怒者的发病率为77.3%,而处世谨慎、情绪稳定者的发病率为25%。国内外的学者都认为,如果一个人的情绪易于激动,经常大发雷霆,整天在坏的情绪下过日子,极易患“寿命缩短病”。因此,要想“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就必须“制怒”。那么,怎样制怒呢?

①保肝。祖国医学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就是说,人之七情生于五脏,具体地讲,心主喜,肝主怒,肾主惊恐,脾主思,肺主悲忧。所以,要制怒,必须保证肝的功能正常。正如《灵枢·本神篇》所说:“肝气实则怒,肝气虚则悲。”怒是发脾气的表现。肝主怒,肝气旺盛的人,一旦遇到不合己意的事,就往往气愤不平。怒则气上,怒气爆发。肝藏血,因发怒而损伤肝血,致阴血亏损不能濡肝而肝失所养,则肝火愈旺,更易动怒。而肝血益伤,此所谓“怒伤肝”,这就说明,经常发怒的人,往往是肝的功能失常的表现。若是肝气郁结所引起的,当舒肝解郁;若是肝火上炎引起的,当清泻肝火;若是肝阳上亢所引起,当滋阴潜阳。

②以情制情。就是指医者以言行、事物为手段,激起病者某种情态变化,以达到控制其病态情绪,促进身心康复的一类方法。祖国医学认为,情态之病,必以情治。具体到“怒”,《黄帝内经》提出“悲胜怒”,就是以悲哀之情来治疗“怒”。在中医康复学中所做悲疗,其机理是肺主悲,金克木,故悲哀之情能抑制怒。此外,《素问·举痛论》还提出“悲则气消”,即悲哀能使气郁消散,而发怒常常是肝气郁结的表现,所谓“气有余便是火”。

③加强修养。防怒于未然。博览群书,加强自身修养,可使人心胸坦荡,提高洞察和理解事物的能力,能够正确处理将要发生的令人发怒的事。歌德在年轻时,因受失恋之苦的折磨,几次想自杀,把匕首放在枕头底下睡觉,但他后来终于抑制了这种轻率的行为,把已经破灭的爱情作为素材,写出一部震撼欧洲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

④心情愉快。怒的产生虽然是多种原因所引起,但遇到挫折或被人恶意地攻击时最容易发生。此外,在心境不好的时候,也容易被激怒。而经常保持心情愉快,宽容大度,就能正确对待上述情况。《素问·举痛论》指出:“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荣卫通利,即人体营气、正气能正常运行,营气为血中之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二者的正常运行,是心情愉快的结果。祖国医学认为,“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而怒为百病之一,这就足以说明培养革命乐观主义的重要性。

⑤遇事冷静。怒,按其强度不同,可以分为愠怒、愤怒、大怒和暴怒几种,但不管怎样的怒,常常是不能冷静思考的结果。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但暴跳如雷就能解决问题吗?恰恰相反,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招致更坏的后果。因此,遇事一定要冷静,才能积极思考,想出对策,圆满解决问题。

⑥及时宣泄。这是说,如心有不平之事,可向知心朋友倾诉,甚至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千万不要闷在心里,以致气郁成疾。⑦经常听一些音乐。当神情兴奋、愤怒、狂躁之时,要听一听旋律低沉、凄切悲凉之曲。

2怎样避免忧愁以五志分属五脏,则肺在志为忧;若以七情配属五脏,则悲、忧同属于肺。悲哀和忧伤,虽属不良性情志刺激,但在一般情况下,并不都导致人体发病。只有在过度悲伤情况下,才能成为致病因素。

它对人体的主要影响,是使气不断地消耗。故《素问·举痛论》说:“悲则气消……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由于肺主气,所以悲忧易于伤肺;反之,在肺虚时,则人体对外来刺激的耐受性就会下降,从而易于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

《黄帝内经》里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所谓气闭塞而不行,就是气郁的意思,由于气郁可导致人体如下体质特点:

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时或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时或郁郁寡欢,胸闷不舒,时欲太息,舌淡红、苔白、脉弦数。

可采取以下办法祛除忧愁:

①精神调摄。此种人性格内向,神情常处于抑郁状态,根据《黄帝内经》“喜胜忧”的原则,应主动寻求快乐,多参加社会活动,集体文娱活动,常看喜剧、滑稽剧,以及富有鼓励、激励的电影、电视,勿看悲剧、苦剧。多听轻松、明快、动感的音乐,以提高情志。多读积极的、鼓励的、富有乐趣的、展现美好生活前景的书籍,以培养开朗、豁达的意识,在名利上不计较得失,知足常乐。

②多参加体育锻炼及旅游活动。因体育和旅游活动均能运动身体,流通气血。既欣赏了自然美景,调剂了精神,呼吸了新鲜空气,又能沐浴阳光,增强体质。气功方面,以强壮功、保健功、站桩功为主,着意锻炼呼吸吐纳功法,以开导郁滞。

③饮食调养。可少量饮酒,以活动血脉,提高情绪。多食一些行气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养麦、韭菜、茴香菜、大蒜、火腿、高粱、刀豆、香橼等。

④药物养生。常以香附、乌药、川楝子、小茴香、青皮、郁金香等善于疏肝理气解郁的药为主组成方剂,如越鞠丸等。若气郁引起血淤,当配伍活血化淤药。

悲伤心者,以喜胜之。以喜胜之,又称笑疗。对于由于神伤而表现的抑郁、低沉的种种病症,皆可使用。在《医苑典故趣拾》中有这样一则笑话:清代有位巡抚大人,郁郁寡欢,成天愁眉苦脸。家人特请名医诊治,当名医问完其病由后,按脉许久,竟诊断为“月经不调”。那位巡抚大人听罢,嗤之以鼻,大笑不止。连连说道:我堂堂男子,焉能“月经不调”,真是荒唐到了极点。从此,每回忆及此事,就大笑一番,乐而不止,这是名医故意以常识性的错误所引起的发笑。

3.如何避免思虑伤人

思,即思虑、思考,是人体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正常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的影响,但思虑过度,就能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影响气的正常运行,导致气滞与气结。因此,思虑过度,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胃呆滞,运化失常,消化吸收机能障碍,而出现脘腹胀闷、食欲不振、头目眩晕等症,即所谓“思则气结”。

思伤脾者,以怒胜之。以怒胜之,是利用发怒时肝气升发的作用,来解除体内气机之郁的一种疗法。它适用于长期思虑不解、气结成疾或情绪异常低沉的病症。《续名医类案》载:一富家妇人,伤思虑过甚,二年余不寐。张子和看后日:“两手脉俱缓,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与其丈夫怒而激之也,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不处一法而去,其人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进,脉得其平。此例说明了思之甚可以使人的行为和活动调节发生障碍,致正气不行而气结,或阴阳不调,阳亢不与阴交而不寐,当怒而激之之时,逆上之气冲开了结聚之气,兴奋之阳因汗而泄,致阴阳平调而愈。

《四川医林人物载》里也记述了一例郁病怒激之病例:青龙桥有位姓王的儒生,得了一种怪病喜欢独居暗室,不能接近灯光,偶尔出来则病情加重,遍寻名医而屡治不验。一天名医李健昂经过此地,家人忙请他来诊视。李氏诊毕,并不开处方,却索取王生昔日之文,乱其句读,高声朗诵。王叱问:“读者谁人?”李则声音更高。王气愤已极,忘记了畏明的习惯,跑出来夺过文章,就灯而坐,并指责李氏:“你不解句读,为何在此高声嘶闹?”儒生一怒之后,郁闷得泄,病也就好了。

4.怎样消除惊恐伤人惊,是指突然遇到意外、非常事变,心理上骤然紧张。如耳闻巨响、目睹怪物、夜做噩梦等都会受惊,受惊后可表现为颜面失色、神飞魂荡、目瞪口呆、冷汗出、肢体运动失灵,或手中持物失落,重则惊叫,神昏僵仆、二便失禁,常谓如“惊弓之鸟”。几乎谁都有这样的体验,惊慌时会感到心脏砰砰乱跳,这是由于情绪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的缘故。血压升高,也是最常见的表现,有人特制了一张靠椅,一按电钮,椅背便立刻向后倾倒。他让受试者紧靠椅背而坐,并测量血压,随后突然按动电钮,椅背立刻倒下,这人突然受惊,血压便骤然上升。科学试验表明,由惊恐所致血压升高,大多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其机理是心脏搏出的血量增加。

恐,是指恐惧不安、心中害

怕、精神过分紧张。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人将捕之等。严重者亦可致神昏、二便失禁。中医认为,恐惧过度能消耗肾气,使精气下陷不能上升,升降失调而出现大小便失禁、遗精、滑泄等症,严重的会发生精神错乱、癫痫或惊厥。恐与惊密切相关,略有不同,多先有惊而继则生恐,故常惊恐并担。然惊多自外来,恐常由内生。

.由上可知,保肾是消除惊恐伤人的最好措施,肾气不虚,惊恐即可不能轻易伤人,保肾的方法很多,但下述方法尤为可行:

比较有突出作用的是按摩腰眼及腹压运动。所谓按摩腰眼,即是用双手握拳,以拳背由轻到重地按摩腰眼,可起到强身、壮腰、健肾的作用。所谓腹压运动,即吸气之后用力憋气3~5秒钟,同时收缩腹肌增加腹压,然后呼气,松弛腹肌、减少腹压(40秒~l分钟),如此反复有节奏地进行锻炼。此外,腰部热敷亦有效,具体做法是:取仰卧位,用热水袋垫于腰部,仰卧30~40分钟,使腰部有温热感。这种方法能松弛腰部肌肉、温养肾脏、增加肾血流量,每日可做I~2次。

此外,要惊者平之:恐惧易惊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轻的只是在原因出现时才产生易惊善恐、心悸,如人将捕之的感觉。重者,原因已除,但惊恐持续存在,并且影响患者的行为,如夜必用灯,闻响即惊,需人陪伴护卫,不能单独坐卧行走,甚至闻响就惊倒,不知人事。可用张子和治惊的方法予以消除。《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衡》云:“惟习可以治惊,经日:‘惊者,平之。’平谓平常也。长惊以其忽然而遇之也,使习见习闻则不惊矣。”

《儒门事亲》记载:卫德新之妻,旅中宿于楼上,夜值盗劫人烧舍,惊堕床下。自后每闻有响,则惊倒不知人事。家人辈蹑足而行,莫敢冒触有声,岁余不痊,诸医作心病治之。人参、珍珠及定志丸皆无效。戴人见而断之日:“……足少阳胆经属肝木,胆者敢也,惊怕则胆伤矣。”乃命二侍女执其两手,按高椅之上,当面前下置一小几,戴人日:“娘子当视此。”以木猛击之,其妇大惊。戴人日:“我以木击几,何以惊乎?”伺少定,击之,惊乃缓。又斯须连击三五次,又以杖击门,又暗遣人画背后之窗,徐徐惊定而笑……是夜使人击其门窗,自夕达曙……一二日虽闻雷亦不惊。

以上病案即“惊者平之”,张子和按声音由轻到重、逐渐增强,先恐后惊的原则,通过反复刺激,从而治愈了闻响即惊倒的疑难病症。历代医家治疗惊恐,采用养心安神、化痰活血等方法。

(四)谨防“生病起于过用”

“生病起于过用”,这是《黄帝内经》里的一句名言。它既是祖国医学发病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观点,也是养生学里的一条基本原则。即人们想要健康长寿,就要注意劳逸适度,因为很多疾病的产生,都是由劳动、饮食、体力、精神等超过正常的限度所造成的。

从精神方面来说,要清心寡欲,情绪安定。因为精神情志过剧或持久不解会成为致病因素。暴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忧伤肺、大恐伤肾,这都是人们所熟知的。欲说:“笑一笑,少一少;愁一愁,白了头。”

可见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而不患得患失,是长寿的必备条件。

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和劳动,这对身体健康是十分有益的,正如人们常说的“生命在于运动”,但要注意的是,不可超过机体的耐受能力。《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这里的久视、久坐、久立、久行都是过劳,唯久卧指的是过逸。祖国医学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倡“劳逸结合”,实在是难能可贵。

在饮食方面,祖国医学认为,饮食的大饥大饱,或过寒过热,或偏嗜,皆为“过用”现象。《素问·痹论》曾明确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就是说,如果饮食过量,会损伤人的脾胃功能。《素问·生气通天论》还说“膏粱之变,足生大疔”,这是教育人们不要偏嗜,意思是若经常偏食肥甘厚味之品,会蓄为热,足可以使人产生大的疔疮。

《灵枢·岁露》日:“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与自然界关系密切,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健康及疾病产生有重要影响。《素问·宝命全形论》提出人体顺应天地阴阳变化的原理在于“不失四时”。《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人顺应自然界清净之气则阳气固密,虽有邪气外袭,也不能损害人体,其关键在于注重“因时之序”。《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因而有“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等变化规律。《素问·玉机真脏论》云:“四时之序,逆从之变异也。”阐述脉从四时之变,则谓之可治。《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认为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气,因其正常变化,万物得以化生不息,但其异常变化则成为致病之因,后世称之为“六淫”,“淫”就包含“过多”、“过甚”之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直言:“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素问·气交变大论》记载,五运太过与不及皆可成为致病之因,强调“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从上述正常条件的“不失四时”、“因时之序”,生理状态的“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到病理变化的“四时之序,逆从之变”,乃至病机阐释的五运太过、不及,气候“寒温不和”等,强调了人体必须顺应四时阴阳变化,六淫致病就在于“过用”,从而提示了人体“过用”致病的发病特点。

《素问·上古天真论》在论述人们如何才能长寿时,精辟地指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就是说,无论是饮食、起居或行为都应避“过”,才能健康长寿。在治病用药上,亦应注意矫枉切不可过正。

(五)环境卫生

除水及饮食外,空气与土壤亦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界环境的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已经发现自然变化及人类活动均可改变这些环境,往往给生活带来不适,有时还会引起某些疾病。如风沙漫天除给行路人造成困难外,亦可以使一些疾病易于传播。为此早在东汉,我国就已创造了类似于洒水车的“翻车”、“渴乌”喷洒路面,可使尘埃不扬,不但减少了行旅之苦,而且亦可防止由粉尘传染疾病。为了保持环境卫生,古人还特别强调不要随地吐痰,这对于预防某些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粪便与垃圾处理不当,可以引起许多疾病发生,因此就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清扫垃圾与设置公共厕所,虽然对维护环境卫生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彻底改善卫生面貌的关键则在于如何处置这些秽物。我国人民在与大自然斗争的实践中,发现这些秽物可以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因而创造了将垃圾处理与积肥相结合的方法。如陈旉所说:“凡扫除之土,燃烧之灰,簸扬之糠粃,断藁,落叶,积而焚之,沃以粪汁,积之既久,不觉其多,凡欲播种,筛去瓦石,取其细者,和匀种子,疏把撮之,待其苗长,又撒以壅之。”这种方法是很科学的,不但改善了环境,而且消除了垃圾与粪便中的病原体及媒介物,同时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肥料,直到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仍沿用这种方法。古代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有些环境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不宜进入。巢元方具体指出:“凡古井冢,及深坑穽中,多有毒气,不可辄入。”然而有些劳动则必须在于人有害的环境中进行,为了减轻这种环境对人体的危害,因而先民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防护措施。如在煤井采煤,“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烟从竹中透上,人从其下施拾取者”。这是人们在初步认识了瓦斯(煤井毒气)中毒的基础上,最先创造的简单而有效的预防方法,对于保护人体健康及提高劳动效率起了一定的作用。另外,我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烧砒可以造成环境污染,并且对其所致后果亦已有所了解。如宋应星所说:“凡烧砒时,立者必于上风十余丈外。下风所近,草木皆死。烧砒之人,经两载即改徙,否则须发尽落。”其中还告诉人们要利用自然条件以减少污染造成的危害,同时又提出“改徙”的劳动保护措施,实为当时预防职业性中毒的一个进展。

(六)刮痧的保健预防作用

中国刮痧健康法是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以水牛角刮痧板为工具,配以多种手法,对人体具有活血化淤、排除毒素、自家溶血等作用,既可保健又可治疗的一种自然疗法。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刮痧方法、经络、腧穴及临床治疗等部分。刮痧具有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刮痧疗法的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刮痧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肌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皮肤所以具有这些功能,主要依靠肌体内卫气的作用。卫气出于上焦,由肺气推送,先循行于皮肤之中,卫气调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脏》)。健康人常做刮痧(如取背腧穴、足三里穴等)可增强卫气,卫气强则护表能力强,外邪不易侵表,肌体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现,及时刮痧(如取肺腧、中府等)可将表邪及时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进入五脏六腑而生大病。常用的刮痧手法如下:

1.颤法以刮痧板厚边棱角点按住施治穴位或部位,以腕部做连续性快速(高频率)而细微的摆动动作,使病人体内产生舒适的颤抖感觉,称为颤法。

操作要领:手握刮痧板,以刮痧板厚棱角边侧为着力点或以刮痧板厚棱角面侧为着力点,着力于施治部位。在操作过程中以腕的自然而有节奏的颤摆使施治部位(穴位)产生颤动、舒适、松弛的感觉。常用于头部、腹部及四肢关节缝隙。

注意事项:刮痧板厚边棱角不应离开施术部位的体表。

Z啄法手握刮痧板,以腕部自然的上下屈伸的摆动带动刮痧板,以刮痧板厚边棱角着力于施治部位进行啄击,称之啄法。

操作要领:手握刮痧板,以刮痧板厚边棱角边侧为着力点与体表垂直,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着力须均匀,用力轻而适中,不可太大。主要适用于背部、臀部深部穴位,以刺激腧穴、兴奋神经、调和气血。

注意事项:手法施力的大小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部位而定,如头部应力轻、幅度小、频率快,背部则幅度大、频率慢。

3.摩法以刮痧板面或厚棱角附着在一定的皮肤上,以腕关节为中心,做有节律的环旋运动,称之摩法。

操作要领:患者坐或卧位,医者手握刮痧板,以刮痧板面为着力点或手握刮痧板,以刮痧板厚棱角边侧为着力点附着于施治部位,肩臂放松,和缓协调,频率适中。环转移动力量大于向下之压力。

注意事项:面摩法较角摩法常用,用摩法时应先在皮肤上涂上刮痧润肤油或乳。

4.擦法 以刮痧板面部紧贴于病人施治皮肤,做直线往返的摩擦运动,使之产生热量并向身体深部透入,称为擦法。

操作要领:用医者手掌吸附刮痧板的一面,另一面吸附患者皮肤,其用力的形式是:向前推和向后拉,刮痧板面仅贴在皮肤上,一般不用力下压。擦法须直线往返,在一个部位上操作应一气呵成,不能停顿,且用力平稳,速度一般为100次,分左右。

注意事项:擦法要达到的目的是使热深透体内,而不是使皮肤发烫,另外,在用擦法之前应在皮肤上涂上刮痧润肤油或乳,以免擦法所产生的热量损伤皮肤。擦法后在施治部位用热毛巾搭盖,其效更佳。

5.叩击法手握刮痧板,以刮痧板厚边用力快速而垂直地击打病人体表部位,给病人一种较强烈的冲击感,称为叩击法。

操作要领:手握刮痧板,以刮痧板厚边为着力点,着力于施治部位,操作要有节奏,一起一落击打时要干脆利索。另外,速度、力量要均匀。

注意事项:主要用于肩背和下肢,使病人不通的地方恢复通畅,不协调的功能恢复正常。严重心脏病患者及体虚者慎用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