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养心养性养生
31904500000013

第13章 纠正三类失调的阴阳

(一)阴阳偏胜

疾病在人体的发生,是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临床或寒或热,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即如《景岳全书·传忠录》所说:“寒热者,阴阳之化也。”

阴阳偏盛,是指阴寒过盛和阳热偏亢所引起的人体内脏实寒、实热的临床症候群,中医发病学谓之“实证”。阴偏盛主寒证,是由外感阴寒之邪,或因内伤久病,阳气耗伤,阴邪内盛,人体的机能衰退而产生的寒性病变,正如《黄帝内经》所说“阴盛则寒”。临床常见寒邪客肺引起咳嗽气喘,痰稀色白,形寒肢冷等;寒困脾胃引起的脘腹胀满疼痛,食少便溏,口淡不渴而吐清水,肢冷喜暖等,寒滞肝脉引起的小腹牵引****坠胀疼痛,或****收缩引痛,受寒则甚,得热则缓等。

阳偏盛主热证,由外感火热之邪,或因七情过激,郁而化火,或饮食不节积蓄为热,表现为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而产生韵热性病变,如《黄帝内经》所说“阳盛则热”。临床常见脾胃积热引起的脘腹痞闷疼痛,吞酸嘈杂,便溏尿黄,或渴喜冷饮,消谷善饥等;肝火上炎引起的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不眠或噩梦纷纭,便秘尿黄,耳鸣如潮,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二)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是机体亏损而导致的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症候,中医发病学谓之“虚证”。阴虚是以人体营养精微有形之物的虚损为主要临床症候的综合表现,《黄帝内经》所谓“阴虚生内热”。这里的热证是机体阴液不足所引起的阴不制阳的虚损症候,其临床表现除见形体消瘦、口燥咽干、眩晕失眠、脉细数等阴液不足的症候外,还常伴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苔红绛等阴不制阳、虚热内生的症候。如临床经常见到的“肾阴不足,心火(阳)亢盛”引起的失眠,中医谓之“心肾不交”、“阴虚火旺”,临床所见失眠心悸、头晕头痛、胸闷、精神倦怠、面色无华、口干而苦等,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肝阳上亢引起的高血压;肾阴不足,心火亢盛而引起的各种病理现象等。

阳虚是以人体生命活动的无形之物与虚损为主的临床症候群的综合表现,《黄帝内经》所谓“阳虚生外寒”。这里的寒是机体阳气不足所引起阳不制阴虚损症候,临床有心阳虚、肺气阳虚、肝气阳虚、脾肾阳虚。虽然人体各脏腑都可有阳虚现象,但临床常以脾肾阳虚为多见。联系到临床,阳虚症状多为精神倦怠、全身无力、畏寒怕冷、面咣少华、手足欠温等。如脾肾阳虚引起的慢性肾炎(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脾肾阳虚型),无不具体体现了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

(三)阴阳互损

阴虚和阳虚是阴阳失调的两种不同的病理变化。当阴虚或阳虚到一定程度又常相互影响,即阳气虚弱可以累及****化生不足,而****亏损也可累及阳气虚弱,从而产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临床常见最初为单纯肾阳虚或肾阴虚患者,病久发展为肾阴阳两虚,因为“无阳则阴无以生”,阳损久而累及阴;“无阴则阳无以化”,阴损久而累及阳,所以成为肾阴阳两虚。这也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为根之故。所以治疗阴虚或阳虚要考虑到治阳顾阴,治阴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