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农村老年人知识读本
31330000000035

第35章 老年人脑中风的病因及预防

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是一种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据联合国卫生组织对51个国家的统计表明,平均10万人中每年有200人发生中风,死亡率高达50%。我国老年人死亡率中风占第1位,癌症占第3位,冠心病占第2位。

(1)中风的病因

中风大多数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大部分病人在中风前可发出某些“警报”,如出现眩晕、头痛、嗜睡、手足麻木、发音障碍、吞咽困难、眼底出血,甚至一次性手足不灵或偏瘫等。这些表现称中风先兆。此外,持续过劳、大量饮酒、心理负担重、失眠、洗澡、受寒、过度兴奋等均可成为中风诱因。

(2)中风的临床症状

出血性中风起病较急,以50岁以上高血压病人发病较多,一般在体力或脑力活动紧张时容易发病,有时无预感而突然发病。缺血性中风往往在安静时如睡眠、休息时发病,病情逐渐加重。临床表现重者剧烈头痛、呕吐、神智昏迷、大小便失禁、脉搏缓慢有力,血压升高。轻者可仅有语言、读写障碍或一侧肢体运动障碍,有的可出现吞咽困难,眼球震颤,平衡失调,步履困难等。

(3)老年人脑中风的预防

中风发病甚为险重,一旦发病不死即瘫,因此作好中风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①防治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已患高血压病人,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血压。患高血脂和动脉硬化者,要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动物油、动物内脏等摄入,多吃些蛋白质类食品、蔬菜、水果,必要时配合服降脂药如肌醇、安妥明、月见草、首乌片等。

②经常保持良好心情

切忌狂喜、暴怒、悲痛,遇事要善于自我解脱,控制情绪。不要看过于紧张和恐怖的电影、电视。培养各种情趣爱好,怡情养性,有利于血压稳定和身心健康。

③坚持清淡饮食

约有20%~30%的中风患者有糖尿病,应提倡“四低”清淡饮食,多吃鱼类、豆类、果蔬食物。切实戒除烟酒。

④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气功、太极拳、跳舞等活动。《美国医学论坛报》报道,每周进行3~4次2小时需用力的适当运动,可使中风发生的危险降低70%。

⑤保持大便通畅

排便防止屏气用力,避免血压骤增而致脑血管破裂出血。下蹲、起立宜缓慢,以免体位突然改变,使脑血管承受压力增加,诱发中风。

(4)老年人脑中风的急救处理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中风,都应使病人静卧,妥善安置在便于抢救的地方,早请医生诊治抢救。

经医院检查,判断中风的性质,然后对症治疗。

①西药治疗

在中风急性期,应以西药进行抢救,必要时可辅以中药治疗。

出血性中风:降颅内压、控制水肿,常用甘露醇、尿素、山梨醇、甘油溶液、高渗葡萄糖。出血中风常规药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常用羟基卡胺及氨基己酸,有血肿者亦可进行手术治疗。

缺血性中风:改善微循环,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氯化钠代血浆。常用扩张血管剂,如烟酸、碳酸氢钠、血管舒缓剂、尼莫地平、环扁桃酯等。抗凝治疗常用肝素、藻酸双酯钠。抗血小板聚集和颅内大动脉狭窄,可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溶栓疗法常用链激酶、尿激酶。

②中药治疗

强调辨证论治,区别中经络、中脏腑之不同。

中经络:肝肾阴虚、风阳上忧者用镇肝熄风汤加减;脉络空虚、气虚血瘀者用大秦艽汤加减;风痰血瘀、痹阻脉络者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中脏腑:对阳闭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者,用辛凉开窍、清肝熄风法,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对阴闭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四肢欠温者,用辛温开窍、豁痰熄风法,急用苏合香丸灌服或鼻饲。对脱症、扶正回脱、益气回阳者用参附汤加味治疗。

恢复期:半身不遂者,益气活血通络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肝阳上亢、经络瘀阻者,平肝熄风、活血通络法,用镇肝熄风汤或天麻钩藤饮加减;语言不利者,用解语丹加减;口眼歪斜者可用川芎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等。其他中药制剂有山西的毛冬青、江苏的通络宁、沈阳的心脑脉康、第三军医大的海风藤针剂等。中成药有大活络丹、小活洛丹、大伸筋丸、首乌延寿丹、消栓再造丸、偏瘫复原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