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中的游艺清赏,也是丰富多彩的。春夏秋冬,四季各不相同。
春天,要踏青游春。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长安探春宴:“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后,各乘车跨马,供帐于园圃,或郊野中,为探春之宴。”又载“裙幄”:“长安士女游春野步,遇名花则设席藉草,以红裙递相插挂,以为宴幄。其奢逸如此也。”宋代诗词里也屡屡提及,如“南园春半踏青时”等句。踏青时女郎要换上自己制作的踏青鞋,尽情游玩。
元宵赏灯,陈少海《红楼复梦》第九十七回写到大户人家,有各种寓意福寿的灯彩,包括百福、百寿、龙门跃鲤、太师少师、百花灯,花神灯,十景纱灯、荷花灯船灯,鳌山灯是全本《西游记》,以及各种戏剧故事等,还挂着许多灯谜(灯虎),任人猜谜,还有听戏、放烟花。
花月痴人《红楼幻梦》第十四回,写各种烟花、鳌山一起放亮,还有结彩大灯棚、灯船、灯排做了戏台,演出奇幻的戏剧、曲艺。
三月上巳等春季节日,女子们要举办盒子会,准备精巧菜点,张灯赛乐。清代余怀《板桥杂记》附明代沈周《盒子会辞序》说:“南京旧院,有色艺俱优者,或二十、三十姓,结为手帕姊妹。每上巳集,以春檠巧具肴核相赛,名盒子会。凡得奇品为胜,输者罚酒酌胜者。中有所私,亦来挟金助会,厌厌夜饮,弥月而止。席间设灯张乐,各出其技能。”清代孔尚任《桃花扇·访翠》更讲得明白:“(生)是了,今日清明佳节,故此皆去赴会,但不知怎么叫作盒子会囗(丑)赴会之日,各携一副盒儿,都是鲜物异品,有海错、江瑶、玉液浆。(生)会期做些什么囗(丑)大家比较技艺,拔琴阮,笙箫嘹亮修禊会。”
《红楼复梦》第七十五回,写到女子们作修禊小会:“宝钗道:‘今日须要各人乐其乐,无分彼此,以尽一日之欢。’探春道:‘虽是这样说法,也得定个章程,譬如作诗、投壶、下棋、射箭、斗草、流觞、钓鱼,这些事都是不可少的,各人就其能而乐之,也不可以相强。’众人称谢甚是。三个一攒,五个一簇,水边花下,亭外桥头,树根山脚,篱畔舟中,行住坐卧,无处非人,无人不乐,真比王右军兰亭胜会还要热闹。”
逍遥子《后红楼梦》第十九回,写到端午时节的大宅内聚观玩龙船,先是在船上荡秋千的秋千船驶来,然后是装饰华美的龙船:“女孩子扮的秋千船过去,一上一下打得好看。过后,便是一只青龙,一只金龙,打着锣鼓,一字儿地荡过来。那龙舟上也盖着金阁银楼,扬着顾绣旗、香云盖,闪着孔雀,错错落落挂了无数铜镜玻璃,穿着绿树垂杨,往来打转,也远远地看得出《离骚》上的摘锦句儿。”又有“夜龙船。这两只龙船通是五彩画纱及各样玻璃装起,陪着灯船箫鼓”。
郭则禨《红楼真梦》第二十八回写过端午,看龙船,饮宴。水上有音乐船,有龙舟表演龙戏珠:“只见荇叶渚边来了两只彩船,船上全用孔雀锦鸡的毛扎成各色花样。一班女孩子们坐在船上,打着细十番。紧跟着便是两只龙舟,一只青龙,一只黄龙,都架起彩阁,挂着绣旗,四围钉着无数小镜子,耀眼飞光,十分富丽。彩船里一片鼓起,那两只船来回斗舞不停。又有一只小船,架着光明灿烂的珠球,或距或迎,若离若合,演了一出吞珠戏海。那些驾娘们都是懂水性的,穿着花花绿绿的油绸衣靠,有时演出凤凰展翅,有时演出鹞子翻身,做种种的玩耍。座上众人都看得入神,哥儿们更是拍手嘻笑。”
第二十九回还写到夜龙舟,把船上的灯点亮了,在夜色中穿行:“只见柳梢上已挂着半轮初月,那龙舟和彩船上的灯火一时齐亮,五光十色,耀眼迷离。一片灯光镜光映着水光,如同百十道金龙似的。少时鼓声又起,两只龙舟又演出种种戏耍。那颗珠球换了一颗大灯球,照得水中雪亮。再照着驾娘们五色衣靠,聚成一段彩云。……此时彩船上正奏着细乐,一阵阵箫管悠扬,随风吹了过来,大家都觉得赏心悦耳。”
归锄子《红楼梦补》第三十五回,写到五色龙舟,还有水台阁:“才见水台阁过来,底下都把木头扎成筏子,用石坠下沉离水面一尺余,并不露出木筏。上面用五彩丝绸结成树木亭台,照依所扮故事,位置得宜。如扮的《八仙过海》《水漫金山》都选十四五岁的清秀女孩子,下用精巧钢条贯串,或站在渔鼓简板上的,或立在棕篮荷叶上的。”台阁,早见于《武林旧事》:“木床铁擎为仙佛鬼神之类,驾空飞动,谓之台阁。”在铁架子上高擎起年幼的演员,打扮成各种故事人物。即广东的飘色,广西宾阳县的游彩架。在水上进行台阁表演则是少见的。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到凸碧堂中秋赏月,但不够详细。天虚我生《泪珠缘》第四十七回则写出了许多赏月细节,虽已经是有电灯的时候,却还具有浓厚的古典意境,包括灯火,供月的香火,还有彩扎的月宫,宴席的摆放,大家作一圈围坐象征团圆,然后是奏乐,演剧,嫦娥出现,还上演唐明皇与叶法士游月宫的故事以及乐舞:“袁夫人让了坐,因问众人说:‘东花园山上桂花开的正好,今儿便在那里赏月,那月供便放在桂花树下。’大家都说甚好,便喊掌灯,一起出来向东正院走廊上出去,仍接着走廊,弯弯折折的到了回廊曲曲的所在,打晚春堂门口绕过,从皱碧亭走上循山游廊,渐渐高去。一路上都点齐了灯,望下去有几处没人走去的所在多不点灯,琉璃瓦上照着月光还笼着烟,大家俯望了一会儿,便都上去。早一阵风来,那桂花香气直参入鼻,来到月洞门口,见满天井几十株桂花开得金粟似的,那月光斜照在西首廊上,众人便打西首廊上走去,罩着满身都是花影儿。砌下有几个蟋蟀在那里咭咭的叫,台阶上铺满了桂花儿,中间月台上设着月供;一座绢纸扎成的月宫,里面楼台花木和走马灯做的嫦娥、玉兔、冰蟾、臼俱齐,中间烧着一炷斗香,和着桂花香气,搅得氤氤氲氲。……进中间院子,见上面设着六扇围屏,也挑了灯,居中极大的一张圆桌却空了,中间是十六张扇面茶几,摆一个圈儿,大家便依次坐下。……一时伶儿、嫩儿、细柳儿等都来了,请过安,便先到对面回廊上坐着,打起十番锣鼓,夹着笙箫,甚是幽雅。那时月色渐渐的明了,满院子灯也通明了,风瑟瑟的把外面桂花香气吹得满屋子喷香。婉香笑道:‘这桂花到开的很盛人,家家的总开的没这样,早想这花也是预来给两位太太和两位嫂子报喜的,你们不瞧那月台上的烛花也开成一对如意样儿呢。’柳夫人笑笑,袁夫人也很欢喜。忽一阵锣鼓响,对面走廊尽处月洞门上拥出许多盏云灯来,一串儿的有十几盏,都是小孩子手里拿着的,打桂花树底下,高高低低一来一往的穿着,忽接成一道云街,周回的拥了一转却两行儿分开接成八字式了,云灯尽处又着地拥出一朵云,上面站着一个仙女,霓裳霞佩,仪态万方。众人定睛看时,却是嫩儿扮的嫦娥,口里唱着,后面跟出一只兔儿灯来,忽一道焰火过处,又拥出两朵云灯来,看是唱老生的大春奎扮了唐明皇,一个唱净的四喜儿扮了叶法士,唱着出来,满天井都拥着云灯,那月色照入院子里来,桂花更香了,那笙箫声音幽细的很,柳夫人一面看着戏,一面喝着酒,高兴的很。见满屋子被月光移进来些花影儿,因灯光短着不甚明白,便叫把里外的灯一齐吹熄了。那月光便雪亮的照着各人满身,大家都说有趣,满饮了一杯,忽对面月洞门口点起一盏白色电灯来,那光直逼的人影透明,望去见亮光打月洞门射进来,宛然一座月宫,忽然又走出五六个女孩子扮的仙女,手里都拿着乐器,吹打着出来向桂花树下跟着云灯一往一来的,吹着唱着舞着,满座的人都看的出神了。”
在赏月的时候摆上彩扎的月宫,其实也有渊源的。清初吕熊的小说《女仙外史》第二十九回就已经写道:“因搭篷厂一所,高台三层。最上一层,布为帷幄,黄绢扎成栏杆,摆设的湘竹交椅,墨弹山水人物椅披,秋香色哔叽茵褥,建漆嵌芙蓉五色石字画屏风;中层,大理石藤榻一张,松、竹、探春、水仙、天烛、绿萼、玉蝶、红梅、腊梅、山茶、凤尾草、贺正兰、仙人掌、菩提树、石柏、苔树十六盆;下层,皆用素绫扎作广寒宫殿,又以大灵槎削作娑罗树的景象。”这其实就是中秋节的陈设。
冬天要赏雪,做消寒会。《红楼梦》写到芦雪庭联句,吃烤鹿肉。娘囗山樵的《红楼补梦》写到消寒会,第二十六回、第二十七回也写到赏雪,咏雪作诗:“《雪窗》《雪月》《雪梅》《雪竹》《雪蕉》《雪松》《雪狮》《雪图》《雪泥》《雪夜》《雪渔》《雪消》十二题,限下一字韵,不拘体。”仕女画中,女子踏雪、赏雪里梅竹等也是常见的题材。
赏花,也是主要的游艺活动之一。早如《开元天宝遗事》就有杨玉环与李隆基赏玩花,有各种名目。如记醒酒花:“明皇与妃幸华清宫,因宿酒初醒,凭妃子肩同看木芍药。上亲折一枝与妃子,递嗅其艳。帝曰:‘不惟萱草忘忧,此花香艳,尤能醒酒。’”还有助娇花:“御苑新有千叶桃花,帝亲折一枝,插于妃子宝冠上,曰:‘此个花尤能助娇态也。’”还有销恨花:“明皇于禁苑中,初有千叶桃盛开,帝与贵妃日逐宴于树下。帝曰:‘不独萱草忘忧,此花亦能销恨。’”乐史撰《太真外传》,也写到玉环在木兰殿于花开如雪之时跳起霓裳羽衣舞,更为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