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乡土中国》费孝通)农村的产生,可以说是在原始社会中出现作物种植的时候。农村,经过封建社会,进一步得到强化和发展。
中国的农村,一般是自然形成的。这样的农村,属于没有具体目的一类的。由于农村真实地反映出人类谋生技能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历史的象征,得到很多人从各个侧面的关注,这是必然的。人类需要关心自己生存的环境,同时这也是必须关注的。
现当代的一些城市人用“土气”来说乡村居住的农民,这是认识上的不够。实际上,农业的种植是必定长期存在的,说不定,还将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的始终。至于为什么,那大约是因为农村人接近土地,而进行着体力劳动,以及对世界对人生认识的简单化。
实际上,城市的人说“土气”,只是自己没有亲自进行体力劳动,间接地享受着农村人的劳动成果而已。就生命的需要而言,现在的城市居民,仍然是需要大米需要白菜需要牛羊的。即使那些超市所出售的一些工业食品,也一样是以农村种植出的作物为原料的。
说村里人“土气”,那是没看见自己在吃着什么,用着什么,不清楚一切是怎么来的。这样的论调是十分危险的。这是就物质资料所需方面。由于中国以及世界都有一个趋势,脑力劳动人口逐渐增加,有的学说里面甚至鼓吹说脑力劳动者远远多于体力劳动者了。同时,脑力劳动者增多,和城市人口增多同步。
这些脑力劳动者的另外一种称呼就是“知识分子”。这样的藐视农村的知识分子,确实是在藐视生命本身。如果这样的论调一直高唱下去的话,那确实是很糟糕的事情。
就现在的精神生活领域,诸多方面都是来源于农村的生活经验。这是必须肯定的。在中国,关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许多观念,都来源于农村生活经验,而并不是纯粹的工业城市的经验。
而且,城市生活经验,是以农村化的城市生活经验为基础,还是以工业化的城市生活经验为基础,这是需要注意的。可以说,中国的城市,到现在,那是确实以农村化的城市为主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城市,工业化程度并不强。
在城市是工业化更好,还是以农村化为基础更好,这是一种争论的所在。有的人到现在还在固执地模拟西方的一些国家。实际上,这样的模仿是不会成功的。中国的城市是需要工业化的,不过工业化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就很难说了。
可以说,工业化程度高的城市,那并不意味着最先进。一个民族的发展,包括经济政治各个方面,都需要加强,这是肯定的。不过,这与整个民族的传统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工业化程度的加深,给人们带来的影响,这需要分析。在现在,是不是只是注重城市,注重工业就可以了?这需要考虑。农村究竟值得不值得尊重,这也需要思考。在这些方面,引起注意的,远不止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实际。
文前引用的文字,说农村没有突出的目的,这是肯定的。那么,新农村的样子是不是可以改变呢?农村是不是可以有更大的发展?怎么发展?这是值得注意的。
农村的发展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非农村如何看待农村是很重要的。可以这样说,一方面,是要关注农村本身,另外一方面,要关注农村之外。有的人在对农村的发展做预言,虽然没什么理论和事实依据,不过仍然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预言有说失地农民将逐渐增加,而且土地私有化的趋势加剧。这个预言很有恐吓的特征,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是这样发展下去,那么农村就不像农村了。很多人的命运,以及整个文化意识就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类是不能够否定自身最早来源于土地的扶持的。怎样对待农村,以及农村中众多的人口,这需要好好地思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