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有了“三高”怎么吃
27109500000001

第1章 序

如今,人类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各种新事物如雨后春笋。尽管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但健康却面临诸多挑战。工作、学习的压力日益增加,空气污染加重,农药和各类添加剂泛滥,食品安全问题频现,危害我们身体健康的因素比比皆是。面对种种不利因素,我们想尽办法维持身体健康。但我们在与这些不利因素抗争的时候,却忽视了一个影响我们健康的重要因素,那就是饮食习惯。

曾几何时,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并不是“早上好”,而是“吃了没有”。这一方面显示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之厚重,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那个年代大多数人的饮食匮乏。就在十几年前,大多数人的饮食还是以粗茶淡饭为主,他们面临更多的问题是营养缺乏。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食物品种逐渐丰盛,但人们的健康状况并没有随之改善,我们周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富贵病”,以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为代表的“三高”便是典型的“富贵病”。尤其是近几年,“三高”的发病率直线上升,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三高”是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三者的合称。1988年,美国着名内分泌专家Reaven将高血糖中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高脂血症中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血压统称为“X综合征”,即现代医学界常说的代谢综合征。“三高”是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水平不可忽视的因素。据统计,我国约有1亿糖尿病患者、1.6亿高脂血症患者和2.3亿高血压患者,“三高”现象已经极为普遍。“三高”人群的急剧增加源自人们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及不良生活方式,其中,膳食纤维摄入的减少,高能量、高脂肪食物摄入的增加以及运动量减少是诱发“三高”的重要因素。

然而,由于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程度不够,多数人对“三高”认识不足,在得知身患“三高”后,却不清楚哪些食物适合吃,哪些不适合吃,在饮食上小心翼翼,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民以食为天。饮食与人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人们可以从饮食中发掘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在饮食中体会到生活的绚丽多彩。但对于“三高”人群来说,常人可以大快朵颐的食物,他们要望之兴叹;常人可以开怀畅饮的饮料,他们要慎之又慎。各类媒体、专家也不忘时时告诫人们,高血压人群每日食盐摄取不要超过3克,高血糖人群要控制糖的摄入等,以致于人们关注更多的是“三高”人群应忌食哪些食物,却很少在吃什么、怎么吃的问题上下功夫。着名营养师熊苗恰恰针对这一现象,为“三高”人群提供了更加贴心、细致的指导——得了“三高”不要急,我们同样可以吃得有滋有味,活得优雅健康。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我们要保持机体的健康,就需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合理健康的膳食搭配可以使我们的机体得到必需的营养,满足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水、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合称为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每种营养素在我们人体中各占据相应的比例。然而,随着我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我们摄入的水、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相对不足,而对蛋白质、脂肪、糖类等摄入超标,造成人体营养失衡,最终导致“三高”的发生。

饮食调理是“三高”患者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本书作者以营养师的视角向我们娓娓讲述了“三高”的发病机制,并运用营养学的知识,指导读者合理搭配膳食,从而达到既满足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又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作者用大量篇幅向读者阐述了“三高”患者应该摄入哪些营养素,如何合理搭配食物,该选择哪些食物,各种食材的营养价值分析,简单有效的食谱……这些不但展现了营养学的精髓,而且是这本书的精彩之处。

营养健康行业工作者最痛心的事莫过于看到那些本可以预防的疾病发生在人们身上,所以,普及营养健康科普知识势在必行。书中的知识对“三高”广大患者来说,无异于生活理念上的一剂良药,通过阅读本书使广大患者认识到吃饭是一种享受,也是一门艺术。相信在本书的指导下,即便身患“三高”的人也完全可以吃出健康、活得优雅。

本书作者熊苗为知名营养专家,是中国营养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她一直致力于营养保健领域的研究,在营养研究领域有着很高的造诣,繁忙之中她还能花费大量精力写出这样一部书稿实属不易。

作为中国营养协会的主要负责人,中国公众营养事业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我认为这本书能不仅给“三高”患者带来福音,更是广大读者获得营养健康知识的来源。这是一本好看、易懂、富有新意而又有科学性的着作,也是一本很好的科普读物,值得赞誉!

谨以此序祝贺本书的顺利出版。

中国营养协会会长赵章栓

2014年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