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胃病防治101个小窍门
24811200000005

第5章 运动小窍门(1)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伊木清博士介绍说,其实,运动疗法是一种痛苦小、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治疗手段,如果能配合临床治疗和科学规律的饮食,将会事半功倍。运动疗法主要是通过改善腹腔血液循环,帮助消化,解痉止痛,缓解炎症进程。但是运动疗法对于胃病患者来说只适用于无出血和其他严重合并症者。

通过运动可以调整胃病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增强新陈代谢,增强心脏和呼吸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促进消化和吸收,使肌肉发达,增强耐力、速度,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准确性,减轻骨、关节、肌肉的退化性改变等。所以,运动是控制病情,帮助胃病患者走向健康和长寿的第二处方。

运动养胃方法

通过运动胃病患者可以增进胃肠的蠕动,增强腹肌和消化道平滑肌的力量,能促使腹内膈肌和韧带保护消化器官在正常的位置上。而且经常参加运动可以使胃病患者精神饱满、情绪高昂,这样对于治疗胃病有帮助。

患有慢性胃病的人,可以通过保健体操、太极拳、散步等运动来增强体质。胃病患者每次运动时间不要过长,不要强调运动量,应该在疲劳出现之前结束运动,也就是以微微出汗为标准,千万不可等到大汗淋漓的时候再停下来,这样对于胃病患者的身体无疑是雪上加霜。因为胃病患者的耐力较差,如果过度劳累,就极易导致胃脏过度代谢的不良症状。所以,胃病患者每天运动的时间 (气功和散步时间不包括在内)不要超过半小时,可在上、下午分别进行1次。同时要注意从小量开始,循序渐进,在逐渐适应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活动量。特别是不要在饭后或饥饿时进行运动。

如果胃病经过一点时间的体育锻炼后后,如没有任何不良症状,胃功能一直趋于正常,并且能够适应日常活动以及日常的工作和学习,那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胃病患者连小的运动量都不适应,运动时有胃区疼痛的现象,或者稍微一运动就容易感到疲劳,就应该减少运动量,甚至暂停体育运动,进一步到医院进行明确诊断。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处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因为病情重,不宜下床活动,可以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比如,气功、四肢运动、按摩等。慢性溃疡患者可依个人喜好及年龄选择太极拳、健身球、气功、散步、韵律操等进行锻炼。

运动,胃病患者的第二处方

对于胃病人士,药物治疗是第一处方,那么第二处方就应该是运动,其实只要运动得法,长期坚持可以帮助胃病患者胃部不适的控制。以下是我们为胃病患者开出的运动处方:

慢性胃炎患者

慢性胃炎患者,是指由不同病因所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隐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病程缓慢,反复发作而难愈。此类人群大多工作压力比较大的白领,年龄不太大,饮食不规律,疏于运动的久居办公室人士等。他们基本上没有任何器质性器官损伤、其他身体情况良好。具体处方如下:

1. 开始时可每天运动15~30分钟,视个人体力而定。

2. 适当参加运动,包括快步行走、游泳、打球、登山、慢跑等。

3. 从来没有参加运动的人刚开始不可进行激烈的运动,可以利用上班的路上多进行快步行走,或者少坐电梯,多爬楼梯,全面增加运动量。

4. 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步增加活动量,比如第一个星期只能爬六层楼梯,第二个星期不妨增加到9层。一旦运动习惯以后还要逐步锻炼体能,也就是参加一些活动量比较大的运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5.任何运动要尽可能持之以恒,并形成一定的规律,这样才能达到减肥、降压、有益心身健康的目的。

胃下垂患者

胃下垂是由于胃平滑肌或韧带松弛所致。大多数患者是因为长期劳累,大脑持续兴奋,过渡疲劳,强烈的神经刺激和情绪波动不断作用于大脑皮层,使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功能失调,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再加上饮食无规律,至使胃紧张力减弱,蠕动缓慢,机能减退。临床变现为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较短,营养物质不易被吸收,消化功能低下,日渐消瘦羸弱。具体处方:

1.可考虑先进行少量运动,如慢步行走、打太极拳或者一些动作比较缓慢的体操等。

2.在进行少量运动后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后,可逐渐加大运动量,如先逐渐延长散步时间和距离以及频率,然后可改为快步行走。还可以适量进行一些如游泳、打羽毛球等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但应注意的是,运动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切忌逞强好胜。

3.如果进行第二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没有出现任何的不适,还可以继续加大运动量,比如慢跑,也可以将以前的运动增加力度。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位于心窝下方或上腹部中线周围,呈烧灼性、啮咬性或饥饿性钝痛、胀痛或隐痛。但也有患者局限于胸腔下部。疼痛发生后会持续30~270分钟。疼痛时发时停,经过历时数周的间歇性疼痛后,会出现一段短暂的无痛期。胃溃疡大多由于病情延绵,又与病人长期的不良精神情绪有关,还会导致胃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和癌变等恶劣后果,所以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具体运动处方如下:

1.不适宜运动,应该好好休息,应尽快到医院进行诊治,尽早弄清楚溃疡的产生原因,看有没有胃出血,及时进行治疗。

2.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镇痛、以及其他治疗。

3.只要可能就应尽量活动,比如,自我亲亲按摩胃部、慢走,刚开始每次只运动3~5分钟,但是每天可以多次进行,但是一定要注意在自己身体许可的范围。

4.只有当病人的病情基本平稳后,也就是经过医生的诊治,溃疡得到控制,没有任何的出血现象才考虑室外散步、室内运动,但是活动量仍然不能太大,然后根据自己的具身体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

慢性胃病的运动疗法

慢性胃病患者可以参加的运动包括:气功、太极拳、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慢性胃病患者在刚开始锻炼时,运动强度宜小,速度缓慢、全身放松以身体发热为标准,不可一开始就进行重体力的运动,这样不但不能辅助治疗胃病,还会因为过度运动导致肠胃蠕动太快而影响胃液的分泌,加重慢性胃炎的病情。

所以,慢性胃炎首先适合的运动项目是步行,每次适宜的步行时间为20~30分钟,运动脉搏控制在120次/分钟左右。步行时,患者整个内脏器官都处于微微颤动的状态,加之配合有节奏的呼吸,可是腹部肌肉有节奏的前后收缩,横膈肌山下运动,起到一种有益按摩胃肠的作用,恰到好处的锻炼了腹肌、消化道平滑肌以及横膈肌的柔韧性,可以刺激胃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提升肠胃功能。随着病情好转,可适当加大运动量,运动时脉搏可以达到130~140次/分钟左右。每天最好坚持运动30~50分钟。

慢性胃炎也可以通过打太极拳来促进腹腔的血液循环,改善胃部的营养状况,增加胃肠的蠕动,帮助消化,长期坚持打太极拳,可以促进慢性胃炎症状的逐渐消失,使胃肠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胃病运动疗法需注意什么

健康饮食和合理的运动相结合

运动疗法不能代替健康的饮食,如果没有健康合理的饮食,再好的运动疗法也不能够调理胃病,只有两者相结合进行治疗常能取得更佳效果。有跟踪报告经过健康饮食结合运动疗法后,胃病患者的平均用药量可减少33~66%,大部分患者经过长期运动疗法后,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胃。

所有运动中高血压患者都要保持精神放松、情绪愉快,动作要有节律,不用过于使劲,呼吸要自然,不闭气。如果出现弯腰动作,需注意不能长时间使头低于心脏的位置。运动应与休息交替进行,避免劳累过度。

合理安排生活

单纯的饮食和运动治疗,没有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是不能起到很好养护和调理胃病的作用。所以,胃病患者一定要生活有规律,保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劳逸结合,饮食合理,戒除烟酒。

注意防止发生运动外伤

胃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运动外伤,最好进行一定的热身活动后参加运动,比如先活动一下身体各部位的关节,以防运动过程发生扭伤关节的现象。另外,在湿热环境下运动,出汗过多的患者要注意补充水分及无机盐,最好在运动后喝一杯盐开水。

运动要有针对性

不是所有的运动都适合所有的胃病患者,有的患者不适合运动,比如严重胃出血、胃溃疡等病症就不能运动。另外,急性胃炎已经住院者也不适宜运动,但是可以在床上深呼吸,活动活动四肢,保持正常的血压循环。

步行有助于平息胃火,消除口臭

步行是世界上最自然的一种锻炼方法,既能有效的运动身体,又不会因为运动强度太大而损伤胃病患者的身体,同时又是既简便又廉价的一种适合胃病患者锻炼的方法。这种锻炼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不需要任何锻炼器械,只要迈出家门就可以进行,就可使整个身心得到调节,平息胃火,消除胃火引起的口臭。

步行对紧张工作的胃病患者来说,是一种调节身心的好方法。经过一天的紧张工作,晚饭后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出去走走,边走边聊,轻松惬意,可缓解一天的疲劳,解除精神压。步行对于久坐少动的胃病患者,又是保持基本运动量的最佳方法。

步行何时何地均可进行,饭后步行胃病患者最好进餐30分钟以后进行,不宜空腹运动。每次步行的距离和时间可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而定,一般消除疲劳的步行在10~20分钟即可。保证一定的运动量则应适当延长步行的时间,以身发热、微出汗为宜。可每天步行2~3次;或每周步行3~4次,每次3~5千米,勿间断。步行的场地一般以平地为宜,也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山地、石子路等,步行的路线不宜在交通拥挤的公路或街道,尤其老年人步行更应注意交通安全,不宜走得太远,以选择公园、操场、小区内等为好。

胃火比较旺盛的胃病患者,大多有口臭,这是令人尴尬的事情,尤其是一些频于应酬的白领人士,所以,每天少做一站公交车,改为步行,饮食规律得到,就能改善口臭的症状。

治疗慢性胃炎的体操

慢性胃溃疡和12指肠溃疡也可采用慢性胃炎的锻炼方法,做下列医疗体操:

1.患者仰卧,两腿屈曲,两脚齐肩宽分开,两臂沿躯干伸直,吸气挺腹,呼气收腹,重复3至6次。

2.继续仰卧,两腿伸直,两臂沿躯干放好,吸气屈腿,朝两侧伸开两膝和两臂,呼气慢慢伸直两腿,并拢双膝,两臂贴近躯干,重复5~8次。

3.接上式,双手叉腰,两腿伸直,将右腿朝右侧伸展,将右腿移过左腿,转动臀部,背不离垫,脚尖触垫。左右各重复5~8次。

4.手脚着地,双手和两膝齐肩宽,吸气挺腹,呼气收腹,重复3至6次。

5.患者站立,行走20~30秒,高抬两膝和任意甩手臂,任意呼吸,中等速度行走。

6.患者站立,两腿齐肩分开,两臂沿躯干放下,上身交替往两侧倾斜,两臂交替沿两侧躯干滑动,任意呼吸,两侧重复4~10次。

在仰卧练习中,可用热水袋,再加1至2公斤的沙袋置于上腹部,随着适应性提高,逐渐增加沙袋重量,用以止痛和锻炼腹肌,诱导意念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