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不生病的活法
24810900000002

第2章 千方易得,一诀难求(2)

除了饮食上的“三分饥”,身体的“三分寒”也是一个不生病的保健方法。天气转凉时,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因为适当的低温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温度逐渐降低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和抵抗伤风感冒的能力。因此,中国北方有“春捂秋冻”的说法。当然,天气非常冷时,添衣是非常必要的,最好的养生之道就是循序渐进地添加衣服。

“自找苦吃”有利养生

有道是:良药苦口利于病。意思是说良药一般都很苦,难以入口。虽然现代医学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可以在苦味药丸表面贴上糖衣,这样就让药物变得像糖果一样。然而,有些药物却不适合添加糖分,因此,依然苦味浓厚。但是,药虽然苦,却有利于解除疾病的困扰,因此我们不能拒绝吃“苦”。为了不生病,有时我们还应该“自找苦吃”,因为有些苦的食物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在南方的蔬果中,有不少“苦果”、“苦菜”,这些“苦味”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像橘柚、广柑、柠檬、苦瓜、瞿麦、芥蓝等,都有很好的“降火”作用。到了夏天,不少南方家庭的餐桌上都会有一些“苦果”、“苦菜”,而且随着养生保健观念的普及,这些“苦味”也逐渐被其他地方的人们所接受。

古人和现代人在生活习惯上的最大不同主要有两点:一是鱼、肉、蛋、奶摄入量大量增加,另一个是运动量减少。而在医学上,这两点却是引起现代人热量过剩的重要原因。虽然现代人吃的量减少了,但是品种多了,质量也精了,每天摄入的热量远远超过了从前,特别一些高脂肪类食物,消化起来比较困难,很容易引起 “上火”。

在摄入热量过多的情况下,如果不能保证运动量以及运动强度,那就很难把过剩的热量消耗掉。很显然,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的运动量已经大不如前了。因此,体内热量过剩自然也就成了一种常见现象。事实上,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已经成为各种疾病的基础。换言之,“上火”非小事。

一些苦味的食品往往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消耗热量,比如常见蔬菜苦瓜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夏天吃苦瓜能祛心火、补气益精,对于暑天感冒非常有好处。从中医“清火”的角度来讲,“苦菜”、“苦果”的养生价值非常高。

除了“苦菜”、“苦果”,苦茶也有很好的养生作用。体内的脂肪过多是健康的大敌,现在有很多减肥药品,但是往往采取泻下的方法,这对于身体健康并没有好处,而且很容易反弹。其实,某些食品就有很好的减肥效果,而且还非常健康,如茶叶就能够减少脂肪吸收和加强脂肪排泄。坚持喝茶可以明显地减去过多脂肪,降低体内胆固醇水平,不仅可以收到减肥的效果,还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一般味道越苦的茶减肥作用就越大,如果吃得东西太油腻了,不妨喝杯浓茶,这样就能很好地清理肠胃,使营养恢复平衡。

过去人们的保健观念一般都以补为主,一提到买保健品,都会首选鹿茸、人参、蜂王浆。而现在,人们最看好的却是带有“排毒”、“去邪”、“消滞”作用的保健品,这也是一个健康观念的转变。同样,过去的人们想着吃饱吃好,现在则愿意“吃苦”,因为“吃苦”有利于健康。

中医一直就有“以攻为补”的理论,提倡排除体内毒素以调遣自身潜能。在古代的治疗中,往往采取令病人腹泻、出汗,甚至呕吐等方法来治疗疾病,其目的就是驱除体内废物,恢复健康。对于现代人而言,虽不至于如此,但经常吃“苦”,的确不失为养生的好办法。

长吁短叹也健康

叹气是人们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表现出的一种生理现象,而这种生理现象有其特定的心理基础,往往与悲伤、忧虑、哀思、痛苦等心理现象有关。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长吁短叹是一种有碍身心健康的情绪活动,但是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长吁短叹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事实上,长吁短叹是人们对情绪的自我调整,它有益于人体健康。当人们悲哀惆怅的时候,如果长吁短叹两次,就能获得安神解郁的坦然感,倘若在工作、学习紧张疲劳之时,长吁短叹一番,就会感到心宽神定,即便是心满意足、愉快兴奋之时,长吁短叹一次,也能让人拥有轻松愉快之感。

心理学家和医学家曾对进入考场前的考生进行血压检验,发现如果考生在紧张时刻长吁短叹几声,其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有所下降,而呼吸、心跳也会减慢,心理紧张状态亦得到改善。也就是说,长吁短叹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对此,生理卫生学家建议,每天进行体育运动之前先长吁短叹几次,以便更好地强健呼吸肌以及改善呼吸功能。可见,适当的长吁短叹不仅不会影响人的健康,反而能强精益神。

关于长吁短叹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原理,医学专家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吁短叹可以使人体内横膈上升,从而促使肺部气体排出,增加肺活量,这样血液就会得到充足的氧气。氧气的补足加快了血液循环,并使身体处于松弛状态,强化迷走神经,改善大脑兴奋和抑制失调的状况,最终达到消除悲伤痛苦、紧张焦虑以及精神压抑感的目的。长吁短叹是机体脏腑功能充分发挥的结果,有益于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实际上,长吁短叹的养生法古已有之,那便是呼吸吐纳六字诀。六字诀是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正式提出的,他在《养性延命录》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气,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咝,皆出气也。”六字诀能达到锻炼内脏、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在长吁短叹中,可以利用六字吐音不同,而收到不同的健身效果。过去的养生家认为,“咝”可润肺,“呵”可补心,“呼”可健脾,“嘘”可养肝,“吹”可固肾,“嘻”可理气。依据六字音不同,可以以不同的呼吸吐纳方式强壮五脏、治疗疾病。总之,六字诀是个很好的祛病工具,能够强健身体。

当心情不好或在工作、学习过程中感到紧张、疲劳时,不妨长吁短叹一番,那样就能排解烦恼、缓解压力,从而感觉到心宽神定、豁达舒畅、精神饱满。这对于健康而言极有益处。

长寿的秘诀:细嚼慢咽

饮食是养生保健中的重要一环,生不生病不仅要看营养的全面与否,还要看饮食习惯,需要细嚼慢咽。

由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很多人吃饭都养成了“快”的习惯,不仅如此,就连餐饮行业也形成了一股“快餐风暴”。某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曾进行了一项调查显示,八成人认为自己生活在“加急时代”,七成人称“精神高度紧张,压力大”。而这个“加急时代”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身体健康与生活方式的冲突。

为此,不少专家呼吁人们要静下心来慢慢享受生活。与此同时,一场“慢生活”的革命也在全球悄然兴起,其中,打响“第一枪”的便是慢饮食。在国际慢餐协会《慢餐宣言》中这样写道:“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正以生产力的名义扭曲我们的生命和环境,我们要从慢慢吃饭开始反抗快节奏的生活。”当“快餐”与“垃圾食品”越来越严重地威胁人类健康的时候,慢餐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饮食文化。

细嚼慢咽是一种有助于长寿的饮食方法,不仅有利于肠胃的消化以及营养的吸收,而且还有利于体内垃圾的清除。

在我们吃饭过程中,食物是需要经过多方面处理的。当食物从口腔经过时,口腔会分泌出适量唾液,对食物进行初步的处理,之后食物才进入胃部,经胃酸的分解再送入小肠,经胆汁和各种消化酶的分解之后,部分食物呈电解性的液体状态,部分呈固体的状态。其中只有液体的部分才能渗透进入小肠壁被小肠吸收,固体的部分则流向大肠,在大肠中,身体进一步把剩下的液体吸收干净,固体的残渣就成了大便排出体外。

在整个过程中,进入体内的食物只有转化成液体的部分才有机会被人体吸收,固体食物是不容易被身体吸收的。而我们所吃的食物大多数是固体的,因此需要通过牙齿的咀嚼将之磨碎,嚼得越碎的食物到了小肠时成为液态的比例就越高,同时在细嚼过程中,唾液的大量分泌能将食物进行充分处理,使食物进入肠胃后更容易被吸收,从而提高食物被吸收的比例。有助于身体吸收营养,这样就不需要摄入过多的食物。就能减少食物的摄入量,使得肠道中的食物残渣大量减少,也让整个消化系统的负荷大幅减轻,不仅新增的宿便减少了,而且身体也开始有能量和机会清理长期积存在肠胃中的垃圾。而囫囵吞枣式的饮食习惯,则会使人体的消化系统长期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使得体内垃圾越来越多,长期如此很容易引起严重的肠胃问题。

“快速”的饮食方式使得身体没有机会处理肠胃问题,导致脾脏的负担也越来越重,最终孳生疾病。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脏的能力越来越弱的时候,身体的垃圾也就会在体内慢慢地堆积起来,而体内垃圾的增多则会引发疾病。有人饭后会出现呃逆的症状,这是食道痉挛收缩的表现,其重要原因就是在吃饭时狼吞虎咽,使食道没有充分准备。而细嚼慢咽则能够在反复细嚼时,使胃、肠、胰、胆产生条件反射而进入活动状态,待一切准备就绪,食物咽下后,胃、肠、胰、胆就可以直接进入到工作之中,这保证了消化过程的顺利进行,而如果吃得太快,就很容易产生嗳气、吐酸水、胆汁逆流等症状。

生活“慢”字诀,养生助长寿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为了生活而疲于奔命,往往很少有时间静心下来享受生活,而且忙碌的工作以及各种各样的琐事,经常让现代人有身心疲惫之感,这就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果在生活中注重一个“慢”字,寿命就能自然延长。学会“慢”生活并不是懒惰,也不是指生活上的拖沓,而是把生活的节奏放慢,这对长寿是至关重要的。

进食放慢

放慢饮食的节奏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人到老年,由于各种腺体机能的退化以及胃液、唾液及胆汁分泌的相对减少,进食就要讲究细慢,以改善因吞咽反射迟钝而带来的机能不协调。而年轻人如果长期处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很容易引发一些肠胃疾病。营养学专家建议用15~20分钟吃早餐,中、晚餐则用半小时左右。对于老年人而言,每口饭菜应咀嚼25~50次,每顿饭吃30分钟左右,这样才能给饮食中枢足够的兴奋时间。

呼吸放慢

呼吸放慢是延长寿命的关键所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呼吸频率与寿命的长短密切相关。呼吸过于急促会造成心理压力,使心脏处于受压迫的状态,而放慢呼吸可以放松心情,同时缓解心脏所承受的压力,而且放慢呼吸还有助于稳定心神,对于大脑的健康有一定好处。放慢呼吸、平稳心神还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人们只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体质状况,把呼吸放慢到生理能够承受的极限,就可延长寿命(注: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呼吸频率为12~18次)。

排便稳慢

受快节奏生活方式的影响,便秘症状渐渐普及起来。尤其是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弱,便秘现象常常不请自来。出现便秘后,排便时过于用力是非常危险的,很可能造成一些意外,比如脱肛、血压升高等。因此,排便时一定要悠着点,不能过分用力。

工作节奏放慢

八十几岁高龄的金庸先生曾经道出了自己的养生秘诀——“乐观豁达养天年”。他认为人的生活要有张有弛,有快有慢。尤其是在工作中,不能过于着急,做什么都要徐徐缓缓,这对健康很有好处。而很多现代人陷入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常常把工作带到了家里,这不仅对身体不利,而且也不利于家庭生活的和谐。因此,把工作节奏放慢才是健康正道,这也能提高工作的效率。

运动节奏放慢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由于保健意识增强,慢生活已经流行起来了,游泳、瑜伽、太极拳等慢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些慢运动能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生活中的慢,其实是一种固本之道。一般来说,“快”体现的是外在的速度,而“慢”体现的是内在的效率。在运动过程中不求速度,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精彩。

“慢式”休闲

不必扎堆,但求情调。休闲就是放松,让平时劳碌的身体停歇,让紧张的神经彻底放松,让浮躁的心沉淀下来。钓鱼、画画、书法、跳舞、登山、园艺、出海、打高尔夫球等方式是比较合适的“慢式”休闲活动。它们能消除疲劳、舒缓神经、解除抑郁、增进食欲、增强自信,并能辅助治疗疾病。

慢睡眠

睡眠有快慢之分,有的人习惯累到筋疲力尽后立即睡觉。尽管看上去睡得很香,但是睡眠质量并不好,第二天醒来依旧会感到睡眠不足。而如果能够在睡前松弛神经,调匀呼吸,慢条斯理地入睡,一夜安眠,第二天起来就会容光焕发、精力充沛。因为人体的神经脉络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状态需要一个缓冲的过程,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过程,神经脉络就会受到损伤,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神经衰弱。这也是很多人每天睡足了时间而依然困乏的原因,因此,睡觉之前应该先静静头脑,不妨采取吐纳的方法调匀呼吸,让心情放松下来,然后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