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餐少一口,活到九十九
有句谚语道:“每餐少一口,活到九十九。”事实上,控制饮食确是养生保健的一大关键。少吃能让人身体健康,曾经有医学家用相同年龄的小白鼠做试验,饱食终日的小白鼠只活了一年,而那只喂七八分饱的白鼠却活了两年多。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节制饮食可以延年益寿。
控制饮食能够提高疾病防御能力,让人少得病、不得病。医学专家曾选择17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肥胖妇女,让她们逐渐减少饮食量,但不减少盐的摄入量,然后观察其血压的变化。在没有使用任何减肥药物的情况下,前两周内将她们每日摄取的热量控制在6270~7100千焦,以后两周中再降至3340千焦耳。结果发现减少饮食量以后,她们的血压平均下降了88Pa。
一般来说,对于高血压患者,医生会建议其降低饮食中盐的含量。而事实上,如果平时注意节制饮食,不吃得过饱,即使不减少盐分的摄入,也可以收到理想的降压效果。因为过量地进食美味佳肴,导致热量过剩,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变成脂肪在体内堆积,使人肥胖,并成为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发病的温床。很显然,如果从年轻时就养成少食的良好习惯,就能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原本棘手的疾病都被征服了,但是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糖尿病等仍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这些难以治愈的疾病均与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有关,而过量饮食正是导致高脂肪、高热量的主要原因。科学研究表明:假如不患病或者无意外伤害,人们一般都可以活到110岁,而如果限制热量的摄入,则有望活到170岁。也就是说少食者多寿,多食者短命。明代敖英在《东谷赘言》中说:“多食之人有五患”,即大便增多、小便增多、干扰睡眠、身体困重、食难消化。在这五种困扰之下,不生病是不可能的。
很多养生法中都有“适当节食”这一条。当然,节食不能简单从事,而要在满足人体必需营养的前提下进行,关键就是一句话:“什么都吃,但要适量。”须知,进食过量,寿命难长,进食限量,寿命延长。
要想减肥防病,要想健康长寿,务必节食,绝不能敞开肚皮大吃特吃,有道是:“饮食有节少而精,身心健康少生病,七八分饱成习惯,减肥少病寿自延。”
饭后保健不如饭前养生
谈到保健,人们往往会把目光投向各种运动,比如打太极拳、练瑜伽等,其实这些都是保健方式,是形式上的保健,而深层次的保健养生往往是一些科学的生活习惯与观念。有些人十分注意饭后保健,事实上很多保健措施在饭后施行并不科学,而如果把这些保健方法从饭后移到饭前,效果会更好。
在饭前进行运动比较安全,对于健康非常有利。由于饭前腹中空空,脂肪细胞内尚无新的脂肪酸进入,而此时运动就能将这些脂肪细胞“动员”出来,并转化为热量消耗掉,这样也就不会造成脂肪堆积了,而且饭前运动后,能够提高食欲以及进餐的心情。饭前1小时快步走或30~45分钟慢跑,其健身效果要比饭后运动好得多。
除了运动之外,饭后的饮食添加也可以调到饭前,比如进食水果。如果饭后进食水果,吃进的水果就会被先吃下去的食物阻滞于胃中,在胃部堆积时间延长并发酵,使人出现胀气、便秘等症状,对消化系统非常不利,甚至影响消化功能。如果在饭前吃水果,不仅可以使其顺利地被消化掉,而且还对免疫系统有益。另外,很多人有饭后喝汤的习惯,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好,因为饭后喝汤会干扰胃的工作,应该把喝汤的时间调到饭前,这样可以润滑口腔、食管、胃、肠等食物的必经之道,使食物顺利下咽,从而减少食物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
一直以来,人们都提倡午睡,这也是一条重要的养生之道,对于身体健康非常有好处,然而,大多数人午睡都是在进餐后进行的,这是不健康的。这是因为人进餐后血液涌向肠道,致使流向大脑和四肢的血液减少,大脑和肢体便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与养分供给,此时睡觉不仅睡眠质量不好,还会影响肠胃的工作。而饭前睡觉能够有效地消除疲劳,让人恢复充沛的精力。在午睡之前先吃点水果或喝杯牛奶后上床午睡半小时到1小时,然后再进午餐,可以让人神清气爽。
饭前先喝汤,胜过开药方
俗话说:饭前先喝汤,胜过开药方。饭前喝汤乃是一条科学的养生之道。
吃饭前喝几口汤可以润滑肠道,能使食物顺利下咽,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吃饭中途不时进点汤,有助于食物的搅拌,加强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若饭前不喝汤,吃饭时也不进汤水,则饭后会因胃液的大量分泌而口渴,此时再喝水,就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吸收和消化。所以,应该养成饭前喝汤或吃饭时不时进点汤水的习惯,这一习惯可以减少食道炎、胃炎等疾病的发生。
虽然提倡进餐时喝点汤,但是不能采取汤泡饭的吃法。有一句俗语:“汤泡饭,嚼不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汤泡饭不好消化,长期吃汤泡饭会导致消化机能减退,引起各种疾病。科学研究表明,人的食物首先会在口腔内初步的处理。同时,食物会刺激舌的味觉神经,然后通过大脑“通知”胃、肠、胰腺等部位做好接受食物的准备,接到“命令”后,胃液、肠液、胰液相继分泌,从而可以加速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汤泡饭则不然。由于饭和汤水混在一起,食物在口腔内尚未嚼烂就滑到胃里去了,不仅没有经过充分咀嚼,而且也缺少足够的唾液处理,再加上淀粉酶也会被汤水稀释,这样食物在第一道关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而且味觉神经没有受到应有的刺激,胃肠道反射性的消化液分泌也减少了。这样,食物的消化就会受到不利影响,而营养也不能完全被吸收。因为汤泡饭不容易被咀嚼,因而饭粒被整粒吞下必将加重胃肠道负担。长期如此,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胃肠消化不良等疾病,从而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对于孩子来说,吃汤泡饭危害更明显,除了妨碍胃肠的消化吸收以外,还会造成孩子的咀嚼肌萎缩,咀嚼功能减退,甚至影响其成年后的脸型。医学研究发现,咀嚼可使大脑血液循环加速,从而增强大脑皮质的活化,有利于预防脑萎缩和老年痴呆。如果老年人缺牙齿,应该及早镶上,以恢复咀嚼功能,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不能因缺牙而长期吃汤泡饭。
大家必须注意的是,饭前喝汤和吃泡饭是两回事。饭前少量喝汤,不但能润滑口腔和食道,还能刺激口腔和胃产生唾液和胃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稀饭也和汤泡饭不同,这是因为稀饭比较细软,而且经水煮后淀粉已分解为糊精,而糊精很容易被胃肠吸收。
除了汤泡饭之外,饭后喝汤也是一种有损健康的习惯。因为饭后喝下的汤会稀释被消化液混合好的食糜,使食物的消化吸收受到影响,加重肠胃的负担。正确的吃法应该是饭前先喝几口汤,把口腔、食道润滑一下,以减少干食物对消化道的不良刺激,并促进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
当然,饭前喝汤有益健康,并不是说喝得越多就越好,而应该从进餐时间上去把握,一般中晚餐前喝半碗汤比较好,而早餐前可适当多喝一些,这是因为经过一夜睡眠,体内水分流失比较多,因此可以喝一碗汤。喝汤最好在饭前20分钟左右,在吃饭的过程中也可少量喝汤,润滑食道。总之,喝汤应适量,饭前饭后都不宜“狂饮”。
饭后漱口有益健康
饭后口腔会有很多残留物,如果这些残留物在口腔里停留过长时间就会发酵,从而刺激牙龈,引起口腔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清除饭后口腔残留物是养生保健的重要问题。饭后,人们可以采取漱口的方式清除口腔中的残留物,但是要注意漱口时的水温要掌握好,不要太冷,也不要太烫,以免引起牙龈红肿出血,影响牙齿的新陈代谢,一般都用温水漱口。
饭后漱口是个好习惯,但是现代人都喜欢采用一些药物性漱口水,尤其是一些酒店,常常会为客人提供一些漱口水。事实上,清水就是最好的漱口水,也可以用茶水漱口,这些都是天然而健康的漱口水,而药物性漱口水应该慎重使用,以免给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经常使用药物性漱口水很容易导致口腔疾病、牙病。有很多人认为药物性漱口水能保持口腔清洁和口气清新。尽管表面上药物性漱口水能够给人特别清洁的感觉,但是其中含有的药物性成分会对口腔肌肉产生刺激,并对牙齿产生腐蚀作用,经常使用有害无益,很容易造成口干、牙痛等症状。长期使用会造成口腔正常菌群失调,不利健康。
如果口腔有异味,就用茶水漱口,不仅可以去除口中的异味,而且还能够解油去腻,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漱口除了可以除去口腔内食物残渣和部分软垢外,还能暂时减少口腔内细菌的数量,自然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有些人认为漱口还是不够清洁,于是采取饭后刷牙的方式清除口内的残留物。其实,这样是不科学的。口腔专家认为,饭后立即刷牙会对牙齿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为在牙冠的表面有一层珐琅质,刚吃过饭后,珐琅质会变松软。而饭后刷牙,势必造成珐琅质流失。如果长期采取在饭后刷牙的方式清洁口腔,牙齿的珐琅质就会逐渐减少,这样就很容易患上牙齿本质过敏症,吃东西时牙齿会出现酸痛症状。因此,进食后最好先用清水漱口,待1~2个小时后再刷牙。
饭后漱口有利于人体健康,不仅能预防疾病,还能够稳固牙齿,因而应该提倡。
饭后“三鞠躬”,好习惯利健康
过量饮食很容易出现饭后胃部发胀、食欲大减的现象,尤其在一些老年人中更是常见,由于饭后很少活动,食物积存在胃底部位,加上老年人消化功能本来就已经开始衰减,胃动力较差,因此会感觉胃胀、胃痛,这样很容易引起消化系统慢性疾病,如萎缩性胃炎、胃下垂等,对健康产生威胁。对此,有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那就是饭后“三鞠躬”。
饭后“三鞠躬”是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养生方法,可以促进胃动力,帮助消化系统正常运行。具体的做法是,在吃完饭后,先休息20~30分钟,然后直立弯腰达到90度,以缓慢的节奏做三次,如果能够再配合散步,效果就更好了。暖和时可到户外进行弯腰以及散步活动,天冷时也可在房内,散步以10~30分钟为宜。饭后的弯腰动作,可以使食物进入胃窦,而其他的轻松运动,则可帮助胃部蠕动,促进食物消化。
老年人消化功能不太好,因此膳食应以清淡为主,不能酗酒。每餐吃得不要太多,最好是少食多餐,如果进食过量,肠胃大受刺激,容易造成急性胃扩张,消化吸收不良,甚至有人在饭后突然出现头昏脑涨、心慌气喘、脉搏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增高等症状。也有很多人会在假期睡懒觉,殊不知这种早晨赖床不起的习惯很容易打乱胃肠的规律,久而久之,易造成胃肠黏膜受损,并会由此诱发胃炎、溃疡病及消化不良等症,影响消化功能的发挥,从而不利于健康。
如果过量饮食,感觉胃部发胀、食欲大减,就可以每天饭后“三鞠躬”,同时,在饭后半小时还要适当地活动,千万不要饭后就上床睡觉或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样对胃的工作十分不利。
清晨一杯救命水
历代养生家对于早晨的第一杯水都非常重视,甚至把它称之为救命水,古代人认为晨起第一杯水如同滋补身体的“玉液琼浆”,而现代人则借助这第一杯水给身体排毒。
人体经过一夜的代谢之后,身体的所有垃圾都需要冲洗,这个洗刷过程需要一个外力,就是一杯清澈的水,而且在经过很长时间的睡眠后,细胞也已经像一个干燥的海绵,处于缺水的状态,这也是早晨起来微觉口渴的原因。早晨喝一杯水不仅能让细胞重新进入快速活动的阶段,同时也能促进体内的代谢活动,将身体中的垃圾排出体外。由此可见,早晨这杯水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早晨喝水有益健康大部分人都会表示认同,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早晨喝水是否有益健康,而在于早晨应该喝什么水,怎么喝水。
有人选择在早晨刚醒的时候喝蜂蜜水,也有人选择喝盐水,这都是不科学的。
因为如果早晨第一杯水中有了糖分,体内代谢活动就不得不对糖分进行转化,这样就不能急速地把体内的垃圾带走。而喝盐水就更加不妥了,有研究表明,人在整夜睡眠中未饮滴水,而呼吸、排汗、泌尿这些生理活动都在消耗水分,造成高渗性脱水,而喝盐水则会加重高渗性脱水,令人产生口干、头晕等不良症状,而且早晨是人体血压的第一个高峰,喝盐水会直接导致血压增高。也有人选择喝果汁、饮料,这也不是好办法。有些果汁中含有柠檬酸,而柠檬酸在代谢中会加速钙的排泄,降低血液中钙的含量,长期饮用会导致缺钙。而另一些饮料有利尿作用,清晨饮用非但不能有效补充肌体缺少的水分,还会增加肌体对水的需求,反而造成体内缺水。因此,早晨第一杯水也不能是果汁、饮料。
事实上,早晨起来最好饮用清澈的白开水,300毫升为佳,温度最好与室温相同,天冷时可喝温开水,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研究发现,煮沸后冷却至20~25℃的白开水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它比较容易透过细胞膜,并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