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不生病的活法
24810900000019

第19章 生活中不生病的智慧和方法(4)

(5)要修身养性,保持情绪平稳。研究表明,长期处于精神压力比较大的境况下,人体的血压就会有波动,特别是情绪恶劣、精神沮丧、严重的失落感、大发雷霆,均可引起血压剧烈波动或进一步升高,这样容易诱发脑出血等并发症。因此,高血压患者要修身养性、胸怀宽阔、遇事不怒、心平气和、豁达而乐观,这样有助于保持一个相对平和的心境,有益于控制血压,避免诱发高血压并发症。

春眠不觉晓,消除“春困”扰

人们常说“春困秋乏”,进入春季后,天气开始渐渐地回暖,随着气温升高,人体的毛孔、汗腺、血管都开始舒张,血液循环也逐渐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也逐渐旺盛。由于耗氧量的不断加大,大脑的供氧量就显得不足,而暖气温的良性刺激,又会使大脑受到某种抑制。这就是为什么每当到了春天人们就会感到困倦的原因。

但是为了维持正常的工作节奏,人们不得不想办法来消除春困。要想消除春困,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早睡早起

到了春季,只有拥有良好的睡眠,人体才能得到休整,人们才能承受住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压力。很多人在春天选择睡懒觉,事实上这并不是缓解春困的最佳办法。因为它不能从根本上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反而会引起人们的惰性,使人越睡越困、越睡越懒。

此外,春天不是适合熬夜的时节,应该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免加重春困。

2.做头皮操

春季坚持做头皮操,也能消除大脑困倦,而头皮操的做法也很简单。

首先,将十指自然屈指并拢,用指端按照“自前向后”的手法对整个发际做按摩,按照这种方法持续按摩10次后,再用十指按照“自中间向两端”的手法一点一点按压头部3遍。做完这个动作后,再用十指依前顺序做短距离往返搔抓5遍,每个搔抓区抓10下。

头皮按摩操最好在每天早起、晚睡前各做1次,不仅能让人感到头脑清醒,还能使人精力旺盛,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消除脑疲劳的方法。

3.视觉刺激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时常走出闹市区,到蓬勃的大自然中走动也是很好的提神方法。来到户外,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就能给人以良好的视觉刺激,这也是消除春困的好方法。

4.饮食调摄

科学的饮食对于缓解春困有积极的效果。到了春季,人们应该坚持摄入清淡、新鲜、易消化的食物,如青菜、胡萝卜、马兰头、芹菜、小白菜、荸荠等是很好的春季“提神”蔬菜,要尽可能少吃油腻食品。此外,还可以适量多吃一些葱、姜、蒜等辛味食物,这些食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兴奋大脑。同时,还可以自己在家熬制“提神粥”,取生薏米300克、扁豆200克、淮山药100克煮粥即可。

5.科学用脑

在学习、工作中,人们应该学会科学用脑。而所谓的科学用脑,就是指适时地让左脑得到适当的休息。

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左脑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语言交流、数学运算、抽象思维等活动,因此,脑力劳动者的右脑较少得到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感觉头昏脑涨的时候,应该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可以听音乐、观赏花草、做运动,这些活动能让右脑得到锻炼,而与此同时,左脑就会得到适当休息。最重要的是,运动能给人体耗氧量最大的大脑及时补充和供给氧气,有利于消除困倦和疲劳。

6.勤洗漱

在日常生活中,刷牙和洗脸这种简单的清洁活动也能达到消除春困的目的。人们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困意来袭之时用具有芳香气味的牙膏刷牙漱口,也可用冷水洗脸,这样可以提神醒脑。

春天是四季中最美好的季节,在这个季节中爱犯困的人们只要正确地认识这一现象,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就能克服春困带来的烦恼,轻松愉快地度过春季。

冬泳健身法

进入严冬之后,北方大部分地区人们的户外活动就会明显减少,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因而极易患上感冒等疾病。而一些冬泳爱好者因为能够在严寒中坚持游泳,因此身体非常健康。科学研究表明,坚持冬泳能增强人的机体免疫功能。

冷水刺激使全身振奋

早在19世纪60年代,人们就认识到冬泳可增强机体的内分泌调节功能。事实上,在我国也有大量类似的科研成果。很多科学家提出,人们应该从夏、秋开始游泳,这样在寒冷的冬季游泳时就不会感觉心理和身体承受不住。

经常冬泳的人对寒冷已经逐渐适应,单核细胞的受体已产生了惰性,因此在寒冷刺激机体的时候,应激反应中肾上腺分泌的大量皮质酮不仅不会受到抑制,反而会促进单核细胞释放更多的细胞因子。而这些被释放出的细胞因子就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物质,这也就是冬泳能够健身的原因。

经常用冷水刺激身体,可以提高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激发人体细胞的活力,加快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自我修复能力,能够防治慢性疾病。

正常人都可以冬泳

科学研究表明,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参加冬泳。很多大人担心孩子生病,所以不让孩子冬泳。事实上,冷水的刺激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存在副作用,即使是孕妇冬泳也不会对胎儿有任何不良影响,只要是身体健康的人都可以参加冬泳。而患了某些疾病的人则不能参加冬泳,例如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传染病、精神障碍、体质虚弱或女性正处于经期等特殊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冬泳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很多人提出了“60畅游,70慎游,80停游”的观点,这种说法是相对的。很多体质较好的老年人在80岁时还能继续冬泳,这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冬泳是在极其寒冷的条件下锻炼身体,因此对于参加者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要求较高,想参加冬泳的人应该谨慎从事、量力而行。

中午冬泳最好:1℃的水中游1分钟

在一日之内,以中午冬泳最好,因为中午是日照最为充足、气流最为稳定的时期。虽然人与人之间的身体素质、游泳技能相差很大,但是冬泳与常见的注重速度的游泳不同,它更注重游泳者在水中停留的时间。

冬泳的目的是健身,不是挑战极限,因此每个冬泳者都应该为自己设置一个度。如在水中停留多久,在什么时候游泳等。根据大多数冬泳者的经验,大家一致认为“在1℃的水中游1分钟,2℃的水中游2分钟,3℃的水中游3分钟”最佳,而科学家也证实了这个量的合理性。试想,当水温在10℃以上时,就已经是阳春三月了,冬泳者在水中也会比较舒适。

最艰苦的时间:结冰前10~20天

每个参加冬泳的人都应该在冬泳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这是因为在刚入水的时候,由于受到低水温的刺激,人的全身肌肉会收缩,相应的耗氧量会逐渐增加。这时游泳者如果游得过快,就会发生胸闷等不适症状;若游得过慢,则又使肌肉产生的热量减少,不利于补充热量。因此,做好热身运动,并掌握好速度和强度十分重要。

如果从最寒冷的季节开始,则极易让人患上感冒或肺炎等疾病。这是因为人体在强烈的应激过程中会分泌大量的皮质酮,这种物质会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所以人体的免疫功能就会降低。此外,突然冬泳还可能造成身体上的其他损害。

对于冬泳者而言,最为艰苦的时间段要属结冰前的10~20天。这是水温最低的一段时间,是最考验人的耐力的时间。经常冬泳的人只要过了这个时间段,就应该能顺利地完成冬泳这项保健运动。

冬泳注意自我防护

想要参加冬泳的人,最好加入冬泳俱乐部,因为在那里会有很多专业人士负责救护和技术指导,可为冬泳者提供安全保障。而没有参加冬泳俱乐部的人应该结伴运动,防止单独行动发生意外。破冰冬泳时,要防止被冰块划伤,还要备好防寒衣物,防止冻伤。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冬泳前,要选择好水域,并保证其水质符合卫生要求。

(2)在下水前应做好准备活动,出水后及时擦干身上的水分。在冬泳后及时穿上衣服,并进行一定时间的跑步等体育活动,这样可以加快体温的恢复。

(3)在回家后应该洗热水澡。体内血管的收缩功能会因为冷热交替的刺激而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又能保持皮肤的清洁。

(4)最好涂上一些护肤品,防止皮肤皲裂。

糖尿病患者要守好秋冬这一关

糖尿病的病情变化与天气变化有关,主要表现在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往往在秋冬季节容易加重,也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这是什么原因呢?医学家们通过较长时期的细心观察发现,糖尿病患者在天气突然变冷时,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它能够促进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抑制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使本来血中就相对或绝对不足的胰岛素水平显得更低,从而使患者血糖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或不易控制。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糖尿病患者的肌肉摄取葡萄糖的能力下降,身体产热不足,患者不耐严寒,加上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在秋冬季节遇气温下降时,易患感冒,也可导致病情反复以致加重,若治疗不及时,则可诱发酮症酸中毒。寒冷还可引起血管收缩、血流减慢,这是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重要诱因。寒冷也容易出现冻伤,是发生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重要诱因。因此,在秋冬季节,当气温变化不大时,患者可以逐渐适应天气,使病情相对稳定些。

那么糖尿病患者怎样才能在秋冬季节保持病情的稳定呢?首先,在寒流袭击、天气突然变冷时,应尽可能多呆在家中;如外出,可通过适当增加饮食量使机体产热增多,或增加衣服,减少热能散失,从而避免寒冷对机体造成的影响,减少肾上腺素的分泌;其次,要注意适当调整降糖药物的服用量,适当加量以增加机体胰岛素分泌,更好地对抗肾上腺素的过多分泌带来的影响,使患者病情稳定;另外,特别注意患者病情平稳时的血糖调节及体育锻炼,尽可能通过各种措施使患者平时血糖就稳定在理想水平,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患者可从深秋开始坚持适当的户外运动,舒筋活血,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及抗寒能力。做到以上3点,相信糖尿病患者在秋冬季节也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糖尿病患者穿袜有讲究

选择袜子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选择一双合适的袜子能够加强对足部的护理,但是,很多患者不知道如何选购适合自己的袜子。有的患者认为纯棉袜是最好的,不但穿着舒适合脚,而且吸水性也特别好,但是这忽略了汗脚患者。因为,这类患者脚部出汗时,穿棉袜很容易使粘有汗水的袜子与皮肤粘合,进而摩擦出水泡,一旦水泡破裂很容易导致伤口感染。还有的患者认为脚部有伤就不应该选择带颜色的袜子,他们认为带颜色的袜子一旦退色会使染料进入足部伤口处,很可能导致感染,但是,现在市售的袜子一般是不会退色的,所以患者不必过分担心。那么患者在选择袜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在这里我们为您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1.选择混纺材质

喜爱运动的患者通常会选取棉和人工纤维混纺袜,这种袜子吸汗性强且穿着舒适,很适合跑步或散步。一般来说,人工纤维主要包括腈纶、尼龙、涤纶和莱卡等,这种材质与棉进行混纺织出的袜子排汗性很强,不会使患者双脚磨出水泡,同时还具有棉袜的耐磨性和舒适性,所以这种袜子备受运动爱好者的青睐。纯棉莱卡的棉袜伸展度比较高,可以轻松地被拉伸且不变形,恢复原样后依然会紧贴皮肤表面,穿着宽松自然没有紧绷感,能够自由地活动。

如果患者选取日常生活穿着的袜子,其材质可以适当地放宽界限,但是依然不能马虎大意。尤其是女性糖尿病患者,不宜选取长筒的尼绒袜,因为这种袜子不透气,影响正常的排汗和热量的散发,很可能引起脚部水泡或脚臭,严重者会造成真菌感染。如果逼不得已一定要穿尼绒袜应控制时间。毛袜和羊毛材质的袜子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特别在严寒的冬季会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2.选择合脚的袜子

一般来说,合脚的袜子是指脚趾和足部都没有空余的部分,且没有紧绷感。如果袜子过于松弛就会加大袜子与皮肤的摩擦,很容易出现水泡引起溃疡和感染。如果袜子过紧,尤其是袜口处,就会减弱患者足部的血液循环。

无缝棉袜是专门为糖尿病患者研制开发的,以其独特的无接缝特点减少了对足部的刺激。如果患者没有购买到此种袜子,可以选择医疗弹性袜代替。医疗弹性袜能够缓解足部和踝部水肿的症状,还会产生一种渐进式的压力,该种压力会加快血液从脚部返回心脏的速度。

如果患者脚比较大或者皮肤较敏感以及足踝部位水肿,可以选择标有“加大号”的袜子。因为该种袜子伸缩性是普通袜子的4倍,且能够容纳更粗的脚部和腿部。

总之,糖尿病患者选袜子,可以考虑以上几种因素,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如果某些患者的足部需要特殊的护理,可以到医院或药店购买。选择合适的袜子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对足部的护理,同时能够减少足部病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