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降血压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
24809700000004

第4章 生活起居的细节(3)

晒太阳可以降血压

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人体时,会使人体产生一种叫做维生素D3的营养素,这种营养素可以和人体中的钙元素相互作用,控制动脉的血压。此外,晒太阳还可以扩展四肢皮肤的血管,使血液循环舒畅,起到一定的降压作用。

在临床医学上,一些医学家也通过实验研究晒太阳是否对降血压有功效。他们把一些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每天晒太阳,另外一组不晒太阳,几个月后发现,晒太阳的患者血压明显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而不晒太阳的一组血压没什么变化。

由此可见,晒太阳确实能够起到降血压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可以坚持每天晒太阳半个小时,能起到很好的降压效果。但是,严重的高血压患者不能只靠晒太阳来降血压,还是要积极用药治疗,同时可以用晒太阳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此外,高血压患者在晒太阳时,注意不要在烈日下暴晒,以免晒伤皮肤,尤其是一些老年人,要预防中暑。

噪声污染不利于防治高血压

嘈杂恶劣的环境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从声学角度讲,大于85分贝的噪声会对人体的神经和心血管系统产生明显的危害。正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刺耳的汽车喇叭声,会感到心跳加快或有股怒火从心中涌出来,也会引起血压升高。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不仅会产成恶劣的情绪,而且血压值也会比生活在平静环境中的人要高得多。

由此可见,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会引起血压升高,所以应该避免有噪声的环境。如果居住的环境有噪声,可以在室外种一些花草和树木,能起到隔离噪声的效果。同时,在闲暇时可以修整一下这些植物,不仅能起到疏通血脉的作用,还可以使心情变得顺畅,有助于消除紧张的情绪,缓解疲劳,时间长了可以起到稳定血压或降血压的作用。

此外,可以在家中采取一些防噪措施,比如多选用吸音效果较好的布艺装饰。一般来说,越厚的窗帘吸音效果越好,质地以棉麻最佳,布艺沙发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有条件还可安装塑钢平开密封窗和中空双层玻璃窗,选用壁纸等吸音效果较好的装饰材料,墙壁、吊顶可选择隔音材料等。

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噪声应采取能躲就躲的态度,少去声音嘈杂的餐馆吃饭,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少在街道附近活动。如果晚上因外界噪声干扰睡不好觉,可以戴防噪耳塞避免刺激。

高血压患者应防治便秘

很多人认为便秘是小问题,不会对高血压患者产生很大的危害。确实,便秘本身不能导致生命危险,但是患有便秘的高血压患者排便时必须用力,这样很可能造成大脑缺氧,使血压升高,很容易诱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脑疾病,危及生命。所以,高血压患者千万别忽视便秘,便秘所引起的并发症是很严重的。

患有便秘的高血压患者也不要过分担心,便秘主要是因为人体消化道功能紊乱造成的,患者要注意平时的饮食,足够的食量可以使消化系统正常发挥功能,使食物能够正常消化吸收,把粪便排出体外。同时,记住不要总吃细粮,多吃一些粗粮和杂粮有利于大便运行。另外,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也有助于治疗便秘。

除了饮食上加以注意外,患有便秘的高血压患者还要注意平时多锻炼身体,体育运动可以增加食欲和增强肠胃功能,进而提高排便动力,对预防便秘有益。

长时间憋尿会影响血压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常常会出现憋尿现象。殊不知,长时间憋尿会影响血压。

有过长时间憋尿情况的人都知道,尿憋时间长了会使全身感到神经紧张,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腹部。这种紧张状态会引起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致使血压上升,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可能会导致脑卒中或心肌梗死,后果非常严重。

另外,人们在长时间憋尿后,为了能够缓解紧张的神经会用力地排尿,精神虽然感到畅快,却出现了大脑暂时性晕厥。因为在排尿过程中,控制排尿的迷走神经会产生兴奋,如果排尿过度用力会使迷走神经兴奋过度,进而促使脑供血不足,血压降低而出现晕厥现象。

一般女性很少出现晕厥现象,因为女性膀胱壁对张力的增加反应不像男性那么敏感,而且女性下蹲的排尿姿势也减少了对大脑神经的刺激。但是,也不能因为出现的几率小而忽视对血压的影响。

因此,在生活中有尿要及时排出,尤其是高血压患者,从而避免引起严重后果。

被子过厚对血压的影响

冬季高血压发病率很高,一部分原因是气候造成的,一部分是因为生活中不适当的习惯造成的,如被子过厚也能导致血压升高。

冬天天气比较寒冷,人们为了保暖喜欢盖厚被子,或在被子上压一些大衣。这样虽然起到了保暖的作用,却加重了身体的压力。被子过厚可能会使人感觉胸部发闷,呼吸困难,引起血压的升高。同时,人在夜间休息主要是为了缓解白天活动造成的疲劳,还要为第二天储备能量。这就使得心脏各器官功能变弱,输进输出的血液也逐渐减少,血压也降低了。如果压上厚厚的被子,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刺激血管紧张收缩,进而引起血压上升。

另外,被子过厚还会增加翻身的困难,加大体位变化的运动量,也会使血液循环加速,引起血压升高。

其实,取暖不一定要盖厚被子,可以选择盖羽绒被。羽绒被是由鹅绒或鸭绒当填充材料做成的,保暖性比一般的棉被要好得多,而且重量也轻很多,既达到了保暖的效果,又不会给身体造成很大压力。

枕头过高或过低对血压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人在睡觉的时候颈部枕在枕头上,保持颈椎的正常生理状态才能使呼吸道保持畅通。如果枕头过高,会改变颈椎的正常位置,可能造成颈部肌肉紧张,使颈部神经和血管产生刺激和挤压,时间过长会引起脑部供血不足或血压上升的情况。

另外,枕头过高还会加大颈部与胸部的角度,使气管呼吸不畅,引起大脑氧气不足,进而导致脑血管血液流通不畅,血压增高。

如果枕头过低,同样也会改变颈椎的正常状态,头部过低会导致脑内静脉回流变慢,动脉供血量相对增加,从而出现头胀、失眠等不良反应,尤其是对高血压患者影响更大。

因此,枕头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血压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选择枕头时要注意,一般情况下,枕头的高度以稍低于肩到侧颈部的距离为宜,大概在6~9厘米。

但是,人们在睡眠过程中,习惯的睡姿不尽相同,睡眠姿势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所以枕头的高度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只是一般人在仰卧时,建议枕头的高度在一拳多一点为宜,不宜超过一拳半的高度。

高血压患者穿戴宜“三松”

在高血压患者中,衣着过紧是引发病症的重要原因。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如果裤腰带过紧,会感到呼吸困难,严重者还会出现头晕现象。这是因为裤腰带过紧阻碍了血液流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同时,勒紧裤腰带会增加下肢血液流通的阻力,使心脏必须提高压力来维持下半身的血液循环,从而促使血压升高。

此外,有一些高血压患者由于天气寒冷,穿一些衣领过紧的衣服或佩戴领带,这些也会对血压产生不利影响。脖子连通着大脑和全身的血液循环,如果衣领过紧,会给颈部造成很大压力,引起血压升高。

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在系裤腰带时要保持轻松,最好不用收缩拉紧的皮带,吊带式最好;选择衣服时衣领尽量要宽松,过紧的衣服最好不穿;高血压患者最好不要系领带,如果一些场合要求必须系领带,也要尽可能宽松。

另外,鞋袜也不要过紧,最好以宽松舒适为主,多穿布鞋有好处。

高血压患者千万不能忽视穿着中的细节,保证穿戴中的“三松”,即裤带松、衣领松、鞋袜松,可以防止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夏天选袜子要慎重

夏天高血压患者穿袜子不当会引起血压升高。有些病人会选择穿袜口紧的袜子,袜口过紧容易使脚踝部的血液流通不顺畅,加重血液的压力。尤其是一些老年病人,血液循环本来就缓慢,再加上外力作用,可能会造成血液淤滞在脚踝部,给心脏增加负担,严重者还会出现心脏病。

另外,有些袜子过厚或透气性不好,脚在炎热的天气会滋生很多细菌,可能导致皮质发炎。虽然不是大毛病,但也会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情绪,激动的情绪会引起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在购买袜子的时候,最好挑选袜口较宽,弹性较好的,用双手把袜子横拉几次,如果发现袜子可以拉到原来的一倍宽,而且复原性好,说明这样的袜子适合高血压患者穿。

此外,要选用单薄、透气性好、吸汗性好的袜子,这类袜子能很好地吸收汗液和所含的水溶性物质,可减慢细菌的繁殖速度。

高弹力袜,预防功效大

生活中有一些人需要长期站立工作,如售货员、老师等。由于长时间站立,腿部所承受的压力较大,对血管造成了很大损害,使血液淤积在腿部静脉血管中,易生成血管曲张。还有些人是由于身体太瘦,肌肉过于薄弱,相比较正常人而言,也容易发生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阻碍血液从腿部流向心脏,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很可能引发血压升高。因此,长期站立或已经患有静脉曲张的人要警惕高血压。穿高弹力袜是预防和治疗静脉曲张的一个有效办法。从医学上讲,高弹力袜叫做医用循序减压弹力袜,其作用是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心脏,通过压力的递减变化来帮助下肢静脉血回流,有效缓解或改善下肢静脉和静脉瓣膜所承受的压力。因此,如果需要长期站立或患有静脉曲张的人,坚持穿高弹力袜可以有效地保护好腿部的静脉血管,减少高血压发生。

一般穿高弹力袜的最佳时间是在早晨下床前,穿袜时要注意保证腿部皮肤的干燥,可以适量使用爽身粉。在穿的过程中,弹力袜可能会因为手指甲、戒指、手镯等受到损伤,可以在穿着过程中使用橡胶手套,这样做既能避免损坏袜子,又可以增加手部与弹力袜间的摩擦力,方便穿脱。

另外,在穿袜子时,要经常检查鞋内是否平整,防止杂物造成弹力袜的磨损。如果出现急性疼痛或皮肤炎症等过敏症状,应立即脱下,去医院进行诊治。

高血压患者不要直立太久

在人体由平躺的姿势转向站立时,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减少了心脏的排血量。血液流量减少,刺激动脉血管反射性收缩、变窄,使其容量与心脏排出量接近。当心脏排出量恢复时,动脉血管的容量也会相应增大。

如果站立时动脉血管不能收缩,会造成血压降低,大脑缺血,可能有休克的危险。血管的这种伸缩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如果长期站立会加大心脏负荷,导致动脉血管调节功能失调,引发高血压病。

因此,适度的锻炼很有必要,但也要保证一定时间的静坐和平卧休息。一般人一天直立的时间不能超过16小时,如果站立时间较长,最好坐下来休息十几分钟。在休息时,可以将双腿抬高,这样可以增加流回心脏的血液流量,每次15~20分钟,这对长期从事站立或行走工作的高血压患者很有好处。

另外,在睡眠时,体位姿势不要僵直固定,最好使躯干卷曲,腿略抬高,可以使心血管系统得到更好的休息。尤其应避免站着吃东西或边走边吃,否则会增加心血管系统调节的紧张性,对高血压患者尤其不利。

避免血压上升的开车法

开车使人精神紧张,心跳加快,一般司机开车时的心跳比不开车时快20%。与此同时,人的血压也会有升高现象。

另外,路面情况会随时发生变化,使人必须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而且经常会遇到堵车情况,容易使人焦躁不安,进而诱发血压升高。

因此,开车时应调整好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烦躁。遇到堵车时,可以听听音乐或看看外面的风景,有助于保持情绪稳定。而且开车时间也不要过长,以免导致过度疲劳,一般在5个小时以内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开车时不要服用利血平、降压灵等降血压类药物,这类药物虽然对镇静神经有益,但会引起反应迟钝,不利于开车的人服用。

降压,不可忽视居室的温度

气候会影响一个人的血压,如冬天由于气温下降,血管就会收缩,而里面的血液并没有减少,此时血管壁所受的压力就会变大,这就是冬天的血压普遍比夏天高的原因。而居室气温也会对血压产生影响。

室内的温度对人体热量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机体健康。一般情况下,高温环境会加速血液循环,使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还会并发消化不良等症状。温度过高的环境还会使人变得容易暴躁,情绪激动也不利于降血压。同时,如果室内外温差过大,在室内人体血管舒张,突然到了室外,血管猛然收缩,会使老人和高血压患者的大脑血液循环产生障碍,极易诱发中风。

如果室温过低,人待时间久了容易受凉感冒,而且由于寒冷对机体的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会使人的肢体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的负荷增大,耗氧量增多,严重时心肌就会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

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想降血压,一定要注意室内温度。一般室内的温度可按夏季24℃~26℃,冬季17℃~22℃为宜,另外,昼夜温差不要超过4℃~6℃。

别让居室中的颜色影响了血压

很多高血压患者在治疗高血压时都把重点放在治疗方法上,往往忽略了居室的颜色也会对血压产生影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