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降血压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
24809700000005

第5章 生活起居的细节(4)

颜色可以分冷暖,不同的颜色对人体血压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一般红色代表着激情与活力,能够刺激大脑神经,长期生活在红色环境里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而蓝色是一种比较严肃的色彩,具有调节神经、镇静安神的作用。生活在蓝色环境中能够缓解压力、安定情绪,但患有神经衰弱、忧郁症的人不宜接触蓝色,否则会加重病情。

绿色是一种冷色调,可使人感到稳重和舒适,具有镇静神经、降低眼压、解除眼疲劳、改善肌肉运动能力等作用。自然的绿色还对晕厥、疲劳、恶心与消极情绪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另外,绿色可以提高人的听觉感受性,有利于思维的集中,提高工作效率,消除疲劳。还会使人减慢呼吸,降低血压。

因此,高血压患者居室中最好不要选用红色,应该使用蓝色、绿色这些能起到镇静神经、缓解激烈情绪作用的颜色。

闹钟铃声容易引发高血压

很多上班族为了防止第二天迟到,习惯用闹铃叫醒自己。而闹铃经常在好梦正酣时响起,使人感觉非常刺耳,就好像一把尖锥扎进大脑,让人突然惊醒。这种感觉不仅让人很不舒服,而且还可能引起高血压。

人在深睡眠中突然被闹钟叫醒,会引起身体保护性的条件反射,体内的肾上腺素水平迅速提高,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压升高。长期受到这种刺激很可能导致一系列睡眠问题,甚至引起高血压。尤其是对本身睡眠质量就不高的人来说,闹钟长期、反复的刺激很可能成为高血压的诱因。

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因为闹铃的作用产生高血压。如果人们能够保持规律的作息,就会在潜意识中对闹铃时间有所期待,这会使闹铃对人体的刺激变弱,闹铃对精神的影响会相对减少,不至于引起身体不适,防止诱发高血压。

因此,人们应尽量保证规律地睡眠,争取睡足8个小时,因为睡足8小时的人对闹铃声的敏感度会小很多,所受的刺激就更小。此外,闹钟的铃声最好选择一些柔和自然的音乐,以减轻心脏负担;闹钟离头部也不宜太近。

白领要防“围城高血压”

白领一族普遍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经常会受到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可能会直接影响血压水平,导致“围城高血压”。

高血压不仅仅是一种躯体疾病,各种心理影响、紧张刺激而引起的情绪反应,可由人体的交感神经为中介引起血压反复升高,也可导致慢性高血压。而对已经患有高血压的人来说,心理状态也直接影响了血压的控制水平。比如很多病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脾气越大,血压越高;血压越高,脾气越大,两者会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白领阶层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整天精神紧张、焦虑,一旦发现自己有不良心态时,要及时找医生进行咨询,尽可能防微杜渐,及早调整好个人的心态。

白领如果患上高血压疾病要积极治疗,除了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使用降压药外,自我放松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高血压的辅助措施。

白领阶层可以试试这样的放松方法:每天抽出半小时,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然后采用腹式深呼吸,排除一切杂念,每次呼气时默念“松”字,并逐步将注意力转移至头、胸、背、腹、四肢,使身体各个部位都获得放松。

高血压与慢性肾病有关系

一般高血压患者都认为高血压可能会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而忽视了慢性肾病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高血压与慢性肾病之间能够互相影响。从医学角度讲,一个健康成年人的肾脏每天要过滤和清洁约200升的血液。通过对代谢物和矿物质的过滤,并连同水分将其排泄到体外,肾脏使体液矿物质和血液酸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由此可见,肾脏具有控制人体血压的作用。由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一般肾脏疾病引起高血压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肾脏发生病变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使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小动脉阻力增加,进而引发高血压。这种高血压的发生率、持续的时间及血压升高程度与肾脏损害程度、病理变化相关,如发生急性肾炎时,血管可产生痉挛性收缩,但持续的时间较短,之后随着急性炎症的消退,血压也可恢复正常。相反慢性肾炎会使血压长期升高,而且不易恢复。二是前列腺素合成分泌减少,而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二者平衡失调导致血压升高。

肾脏疾病能够引起高血压病,相反高血压也会引发肾脏疾病。如果高血压长期得不到较好的控制,会导致肾里面的细小动脉硬化,破坏肾功能。很多病人选用的降压药也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影响肾功能。

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查肾脏。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半年检查一次,包括尿常规、肾功能等,以便掌握肾脏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肾脏出现病变,必须尽快进行对症治疗。

无论是高血压患者还是肾脏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既要考虑控制血压,又不能忽视肾功能的损伤,做到降压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肾功能。

老年人假性高血压

现实中,有些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了很多治疗方式,结果血压仍是居高不下,这可能是假性高血压症。

假性高血压患者一般每次测量血压都很高,而且普通袖带式的血压计根本无法压住被测定的肱动脉,用手触摸患者的血管,还会发现这些患者有明显的动脉硬化。如果对其采取动脉内测量血压法,结果发现与体表同步测得的血压相差甚远。这说明其体表血压的增高是因动脉明显硬化所致,并不能反映体内真实的血压水平。

假性高血压的发生率不是很高,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如果有动脉硬化,血压又很高,不易耐受降压治疗,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时会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一旦没发现有明显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伤的表现,应考虑假性高血压的可能。

另外,也可以通过测量判断假性高血压。将导管插入动脉内,直接进行动脉内测压,如果血压高说明真患有高血压病,如果血压正常,说明是假性高血压。

假性高血压患者一般对降压药的耐受性较差,血压持续不降时不要一味地增加降压药的剂量和种类,否则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假性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时应认真分析病情和影响血压的各种因素,密切关注血压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用药要做到恰到好处、适可而止。同时,还要注意对动脉硬化和心肌缺血进行治疗,消除动脉硬化的易患因素,如戒烟限酒、降血脂、控制血糖、改善血液黏稠度等,尽可能延缓动脉硬化,从而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

老年人可夜间起来补充水分

人体在睡眠过程中,由于呼吸、血液循环等身体活动会消耗大量水分。如果身体水分得不到满足,会使血液浓度升高,易形成血栓,这也是清晨起床容易发生脑血栓,或在半夜引发脑卒中的主要原因。

有医学实验对两组老年人进行研究,一组半夜起来补充适当水分,另一组则一觉睡到天亮,然后在清晨分别测定他们的血液浓度。结果发现,半夜起床喝白开水的老年人比一觉睡到天亮的人的血液浓度明显降低。因此,半夜起来补充水分十分重要。

老年人各个生理器官都会出现衰老现象,而且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血液黏稠度也较高。夜间缺水会使血液黏稠度进一步升高,血小板凝聚力亢进,使原来粥样硬化的血管更易产生栓塞,当栓子脱落在脑动脉、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内时,便会发生缺血性中风或心肌梗死。

老年人在半夜起来补充水分时,要注意不能喝太多水,避免加重肾脏等消化系统的负担,一般以250毫升左右为宜。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最好在家人的辅助下补充水分,防止因为体位移动引发不良后果。

在寒冷的冬季高血压患者要小心

冬季,高血压患者的皮肤受到寒冷刺激,由于肌肤老化,脂肪含量较少,血管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便会发生收缩,使内脏的血容量增多,造成血压升高。所以冬季要注意保暖,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从多方面提高工作环境和居室中的温度,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随着天气的变化及时地增减衣服,戴好冬帽,穿宽大保暖的鞋子,防止因为四肢受冻而引起血压升高。

许多中老年人冬季喜欢喝点酒,活血驱寒,但是注意不可饮酒过度,每天的饮用量不能超过2两,这样既能起到活血驱寒的作用,又不会导致血压过快升高。但是这个方法只适合轻度高血压患者,中度和重度患者不宜使用此法驱寒,因为喝酒容易使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新陈代谢增强,心跳加快,引起血压升高,容易导致脑血管破裂而中风。

冬天寒冷,高血压患者的活动量大都减少,而食欲却增强了,这就使得冬季控制体重的增长成为控制血压的首要任务。因为体重增加会使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因此,患者可以适当在家中进行体育锻炼,也可以在户外散步,并限制高能量饮食,多吃清淡食物,做到合理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