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降血糖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
24808700000029

第29章 护理保健的细节(5)

第四,因为糖尿病需要长期治疗,会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而且随着病情的进展,治疗费用也会随之增多,所以在经济上应给予支持。

第五,患上糖尿病后,多数患者精神紧张,有的患者甚至感到绝望而自暴自弃。因此,家属一定要在精神上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患者的情绪稳定有利于控制病情。

第六,糖尿病合并目盲、中风、足坏疽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家属应该配合患者做好护理工作。

正确选择住院治疗和在家治疗

糖尿病患者有时需要住院治疗,这样有利于病情的监测,能更好地接受糖尿病知识教育,还能使生活和治疗更规律,有利于医生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但是,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该明白,糖尿病不是通过短期住院治疗就能治愈的,而要有长期用药治疗的思想准备。如果不认真学习糖尿病知识,不能减少对医生的依赖,只会造成多次住院的情况,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也容易导致精神高度紧张,同时还会加重经济负担。

如果确诊患上糖尿病,多数情况可以在家中治疗,只要能正确安排好学习、工作、用药和起居,就能把病情控制好。但是,如果出现下面几种情况,就适合住院观察和治疗。

(1)糖尿病合并感染、外伤、手术、大出血、中风、心肌梗死等应激状态时。

(2)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低血糖症、乳酸性酸中毒、酮症酸中毒等。

(3)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顽固性皮肤瘙痒、心律失常、糖尿病足等。

(4)血糖波动大,而且原因难以查出,在家中治疗不易将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血脂高、血压高的患者。

(5)初患糖尿病的患者,住院治疗能帮助学习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学会自我监测。

糖尿病患者出院要完成四件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后,糖尿病患者在出院时应完成四件事,才能做到对糖尿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了解食物的升糖指数。每天应该吃多少主食、肉类和蔬菜,患者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在住院期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活动量等个体情况给患者搭配合适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给予的饮食搭配方案,了解自己的饮食总量和用餐种类,出院后可参照住院时的饮食量进行烹调。

(2)掌握平时的运动强度。在住院期间,医生会给患者选择符合其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糖尿病患者掌握了这些,出院后就可以自己锻炼,并能预防过度锻炼导致的低血糖。

(3)学会用药和监测血糖。住院期间,医护人员会按正确的时间和方法让患者服药,掌握好所用药物的服用方法、服用时间和不良反应,以及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和剂量,有利于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稳定病情。

(4)妥善保管出院小结。患者出院时,医生会提供一份出院小结,内容包括入院时的病情、入院后重要的检查结果、住院期间的主要治疗方法,还有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等。因此,患者一定要妥善保管出院小结,并在复查时带到门诊。

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仍不可小视,做好上面这四点,有利于病人更好地控制病情。

糖尿病患者应记录护理日志

惰性与行为习惯是影响糖尿病病情发展的变数之一。要让糖尿病患者了解并意识到病情的掌控权在自己手中,积极参与疾病的控制和治疗,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让糖尿病患者自己建立其个人的生活日志,将血糖值、饮食、运动、用药、检验报告等资料,完整地收集并做成记录。这样做一来方便医护人员从生活日志里分析、探讨病情,及时改变医护策略;二来能加强病患对疾病的认识,提高自我照护能力。

完整的护理日志应包含如下基本要素:

血糖监测值

是指血糖监测的时间与次数,这根据病情的稳定程度而有不同的选择,还要详细记录低血糖出现的时间和次数。

饮食记录

自己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多久吃一次,吃的分量是多少,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宴会聚餐、出国旅游等都应一一记载。

运动状况

包括每周运动的频率、时间、强度、做了哪些运动、是否依据个人病情调整运动处方。

用药情况

服用降血糖药物的名称和剂量,是否按时服药;注射了哪种胰岛素,注射的时间和剂量,是否按时注射。

定期的检查和检验

糖尿病合并症的检查,包括眼睛、心脏、血压、肾脏、足部、临床生化检查、体重控制等的检查和检验。

患病日症状

生病的时候血糖起伏变化大,要特别注意高血糖、低血糖症状,尤其是厌食、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一一记录,不要忽视水分的补充和规律性服药。

糖尿病的护理生活日志是掌握病情的有效依据,糖尿病患者要想控制好病情,最好能遵循健康护理日志记录要素,养成每天记录血糖变化和其他临床检查报告的习惯,久而久之,患者就能自己归纳总结。

重视糖尿病的专业护理

糖尿病的专业护理很重要。目前,临床上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已有了明确指导,但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生活方式疾病,要求重视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医学和护理专家明确指出,糖尿病患者在遵医嘱的同时,应加强专业、心理和家庭3个方面的护理,以便延缓病情进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一是应重视对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正确治疗糖尿病,要把握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自我监测、合理运动、药物治疗这5个方面。其中,患者最难把握的是血糖监测和正确、合理用药。当口服降糖药失效时,应该及时进行胰岛素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二是要正确评估,这是专业护理的基础。应对患者的病史和身体情况进行评估,比如在患者的主诉基础上,详细询问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体重以及有无糖尿病家族史等;评估体检和实验室的检查结果,判断血糖的控制情况,还有心血管、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异常改变;评估患者的心理(焦虑、抑郁等情绪)、社会环境(患者亲属对患者的反应和支持)。

三是家庭和心理护理要精细。在家庭护理中尤其要注意对糖尿病足的防范,保护好双脚。在心理护理方面,认知疗法是理论基础,应该让患者看到糖尿病的可防性和可控性,多鼓励、安慰患者,因人而异调整患者心态,协助患者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警惕糖尿病带来的皮肤病

糖尿病患者应该警惕由糖尿病引发的8种皮肤问题:

(1)动脉硬化所导致的皮肤病。糖尿病会引发动脉硬化,进而影响供养皮肤的血管。如果供给皮肤养分的血管变得狭窄,皮肤就会因缺氧而出现掉发、小腿皮肤变薄、皮肤温度变低、趾甲变色增厚等问题。另外,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腿部或足部外伤是很难愈合的。

(2)皮疹和肿胀。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需要留意注射部位出现的皮疹或肿胀现象。

(3)细菌感染。许多细菌都可能感染糖尿病患者的皮肤,以葡萄球菌类细菌引起的感染最常见,通常会引起毛囊脓肿。其他感染包括指甲感染、麦粒肿等,需要用抗生素治疗。

(4)真菌感染。女性糖尿病患者易患念珠菌性****炎。此外,口角炎、甲癣、脚癣和股癣都很常见。需要抗真菌治疗。

(5)瘙痒。引起瘙痒的原因较多,包括皮肤干燥、真菌感染、皮肤血液循环障碍等。如果瘙痒是由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那么小腿和足部就较易出现感染。

(6)糖尿病硬皮症。这种皮肤病较少见,主要影响Ⅱ型糖尿病患者,症状为颈部和上背部的皮肤硬化。主要治疗方法是控制血糖,使用护肤霜。

(7)白癜风。Ⅰ型糖尿病患者容易患此种皮肤病。治疗方法为局部激素治疗。

(8)糖尿病性大疱病。病症较罕见,通常发生在重度糖尿病患者且伴随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身上。只要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就能有效预防。

预防糖尿病肾病的方法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率很高,同时,它也是Ⅰ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Ⅰ型糖尿病自发病到出现典型临床表现一般历时10年,再过10年左右进入肾功能衰竭期。那么,糖尿病患者应怎样预防肾病呢?

(1)长期有效地控制糖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影响毛细血管基底膜,使其成分发生改变,引起糖尿病肾病。因此,积极控制高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前提。

(2)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高血压会引起肾脏的损害。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压,对延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很重要,而且血压控制平稳后,尿蛋白的排出也会减少。

(3)预防和治疗尿路感染。糖尿病患者对感染的抵抗力很弱,易合并肾盂肾炎,加重肾脏损害。但临床表现可能并不明显,没有严重的尿频、尿急、尿痛,没有发热现象,仅有轻度排尿不适的感觉和腰痛。此时可用尿细菌培养进行诊断,并用抗生素治疗。

(4)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和碘造影剂。有些药物对肾脏有损害,如庆大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碘造影剂也会加重原有的肾损害,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进行静脉肾盂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