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更年期健康生活指南
24799800000011

第11章 疾病防治47问(4)

(2)冠心病:更年期,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血管舒缩功能失调,会出现心前区持续性钝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无效。而冠心病的心绞痛和更年期不同,它表现在胸骨下段或心前区疼痛,疼痛呈压榨性或窒息性,并向左臂部放射,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缓解,情绪激动、体力活动等可诱发疾病。

(3)食管癌:更年期的妇女常感咽喉部有异物,吐之不出,吞之不下,但不影响进食,各项检查正常。食管癌患者的吞咽困难是渐进性的,同时有进行性消瘦。通过食管钡餐X射线、食管拉网检查可发现病理变化。

(4)宫颈癌和子宫肌瘤: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多发生于绝经前期,此时月经会发生紊乱。而此时也正是宫颈癌和子宫肌瘤的好发年龄。因此,要定期去医院做妇科检查,必要时做宫颈刮片和子宫内膜活检,以便尽早发现异常。月经异常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原因。

为什么绝经女性会“返老还童”

有些绝经期的女性面部皮肤光滑、细嫩,外貌与年龄十分不符,外阴、子宫亦无明显萎缩,即所谓“返老还童”,或伴有不规则的****出血、月经多、绝经后出血等现象。其实,这并非好现象,是病人受卵巢肿瘤所分泌的雌激素影响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根据这些症状和体征,进行妇科检查可发现单侧附件包块,配合实验室对激素的检查,则可确诊。这是由于功能性卵巢肿瘤的原因。如颗粒细胞瘤和卵巢膜细胞瘤,都有分泌雌激素呈女性化的特点,约占卵巢肿瘤中的一半以下。好发于40~50岁的女性,约有50%发生在绝经后,发生在青春期前者不到5%。

颗粒细胞瘤是常见的低度恶性肿瘤,有少数病人术后可出现复发转移,且因为雌激素的长期刺激,2.5%~15%的病人伴有子宫内膜腺癌。卵巢膜细胞瘤一般为良性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以放疗和化疗为辅,但需长期随诊。

为什么更年期女性子宫易脱垂

子宫在盆腔中正常位置的维持,依赖于骨盆底肌肉、筋膜和附着于子宫上的几对韧带的承托和支持。当这些组织受到损伤,或其他原因引起韧带过度松弛时,子宫就会脱离正常的位置,沿****向下移位,就产生了子宫脱垂。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将子宫脱垂分为3度:如子宫下移后,宫颈仍在****内,为I度脱垂;若宫颈脱出****口外,但子宫体仍在****内,为Ⅱ度脱垂;如果整个子宫脱出****口外,就为Ⅲ度脱垂。

子宫脱垂较轻者,可见腰骶部疼痛或下坠感等症状,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减轻;较重者外阴部有肿物脱出,行走时自觉肿物增大,休息后可缩小,常伴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严重者肿物脱在****外,卧床休息用手亦不能还纳,脱出物因摩擦而破溃流水、流血甚或感染流脓。

造成子宫脱垂的原因主要是分娩的因素。特别是难产、滞产、第二产程延长或助产术都可造成子宫或支持组织、肌肉、盆底筋膜等过度伸展、断裂;再加上产后没有得到很好休息和康复,或缺乏营养,过早从事强体力劳动等,这些都是造成子宫脱垂的主要因素。如果从事重体力劳动、久站或负重、长期慢性咳嗽、便秘等均可导致腹压增高而造成子宫脱垂。

但为什么会这些病多在绝经后发生呢?这是因为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量降低或缺乏,导致骨盆内筋膜及肌肉萎缩、松弛与变薄,加上年龄的增加、肌张力低下、盆底组织力量减弱等所致。其实这些老年女性年轻时就可能患有子宫脱垂,只不过当时病情较轻,自己并未察觉,绝经后病情加剧,症状变得明显,才觉察到。

绝经后尿频、尿失禁怎么办

许多妇女会在绝经后出现尿频、尿失禁的现象。更年期妇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难言之苦?又该如何防治呢?

成人尿量为每分钟1毫升,当尿液在膀胱内潴留到150~200毫升时便会有尿意,在副交感神经作用下,膀胱尿道括约肌松弛和逼尿肌收缩便会排尿。在夜间人体分泌抗利尿激素(血管升压素)使产尿减少,夜间排尿年轻者为0次,中老年为1次。若昼夜排尿8次以上或夜间排尿2次以上为尿频。若非自己控制下排尿,则称为尿失禁。

女性尿道下部与****都是由尿生殖窦发育而成,尿道平滑肌及尿道黏膜均有各自的受体,雌激素使尿道黏膜下组织肥厚并保持柔软性,黏膜下的血管床也依赖于雌激素。绝经后由于雌激素减少甚至缺乏,从而使排尿机制作用减弱,尿道黏膜下组织硬化、萎缩,血管床减少,萎缩的尿道黏膜则容易引起老年性尿道炎。雌激素减少同时也造成****黏膜萎缩,致使尿道后缘膜外翻,加重了尿道炎的发生。因此,绝经后的妇女易出现尿频、尿失禁。

既然雌激素不足是导致绝经后妇女出现尿频、尿失禁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治疗时,应首选雌激素替代治疗,有报道表明,用该疗法治疗绝经后尿失禁有效率达50%以上。如果上述治疗方法无效,再采取胆碱药、抗胆碱药及中药治疗,并进行缩肛运动训练盆底肌,增强对排尿的主观控制。

绝经妇女为什么要补硼

国外医学家研究发现,绝经后的妇女,应适当地补充硼,补硼可以维持骨骼的正常功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美国加州大学的专家曾对已绝经的妇女进行补硼实验。研究发现,额外补充少量硼的人,骨骼里钙流失的量减少了很多,同时体内的镁、磷的保存却相应增加,骨骼还是强壮的。研究还发现,补硼使妇女体内的雌激素翻倍,这对改善绝经后妇女体内雌激素分泌量减少,维持骨骼的正常功能,起到了很好的互补作用。一般成年人每日应安全适量的补充4~5毫克的硼。只要经常多吃含硼较高的豆类、多叶的蔬菜、水果,尤其是苹果、梨与葡萄,便可满足人体对硼的需要。不可以用服用药物硼酸钠的形式来大量补充硼,那是不安全的,因为补充大量的硼会使人中毒。

更年期月经不正常是什么原因,要治疗吗

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常常会发生月经紊乱。绝大部分女性更年期的月经不正常是自然过程,最终以绝经结束。如果仅仅是月经延迟,经量减少,逐渐停止,一般不必治疗;如果月经淋漓不止或量多,达数月之久,则是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但导致更年期月经不正常的原因还有很多,如生殖道感染(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结核)、子宫黏膜肌瘤、宫颈息肉、子宫颈癌、子宫体癌、卵巢功能性肿瘤(卵泡膜细胞瘤或颗粒细胞瘤),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凝血障碍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均可导致****不规则出血,很容易与更年期月经紊乱相混淆。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排除妊娠,因更年期卵巢的衰退有一个过程,如果这个期间有性生活的女性,也有可能怀孕。发生早期先兆流产、宫外孕时,会在短期停经后****出血。

因此,更年期女性任何时候出现月经异常紊乱,都应该尽早就医,以免影响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即使不属于其他疾病,也可以及早调经、止血,以防失血过多,影响身体健康。

肾功能异常也会引起贫血吗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常见有些病人面部、耳廓、口唇黏膜、眼结膜苍白即是贫血的表现。

常见引起贫血的原因可有:

(1)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制造血的原料——铁元素不足,导致血细胞生成量减少。

(2)造血器官的功能发生了障碍,不能产生足够的血细胞进行造血。

(3)机体持续少量的失血,如肿瘤、痔疮、溃疡病等慢性疾病,久之则引起贫血。

(4)血细胞破坏加速(如溶血性贫血)。

(5)最特殊的是由肾脏疾病导致的贫血。其中又以肾衰竭、尿毒症最为常见。肾脏疾患(如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病变到最后可出现排尿障碍,导致体内含氮物质积聚过多,形成氮质血症,其中尿素分解产物,刺激肠黏膜,引起溃疡性结肠炎而导致出血,在这种情况下,红细胞的寿命也可缩短。另一种原因是肾脏衰竭导致的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及骨髓造血功能减退而引起贫血。

有相当一部分贫血的女性,尤其是40岁以上者,是由于肾脏疾患引起的,其中多数是尿毒症。贫血常常为病人来看病的第一症状。由于尿毒症属于内科疾病中的重症,常常威胁到人的生命,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病人来说十分重要。为此,对待中老年妇女发生的贫血,一定不能忽视对肾脏疾病的警惕,以免延误或漏诊。

更年期女性为什么易得糖尿病

有些女性朋友在医院做检查发现血糖、血脂明显升高,这是什么原因呢?

妇女由生育年龄向老年过渡的阶段称为更年期,更年期是女性一生中一个重要的生理变化阶段。国际规定更年期为41~60岁之间,因为妇女40岁以后卵巢功能开始减退,排卵次数减少,月经逐渐从稀少到停止。这一时期由于卵巢内分泌功能改变,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并可由此带来一系列心理或生理上的不良反应。

据调查,妇女过了45岁,血糖和胆固醇的水平均高于男性,更年期妇女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高于男性。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酮(******)除可以刺激************及第二性征发育外,在代谢方面,雌激素还有降低血脂与刺激骨质生成的功效;而孕酮则可增加胰岛素分泌,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当卵巢功能减退、孕酮和雌激素水平降低后,就容易发生糖、脂肪的代谢异常,这是更年期妇女容易患糖尿病的根本原因;而更年期的女性又往往事业有成,经济改善,生活富裕,子女长大成人,加上家务负担减轻,没有了压力就会开始发胖,这些则是更年期妇女发生糖尿病的次要因素。

为什么更年期女性牙易出现问题

女性从36岁之后,骨骼中的钙质开始逐渐流失。在女性绝经前骨骼中的钙质每年以1%的速度递减。绝经后,特别是绝经后前5年,骨骼中的钙质丢失速度加快10%左右。骨质疏松、骨组织萎缩等疾病的出现是骨骼中钙质缺乏导致的直接后果。

牙齿生长在上、下颌骨之中,牙齿周围的骨骼称为牙槽骨。女性在更年期前后,随着骨骼中钙质的丢失,牙槽骨会疏松和萎缩。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牙齿周围骨质萎缩,牙龈也出现退缩,牙根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的出现使牙齿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时就会感到疼痛。暴露的牙根还容易发生龋齿,这也是更年期前后的妇女容易发生口腔牙病的原因。

其次,更年期妇女的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功能减弱,还容易发生如复发性黏膜溃疡、口腔黏膜干燥、口腔扁平苔藓等口腔黏膜疾病。另外,更年期妇女的内分泌功能失调,也容易引起口腔黏膜感觉异常,出现舌黏膜烧灼感,或出现牙龈炎症加重等症状。

综合上面的原因,更年期前后的妇女,要更加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坚持每天早晚刷牙,睡觉前和早晨醒后进行“叩齿”锻炼并按摩牙龈,以减缓牙槽骨的萎缩速度,促进牙槽骨的再生,防止牙龈萎缩。

怎样预防更年期耳聋

更年期耳聋虽受机体的衰老的影响,但与生活中的许多诱发因素也有联系,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耳聋或延缓耳聋的发生,或减轻耳聋程度,应在生活中随时加以防范和关注。

(1)应戒除一些不良的生活行为,如应戒烟,少饮酒,娱乐有度,不轻易发火,开朗豁达。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积极参加钓鱼、种花、养鸟、打太极拳、书法等陶冶情操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

(2)应避免在较强噪声中停留时间过长,特别是现代家庭的音响、电视要控制音量,住房尽可能远离噪声源,必要时戴上耳塞,以加强个人防护。

(3)不可过度劳累、受寒、受湿,以免诱发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病毒感染,从而累及听觉系统的正常功能。生活中应注意劳逸结合,饮食起居有节,随时关注天气,注意添减衣服。

(4)应重视慢性疾病的治疗。更年期人群如果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支气管炎等慢性病,应积极治疗,如不积极控制病情,常常会影响耳内供血,使听功能产生障碍。一旦发现听力减退,应及时就医,不要认为这是衰老所致的自然现象。有可能这是耳聋前的一种假性耳聋,及时就医,可以及时恢复听力,或中止听力的继续减退。

(5)尽量不使用耳毒类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尤其是一些喜欢自行购药的患者,应先咨询医生,且不要盲目加大剂量或延长服用时间;在用药过程中如出现听力功能障碍时,应及时停药并到医院诊治。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1)加强锻炼。多到户外活动一下,多晒太阳,经常散步或慢跑、打太极拳等。适量的运动能增加钙的吸收,改善骨质疏松症,同时还能增强肌肉对骨骼的支持作用从而保持身体运动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

(2)增加营养。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豆类等。

(3)某些药物(如泼尼松、可的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会增加骨质的流失,治疗疾病应慎重使用这类药物。另外,烟和酒都会加重骨质疏松症,应戒除。

(4)及时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特别是对女性来说,雌激素替代疗法对补充骨骼的钙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