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古典音乐一本通
24578400000035

第35章 神来之笔——作品赏析(上)(2)

值得一提的是,字母缩写一模一样的J·C·巴赫,音乐史上有两个。除上文的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还有一位约翰·克里斯朵夫·巴赫(Johann ChristophBach,1642—1703)。此巴赫出生于埃森纳赫,是海因里希·巴赫的长子,在当地小有名气。他的传世作品不多,管风琴《前奏曲与赋格》以及供小教堂弥撒用的《上帝来了》是其代表作。

J·C·F·巴赫

J·C·F·巴赫(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Bach,1732—1795)是老巴赫第九个儿子(排行第十六),就学于莱比锡大学,任比克堡宫廷乐队首席,作有二十首小交响曲、八首键盘乐协奏曲以及清唱剧、室内乐、歌剧等,其中七首《古钢琴奏鸣曲》、《A大调大提琴奏鸣曲》至今还能在音乐会听到。

亨德尔

亨德尔出身低微,但地位显赫。他不像巴赫在世时默默无闻,甘愿享受来世的尊崇;他活着的时候声名显赫,死后也同样尽享荣光。总体上而言,他的作品没有巴赫那样博大,但很符合世人的音乐品味,正如他自己所言:“英国人喜欢的是能让他们打拍子的音乐,直接震动耳膜的音乐。”这也许是他成功的秘诀。

亨德尔的乐队作品,最著名的是《水上音乐》和《皇家焰火音乐》。《水上音乐》是亨德尔立足英伦的转折点,他就凭这部作品得到皇帝的欢心,从此在英国立住脚跟。《水上音乐》编制十分庞大,以管乐为主,包括小号、圆号、双簧管、大管、德国竖笛、法国笛,当然也少不了小提琴及低音大提琴,惟独没有声乐。

整个音乐由21首曲子组成,包括法国序曲、布列舞曲、角笛舞曲、小步舞曲、吉格舞曲等,从头到尾要演奏一个多小时。从作曲法角度看,最能体现“水上”特征的就是切分音的采用。亨德尔在《水上音乐》中以大量的切分音(尤其以第16段最为典型)模拟水波的涟漪及舟船的荡漾,实在是独具匠心,浑然天成。

《皇家焰火音乐》创作于三十多年后的1749年。为了纪念奥地利皇室继承战争的和平结束,人们在伦敦格林公园燃放焰火进行庆祝。虽然焰火因为受潮没能如期升空,但亨德尔的音乐准时响起,挽回了英国皇家的面子。《皇家焰火音乐》动用了二十四只双簧管、九只圆号、九只小号、三架定音鼓、十二只大管以及一只低音管(后来在室内音乐厅演奏时加上了固定的弦乐声部),据说还从军队里拖来一门火炮。不用我费尽笔墨去描述《皇家焰火音乐》是何等盛大华贵,只要听听开头的序曲,就能感知皇家气派。有时我想,即便读者完全不知古典音乐为何物,只要他去听听《皇家焰火音乐》,无动于衷才是怪事呢!

虽然《水上音乐》与《皇家焰火音乐》举世闻名,但亨德尔最大的成就是近五十部歌剧、三十多部清唱剧。克吕桑德主编的《亨德尔全集》(成书于1859—1894年,共一百卷)就收录了歌剧中的《泰塞奥》、《阿马迪吉》、《阿尔辛那》、《朱庇特在阿尔戈斯》等;戏剧清唱剧中的《阿西斯与加拉蒂亚》(情节取自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亚历山大节》(通常与“亚历山大之宴”大协奏曲同时出现)、《扫罗》(剧情取自《圣经·旧约》的《撒母耳记》)、《参孙》(剧情取自弥尔顿的宗教诗《力士参孙》)、《赛墨勒》(剧情取自希腊神话)、《阿塔丽娅》(根据《圣经·旧约》故事编成)、《所罗门》(描写以色列所罗门王的故事)、《耶夫塔》(剧情取自《圣经·旧约》的《士师记》)等。

清唱剧中,《弥赛亚》取自圣经里基督诞生的故事,是亨德尔的骄傲,他在西敏寺大教堂的墓碑上镌刻的就是《弥赛亚》的乐谱。其中,哈里路亚大合唱是古今所有宗教赞美音乐中最具撞击力的曲子,连英王乔治三世闻此都情不自禁地立身站直。这首大合唱采用类似进行曲的节奏,气势雄浑,崇高壮丽。主旋律中,亨德尔十分巧妙地使用了休止符,“此处无声胜有声”,仿佛是积蓄力量一步一步冲向最高点。乐队的演奏不仅强而有力,且十分工整,毫不花哨,显得庄重无比、令人敬畏。《犹大·马加比》是为数不多的非圣经题材的清唱剧,歌颂王位继承战争中屡建功勋的英国英雄康巴兰公爵。其中的《英雄凯旋归》十分著名,是现今许多庆典场合里常用的乐曲。

除此以外,《亨德尔全集》还收录了“教堂音乐”,包括《圣父光荣颂》、《德廷根感恩赞》、《加冕赞美歌》、《恭祝吾王欢乐》、《葬礼赞美歌》等,以及数量极多的康塔塔等声乐作品。

亨德尔作有大约三十首大协奏曲,以Op.3(六首)和Op.6(十二首)《大协奏曲》最为著名,这些均为巴洛克时期大协奏曲的极品。此外,他还作有十六首管风琴协奏曲(以第五、六、九号演奏最多,其中第五、六还被改编为竖琴协奏曲)、十五首室内乐奏鸣曲(可供长笛演奏,但其中六首供小提琴演奏,是小提琴奏鸣曲中的神品)、八首羽管键琴组曲等。

格鲁克

人们对于两百多年前发生在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歌剧改革早已失去了兴趣,对由此产生的艰深晦涩的理论也漠不关心,只满足于有歌听、有戏看。当然,我们还是有必要记住引发这场歌剧改革的人,以免张冠李戴闹出笑话。他的名字是克里斯多夫·威里巴尔德·格鲁克,我们叫他格鲁克就行了。

与那些三心二意的作曲家不同,格鲁克是一个标准的歌剧作曲家。除极少数的乐队作品(如长笛协奏曲、双小提琴奏鸣曲等),很少听说他写歌剧以外的作品,甚至连一个作曲家应有的标志性作品交响曲都没有写过。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能与歌剧挂上号,而这些歌剧又为他的下一代人规定了格调、趣味与方式。

《阿尔西斯特》是格鲁克第一部改革歌剧,被誉为瓦格纳“乐剧”的先兆,1767年在维也纳布尔格剧院首演。剧情取自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同名悲剧。

讲述古埃及国王阿德米都斯身患不治之症,众人祈祷神灵免国王灾难,太阳神阿波罗应允可以有人替死,王后阿尔西斯特愿意替死。国王及王后双双牵手前往冥界受死,由于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相助,两人获救。后受封于太阳神阿波罗,回到人间,百姓为之庆贺。其后他又创作了《伊菲姬尼在奥利德》以及《伊菲姬尼在陶利德》,这些都是有改革意义的作品。

《奥菲欧与尤丽蒂西》是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成熟的标志。时年四十八岁的格鲁克与来自意大利的剧作家卡萨皮齐合作创作了这部歌剧。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爱情故事。话说奥菲欧擅长音乐,能用歌喉迷惑一切。他的新婚妻子尤丽蒂西被毒蛇咬死,于是他唱起伤感的咏叹调悼之,并祈请诸神将尤丽蒂西归还给他,为此愿付出一切代价,甚至是下到黄泉去救赎。他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诸神的心,答应让他去黄泉救尤丽蒂西。历经艰难险阻,奥菲欧用真挚美妙的歌声战胜了一切,最终救回妻子,两人喜极相拥。

《奥菲欧与尤丽蒂西》剧中有一段旋律十分著名,后来由克莱斯勒等大师改编为小提琴独奏,直接名之为“旋律”,流传甚广。此曲在剧中名为“精灵之舞”,乃奥菲欧赴黄泉的愉快之谷后,阴间的小精灵们跳的一段舞蹈。虽为舞蹈的伴奏音乐,但节奏徐缓,没有情绪上的大起大落,可谓波澜不兴。细细品味,旋律中凄凉单调的音符、如泣如诉的字字顿挫以及哀婉悠鸣的长音,令人心碎。对于小提琴来说,这段旋律没有任何技术难度,哪怕是初学小提琴的学生都可以演奏出来。但是要想演奏好,确属不易(有些国际级的专业小提琴比赛规定这首曲子为必奏曲目)。这里没有令人望而生畏的连顿弓、左手拨弦、人工泛音等帕格尼尼式的技术,但是在音准、节奏、揉弦尤其是右手运弓的持续、连贯、均衡上有很高的要求。如果糅合进作品情节、人物思想情绪以及音乐风格甚至戏剧性的变化等要求,则难上加难。难怪许多世界级的小提琴大师都灌录有这首曲子的唱片,这不仅仅是为了给读者听觉上的享受,更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

海 顿

海顿被誉为“交响乐之父”,是因为他的交响曲不仅数量多(共计一百零四部)而且质量颇高。这些作品里,大致以第九十三号为界。前者为在埃斯特哈齐宫廷所作,后者为离开宫廷后,尤其是两度赴英伦所作。

在海顿交响乐创作的前期,基本上都是按照埃斯特哈齐亲王的趣味来创作的。每天中午,他都要穿着侍从的制服,恭敬地请示亲王当天演奏什么音乐,或是需要什么音乐以便创作。这可以从他最早的三部交响曲D大调《清晨》(Op.6)、C大调《中午》(Op.7)、G大调《傍晚》(Op.8)中看出。据说,这三部交响曲的标题都是亲王亲自拟取的,由此不仅能看出交响曲演出的时辰,还能从曲中体会到宫廷一天的生活状态。这些交响曲明亮轻快、精巧雅致,洋溢着青春气息,很招人喜爱。

接下来,他写了数十部交响曲,有些作品颇有趣味:

《降E大调第二十二号交响曲(“哲学家”)》,此曲是海顿1764年专为新主子安东·埃斯特哈齐亲王所作。我们无法知道哲学家是不是埃斯特哈齐亲王,但从第一乐章中由英国管和圆号轮番奏出的庄严的众赞歌般的旋律,可以想知哲学家绝非凡夫俗子。

《D小调第二十六号交响曲(“哀伤”)》,这被认为是海顿叛逆精神的代表作。

海顿的叛逆源自当时整个社会的思想变革。就在“哀伤”交响曲写作的同时,卢梭也在写他的《忏悔录》,英国的霍雷斯·沃波尔出版了那部对古典规则、伦理、礼仪极度反叛的《奥特朗脱城堡》,德国的“狂飙运动”以歌德的《葛兹·冯·柏利辛根》以及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掀起高潮。客观地说,海顿的“哀伤”

交响曲并没有像《忏悔录》等作品那样影响巨大,但即使是音乐艺术形式的“微不足道”的反叛,同样也具有时代意义。

《升F小调第四十五号交响曲(“告别”)》,这也可视为海顿软性反叛的例证。

据说,海顿等一批宫廷音乐家跟随亲王常年在外奔波,且不能带家属随行,于是萌生怨气,却又不便发作。海顿为此专门创作一部交响曲,在第四乐章演奏到正欢时突然中止,变成一段很慢的柔板。此时,乐队队员轮番演奏自己的那段旋律,演完后即吹灭蜡烛悄然离开。最后,乐队里只剩下两个恹恹无力的小提琴手了。当小提琴手也准备吹灭蜡烛离开时,亲王恍然大悟,道:“好吧,如果他们都走了,我们也走吧。”果然,第二天这一大批人马浩浩荡荡开回了家乡,宫廷音乐家终于得以与家人团聚。

《C大调第四十八号交响曲(“玛丽亚·特雷西亚”)》,这是专为奥地利皇后玛丽亚·特雷西亚而作的。玛丽亚·特雷西亚皇后听说亲王有一座堪与维也纳歌剧院媲美的音乐厅,专程赶来体验。亲王为迎接皇后的到来,令海顿用至尊的C大调作一部交响曲,作为见面礼。第一乐章一开头便礼炮(定音鼓)擂响,号角(木管与铜管)齐鸣,宣告皇后尊驾到来,场面盛大;接下来乐曲对皇后下马车时婉约优雅的步态描写,可谓细腻动人;中间乐章里,无论沉思般的柔板还是传统的贵族的小步舞曲,均优雅再现,讨人喜欢;最后,鼓号又一次响起,庄严无比,将气氛推至高潮。

《降B大调第八十五号交响曲(“王后”)》,此曲中的王后,专指法国路易十六之王后玛丽·安东奈特。这部交响曲具有王后般的雍容华贵,“有一种足以与它的音乐力量匹配的典雅与曲式上的完美”,乃玛丽·安东奈特之最爱。

《G大调第九十二号(“牛津”)》乃海顿接受牛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时所作。平心而论,这部作品严谨得几近呆板,不过第二乐章不可小觑,其旋律之美,情感之切,十分感人,乃海顿最具美感的章节之一。

从九十三号开始,因绝大多数写于伦敦,故统统得名为《伦敦交响曲》。其中的名作有:

《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此曲具海顿老爹老顽童似的恶作剧。

当时,有的观众在慢板乐章进行时往往会打瞌睡,于是海顿在慢板乐章开始时善解人意地放慢了速度,而且第二次反复时还压低了音量。眼看观众被他哄得即将进入梦境,突然,整个乐队拼出全力来一个“全奏”(一起发出同一个声音)。

观众被这突如其来的“惊雷”打得惊慌失措,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在音乐厅里打瞌睡了。这部交响曲因此得名为“惊愕”。

《D大调第九十六号交响曲(“奇迹”)》,这首曲子的背后有一个发生在1791年伦敦的真实故事。当海顿的这部新交响曲在伦敦首演时,观众争相挤到前台,想一睹海顿老爹的尊容(海顿照例坐在乐队中间的钢琴前,兼任指挥)。这时,事故发生了,音乐厅正中巨大的水晶吊灯突然垮塌了下来。幸亏人们都跑到前台去了,中间空无一人,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后,人们不禁连发感叹,称之为不可思议的奇迹。于是,这部交响曲便以“奇迹”作为标题。

此外,“伦敦交响曲”系列中的“军队”(第一百号)、“时钟”(第一百零一号)、“掌声”(第一百零三号)等均值得聆听。其他 一些非标题的交响乐作品也有优秀者,这里不一一提及。

严格说来,海顿“交响曲之父”的名头有点夸大其词。因为在此之前,交响曲(当时有人称之为序曲)已经是公认的乐队演奏形式,许多作曲家都为之苦心经营,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它并不是海顿的独美。要说海顿真正的贡献,应该是室内乐,称其为室内乐之父才名副其实。室内乐是交响乐的“微缩”,当不需要庞大的演出队伍时,从交响乐的每个声部中抽几个人出来,重新组合在一起,就变成室内乐了。室内乐的编制也有大小之分,大者几乎与交响乐队并无太大区别,而小型的室内乐就是重奏。重奏中最小编制者是“二重奏”(如小提琴与大提琴二重奏),一般以“四重奏”(如“弦乐四重奏”为两只小提琴以及中提琴、大提琴各一)和“五重奏”(通常是在“四重奏”基础上加入另一件乐器)较为多见。

海顿作为一名宫廷音乐家,经常有小范围演出的需要,因此写了大量的室内乐重奏作品,尤以弦乐四重奏为最,创作了八十多部这种作品。著名者有:第三十七号至四十二号,因献给俄罗斯大公,故名《俄罗斯四重奏》;第四十四号至四十九号,因献给普鲁士王腓特烈二世,故名《普鲁士四重奏》;第六十九号至七十四号,是他为业余小提琴家安东·亚波尼伯爵所作,故名《亚波尼四重奏》。但是,这些作品都不如第七十七号著名,因为第二乐章里海顿用到了他创作的一首歌。这首歌乃他旅英期间所作,以利奥波德·哈施卡的诗作为歌词,名为《天佑吾皇法兰兹》。作为歌曲的《天佑吾皇法兰兹》名头并不大,但被写进第七十七号四重奏之后,声名大振,立刻被奥地利抢过来作为国歌。据说奥国皇帝在感激之余,送给海顿一只纯金鼻烟壶作为奖赏。

海顿的清唱剧也有名作存世。《创世纪》是纯宗教题材,以《圣经·旧约》上帝创造世界为线索,层层展开,深具宗教的庄重感。《四季》虽然以世俗生活为题材,具田园风格,但仍是通过四季的有序轮换来歌颂上帝的无所不能,是至今仍在上演的为数不多的古老清唱剧之一。2009年,该剧还在北京演出过全本,引起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