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东欧]三大教学方法原理原则与教学论著选读
24005200000040

第40章 暗示学的理论根据和它的原则(2)

这三道防线是人人所共有的,它们的巩固存在,是健康的必需,一旦削弱,疾病随之而来。来自环境的各种刺激(有害的和有益的都要经过它们的过滤,犹如细菌之进入身体必经白血球和淋巴液的过滤。它们在活动的时候密切配合,但配合的比例是因人而异的,这也和人体的卫生保护系统一样。因而,在使用暗示法进行心理治疗或者教学的过程中,决不是要去强行突破这三道防线,而是相反,要取得与这三道防线的协调,从而克服它。

在暗示学研究所上外语暗示法课的学生中,在精神病医生、有神经学家、有心理学家。这些专家,由于他们的职业,他们很了解什么叫暗示,懂得在暗示法过程中的机制,因而他们的成绩比其他学生高。前者的记忆达97.7%,而后者为93.7%。这证明,使学生懂得暗示现象的知识有助于增加学习的效率。这也就是暗示法不用催眠,而要求在清醒状态下进行的理由。

所以洛柴诺夫说在学生明确而了解的目的下克服三道防暗示防线的活动,“不是强制的方式,而是引起心理共鸣的过程。”①(4)暗示和破除暗示的辩证过程在暗示学研究所的大量实验中,有一个是特别令人感兴趣的。

这就是对一堂课上(包括介绍课和音乐会)提出的词汇量和记忆量的实验。实验的结果是:

词汇量:100个单位;记忆量:92.2%;100~200个单位;96.8%;200~400个单位;92.2%;400~600个单位;92.2%;1000~1200个单位;96.8%。洛柴诺夫对于这些结果的解释是:

当在一课堂上提出100个单位以下的词汇量时,逻辑防线并没有被克服。学生在这时还可以参用常规的学习方式进行记忆。他们觉得这只比习惯的标准稍高一些,因而认为仅仅是要求在平时的能力上再提高一步的任务。

到了100~200个词汇量,要求记忆的量大大超过常规,越过了逻辑防线。他们只能运用暗示的学习方法,新的机制被动员起来了,所以记忆的能力反而比前者高。

待到要求记住500个词汇量,这要求遇到感情防线的抵制。学生感到不理解,不大可信。记忆的能力下降到常规的水平,但还高于90%。

等到要求一天记1000个以上的词汇量,学生根本放弃了去参用常规记忆方法的念头。因为他们想,要记那么多的词汇,那是一定得用完全另一种记忆法了。而取得的成绩居然惊人,方法得到证明,信心从而建立,逻辑的和感情的防线一举克服,超级记忆力于是产生。

这个例子,说明暗示法的教学过程在于破除从孩提时代就习惯的常模记忆标准,赢得实际是存在的更大的记忆可能。这就是从破除原有的暗示,到接受对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的暗示这样一种机制在发生作用。因此,暗示的现象可以被看成是破除和建立暗示的辩证过程,它是在反暗示防线的协调下完成的。

2.无意识问题我们吃饭、走路、读书,大多未经有意识地思索。我们随时都能针对需要动止反应,也大多不经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之所以能够适应环境,与之保持平衡,就因为有无意识神经活动的自动调节。

巴西纳所着的《无意识问题》,第一页就指出我们的日常活动是在“高级神经活动的无意识形态”控制下。无意识心理对于我们是这样的重要,所以洛柴诺夫的《暗示学》,认为“了解无意识心理活动,对于比较好地了解一个人的健康与否是重要的。”

(1)无意识心理活动人类自古以来就知道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存在。梦游症患者古已有之,但是病态;古人的诗作中常有题着“梦占一绝”,或者“梦中得某句醒后续成之”之类的话,却是健康人。的确,无意识心理活动最早受人注意的是在睡眠状态下发生的无意识活动,古代人就知道利用催眠进行治疗或者教育,但那不是科学。

科学地利用催眠研究无意识活动的,以法国医生J·M·沙可(1825-1893年)为第一人。他是为了治疗歇斯蒂里病而进行研究的。他的研究揭示了催眠与暗示的关系。他把催眠和暗示这两个概念联在一起,认为是不可分开的。

沙可以后的大量实验,使人们对催眠状态下的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愈来愈清楚。人们不但证明在催眠状态下血压和脉搏有变化,并且能够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运用催眠术使一个人的局部或者整体麻木,使他出现重要的记忆能力。这都是由于人们更明白了暗示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机制。暗示就是针对无意识的。在这个时候,伯恩海姆从另一方面进行大量的医学实验,证明催眠状态不一定是病理现象,而暗示也可以独立存在于催眠状态之外。

弗洛伊德(1856-1939年)是利用伯恩海姆的研究在清醒状态下施行暗示诊疗的第一人(1895-1899年)。但是1899年以后他放弃了这个方法,改用“自由联想”法进行诊疗。他的目的,也是为了探明无意识的确切范围。自他之后,在这领域的探索愈益深入,但是科学无止境,无意识的领域至今还没有踏勘完毕。然而我们确切知道:

感情是无意识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同样一句话,出在这个人口里你不信,那个人说了你就信?为什么同样一件事,发生在张三身上你同情,李四身上你反感?为什么你愿为此奋不顾身,为那,斤斤计较不愿多干一分?为什么二十年前的一桩细故你记得清,两天前的事倒忘了?为什么?就为感情的干预。个人的见解、动机、记忆,受感情这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影响甚大,而“心是有它为理智所不知的理由的”。

想象力也在无意识心理活动中有它的根源。作家、画家、科研工作者,常常有冥思苦想不得其门,信手涂鸦灵感忽来的经验。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就是无意识心理活动参与的结果。

就是理性的发明和逻辑的构思这类活动,也依靠无意识的某种反刍。科学家的许多发明往往得之于睡眠、散步或题外的活动之中。

这在科学家的传记里是屡见不鲜的,而“Eureka”是最古老的一例。

这例子说明理智的活动必然地是在无意识活动的合作下完成的。洛柴诺夫所以说:“一切意识活动都建立在无意识的组合上。”①(2)无意识知觉我们在专心看书,收音机就在旁边播放音乐。这音乐是什么?

我们不知道。因为我们的注意力全被书里的情节吸住了。但这音乐的影响是存在的。许多人喜欢在专心做一件工作时有隐隐约约的音乐陪伴着,有的觉得这样更安静,有的感到更安心。他虽然不知道这音乐是什么,也许是一曲从未听过的新歌,若干天后,偶然又听到,觉得耳熟,居然也能跟着哼哼。

这专心的工作集中了人的意识,而那音乐在意识外,它是无意识知觉;它这时不是意识所贯注的中心,所以又称它是外围知觉。但是从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到:无意识的知觉可以成为以后的有意识知觉,外围的知觉可能进入注意的中心。因此,以这样方式得来的信息可能成为长期记忆的基础。触及我们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的声光色味都可能构成外围知觉,因为它们触及的都是无意识领域,它们的影响方式和力量是形形色色的。

在暗示学研究所做过一个实验。向一组学外语的学生出示一张表,上有十个单词,是头一天测验过知其为学生所不认识的。表上题一行字:“请记住下列十个单词”。这行标题下有本族语的译文。这张表只向学生出示一分钟。次日,把这十个单词羼在五十个单词表里,表上题曰:“请指出要你记住的十个单词”。这样每天测验一次,测至第十天,结果是:要学生记住的十个单词,第一天记得53%,逐日递减至第十天还记得37%,而那不要求记住的,出现在标题里的单词,记忆逐日递增,由2.5%增至13.8%。这结果证明无意识概念可以为长期记忆的基础,这令人很感兴趣,于是再做一次实验。

这次实验由暗示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巴什马科娃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范围比上次扩大得多。实验的目的在“检验来自外围的刺激,尽管它是消极的,能在多大程度上被用来教缀字法,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被用为加速培养辩别字形能力的工具”。①实验的方法很简单。在暗示法英语课的第十二天,教师要学生做一次听写。第十三、十四、十五连续三天,在教室内悬一表,表上列三十六个单词,字体清晰,远外可见。但是这些单词的拼法与发音相去甚远。而教师,在这三天照堂上课,从不提起这张表。学生或者在猜测,表上的单词也许是听写中出现过的吧。这时实验组,共五组。另三组学生为对比组。对比组也在第十二天作同样的听写,但在以后的三天,课堂上不悬单词表。

第十六天,撤去单词表。教师在那天要求实验和对比组学生分别作同样的听写。第十九、第二十二天,又各做一次,那三十六个单词,在三次听写中错综出现在不同句子、不同序列中。到第二十二天为止,暗示法英语教学过程中从不教学生关于缀字法的规则。第十二天的那次听写是检验的出发点。教师据这次听写的成绩把学生分为三组:默出的单词在十个以下,二十个以下,三十个以下。这三组在以后三次听写中的成绩如下表:

表上的成绩清楚地显示外围信息的刺激可以成为长期记忆的基础:测验的时期离单词表呈现的时期愈远,成绩愈好。实验组的成绩比对比组好,在三十六个单词中,实验组默写最好的有二十八个;而对比组,有八个单词比实验组默的成绩高。若用统计学上的概率来表示,测验的时距和学生进步递增的概率是P<0.001;实验组和对比组相比较,前者优于后者0.996。实验组的成绩显然与外围刺激有关,不是偶然的。

法国心理学家勒什兰(Reuchlin)在1977年发表的《心理学》中叙述他做过的另一种实验的方法。他设计了一个瞬息示形机,能把单词以人们的意识不及的速度向他出示,检验人们无意识阅读的能力,确定无意识对意识阈以下的刺激的反应。他的实验结果也同样证明无意识知觉的存在,他给它起了个新名称:Subception。

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在1959年研究过人的表皮对视觉不能察觉的光刺激的反应。他发现有些人的表皮,对于光的反应比一般人敏感,而且这种能力可以通过训练使之发展。这说明意识阈限下的刺激之能够达到无意识领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对它的利用也是多种多样。如列昂节夫认为对于光的无意识感觉能力,若使之发展能弥补其它方面的生理缺陷。但这是外围心理学的问题,离本题较远了,而且尚未搞清楚的地方甚多。在暗示学范围里,洛柴诺夫把超感觉的知觉问题明确地局限在“无意识心理活动中确已搞清楚的那些暗示现象”。

在《暗示法:英语教学实例》中看到的在音乐会上的朗读,就是有意识地运用那已经搞清楚其作用的无意识知觉的例子。那里的朗读是一种外围知觉,学生并没有有意识地去知觉它,他们的注意力被音乐吸住,意识场一时完全被它抓去。当音乐暂息的时候,集中的注意力稍为移离中心,外围的朗读知觉就进入意识场而被学生所分析。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暗示教学法的与睡眠教学法不同:前者是在学生清醒状态下,后者在催眠状态下;学生在前一状态下是积极配合,在后者则是消极的接受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