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懂管理不如懂心理
23389800000003

第3章 慧眼识人的心理操纵术:以“貌”可以取人(3)

这种男人一般都很挑剔,不管是事业还是生活。当你有事求他时,这件事如果是他不喜欢做的,即使他在众人面前给足你面子,还是会在暗地里给你个“冷板凳”;但如果是他喜欢做的事,他就会不计代价、不求任何回报地去尽力帮助你。

(3)十指交叉

十指交叉型的手势是指两手的十指相互钳在一起。

如果一个人两手的十指死死地钳在一起,同时表情僵硬,表明此人正在掩饰其内心的紧张,压制某种负面的态度。这是一种受挫折的姿势。

另外,有些人在谈话时,常常会把交叉着十指的双手放在桌面上,且两个拇指不时地摩擦,面带微笑地看着对方,这表明此人对眼前的事情很有把握,胸有成竹,掌握主动权,是一种积极的、正向的、对自己非常有信心的身体语言。

小王刚刚办砸了前几天经理交给他的任务,正在向经理解释。只见小王表情僵硬,双手十指死死地钳在一起,指尖都发白了。

再看经理,同样也是两手钳在一起,放在桌子上,表面上是很温和的样子,说小王前段时间工作表现还不错,他非常满意,并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和希望,并没有给小王太过严厉的指责。

这充分表明,经理从小王紧钳的手指看出他内心强烈的挫折感和自责的态度,因此态度较温和。如果小王也懂得肢体语言的话,就应该注意到经理那双紧紧钳在一起的手,这足以表明经理是强忍着内心的不满情绪,在极力说服自己再给小王一次机会。接下来,小王在工作中就不可掉以轻心了。

(4)挽胳膊

胳膊挽的位置比较靠下,且与身体紧贴时,是戒备心理使然,表示此人想在自己前面搭起一个保护屏障,是一种防卫信号。

胳膊挽的位置比较靠上,挺着胸膛,表示此人想对自己进行一番夸耀,以显示自己的过人之处。

如果挽胳膊时弓着背,则是局促不安的心理反应。

(5)把手揣在口袋里

有些人喜欢把手揣在上衣或裤子的口袋里,这是一种戒备心理的表现,要么有不可告人之事,要么不信任对方。此类人一般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真心。

(6)双手不停地做些小动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谈话,如果对方原本很认真地在与你交谈,突然手部出现了一些小动作,表示他感到累了,或对你的话题不感兴趣了。通常情况下,人一旦心理放松下来,生理上也会有所反应,出现相应的征兆。

(7)抚摸颈部

在交谈的过程中,如果你发现对方在抚摸颈部,表明其大脑正在积极处理某种消极情绪,或者正在释放某种压力。

李林是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是个细心的人,平时特别关心下属的工作及生活,正因为如此,下属们都很尊敬他。

一天中午,李经理和几个同事在餐厅吃饭,大家有说有笑的,部门里的小王从旁边走过,一只手打着电话,另一只手放在了颈窝上。等她打完电话后,李经理便叫住小王,关切地问:“是不是遇到麻烦了?”

果然,小王焦急地说:“刚才幼儿园老师打来电话,说我儿子突然发高烧,让我赶快去一趟。”

李经理听了,赶紧说:“那你快去吧,赶快带孩子去医院看一下,别让病情恶化了。”

小王急匆匆走后,同事们便惊奇地问:“李经理,小王刚从这里走过,你怎么就知道她遇到了麻烦?莫非你有什么特异功能?”

李经理笑道:“我哪有什么特异功能,我只是看到她在打电话时,一只手放在了颈窝上。出现这种动作,通常说明此人遇到了麻烦。”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都对李经理佩服不已。

(8)摊开双手

摊开双手是一种表示真诚与公开的姿势。

一个人嘴上说着“老实说”之类的话,同时伸出双臂,两只手掌面朝上暴露在对方面前,会给人一种实话实说的感觉。

总之,管理者如果懂得人们手的动作所代表的含意,就可以及时、准确、有效地了解下属的一些心理活动,从而给自己的管理带来不少帮助。

心理学智慧

人的大脑皮质绝大多数是用来控制手部和面部动作的,所以手可以做出非常丰富的动作,同时也可以形象地表达一个人的诸多思想动态。手的一些动作可以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一个人内心的感触。因此,通过一个人手的动作也可以看出其内心的动向。

6、远离大脑更可信:腿和脚是最诚实的身体部位

英国心理学家莫里斯对人体的各部位作了一系列研究,结果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人体越是远离大脑的部位,其可信度越高。脸离大脑中枢最近,也最不可靠;腿和脚离大脑最远,却比脸、手要诚实得多。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长辈就会告诫我们:话要说七分留三分;遇事要有城府,不要什么事都挂在脸上。于是在成长中,我们慢慢学会了故作镇定,强颜欢笑。这样一来,我们面部的表情越来越虚假,脸仿佛成了我们用来伪装的面具。

如此一来,想要通过察言观色来看清一个人就显得难上加难。因此,我们在面对一个人的时候,就需要将更多的目光转移到他身体最诚实的部位——腿和脚上。

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从腿和脚的姿势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及心理活动。

把一只脚的脚踝放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上,两条腿形成“4”字的形状。这是美国人经常使用的一种坐姿。

二战期间,在德国本土活动着大批美国谍报人员,他们窃取了大量的绝密情报。这让德国高层感到非常头疼。

一次,德国方面获悉:有一批美国谍报人员已经潜入某城,正在实施侦查计划,其人数之多、规模之大,让德国方面备感震惊。如果不尽快采取行动,等对方露出马脚再应付,就太晚了。

但是,德国情报部一时也没有什么好的对策,于是请来各路专家共商破敌之策。有位行为心理学家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方法,用以识别美国谍报人员。这一方案的突破口就是观察体态。德国情报部对此方案的可行性很是怀疑,但由于一时没有其他的应对措施,就立即按此方案采取行动。

一天,德国方面得到情报,一批美国谍报人员已进入一个重要的酒会现场,便立即派特工人员前往酒会现场进行抓捕。

按照那位行为心理学家的方案,在酒会现场,只要看到有人是“4”字形的坐姿,德国特工就很礼貌地主动上前与其搭话。闲聊中,如果发现他们谈话稍有不自然或有所回避,便可初步断定此人是美国的谍报人员。然后采取下一步的措施,委婉地请他到别的地方详谈。

采用这一方案,德国方面仅在一个晚上就准确无误地抓获了24名美国谍报人员,让美国情报部极为震惊,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事后,德国情报部向这位行为心理学家请教其中的奥秘。

原来,原因有三:其一,“4”字形坐姿是美国人的一种典型姿势。在当时的场合中,凡采用这种姿势的人,首先可以断定他是个美国人。

其二,原本“4”字形坐姿只是一个人长期养成的一种体态习惯,其实并没有任何含义。试想,在酒会现场,一个人被问及国籍时,不管他是哪国人,他都会很爽快地说出来。但是对于那些美国谍报人员,其体态采用典型的美国人“4”字形坐姿,嘴上却掩饰说自己是另一个国家的人,他的回答定会显得不太自然。

其三,两腿交叉的体态,本身体现了一种紧张、恐惧的心理,采用这种坐姿的人是想凭借这种体态使自己放松、舒服一些。在酒会现场,不自觉地表现出这种体态的人,必然是有一定心理负担的人。

因此,用这一特定的体态特征就可识别出美国谍报人员。

但是,现在“4”字形坐姿已经不再是美国人的“专利”,我国也有人惯用这种坐姿。

当一个人采取“4”字形的坐姿时,最好不要要求他立即作出决定。因为,通常情况下,人们在作出重大决定时,都喜欢保持双脚踩地的姿势。

另外,如果一个人在采用“4”字形坐姿的同时,还用一只手或双手抓住上面的那条腿,则表明此人是一个特别有主见,喜欢争强好胜且相当顽固的人。这种人一般只会相信自己,而不会认同其他人的任何观点。

行为心理学家经实验发现,腿的低位交叉,即将踝部别起来的姿势,表明人有一种控制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的心理,是控制消极情绪时的一种表现。因此,交叉腿是一种控制行为。据观察,在法庭开庭之前,几乎所有涉案人员都是紧紧地将双脚别起来坐在那里的。这表明他们内心非常紧张和恐惧,这种坐姿是为了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

另外,腿的低位交叉,有时候还表明内心踌躇不决。在谈判过程中,如果发现对方采取这种坐姿,一般可判定他心里隐藏一项重要的让步,并为此而踌躇不决。这时,你可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尽量让对方作出让步。他低位交叉的双腿,实际上是在控制自己,尽量使内心的让步不要说出口。

一次,一家公司的销售部经理召集全部门人员开会。

当经理对上一季度大家所作出的业绩提出批评时,在场人员个个显得无精打采,懒散发呆,坐在那里双腿交叉,无声无息,大气都不敢出,种种体态都表现出异议和防御性的心理。

但是,当经理批评完,话锋一转,开始说起大家某些出色的表现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振作起来,也都调整了坐姿,双腿低位交叉。

这表明,大家此时对经理所谈论的话题在内心有所评价,并产生了同感。

一个内心焦躁不安的人,处于公众场合下,不愿意把内心的情绪表现在脸上,也不愿用手或身体做出大幅度的动作加以掩饰,那就只有用离他人眼睛最远、最不被注意的部位——脚,来表达他内心的活动,这时他就会用足尖拍打地板。

行为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不耐烦或焦躁不安时,为了摆脱紧张感,会用脚尖拍打地板或摇动足部。

通常,人们在预感到有外人要进入自己的势力圈或要遭遇他人侵犯时,就会用脚尖拍打地板以示警告,以表示不耐烦或拒绝。

脚尖的指向也能表现出一个人的企图和意向。如果一个人在跟你聊天时,脚尖朝着某一出口的方向,而不指向你,表明此人的心根本不在你这里,而是有其他事情,这时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趁早把他放走。

另外,脚和腿的常见姿势还有以下几种:

双脚并拢或自然站立,双手背在背后。这类人很少对别人说“不”,一般都能与他人相处得比较融洽,他们多在感情上比较急躁。

双脚自然站立,左脚在前,左手放在裤兜里。这种人比较敦厚老实,从来不给别人出难题,因此人际关系比较协调。这种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总是很斯文,他们平常喜欢安静的环境,但是,在气愤的时候也会暴跳如雷。

双脚自然站立,双腿偶尔抖动一下,双手在胸前,且十指相扣,大拇指来回搓动。这种人喜欢在公众场合出风头,表现欲特别强。

双脚交叉并拢,一手托着下巴,另一手托着这只手的肘关节。这种人工作起来非常专心,对自己的事业颇为自信。

不论坐在哪里,总是双膝紧贴,双脚足尖向内呈“八”字形放置。此类人依赖性很强,遇事缺乏主见,为人天真而个性柔弱,经常渴望得到别人的关照。

一腿横放于另一腿的膝部,另一腿脚尖触地。摆出这种姿势的人,最具男子魅力,凡事都勇往直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且野心大,精力旺盛。

双腿在膝盖上交叠,在下边的一条腿拱成弧形,脚尖触地。摆出这种姿势的人,自我防卫意识非常强,为人处世步步为营。此类人表面看似轻佻洒脱,其实内心非常沉稳。

双腿在膝盖上方交叠,上面一条腿的足尖轻微上扬,双手按膝。摆出这种姿势的人,为人处事封闭严谨,外表看上去很随和。

双腿在大腿部位交叠,小腿相互垂直。摆出这种姿势的人,性格比较孤僻,头脑冷静,自制力非常强,不喜欢参加公众活动,也不会随波逐流,但做事缺乏主见,对自己缺乏信心。

双腿外张型。这种人进取心极强,凡事我行我素,从不会被别人的意见左右,性格直率、豪爽,任性而富有胆量。

心理学智慧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对方的脸是我们最先注意,也是注意最多的部位。同理心使我们知道,别人也会这样注意我们,因此我们常常会将自己的语言或面部表情进行加工处理,以掩饰内心的真实想法,以防被人看透。这时,我们不妨借助于对方腿和脚的一些动作来对其内心进行判断。

7、由表及里:通过表情来观察人的内心

表情常以一种有形的方式体现出人内在的无形情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身体语言,因此成为人际交往和感情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

人们内心的想法、动机、情感倾向都会通过各种不同的表情自然地流露出来。人在伤心或遇到烦心事时,会不自觉地紧皱眉头或者掉眼泪;相反,内心有什么高兴的事,就会不自觉地眉开眼笑。表情往往比语言更能传达心声。

战国时代,齐国人淳于髡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于是,梁惠王的一位宠臣便将其推荐给惠王。

惠王第一次召见淳于髡时,将左右亲信全部屏退,单独接见了淳于髡。但是,淳于髡始终都没有说一句话。惠王不解,但也没说什么。

没过多久,那位宠臣再次引荐淳于髡,惠王见宠臣如此器重此人,心想他必是个了不起的人,就再次接见了淳于髡,同样是屏退左右单独接见了他。可是,这次淳于髡还是始终都没有说一句话。

惠王非常奇怪,而且很生气,责备那位宠臣:“你给我推荐的是什么人呀?我召见了他两次,可他连一句话都没说,莫非他是个哑巴?”

那位宠臣也不明其中的原由,便去询问淳于髡:“惠王接见你两次,为什么两次你都没说一句话?”

淳于髡淡淡地说:“我第一次见惠王时,他虽屏退左右,表面显得很诚心的样子,可他内心却一直在想着欣赏音乐;第二次见惠王,他内心则是在想着驹马驰骋的事。他的人在我面前,心却在别的地方,所以我才沉默不言。”

宠臣将淳于髡的这番话如实禀报惠王,惠王听后回想了一下,不禁大惊:“淳于先生真可谓圣人呀!第一次接见他之前,有人献上歌女,我还没来得及欣赏,正巧淳于先生就到了。第二次接见他之前,刚好又有人献了一匹好马,我也还没来得及试骑,淳于先生又到了。我当时虽然屏退左右,但心思确实不在他那里。”

由上可见,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可以从他的神情中流露出来。表情在特定的环境中,可谓是一面“不会说谎的镜子”,逼真地反映出人的真实想法。

狄德罗在他的《绘画论》一书中说:“一个人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在高明的观察者看来,每个人的脸都像是一张卫星云图,内心的阴晴雨雪全在上面。比如,人们在欢欣喜悦时会表现出高兴的表情,脸颊的肌肉会松弛;人们在愤怒时会表现出扭曲夸张的表情;人们在嫉妒别人时会表现出喜怒无常的表情;人们在遇到悲伤的状况时,自然会泪流满面。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想掌握下属明显的表情变化是不难的,但难的是怎样读懂下属在特殊情况下的表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