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懂管理不如懂心理
23389800000002

第2章 慧眼识人的心理操纵术:以“貌”可以取人(2)

子产并没有过多地解释,只回答说:“等捉她来审过之后你就明白了。”

妇人被捉来后,起初还称丈夫是上吊自杀的,连声喊冤。后来经不住子产严密的审问,露出破绽,最终供出丈夫是被自己掐死的。

这更让那位车夫百思不得其解,他又问子产:“先生当初怎么知道她有罪?”

子产说:“通常情况下,当亲人初发病时,人们都会很担忧;当亲人病危的时候,会感到害怕和无助;一旦亲人去世,就只剩哀痛了。但是,这位妇人在哭自己的亡夫时,哭声中充满了畏惧,而无半点悲痛。因此,我便断定其中必有隐情。”

我们常说“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对于子产来说,可谓是“耳朵里容不得半点虚声”,他竟然可以根据一个妇人的哭声破了一桩人命案,如此明察秋毫的一个人,日后成为郑国名相也是顺理成章。

俗话说:“言为心声,听其言,知其性。”一个人说话时的许多细节,都会将其真实的内心暴露出来。如果能够细心捕捉这些信息,就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说话人的性格特征,从而识别贤能人才。

曾国藩手下的得力干将罗萱,就是曾国藩闻声认定的一位人才。

曾国藩最初招募人才的时候,每天都有百十号人前来应征。他都一一召见,仔细询问,凡稍有才能的人都会被留下。

一天傍晚,忙碌一天的曾国藩深感疲惫,不想再召见客人了。他在昏昏欲睡时,被外面传来的吵闹声惊醒。于是,他起身走到窗前,只见一青年被守门人拦在门外,此人身材不高,上身只穿—件单衣。曾国藩听青年说话声音爽朗圆润,掷地有声,料想定是位才质非凡之人。但守门人就是不让他进门,青年人也不肯回去,一直与守门人理论,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

双方一直僵持不下,曾国藩便推门而出,将青年人叫进屋内谈话,并将其引入上宾之位。谈话中,他得知这位敢闯军门的青年名叫罗萱, 此人生性聪慧,擅长诗文、书法,著名封疆大吏贺长龄很是器重他。

随后,曾国藩便任用罗萱做文书,负责日常来往的公文。

1855至1856年间,曾国藩处境极其困难。他客居江西,戎马倥偬,又受太平军石达开部的袭击,经常只能栖身于船上,性命随时可能不保。而罗萱却始终不离不弃,且文武兼具,上马操剑,下马走笔,让曾国藩感慨不已。

曾国藩能得此干将,全因他当初从罗萱的声音中听出此人定是才华出众之人,而委以重用。

通过一个人说话语速的快慢、声音的高低及其语调,可以了解此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下面介绍几种通过声音识人的技巧。

(1)语速识人

说话不紧不慢,语速平缓的人,大多是慢性子,他们善谋划,思维缜密,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同时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人一般为人宽厚仁慈、温柔善良,能够体谅他人。

这种人的缺点是思维迟缓,做事犹豫不决,缺乏魄力,且思想保守,原则性很强,对新鲜事物有排斥倾向。

说话语速较快的人,大多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性格外向,能说会道,善于交际。这类人的缺点是遇事武断,甚至一意孤行,容易生气、发怒,常会因说话太直而伤人。

(2)以音识人

声音粗犷的人一般嗓门都很大,这样的人大多为人豪爽,重义气,心直口快,不喜欢拐弯抹角,遇事非常乐观。快言快语的他们,常会因为说话不经大脑而语出伤人。另外,这种人头脑爱发热又太重朋友义气,因此容易被别人利用。

声音低沉的人,一般性格内向,决断力差,低沉的声音往往是他们压抑自己的表现。如果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很小,表明这个人不喜欢与人交往。他们大多内心敏感,很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刻意地保护自己,总是与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的人说话做事都很谨慎,不愿让自己出半点差错。

声音尖厉的人,情绪容易激动,常会因为一件小事而勃然大怒,喜怒往往表现在脸上。他们对于自己认定的事非常执著,有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

声音高亢激昂的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非常有创意,且很执著,坚信自己的观点,并且尽力劝服别人也接受自己的观点。这种人对自己周围的环境非常敏感,往往会因换一张床或一个房间而难以入睡。

声音沙哑的人,大多意志力坚定,争强好胜,非常有主见,一般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但是,由于太过自信,容易对他人掉以轻心。

(3)语调识人

语调是指一个人说话时语音的高低轻重所形成的腔调。

说话沉稳有力、语速适中的人,精力旺盛,勇气和自信心十足,处事果断,具有很强的控制欲和领导欲。

说话又急又冲,且声音很大的人,一般自控力较差,缺乏自信,性格急躁而任性。

说话低沉、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人,比较自大,性格执拗,且疑心重。

说话语调较轻的人,性格内敛,为人小心谨慎;如果说话语调轻且不平稳,则是内向、胆小怕事的表现。他们大多境遇不太好,比较悲观。

说话声音尖锐的人,悟性较差,性格复杂古怪,很难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

说话声音又高又尖的人,容易激动,虚荣心很强,爱计较和争论,遇事容易歇斯底里。

说话节奏分明的人,比较圆滑,属于八面玲珑型的人,他们自视甚高,且表现欲较强。

说话语调经常发生变化的人,思维比较活跃,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喜欢幻想,做事轻率,易产生挫折感。

说话是把人的五官运用得最为充分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最容易流露一个人内心想法的渠道。用心捕捉对方说话时声音中的各种信息,就能很好地把握对方的心理。作为管理者,如果能掌握其中的技巧,就能很好地把握和任用贤能人才,使自己的事业如鱼得水。

心理学智慧

俗话说“言由心生”,在听别人说话时,通过揣摩他的语调、语速等细节,可以摸透这个人的内心,听出他的言外之意,更好地了解他的性格。

4、习惯成自然:通过口头禅看人的个性特征

口头禅是人们说话时经常挂在嘴边,但并无多大实际意义的语句,有的是一个字,有的是一个语气词,有的是一个小短句。因为口头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它们的反复使用反映了语言的惯性,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所以一个人常说什么样的口头禅,也可以反映出这个人的个性特征。只要留心,我们就可以从一个人的口头禅窥见他的内心世界。

曾经在各大电视台热播的韩剧《加油!金顺》里,每集里都会出现“加油!加油!”这句话,它是剧中女主人公的口头禅,每次遇到困难时她都右手握拳屈臂,口中大声地喊“加油!加油!”来鼓励自己战胜困难,增强自信。

当一个人多次遇到同样的情况时,积累效应就会从他的口头禅中体现出来。例如一个人在生活中多次遇到见死不救、坑蒙拐骗的事,那么他就会常说“现在的人啊,和以前没法比”这样的口头禅。

再比如现在的人经常把“郁闷”一词挂在嘴边,其实并不是事事郁闷,处处郁闷,这只不过是因为人的生活压力很大,通过这样的口头禅来舒缓、宣泄自己的心理压力罢了。

口头禅只是习惯性随口说出来的,有时候会起到正面效果,有时候也会让人反感,破坏人的好心情。

高远是一家公司的一名老业务员,业绩一直很好。杨锐是新来的业务员,为了让他更快熟悉公司销售流程,早日独立工作,公司特意安排他跟着高远学习一段时间。

杨锐是个聪明能干的小伙子,很快就能独立去谈业务了。一次,他费了很长时间谈下一个大客户后,非常高兴,就忍不住想跟高远讲讲,想要得到他的夸奖。

杨锐乐呵呵地来到高远跟前,说:“昨天我终于签下了一个大客户。”

“真的?你还真行,很辛苦吧?”

“是呀,我想了不少办法,一直跟他应酬周旋,花了我不少时间。”

“真的?这个客户的确是很难缠,你是怎么说服他的?”

“我是……”

“真的?”

原本杨锐是想得到高远的肯定,让他表扬一下自己,可高远在每句话前面都加了一句“真的?”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好像一直在怀疑对方的能力。其实,这只是高远的一个口头禅。但是,通过这个口头禅也可以看出,高远是个对什么事都怀疑的人。这样的口头禅也会让人反感。

李强在公司人缘特好,他惯用的一句口头禅是:“呵呵,还好。”这句口头禅常会将人们不愉快的情绪赶走。

一天,刘丽气喘吁吁地冲进办公室,没好气地说:“好险,8:59才打上卡。我今天比平时早出门,下车后—阵狂跑,还差点迟到!都怪那个公交车司机,开个车磨磨蹭蹭。”

李强听后笑着说:“呵呵,还好! 总算是没迟到,那位司机可是为您算好了时间,不然也不会就差1分钟没迟到。”

刘丽听了也乐了,笑着说:“可能是吧,我就当是跑步锻炼身体了。”

“呵呵,还好!”这是李强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遇到烦心的事,它就像是雪中送炭,让人心情有所好转;遇到高兴的事,它更是锦上添花,让人更加开心。

公司的同事都说他是颗“开心果”。他的这句口头禅不仅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从中看出,他是个性格开朗、处世活络、为人谦和的人,这种人往往左右逢源,深受大家喜欢。

有的人喜欢发出“哧”的声音。就这简单的一声“哧”,充分体现了这个人轻蔑的态度。说这个字的人往往脸上似笑非笑,而且目光斜视,满脸都是轻视。

王静是位部门经理,本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但就是有一个毛病:下属犯错时,她常会习惯性地发出一声短促有力的“哧”。而且,在发这个音的时候,往往是斜着眼看人,满脸都是轻视。每当这个时候,不用她太多的言语和动作,大家就知道又有哪个下属犯了错误。

要是遇到心高气傲的下属,必定会在心里想:“哼,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要是什么都会,还要你来干什么?”并且狠狠地横她一眼;要是碰上胆子小的,还没等她开口便先在心里颤抖了一下。

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使用的口头禅有很多,下面就介绍几种最常见的。

有些人会在无意中发出“啧、啧”声。这个字有两种含意,一种表示佩服,但这种佩服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近乎于谄媚;另一种则仅是一个铺垫、一个引子,此人满脸得意,“啧、啧”两声之后,必是吹牛或自夸。

习惯说“呀”、“啊”、“嗯”、“这个”、“那个”的人,一般思维慢、反应较迟钝、词汇量小,说话时需要通过停顿来思考;但如果是故意的,则是比较有城府的人。

习惯说“据说”、“听说”、“听别人讲”的人,要么是处事圆滑,办事时会时刻考虑为自己留个台阶,要么就是见多识广,但缺乏决断力。常使用这类口头禅的人,在心理上,是为避免日后被对手抓住把柄而事先给自己留一些余地。

习惯说“不过”、“但是”的人,通常富有进攻性且观点鲜明。这类词是为了平衡公众的情绪,不致招致公众的攻击,同时也使所说的话显得客观、委婉。从事公关的人常有此类口头禅。

习惯说“必须”、“应该”、“一定要”、“一定会”的人,办事较冷静、理智,自信心极强。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此类口头语会用得较多。有时候,“应该”说得过多,反而是容易动摇的一种表现。

习惯说“说真的”、“不骗你”、“老实说”、“的确”的人,是在重复强调事情的真实性,希望自己的意见或观点能够得到认可。这种人性格有些急躁,内心常有不平。这种人十分在意对方对自己所陈述事件的评价,担心对方误解自己。

喜欢说“绝对”的人,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比较主观。此类人不是太过自信,就是太缺乏自知之明,他们做事经常会主观臆断,十分草率。

习惯说“或许是这样”、“可能是吧”、“大概如此吧”的人,处世会很冷静,自我防卫意识较强,轻易不会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来。从事政治工作的人常常使用此类口头禅。

喜欢说“随便”的人,如果他和你很熟悉,表明这个人比较随和,同时也表明这个人在生活中比较没有主见;如果对方与你不太熟悉,则可能是客气的说法。

习惯说“他妈的”、“靠”的人,如果受教育程度较低,一般是本身的素质较差;如果是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常使用此类口头语,则是性情直率的反映。常用这类口头禅的人脾气火暴,性子比较急,容易冲动。

说话时经常使用新潮流行语的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这种人热衷于随大流,喜欢赶时髦。但是,这样的人在压力之下容易放弃自己的立场,独立意识可能会较差。

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头禅,管理者如果能够了解口头禅所反映出的人性特征,在招聘人才和使用人才时,就可以通过对方的只言片语对其有一定的了解,然后作出准确的判断,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

心理学智慧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口头禅是人对外界信息进行不同的心理加工形成的一种固定的特有的语言,是长期以来人内心中形成的对事物的习惯性反应。口头禅反映了人的心态、情绪,可以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5、手也会说话:手的动作可直接反映人的内心

人类的双手是最为独特的,既可以拿工具,也可以写字、画画、制作工艺品,还可以弹奏出美妙的音乐,而且还可以说话(手语),表达人内心深处的想法。这是其他任何生物都无法做到的。

我们习惯用手比划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思想和观点。科学研究证明,手可以感受到来自内心的0.00002毫米的振动,人的心理变化会迅速地反映在自己的手上。因此,可以说手是人内心震颤的传感器,一个人手的动作往往能直接地反映其当时的所思所想。

当为某个人担心时,我们经常会说:“真为他捏一把汗。”这说明,有些时候即使我们脸上强作镇定,手还是会将紧张的心理表现出来。实际上,手的动作往往比面部的表情更真实。

如果领导布置了一个任务,下属因忙碌而忘了,领导问起是否按时完成了这项工作时,下属很有可能会立刻拍拍自己的前额或拍拍脑后,并诚恳地说一句表示歉意的话。在这里,拍脑袋就是一种自我谴责的方式,但是拍的部位不同,也表示不同的心情。如果他对没有完成任务只是感到不好意思,就会拍拍前额;如果他因没有完成任务而感到害怕或恐慌不安,就会拍拍脑后,并用手搓搓颈背。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手部动作。

(1)搓手掌

用一只手的手指去摩擦另一只手的手掌,表示此人处于低度压力下或怀疑状态中,这时的摩擦往往会很轻;如果形势变得更严峻时,就会突然变成十指交叉摩擦,这是他内心困苦的一种信号。

两只手的手掌相互揉搓,表示积极期待的心理。例如,推销员兴高采烈地跑进经理办公室,搓着手掌说:“经理,我又签了一笔大单。”这是希望得到经理的夸奖;比赛场上的选手双手手掌相互摩擦,表现跃跃欲试的心理,是在期待下一个登台的就是自己。

(2)掰手指关节

有些人有事没事,喜欢把自己的手指掰得咯嘣咯嘣响,也不管有没有人在场。此类人以男性居多,通常精力旺盛。他们在做喜欢的事情时,从不会有太多的考虑,哪怕得了重感冒,只要你一叫,他就会立马从床上爬起来。

这种人通常都很健谈,逻辑思维较强,喜欢钻“牛角尖”,常会把别人的文章或观点说得一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