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懂管理不如懂心理
23389800000015

第15章 柔性管理的心理操纵术:仁者爱人,以德服人(3)

美国惠普公司为了鼓励中层管理人员深入基层,与广大员工直接接触,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周游式管理办法”。为此,惠普公司的办公室布局采用敞开式大房间,这在美国是极少见的。除少量会客室、会议室外,任何领导都不设单独的办公室,全体员工都在一间敞开的大厅中办公,各部门之间只用矮屏分隔,同时对任何人的称呼都不加头衔,对董事长也是直呼其名。这样有利于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很好地交流沟通,同时也创造了无拘无束、互助合作的氛围。

在工作中,最能够激励人心的做法,莫过于管理者关心员工的需要,照顾员工的感觉,考虑员工的情绪,让每位员工都觉得工作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能够以每天的工作为荣,拥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热情。

研究发现,在中国企业当中,这点普遍都做得不够好。中国大多数企业都处于企业发展的初级或者中级阶段,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并且发展下去已经是一大难事,根本无法停顿下来考虑公司的一些软设施。在强大的压力下,仅能保持企业的正常运行。

其实,创造愉快的工作氛围并非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只要稍微用心,管理者就可以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为美好的工作氛围献一份力。

比如,用简单的方法美化一下自己的周边环境,让办公室变得赏心悦目;不管是工厂、卸货区还是洗手间,只要打扫得干干净净,或粉刷一新,都能带来新的气象,都能让员工心情舒畅;到了节日,提醒员工间相互问候等。

心理学智慧

蓝斯登定律告诉我们:管理者要收起板着的脸,面带淡淡微笑,把员工当作朋友,为员工营造愉快的工作氛围,让员工的工作充满快乐。快乐的员工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同时,快乐的员工会把他们的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他的客户,从而保持企业良好的形象,提高销售利润。

7、踢猫效应:疏导才能有效化解矛盾

一位父亲在公司被领导骂了一顿,心情郁闷,回到家后看见孩子很开心,就把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觉得很委屈,窝了一肚子火无处发泄,于是朝身边的猫狠狠踹了一脚。猫疼痛难忍,逃出家门,跑到街上,碰巧一辆卡车驶来,司机赶紧避让,不想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这就是著名的踢猫效应。它对坏情绪依次传染进行了形象的描绘。人的糟糕心情和不满情绪,通常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强者传向弱者,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最后处于最底层的、最弱小的、无处发泄的人便成了牺牲品。其实,这是一个“风度”问题,在心理学上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

在企业管理中,如果某个管理者把心中的怨气撒在下属身上,无疑是自找麻烦,使自己陷于危机之中。

张恒是一家公司的副总经理,因为工作忙,很少回老家看望父母。一天早上,他跟老婆商量给父母寄些零花钱,以表孝心,但是关于寄多少的问题两人的意见没达成一致,张恒因此和老婆吵了一架。

张恒一气之下摔门而出,一路上心情很差,看什么都不顺眼。他带着满腔怨气不知不觉就到了公司,一进办公室,看见工程部的王经理正和员工们聚在一起有说有笑。此情此景使张恒顿时火冒三丈,他冲着王经理就吼:“王东,公司请你来是让你做事的,不是请你来讲笑话的。”平时都叫“王经理”,今天却直呼其名,而且语气严厉,王东一头雾水,解释道:“老大,我是在安排今天的工作。”张恒对王东吼得更凶了:“老大?什么老大?你以为这里是黑社会啊?”

大家都觉得今天的张恒简直就是莫名其妙,王东更是一肚子的委屈,累死累活地在外面忙工作,在公司还要受这样的怨气。最后王东实在忍不住,便和张恒争吵起来。结果,王东一气之下辞了职,投奔到了竞争对手的门下,还带走了几个工程大户,并处处与张恒所在的公司作对。

事后很长一段时间,张恒都很懊悔,悔恨当初自己不应该因为心中不快而向下属乱发脾气,不仅气走了一名干将,还给公司树立了一个强敌。之后,他便吸取教训,下意识地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管理者要时刻提醒自己,工作之外的人和事给自己带来的坏情绪,一定要关在办公室的大门之外。如果心里面实在憋闷,不妨到办公室门口做几次深呼吸,并下意识地告诉自己:现在是在办公室,是工作的时间,那些该死的事到此为止。即使是下属错了,也要分场合,给对方留足面子,以大局为重,适度地批评即可,没必要非得发一通脾气不可。这样做就会达到另一种效果。

一次,杨凯带着一个下属去和一个客户谈生意,但是这个下属却当着客户的面,抢在他前面作出了决定。当时,杨凯非常生气,但当着客户的面他没有露出一丝的不快,也没有说任何反驳的话。客户走了之后,他才对这位下属说:“你的做法让我无法接受,这是第一次,我没有干预,但下不为例。”说这些话的时候他心中的怒火还一直往上冒,但杨凯尽力按压着,始终没有发作。

这件事给这位下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永远忘不了杨凯当时的冷静。事后他常想,如果换作脾气不好的上司,早就指着他的鼻子骂了,甚至可能把他辞退了。所以,这位下属对杨凯采取这种做法非常感激,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加尽心尽力。

每个人都有情绪激动或情绪低落、难以自制的时候。如果生气时不把怨气发泄出来,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压抑,这对健康非常有害;但如果不加控制随意发泄一番,后果就难以控制。心理专家建议我们在生气的时候要把怒气宣泄出来,最好不要压抑,关键在于找到一个正确的发泄方式,而不是拿一些无辜的人撒气。

斯坦顿是一名陆军部长,一天,他来到林肯面前,气呼呼地讲述自己心中的怨气。他说一位少将指责他偏袒一些人,言辞之中带有侮辱的意味。林肯说:“你可以狠狠地骂他一顿。”并建议斯坦顿用尖刻的措辞写一封信回敬那家伙。斯坦顿想都没想便提笔写了一封火药味十足的信,然后拿给林肯看。

林肯边看边大声叫好:“对,对,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斯坦顿,你写得太绝了,就该这样好好训他一顿。”听到这些,斯坦顿心里的怒火平息了一些,把信叠好装进信封。这时,林肯却叫住他,问道:“你干什么?”

“寄出去呀。”斯坦顿回答,林肯问得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不要胡闹。”林肯大声说,“这封信不能寄出去,赶快把它烧了吧。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这封信写得很好,写的时候你已经解气了,现在是不是感觉好多了?如果感觉好多了,那么就把它烧掉,再写第二封信吧。”

在生活中,有太多的东西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我们控制不了经济形势,控制不了政治环境,控制不了上级领导,控制不了其他人;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态度。我们在事业上和生活中的成就主要取决于态度,而不是学历或能力。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心理学智慧

踢猫效应告诉我们:要做好管理,首先要管好自己的情绪,无论为什么事而不满,都不要冲自己的员工发泄。哪怕是员工本人的言行让你生气,你也没必要火冒三丈地冲他大发脾气,否则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少麻烦。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压住怒火,耐心疏导,这样能使你的管理更出色。

8、乔治定理:坦诚地面对下属的诉苦

要让一个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实现高速运转,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协同作战,这就要求部门之间能够互通信息,上意能够迅速下达,下情也能为上知。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交流沟通渠道是必需的。权威调查资料表明:在一个企业中,高层管理者80%的时间都在与人交流沟通,中层管理者大约有60%的时间在与人沟通。

美国管理学家小克劳德·乔治提出:有效地进行适当的意见交流,对一个组织的气氛和生产能力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就是著名的乔治定理。

1998年4月,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推出了“沟通宣传周”活动,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向员工介绍公司的12种沟通方式。比如在《移动之声》、《大家》等杂志上及时刊登公司的大事动态和员工的丰富生活;定期召开会议,对员工提出的问题当场作出答复,并在一周之内反馈有关问题的处理结果;员工如果对公司有什么意见或建议,也可以以书面形式向相关领导提出;让员工全面参与公司管理,对公司或员工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评论或投诉;另外,为了方便高级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的意见交流,公司每年都召开沟通对话会,向广大员工代表介绍公司的重大政策、经营状况等,员工代表提出的各种问题,由人力资源总监、总裁等高级管理人员当场给予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