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笔】朽笔指烧成木炭的柳树枝条。这里的朽为烧枯之意,东晋慧远:“木朽则火寂而靡托。”(《全晋文》卷一百六十一)朽笔一般不长,粗细类毛笔,质地酥松,可用以在宣纸上打草稿,不伤纸,掸拂即可去除笔痕。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今人作画,用柳木炭起稿,谓之朽笔。”沈宗骞《芥舟学画编》认为使用朽笔重要,创作数尺之幅的大画,须“远立而观之,朽定大势”,“朽笔一下,大局已定”。作界画时,“凡作屋宇器具,笔须平直,当先以朽笔用尺约定”。早期朽笔是以土制成,方薰《山静居画论》:“古有九朽一罢之法,盖用土笔为之,以白色土淘澄之,裹作笔头,用时可逐次改易,数至九而朽定,乃以淡墨就痕描出,拂去土迹,故曰一罢。”画家有以不用朽笔而为能事,清初徐沁《明画录》评休宁汪肇“尝自负作画不用朽”,《山静居画论》则评:“作画用朽,古人有用有不用。大都工致为图用之,点簇写意,可不用朽。
今人每以不施朽笔为能事,亦无谓也。画之妍丑,岂在朽不朽乎!”也有曰朽墨者,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卷下》:“定稿之法,先以朽墨布成小景,而后放之。有未妥处,即为更改。梓人画宫于堵,即此法也。”(任大庆)
【减笔】笔简形具之用笔。南宋梁楷《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就属于典型的减笔画。减笔画往往舍其局部细节而求其神韵,力求单纯简括,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能得神,则笔数愈减而神愈全。”画史记载李思训画嘉陵山水期月而成,吴道子一夕而就,同臻其妙。方薰《山静居画论》:“李、范笔墨稠密,王、米笔墨疏落,各极其趣,不以多寡论也。”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意》:“马远作关圣帝像,只眉间三五笔,传其凛烈之气。”黄宾虹说:“减笔当求法密,细笔宜求气足。”齐白石题画中也有“笔情减少能得神似”之句。(任大庆)
【活笔】有变化、得气韵之用笔。《梦溪笔谈》:“先当求一败墙,张绢素讫,倚之败墙之上,朝夕观之。观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高者为山,下者为水,坎者为谷,缺者为涧,显者为近,晦者为远,神领意造,恍然见其有人、禽、草木飞动往来之象,了然在目,则随意命笔,默以神会,自然景在天就,不类人为,是谓活笔。”(见《佩文斋书画谱》卷十五)清代布颜图《画学心法问答》:“物有死活,笔亦有死活。
物有气谓之活物,无气谓之死物。笔有气谓之活笔,无气谓之死笔。”“一笔之中,初则润泽,渐次干涩,润泽者皮肉也,干涩者筋骨也。有此四者谓之有气,有气谓之活笔,笔活画成时亦成活画。”在具体描绘时,不把物象轮廓一次性钩死也称活笔,这样可改可救,一般以淡墨为主。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如作窠石矾头,先将匡廓用活笔落定,谓之钩。钩取其石之大略而已,尚未有层次破碎处也。”(任大庆)
【死笔】过于规矩、没有变化的用笔。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若大幅人物,不得用尺,用尺即是死笔也。”(参见“活笔”)(任大庆)
【五笔】黄宾虹曾提出“五笔”之说:一曰平,二曰圆,三曰留,四曰重,五曰变。“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均衡,笔笔送到,如锥画沙。“圆”是指行笔转折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如折钗股。“留”是指运笔要含蓄,不急不浮,如屋漏痕。“重”是指下笔有力度,如高山坠石,能力透纸背。“变”是指用笔有变化,能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而改变笔法,随机而化。(任大庆)
【五笔七墨】黄宾虹精于笔墨,晚年根据作画经验提出“五笔七墨”之说。五笔:一曰平,二曰圆,三曰留,四曰重,五曰变。七墨:浓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淡墨法、泼墨法、焦墨法、宿墨法。
(任大庆)
【绝笔】南齐谢赫《画品》“卫协”条:“凌跨辟雄,旷代绝笔。”“绝笔”:指好到极点的诗文书画。
“绝笔”一词在中国画论中最早出现。(王凤珠)
【润笔】《隋书·郑译传》:“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颎戏谓译曰:‘笔干(乾)’。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上大笑’。”后以“润笔”称付给诗、文、书、画作者的报酬。
清代钱泳《履园丛话·考索》:“润笔之说,昉于晋、宋,而尤盛于唐之元和、长庆间。如韩昌黎为文必索润笔,故刘禹锡《祭退之文》云:‘一字之值,辇金如山。’李邕受馈遗巨万,皇甫湜索缣九千,白乐天为元微之作墓铭,酉州以舆写、绫帛、银鞍、玉带之类,不可枚举。”清代叶廷琯《鸥陂渔话·郑板桥笔榜》卷六云:“字画索润,古人所有,板桥笔榜小卷,盖自书画润笔例也。见之友人处,其文云:‘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郑板桥是中国书画经济史上正式以货币形式肯定书画家劳动价值,并诉诸于文字的第一人,对其后影响很大,直至今天。所定书画报酬的标准谓之“笔榜”、“润格”、“润例”。(周积寅)
【润格】见“润笔”条。
【润例】见“润笔”条。
【笔榜】见“润笔”条。
【锥画沙】明代董其昌《画眼》:“画无笔迹,非谓其墨澹模糊而无分晓也。正如善书者藏锋如锥画沙,印印泥耳。书之藏锋在手执笔沈着痛快,人能知善书执笔之法,则能知名画无笔迹之说。
故古人如大令,今人如米元章、赵子昂,善书必能善画,善画必能善书,其实一事耳。”锥画沙是中锋、藏锋用笔的一种比喻。(任大庆)
【折钗股】书法上对折钗股的理解是,在笔划转折的时候,要求笔毫平铺而笔锋圆劲,如钗股弯折仍体圆理顺。宋代姜夔《续书谱·用笔》:“用笔如折钗股折钗股者欲其屈折圆而有力。”绘画也大多主张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对此,清代郑绩有完全相反的理解,《梦幻居画学简明》:“折钗法,如金钗折断也。用笔刚劲,力趋钩踢,一起一止,急行急收,如山石中乱柴、乱麻、荷叶诸皴,大同小异,像人身新衣胶浆,折生棱角也。”(任大庆)
【落墨】中国画技法之一。始于南唐徐熙。
指用笔时连钩带染,迅速把花卉整体描绘出来,然后再略施颜色。五代徐熙《翠微堂记》谓“落墨之际,未尝以傅色晕淡细碎为工”,徐铉亦云:“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映隐。”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徐熙以墨笔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清代李方膺《梅花》:“写梅未必合时宜,莫怪花前落墨迟。”王概、王蓍、王臬《芥子园画传·草虫花卉谱·画花卉草虫浅说》:“画花者多以色晕而成,熙独落墨写其枝叶蕊萼,然后傅色,骨骼风神,并胜者是也。”(任大庆)
【破墨】中国画技法之一。(传)南朝梁萧绎《山水松石格》:“或难合于破墨,体向异于丹青。”
破墨是中国画用墨中最基本的技法,一般分为“浓破淡”和“淡破浓”两种。“浓破淡”是指在前一遍淡墨的基础上,乘湿以浓墨点写,使之自然渗化;“淡破浓”是指在前一遍浓墨的基础上,乘湿以清水或淡墨冲化,能产生独特的肌理变化效果。在南北朝时期的绘画作品中,目前还没有发现破墨运用的实例。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历代能画人名》提到曾见王维“破墨山水,笔迹劲爽”,还提到张璪“画八幅山水障,在长安平原里,破墨未了”。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用墨》:“破墨者,先以淡墨钩定匡廓,匡廓既定,乃分凹凸,形体己成,渐次加浓,令墨气淹润,常若湿者。复以焦墨破其界限轮廓,或作疏苔于界处。”《芥舟学画编·作法》:“盖以淡墨润浓墨,则晦而钝,浓墨破淡墨,则鲜而灵,故必先淡而后浓者为得,此即所谓破墨法也。夫如是,自能分明而不刻露,浑融而不模糊,是谓笔熔。”《黄宾虹画语录》载:“破墨之法,淡以浓破,湿以干破”,并云明代画家“画沙、画坡,用淡墨皴之,常以浓墨画草于淡墨未干之际,此即破墨一例”。他还说:“齐白石作花卉草虫,深得破墨之法,其多以浓墨破淡墨,少见以淡墨破浓墨。”潘天寿认为用墨“在湿时重复者为破”。破墨的方法还包括“干破湿”、“湿破干”、“墨破色”、“色破墨”、“水破淡”等。在破的过程中,笔中水份的多少是影响破墨效果的关键,合理控制才能使画面呈现水、墨、色相互交融的丰富层次。黄宾虹云:“破墨之效果,如见雨露滋润,永远不干却于纸上者。能如此,则所画物象分外鲜明,气韵亦随之而生。”(任大庆)
【泼墨】中国画技法之一。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王墨者不知何许人,亦不知其名,善泼墨画山水,时人故谓之王墨。”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论观画识别》载“王洽之画,先泼墨缣素,取高下自然之势而为之”。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用墨》:“唐王洽始有泼墨法,其迹不可得见。”泼墨是一种写意性很强的中国画技法,方法是将不同浓淡的水墨泼洒在宣纸上,再依据其自然渗化出的形状随机钩写成画。也指用大笔饱蘸水墨,快速挥写,势如泼出的画法。史载王洽“醺酣之后即以墨泼。或笑或吟,脚蹴手抹,或挥或扫,或淡或浓,随其形状,为山为石为云为水”。唐代张彦远认为,泼不能过甚,有“吹云泼墨”之说。明代李日华《竹画媵》:“泼墨者,用墨微妙不见笔迹,如泼出耳。使渴者为之,则涂鬼矣,恨不起王洽而问之。”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用墨》:“泼墨者,先以土笔约定通幅之局,要使山石林木,照映联络,有一气相通之势,于交接虚实处再以淡墨落定。蘸湿墨一气写出,候干用少淡湿墨笼其浓处,如主山之顶,峰石之头,及云所掩断之处皆是也。南宗多用破墨,北宗多用泼墨,其为光彩淹润则一也。”黄宾虹认为泼墨得自然浑成的气势,富于强烈的表现色彩,“先以墨泼幛上,因其形似,或为山石,或为林泉,自然天成”。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泼墨法以较多量不匀之墨水,随笔挥泼于画纸之上而成者,与积累固不相同,与破墨亦全异样,然泼之过甚,是泼也,而非画也。”虽然泼墨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唐代,但当时仅作为一种奇人异事,还未成为普遍认可的绘画技法形式。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评论吹粉为云的技巧“如山水家有泼墨,亦不为之画,不堪仿效”。(任大庆)
【泼彩】中国画技法之一,以色彩为主的纵笔豪放的写意画法。《海粟画语》:“我写黄山,钩勒、积墨,积之不足再泼墨,泼墨不足尽意,才产生泼彩。”泼彩方法同于泼墨,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卷二·山水·设色琐论》:“墨曰泼墨,山色曰泼翠,草色曰泼绿。泼之为用,最足发画中气韵。
令以一树一石,作人物小景,甚觉平平。能以一二处泼色,酌而用之,便顿有气象。赵承旨鹊华秋色真迹,正泼色法也。”这种技法,在明末清初蓝瑛《澄观图》册之三《青绿山水》中之白云画法已使用之,但明清以来均未见一幅全以泼色法画成的泼彩画,直至近代张大千与刘海粟才通过大量实践将泼彩法加以发展。泼彩法因人而异,周积寅分析:“大千的泼墨、泼彩山水、花卉,色彩以石青、石绿为主,多泼在熟纸或绢上的。多数作品往往先泼墨,在墨色将干未干时予以泼彩,一气呵成。由于熟纸、绢的性能,吸水性不强,在水干后形成边沿水迹斑斓的特殊韵致,有点像水彩画的效果。
海粟的泼墨、泼彩山水、花卉,色彩除以石青、石绿为主外,根据不同的画面需要,有时泼以朱砂、石黄、白粉,甚至连水粉画、丙烯颜料也用上。是泼在生宣上的,这和泼在熟纸、绢上的效果是不同的。他的泼彩,往往待泼墨画完成以后,再将画面打湿,然后泼彩,一般要泼五六次之多,形成五彩缤纷的画面。水墨和重彩的结合,使水、墨、色在生宣上浑化,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韵味,有点像油画的效果。”(《关于刘海粟研究中的两个问题》)(任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