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古琴清英
15047000000065

第65章 世纪琴学研究现状与展望(1)

世纪琴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潘斌

世纪之交,乔建中先生的《现代琴学论纲》一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五十余年琴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这一阶段中,中国的社会历史曾经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和革命性的变化,琴学的理论研究、琴的制作、表演传承、琴谱整理、出版等方面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在古与今、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吸收和冲撞中,逐步重新建立起了保护传统、尊重传统、整理传统的现代琴学。

进入新世纪伊始,古琴即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2003年,古琴艺术被列为第二批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为古琴艺术在国内打开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此后,由国家的权威部门组织,相继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活动。其中有多台高规格的古琴音乐会、琴学专题研讨会(上海,2006年)、古琴音乐文化周(北京,2006年)、古琴艺术保护论坛(2007年)、古琴国际艺术节(成都,2007年、2009年)等。与此同时,古琴的社会化教育也空前地普及开来。2006年,作为首个“文化遗产日”的系列活动,“古琴艺术进大学”活动在首都几所高校开展。之后,该项活动每年也在全国各地持续进行,是时,知名琴家进高校举办专题讲座、举办古琴演奏会,与大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使广大年轻学子了解古琴、热爱古琴,也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成立了古琴社团,有的高校新增古琴专业。这一时期,全国各地的琴社、古琴培训班也蓬勃兴起,据古琴网统计,2001年以前全国的琴社共有二十五家,至2008年,全国各地的琴馆琴社已达一百一十七家。近年来大众媒介的快速发展也为古琴艺术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古琴音乐音像制品大量出版发行,古琴主题网站的纷纷建立也在很大程度上普及了古琴艺术,促进了琴人、琴友间的交流。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的影响下,国内的琴学理论研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首先是研究者群体的变化。

纵观20世纪的琴学文论,不难发现,活跃在琴学研究领域的以资深的琴人和音乐理论研究者为主流,而从近十年的琴学研究来看,研究者群体明显地多元化,不仅限于琴人和音乐学家,随着高等院校招生人数的逐年增长,以及古琴教育的专业化、大众化,也有一大批音乐院校的本、硕、博学生对琴学的某些领域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有益的研究成果,为新时期的琴学界输入了新鲜血液。此外,文博部门的工作者、自然科学领域的人士在实践中也有不少心得和研究成果。

由于各类研究者群体的学习、工作背景的不同,纵观这一时期的琴学研究,也呈现出多学科、多角度交叉融合的趋势。

其一,体现在文学艺术视角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阐述古琴文化与文学等姊妹艺术的关系。如:

丁艳《“同比”古琴艺术与文人园林艺术》从艺术的相通性和文化层面的共同特质诸方面阐释古琴艺术与文人园林艺术的共同点。

林阳地《古琴音乐的文学旨趣》通过结合实例,认为古琴音乐在制作、标题、题材、音乐形象与审美等方面皆显现出浓郁的文学旨趣。

周扬波《南宋格律词派和浙派古琴的渊源——以杨瓒吟社为中心的考察》认为南宋格律词派和浙派古琴两大艺术流派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联袂关系,其渊源在于词的音乐文学特性和古琴的雅士文化内涵,而杨瓒吟社则是两大流派之间的纽带。

(2)探讨文学艺术等文献资料中的古琴音乐文化。如:

张斌《宋代的古琴文化与文学》一文,秉持音乐文化与古代文学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宋代古琴文献为基础,全面观照古琴文化在宋代的发展状况。

刘真真《魏晋六朝琴文学》从魏晋六朝文学作品入手,追寻推证古琴艺术形象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特点规律,并探讨总结魏晋六朝琴文学对古琴艺术的影响,以及两者相互渗透融合的历史状况。

李小戈《清代扬州诗词中的古琴文化管窥》以《扬州历代诗词》一书为蓝本,通过对书中琴诗的解读,重识清代扬州古琴文化的发展状况。

林蔚丽《中国山水画中的古琴音乐图像》以古琴题材的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为视觉证据,论述图像所表现的意境及所隐含的文化意义。

王蓉《唐诗中的古琴艺术研究》对一千六百余首琴诗中的琴乐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呈现唐代古琴艺术的方方面面。

(3)立足于琴歌的文辞、文体研究。如:

西北大学博士生亓娟丽和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周仕慧的《〈乐府诗集·琴曲歌辞〉研究》,两者虽同为一题,研究对象相同,但在写作思路上却大相径庭。亓文主要针对乐府琴曲歌辞及有关文学现象进行分析,重在点的考据和横的描述,周文立足于回溯琴曲歌辞演变的历史,重在线状的阐释和纵向的比对。

车颖《琴歌文体研究》通过举例分析认为,在流传至今的八百多首琴歌中,保留了《诗经》、上古歌辞、乐府、古体诗、近体诗、词、曲、辞赋、散文以及民间小调等各种文体,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对我国歌诗研究意义重大。

赵敏俐《先秦两汉琴曲歌辞研究》通过歌辞文献的考证、分析和探究,对先秦两汉琴曲歌辞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予以肯定。

郑维玲《先宋琴曲歌辞研究》立足于琴乐和歌辞作品两个角度,研究归纳宋代以前琴曲歌辞的创作规律和演变轨迹。

其二,体现在自然科学方法的介入。这类研究一般采用数学、声学、计算机科学的技术手段,研究对象多是琴律、琴弦、音响和琴谱。相关研究有:

赵宋光《七弦琴定弦过程数学方程的建立和求解》重点讨论以数学形式表述定弦过程,并认为数学方法的运用是琴律学取得现代面貌的必要一环。

冯广映《评〈琴瑟合鸣〉的录音技术》一文对专辑《琴瑟合鸣》的录音艺术、录音方式、使用的特殊技术以及拾音、合成与声音加以声学分析与评价。

顾亚丽《基于遗传算法的古琴减字谱曲段自动生成》,丁晓君、叶婷、周昌乐《古琴减字谱的编码与编辑方法》和庄雄雄、周昌乐、齐京峰、高宋俤、吕兰兰《提取古琴减字谱音高的计算方法及其软件实现》几篇文章,都属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探索,目的是为实现古琴曲或古琴减字谱的数字化、智能化。

其三,体现在对于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借助。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民族音乐学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其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也被音乐史学界所借助以拓展研究思路,琴学领域亦不乏以此为理论依据的研究,如:

李小戈《广陵琴派的文化生态研究》和王姿妮《浙地琴乐背景与西湖琴社》,重在背景阐释,两篇文章均采用民族音乐学个案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并借鉴文化学的相关理论,多方位地解读研究对象与其社会文化语境的关系。

周耘《古琴东瀛兴衰之文化要因阐释》、刘彦《古琴在美国生存状态一瞥》和吕净植《中国古琴域外传播研究》,都是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从不同层面考察和讨论古琴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生存和传播态势。

王咏《城市文化资本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选择与忽视的探索——苏州、常熟古琴文化资源的差别优势》,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以苏州和常熟地方政府近年来的文化工作为研究背景,在世界、国家和地方的格局中考察了两地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与建构。

胡斌《历史记忆与群体认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琴人文化身份探析》和黎敏《都市背景中广州当代琴人群体的雅集组织形态、琴乐语言表达的个案研究》,采用社会组织学、音乐学视角的多个维度观察社会背景下的琴人、琴乐,以此了解琴人群体的文化身份。不同的是,前者是对某段历史的回顾探析,后者以田野考察为基础,关注的是当下社会背景中的此类问题。

除此之外,琴学研究中还融入了哲学、宗教学的分析思辨,教育实践的认知和启示,以及从保护传统文化角度进行的调查报告等等,不一而足。总的来说,这些多元化的学科角度和思维意识,不仅丰富了这一时期的理论成果,也体现出了更关注当下、关注人文的时代特点。正如乔建中先生在《现代琴学论纲》中所言:任何学术的发展,一方面要借助于社会,即人们常说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则要靠本门类内的互补互助,即历史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