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谦斋辨证论治学
12378100000022

第22章 谦斋脏腑辨证法则浅解 (5)

第六章 谦斋脏腑辨证法则浅解 (5)

特征:口多清水[1]、呃逆、呕吐清水白沫[4]、胸痹[3]、胃暴痛不止[2]。

共征:喜温喜按、苔白腻、脉沉迟、病来急骤等实寒。

兼证:食呆、嗳噫等消化不良。

按语胃寒=特征+共征(实寒)+兼证(消化不良)胃寒,常见口多清水。寒中于胃,胃失和降作呃不止,甚则心背彻痛,骤然胃痛不止,伴见呕吐清水白沫,手足不温,脉象沉迟等。寒凝气滞,影响消化功能,多见食呆、嗳噫、脘痞等消化不良。

6.3.18肠气滞

特征:腹胀、绕脐痛、肠鸣、矢气[2]。

共征:先胀后痛、来势急骤、时痛时止等气滞。

兼证:食欲不振、大便不调等消化不良。

按语肠气滞=特征+共征(气滞)+兼证(消化不良)气滞于肠,多因饮食所伤,气机阻滞,证见腹胀、绕脐痛、肠鸣、矢气,伴有食欲不振、嗳气频作、大便不调等消化不良。

6.3.19肠热

特征:便秘腹痛[1]、便秘口臭、口糜[2]。

共征:烦闷、口苦、尿赤等实热。

基础证:壮热、口渴、脉滑数等阳明经证。

按语肠热=特征+共征(实热)+基础证(阳明经证)在伤寒、温热病过程中出现者,多为邪热入胃,内热燥结于肠,大便不能润下,常见便秘、腹满胀痛,伴有壮热、自汗、口渴、脉滑数等。杂证多见于热秘,为便秘、口臭、溲赤等。

6.3.20肠寒

特征:脐腹暴痛不止[2]、肠鸣、泄泻、甚则腹壁可见状如头足[4]。

共征:喜温喜按、苔白腻、脉沉迟、病来急骤等实寒。

兼证:食欲不振、嗳噫、脘痞等消化不良。

按语肠寒=特征+共征(实寒)+兼证(消化不良)寒中于肠,肠鸣、泄泻、脐腹切痛不止,腹壁可见状如头足,伴有食欲不振,嗳噫、脘痞等消化不良。

6.3.21肠湿

特征:腹满[1]、肠鸣作水声、泄泻、小便短少不黄,甚则肠鸣如雷、泻下如水[2]。

共征:口不渴、舌苔白腻等内湿。

基础证:胸脘痞闷、呕恶等胃湿。

按语肠湿=特征+共征(内湿)+基础证(胃湿)肠湿多起于胃湿。小肠有泌别清浊功能,使精华归于五脏贮藏,糟粕归于六腑排泄,并将糟粕中的水液归于膀胱,渣子归于大肠。过食生冷瓜果,胃肠积湿,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职,不能将水湿归于膀胱,夹糟粕并趋于大肠。其特征为大便泄泻,小便短少不黄,湿重者肠鸣如雷,泻下多水。胃湿和肠湿均由湿邪暂时郁遏,芳化渗利,湿浊即解。脾湿多由中阳虚弱,病程较长,宜在健脾温阳的基础上加强燥湿的力量,其治疗也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

6.3参考文献

[1]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2]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3]秦伯未.金匮要略简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4,24,24,30.

[4]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43,214,225,212,229,229,240,203,203.

[5]秦伯未.中医入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64.

[6]李英麟.谈淡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辨证与治疗[J].江苏中医,1963,(11): 9,9,9,9,9.

6.4肺

肺主气,司清肃。肺气不降,最易引起咳嗽、气喘。在虚证的情况下,又常见少气、言语低怯无力。肺气和则外护皮毛,由于皮毛不固,外邪侵袭,容易引起感冒。肺对于心脏所主的血液循行有调节作用,还能影响他脏,出现金不生水、金克木等证。

6.4.1肺气虚

特征:呼吸短促或微弱、胸闷[1]、喘促[2] 、咳嗽声微[3]、言语音低[1]、自汗恶风、易感冒[3]。

共征:气短、无力、逐渐形成等气虚。

按语肺气虚=特征+共征(气虚)气虚,均有气短、无力。但中气虚是自觉气短、四肢无力;而肺气虚是呼吸气短(即呼吸短促)、声音无力。其声音无力表现有3:呼吸微弱、咳嗽声微、言语音低。谦斋关于肺气虚的辨证简单明了,与之相反,有的辨证只要是气虚,不管是肺还是脾,常常是一套相类似的证状,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6.4.2肺阴虚

特征:气短、干咳或吐黏痰、痰内带血[3]、咳声不扬[4]、咽干、音哑[2]。

共征:口舌干燥、舌苔干等津亏。

基础证:邪热恋肺。

按语肺阴虚=特征+共征(津亏)+基础证(邪热恋肺)

邪热久恋,易伤津液,故邪热恋肺为其基础证。肺阴不足,多气短、咳声不扬、干咳或吐黏痰、痰内带血、咽干、音哑等。咳声不扬,俗称“咳半声嗽”。气短,多从气虚辨,谦斋为什么从肺阴虚辨,还把它放在了首位?这乍看起来有些费解,但仔细揣摩颇有道理。笔者理解,肺病的气短与心病的心悸相类似,心悸是心病的特征,不仅见于心血虚,心气虚也可见;气短是肺病的特征,不仅见于肺气虚,肺阴虚也常见。因为肺主气的功能与布津液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肺气虚则主气的功能失职,可引起呼吸气短;肺阴虚则津液不布,肺叶枯燥而肃降受阻,也可导致呼吸气短。从中可以看出,谦斋辨证常常不落俗套,关键在于能紧紧抓住脏腑功能的特点,辨证就显得相当活泼。

6.4.3肺阳虚

特征:吐涎沫而不咳不渴,小便频数或遗尿[2];恶风,自汗、易感冒[3]。

共征:形寒畏风,舌质淡、苔薄白、逐渐形成等阳虚。

基础证:呼吸短促、声音无力等肺气虚。

按语肺阳虚=特征+共征(阳虚)+基础证(肺气虚)肺脏虚寒而津液不布,多见吐涎沫而不咳不渴。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虚寒则上虚不能制下,出现小便频数或遗尿。表阳虚则恶风畏寒,多汗、易感冒。现附验案,以示上虚不能制下而膀胱失约之机制。

肺阳虚尿失禁宁姓,男,21岁。痼疾小便频数失禁加重,每天解小便10余次,欲解时,未至圊则淋沥失禁。曾历经数医,所用之方皆补肾固脬、益气健脾之剂,收效甚微,后请谦斋诊治。谦斋诊后书道,小便频数清长,甚则淋沥失禁,逢冬加重,已延3年有余,口不渴,大便调,身无其他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前医用补肾健脾、固脬涩尿之剂之所以不效,是因为忽略了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虚寒则上虚不能制下这一重要机制。方以甘草干姜汤与三子缩泉饮合方加减,在健脾补肾固脬的同时,利用炮姜的温涩和炙甘草的甘温益气,再加党参、黄芪、山药、五味子以温肺、补肺、敛肺,使肺气得复,摄制下焦,则尿频、失禁得以治愈。处方:党参、

炙黄芪各9g, 山药12g, 炒白术9g,

益智仁4.5g,炮姜6g,沙苑子、枸杞子、覆盆子各9g,五味子2.4g,莲须1.5g,炙甘草9g。5剂,水煎服。服5剂后,小便次数转为每天5~6次,并能控制,又服5剂则愈[6]。

6.4.4肺气不宣

特征:喉痒、音哑、咳嗽、痰多薄白[3]、胸闷、喘促[2]。

基础证:恶寒、发热、头痛等外感表证。

按语肺气不宣=特征+基础证(外感表证)肺气不宣多起于外感表证,风寒、风热均可见,故外感表证为其基础证。肺司呼吸而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这3方面功能正常,表示肺气宣畅。如因外邪侵袭,皮毛闭塞,肺气不能宣通,可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一系列上呼吸道证状。故习惯上肺气不宣多指外感表证。实际上,宣肺可用于多种证候,如宣肺疏表用于外感表证;宣肺发汗用于风水;宣肺利痰用于痰浊,取其宣肺而促进排痰,如常用杏仁、桔梗便是这个道理;宣肺利尿用于水肿,取其宣开肺气而促进利尿,也没有解表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出,单纯的宣肺是指治疗喉痒、咳嗽、痰多、气喘等肺脏的本身证状;广义的宣肺,不局限于宣肺疏表,还包括宣肺发汗、宣肺利痰、宣肺利尿等证。本应从肺气不宣谈起,现在却倒过来从宣肺谈到它的适应证,这主要是便于理解和密切结合临床。

6.4.5肺气上逆

特征:咳嗽、喘促[3]、呼多吸少[1]、胸闷声粗[2]、甚至喉如拽锯、窒塞欲绝[1]。

共征:自觉有气上冲、胸闷等气逆。

基础证:湿痰或痰饮。

按语肺气逆=特征+共征(气逆)+基础证(湿痰或痰饮)肺主肃降,若有痰浊,逆气阻滞于肺,就会出现咳喘吸少等证。肺气上逆根源在于脾胃运化不及,不能化湿,积湿成痰。湿痰偏重在胃,痰饮则重在脾,二者的共同特征为痰多,易于壅塞上焦,引发胸膈满闷,气急,喉如拽锯,甚至窒塞欲绝,多用降气消痰以期缓解。

6.4.6肺气闭塞

特征:呼吸短促、鼻扇、面色苍白[2]、小便不利[3]。

基础证:外感表证。

按语肺气闭塞=特征+基础证(外感表证)肺气闭塞多见于小儿“肺风”和“麻疹”之逆证。小儿肺风,多因感受风寒或热邪郁于肺脏,寒热,咳嗽短促,严重的出现鼻扇,同时涕泪俱无,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等。因肺开窍于鼻,邪郁于肺,肺气闭塞,则清窍不通。治宜开肺为急,不可肃降,以麻黄为主药。若属于风寒者用华盖散,属于热邪者用麻杏石甘汤。肺为水之上源,肺闭则小便不利。现附验案,以为佐证。

肺闭水肿刘姓,男,33岁。全身水肿,已届数月,颈项肿胀若首,****积水如斗,二便闭塞不通。喘息胸闷气短,皮肤干涩无汗,食物水浆不进,脉沉弱,舌质胖淡。用西药利尿剂始有效,终无效;大剂健脾、利水、温肾中药不应。请谦斋会诊。翻阅以往所用中药处方,泄利之剂,用量极大,水肿不退,二便不下,看来常法已不能奏效。细审病情,气短喘息、表闭无汗十分突出,中医理论有“肺为水之上源”之说,肺气闭塞则小便不利,毅然用麻黄汤加减,服药2剂,肺气一开,利下小便几万毫升,水肿遂退[5]。病情危殆,治法脱颖,非胸有成竹者,焉能为此。

6.4.7肺热

特征:咽干、咽喉肿痛[1]、咳喘痰黏不爽、胸痛[3]、咯血[1]、口辣[2]。

共征:口渴、苔薄黄、脉滑数等实热。

基础证:外感温邪或肝火。

按语肺热=特征+共征(实热)+基础证(温邪或肝火)肺热多起于外感温邪;或肝火旺,影响肺气清肃,易使肺脏亦热,表现为咳嗽、痰黏、痰内带血、咽喉不利等。温病初起,大多稍稍恶风,并且很快消失,这时必须区别开始化热和已经化热。开始化热病仍在肺,为咳嗽加剧,口渴引饮,身热增高;已经化热病在胃,为反恶热,午后热势增高,渴喜冷饮,脉转洪大。邪热在肺,可在桑菊饮内加石膏;如果传里入胃,便用白虎汤清中焦为主,不再用肺经药了。

6.4.8痰热阻肺

特征:咳嗽、痰黏不爽[3]或咯吐黄痰[1]、喘促、胸痛[3]。

共征:口燥咽干、苔黄腻、脉滑数等痰热。

基础证:温邪。

按语痰热阻肺=特征+共征(痰热)+基础证(肺热)

痰热阻肺,多起于外感,郁而化热,炼液为痰,痰热互结,壅阻肺络,肺失清肃,为咳嗽、痰黏不爽等,进一步气喘、胸痛、高热。宜在清热化痰基础上,结合泻肺。倘若纯粹属于痰热恋肺,咳嗽不已,咳痰不利,则只须清肺化痰。

6.4.9痰湿阻肺

特征:咳嗽、痰多易出[2]、喘促、胸闷、胃呆恶心[3]。

共征:舌苔白腻、脉象弦滑等痰湿。

基础证:胃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