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谦斋辨证论治学
12378100000020

第20章 谦斋脏腑辨证法则浅解 (3)

第六章 谦斋脏腑辨证法则浅解 (3)

按语心血虚内热=特征+共征(虚热)+基础证(心血虚)汗为心之液,血虚而内热扰,心液不能敛藏心烦虚汗,其特点是动作或闻响声即感心跳加速,并有轰热、头汗或手汗、寐短易醒等,脉多细数,或呈不规律现象。由于心跳加速、轰热,表现为心悸而烦跳,犹如向上跃出之势,病人常说像跳到嗓眼似的。总之,心血虚内热的心悸与轰热、虚汗几乎是同时出现的,了解了这一点,与之相类似的潮热、盗汗、自汗等就不难识别。谦斋常说,心脏以血为体,以阳为用,心血和心阳偏衰,均能发生病变。笔者注意到,谦斋不提心阴虚,其倾向也是不言而喻的。

6.2.3心气不足

特征:脉象细弱结代[1]、心慌心悸、气短[3]、或胸闷[3]、或太息[3]、多汗、甚则胸汗[4]。

共征:倦怠、无力、逐渐形成等气虚。

基础证:形瘦、失眠、健忘等心血虚。

按语心气不足=特征+共征(气虚)+基础证(心血虚)

心以血为体,血虚而生气不强,鼓动血脉无力,脉呈细弱结代。气虚而血运不畅,神不安藏,故心慌心悸,表现为空虚而悸,

病人常说像坐电梯似的,犹如向下滑坠之感,这与血虚内热之烦悸上跃正相反。笔者认为,心气不足的心慌气短,是稍有活动即心慌气促,气短是客观的;心血虚的心悸少气,是自觉气短,气短是主观的。二者均有心悸气短,但心气虚就表现严重,这是由于心气虚是在心血虚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所决定的。再有,心气不足的气短,或表现为胸闷,或表现为太息,三者意思相近,只是叙述证状的角度不同罢了,均应引起重视。多汗与自汗有别,自汗是无其他刺激因素而自然汗出,主要是由于卫气不固,津液外泄。心气不足的多汗是气虚不能敛汗,常由于活动、心慌所致,甚则胸部多汗,名为心汗,多见心气衰弱。

6.2.4心阳衰弱

特征:轻者心慌心悸、重者心痛胸闷[4];甚则心阳衰竭,左胸大痛不止,气闷窒塞,不能言语,面青呼吸气冷,手足青至节[3]。

共征:四末清冷、每逢阴雨、夜间和冬天发作、逐渐形成等阳虚。

基础证:脉象细弱结代、倦怠、无力等心气不足。

按语心阳衰弱=特征+共征(阳虚)+基础证(心气不足)心阳衰弱多起于心气虚。心生血而主血脉,血液循行脉内周流不息,须赖心阳之鼓动。如果心阳衰弱,便会使心脏功能出现障碍,气血循行不利,轻者心慌心悸,重者心痛胸闷,甚则心阳衰竭,左胸大痛不止,气闷窒塞,不能言语,面青呼吸气冷,手足青至节。心气不足亦见心慌心悸,与心阳衰弱之心慌心悸有何不同?心气不足的心慌心悸,每与活动有关;心阳衰弱的心慌心悸,多于阴雨、夜间及冬季发作,便是心阳不足之明证。

6.2.5心寒

特征:心脏剧痛、面色苍白、气窒欲绝、手足厥冷[4]。

共征:四末不温、脉微细、病来急骤等实寒。

兼征:胸闷、气窒欲绝等肺气滞。

按语心寒=特征+共征(实寒)+兼证(肺气滞)伤寒有三阴直中证,而心脏受寒在临床也比较多见。由于寒邪直中,使心脏气血凝滞,表现为四末不温、心脏剧痛、气窒欲绝、面色苍白、手足厥冷、脉象微细,病来急骤。四末不温常见于肾阳虚和一般寒证,确诊为心寒须结合心脏剧痛、气窒欲绝等心证状的特征。凡“真心痛”,乃猝然受寒,邪气直犯心脏,大痛不止,不能言语,面青呼吸气冷,手足青至节,多属危重。

6.2.6心脉瘀阻

特征:胸痛偏左如针刺、胸闷窒塞不得息[3]、重则牵及左肩臂内侧作痛[1]。

共征:疼痛如刺、痛有定处、舌有紫斑等血瘀。

基础证:心气不足或心阳衰弱等。

按语心脉瘀阻=特征+共征(血瘀)+基础证(心气虚或心阳虚)心脉瘀阻多起于心气不足或心阳虚弱。气为血之帅,心气不足则血循不利,心脉不通则痛。心阳鼓动有力,血循脉内而周流不息。如果心阳衰弱,便会使心脏功能出现障碍,血液循行不利而心脉瘀阻。由于内脏的相互关系,如心与肝有相生关系,以及胃之大络名曰虚里等,说明肝、胃有病,均能影响心气不和而血行不畅,出现心痛胸闷等。在临床上,心痛患者往往因精神刺激或饮食不节等引起发病,便是这个道理。

6.2.7心火旺

特征:心烦、失眠、掌热、口舌糜腐[5]、舌尖红刺[1]。

共征:大便秘结、脉滑数、来势急骤等实火。

兼证:小便赤涩、尿血等小肠热证。

按语心火旺=特征+共征(实火)+兼证(小肠热)精神怫郁则心火动,扰及神明,多见心烦、失眠多梦。其华在面,开窍于舌,还见面红、舌尖红刺、口舌糜腐生疮。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移热于小肠,小便赤涩、尿血等。火邪易伤津烁血,营血津液损伤则火热必然愈炽,往往伴见咽干、大便秘结、小溲短赤等。

6.2.8热入心包

特征:初见烦躁不安、舌尖红绛,渐至舌质俱绛、狂妄谵语[1]、撮空引线、循衣摸床等神昏证[3]。

基础证:壮热、汗出、口渴等中焦阳明证。

按语热入心包=特征+基础证(阳明经证)外感证出现神昏,多在伤寒或温病化热,邪传心包。热入心包亦称热入营分,初入营分,舌尖红绛、烦躁不安、夜不安寐;深入营分,舌质俱绛、狂妄谵语、渐至撮空引线、循衣摸床等神昏证。虽然邪传心包,但病邪的根据地没有完全脱离中焦,还兼见壮热、汗出、口渴等,阳明经证是其基础证。所以,清营汤内清营和清气并重,而玉女煎、化斑汤都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减,就是这个道理。必须懂得热入心包病理机制的来龙去脉,才不会见到营分病就只用凉血滋腻药;同时也可体会到神昏用紫雪、至宝等开窍急救是一回事,如何运用汤剂气营两清治本又是一回事,应当标本密切配合。

6.2.9水气凌心

特征:心悸、胸闷[3]、甚则心慌汗出、胸膈窒塞、手臂挛急[1]。

基础证:头眩、心下悸、口渴等水气停聚中焦证;脐下跳动、气从小腹上至心等水气停聚下焦证。

按语水气凌心=特征+基础证(水停中焦或下焦)由于脾肾阳气不足,气化障碍,水气停留体内,不能正常排泄,寒浊上犯胸膈而阻碍心阳,出现心悸、胸闷,甚至胸膈窒塞、心慌汗出、筋脉拘急等,主要由于心阳不振,宜通阳、下气、利水,不需安神。水气停聚中焦而脾阳不足的,兼有心下悸,头眩,口渴不饮,小便短少等;肾脏寒水上逆,证见脐下跳动,气从小腹上冲心,奔脉证即属此类。

6.2.10心气不畅

特征:舌强语謇[3]、耳鸣怔忡[3]、胸闷太息[3]、两臂挛急[3]。

基础证:心血虚或心气虚等。

按语心气不畅=特征+基础证(心血虚或心气虚)心气不畅类似于肝气不舒,虚证、实证都可以引起。在清窍者,舌强语謇,是风痰入络而心气不畅,多见于中风证。怔忡患者,其耳鸣与心脏跳动相应,入夜更为清晰,妨碍睡眠,为血虚而心气不畅。在胸膈者,气虚而心气不畅,亦多胸闷太息。《内经》上说:“思忧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在肢体者,两臂挛急,多见于心脏虚弱者,发作时先心慌气短,胸闷窒塞,继而两臂挛急,必俟心气渐畅,始渐舒展,治宜养血通脉。谦斋治疗心气不畅,一方面以菖蒲、远志等宣通心气;一方面针对病因病机,补心气、或养心血、或通阳复脉、或化痰通络等。

6.2参考文献

[1]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6,6,6,6,6,179,6,64,34.

[2]秦伯未.金匮要略简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3.

[3]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46,113,180,112,112,157,184,94,54,180,146.

[4]秦伯未.心绞痛诊治一得[J].浙江中医杂志,1981,(9):387,387,389.

[5]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14.

6.3脾

脾统血,主运化。维持生命的力量主要是营养,脾能消化水谷,把食物的精华运输到全身,故被称为后天之本。倘若脾的运化能力不足,则食后作胀,因而引起肌肉消瘦,精神疲倦。脾主中气,体阴而用阳,阳气不运,最易湿阻,出现胸闷呕恶,大便泄泻,肌肤浮肿。并能影响其他脏腑的活动,多见脾胃不和、土不生金及土克水等证。

6.3.1脾虚

特征:不知饥饿、食少[1]、食后困倦思睡[1]、食后有胀滞感即欲便[2]、平时便溏,或稍进油腻即大便不成形[3]。

基础证:食呆、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等胃气不和。

按语脾虚=特征+基础证(胃气不和)脾虚,多指脾胃薄弱而引起的消化功能减退现象,表现为食少、便溏,或饮食不慎即大便不成形。饮食不节,先伤及胃,胃伤而后脾病,故胃气不和为其基础证,多见食呆,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等。

6.3.2脾血虚

特征:面色萎黄[2],甚则肤色黄,黄色淡白不泽,目不发黄而小便利[1]。

共征:消瘦、舌质淡、脉细等血虚。

基础证:脾虚或过度劳倦。

兼证:肝血虚或心血虚。

按语脾血虚=特征+共征(血虚)+基础证(脾虚或劳倦)+兼证(肝血虚或心血虚)谦斋指出,血虚证状,以心、肝、脾三经为多见[4]。他在这里已明确提出脾血虚,对此应当深入研究。谦斋认为,脾虚初起,先见食少、便溏;从而营养缺乏、面色萎黄[2];进一步小便利而肤色黄,黄色淡白不泽,目不发黄,系营养缺乏的脾虚血少证,常伴困倦,眩晕,心悸等证[1]。脾血虚与心、肝血虚比较,由于它的特征不多,诊断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脾血虚病史。多有食少、便溏等脾虚病史,或苦力劳倦病史。特别是食少、便溏之脾虚,与面色萎黄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可把它(脾虚)看成是脾血虚的组成部分。②脾血虚特殊色诊。面色萎黄,甚则一身肤色黄,黄色淡白不泽。③脾血虚鉴别诊断。黄疸是一身俱黄,脾血虚则目不发黄而小便利。④脾血虚兼证。脾血虚而见心悸头晕,多先有脾虚、脾血虚,后见心肝血虚,说明心肝受累。⑤现代医学提示。脾血虚的黄色病色,是低色素性贫血的色诊。总的来说,脾血虚者,病因是脾虚,病理为营养缺乏而生血减少,其特殊色诊为面色萎黄,甚则一身肤色黄,黄色淡白不泽,但目不发黄而小便利。

6.3.3中气虚弱

特征:中气不足为胸闷[1],自觉气短[1],大便频[1],或大便先干后溏[5],老人脱肛[1],小便黄浊,有粉样沉淀[1];中气虚弱为神疲困倦、懒言声低、四肢无力、自觉气短,甚则行动喘促[2]。

共征:气短、乏力、逐渐形成等气虚。

基础证:脾虚和脾血虚。

按语中气虚=特征+共征(气虚)+基础证(脾虚和脾血虚)中气虚多起于脾虚,故脾虚为其基础。脾虚是运化功能低下,表现为食少、便溏等;而中气虚是不能升清、全身营养亏乏而导致的气分不足,精神与体能均无法奋起,表现为精神疲倦,懒言音低,四肢无力,自觉气短,甚则行动喘促。《内经》明示:“中气不足则溲便为之变”。故见大便频,或先干后溏,小便流浊、有粉样沉淀等。笔者还注意到,谦斋关于中气不足和中气虚弱的提法,也是有区别的。中气不足是只见中气某一方面的功能异常,初见虚象;中气虚弱为特定的证候群,已是虚证。

6.3.4清阳不升

特征:眩晕欲仆[4]、头痛昏重[1]、身重[1]。

基础证:中气虚或痰湿中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