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谦斋辨证论治学
12378100000016

第16章 谦斋病因十六纲辨证法则浅解 (10)

第四章 谦斋病因十六纲辨证法则浅解 (10)

(3)滋阴降火法。

[论]单纯阴虚者,宜滋液养阴,方如六味地黄丸;阴虚有热当滋阴清热,方如清骨散;阴虚火旺用滋阴降火,方如大补阴丸。

[歌诀]阴虚眩鸣咽遗盗,舌光头颧五蒸潮;滋养滋清滋降火,六味清骨大补晓。

[歌诀解释]前两句概括了阴虚的主证,证见眩晕、耳鸣、咽干、遗精、盗汗、舌光无苔、头面轰热、颧红、五心烦热、骨蒸潮热等。最后一句,六味为六味地黄丸,清骨为清骨散,大补为大补阴丸。

[兼证和治法]阴虚阳盛:由于阴虚而引起的阳盛,既见阴虚又兼阳盛,标本兼顾,滋阴清火,方如知柏地黄丸。

4.15.2阴盛

[主证]怕冷、四肢不温,甚至战栗;阴寒凝滞,生痰多见痰饮咳嗽痰多、喘促,积水多见面目浮肿、身肿、腹水。

[辨]阴盛的里面应该寒,多见怕冷、四肢不温。阴寒凝滞,气化不行,聚湿生痰积水,发为痰饮、水肿等。故阴盛包括中寒(即实寒)、痰饮、积水3组证候。

[治法](1)辛热祛寒法。

(2)温化蠲饮法。

(3)温运逐化法。

[论]阴寒内犯,治宜辛热,方如四逆汤;痰饮壅滞当温化蠲饮,方如小青龙汤;积水内停者,当予温运逐化,方如真武汤。

[歌诀]阴盛怕冷不温栗,痰饮咳喘浮肿俱;祛寒蠲饮温运逐,四逆小青真武知。

[歌诀解释]前两句,概括了阴盛的主证,证见怕冷、四肢不温、战栗、痰饮咳喘、积水浮肿等。最后一句,四逆为四逆汤,小青为小青龙汤,真武为真武汤。

[谦斋医学汇录]参见“寒”、“湿”、“痰”纲有关内容。

[按语]参见“寒”、“湿”、“痰”纲有关内容。

[兼证和治法]阴盛阳虚:由于阴盛而引起的阳虚,既见阴盛又兼阳虚,两者并治,如积水内停,宜温运逐化法,方如真武汤。

[方剂选要]

(1)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

(2)清骨散:青蒿鳖甲银柴胡胡黄连知母地骨皮秦艽甘草。

(3)大补阴丸:生地黄龟甲知母黄柏猪脊髓。

(4)四逆汤:干姜生附子炙甘草。

(5)小青龙汤:麻黄桂枝白芍细辛炙甘草干姜五味子半夏。

(6)真武汤:附子白术茯苓白芍生姜。

[药物分类]

(1)滋阴: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龟甲鳖甲天冬女贞子石斛桑椹淡菜。

(2)清虚热银柴胡地骨皮白薇青蒿生地黄竹茹芦根茅根瓜蒌皮(参见“火”纲之清虚热药)。

(3)蠲阴:逐寒回阳:附子肉桂干姜炮姜吴茱萸丁香乌药荜茇葫芦巴硫黄乌头巴戟天益智仁茴香艾叶(参见“寒”纲之逐寒回阳药)。

(4)化痰:贝母天竺黄杏仁半夏胆星陈皮紫菀款冬花射干浮海石鹅管石海蛤壳枇杷叶胖大海(参见“痰”纲之化痰药)。

(5)利湿:茯苓猪苓泽泻防己通草车前子大腹皮冬瓜皮(参见“湿”纲之利湿药)。

4.16阳

谦斋认为,人体阳气的作用,根本在肾,产生动气,通过脏腑、经络、达脑、通骨髓、走四末、温皮肤腠理等,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上,起着主导的作用[2]。

造成阳病的原因,或由功体衰弱,没有抗病能力,形成阳虚;或由机能亢进,阳热火炽,导致阳盛。所以治疗大法,不离扶阳、抑阳,再结合具体情况,就有不同的治法。

4.16.1阳虚

[主证]最恶隙风、四肢不温、神疲、食少、自利、不渴、脉象沉微。

[辨]此为本身阳气衰弱所引起的寒证,与中寒不同。中寒虽亦能出现阳虚现象,应以寒邪为主,且严重时有格阳于外的假热,阳虚进展多为虚脱证状。

[治法](1)温中扶脾法。

(2)温暖肾命法。

[论]五脏均有阳虚证,脾肾为先后二天,特别值得重视。轻者手足不冷,治脾,方如理中汤;重者手足不温,治肾,方如附子汤。

[歌诀]阳虚隙风不温利,神疲食少不渴知;温中扶脾暖命门,不冷理中温附子。

[歌诀解释]前两句涵盖了阳虚的主证,证见最恶隙风、四肢不温、自利、神疲、食少、不渴等。最后一句“不冷理中温附子”,意思是四肢不冷用理中汤,四肢不温用附子汤。

[谦斋医学汇录]阳虚:恶风最怕门窗隙风,得暖即消失[3]。甚至虽在夏天也不愿打开窗户,常见于脾肾两虚的久泻和痰饮咳喘等患者[6]。脾阳虚则泻下稀薄,肾阳虚则泻下稀水或五更泻[3]。

[按语]脾肾为先后二天,故阳虚多以脾肾为主,以恶风、肢冷、泄泻为辨证要点。阳虚恶风,不像外感证的厚衣拥炉仍然凛寒,“最怕门窗隙风,得暖即消失,甚至虽在夏天也不愿打开窗户”,真是描写如绘。脾阳虚者手足不冷,即手足温;肾阳虚者手足不温,即手足冷。阳虚下利者,脾阳虚为泻下稀薄,即稀如溏便,但质地不;肾阳虚则泻下稀水,即便如鸭屎,或五更泻。

[兼证和治法]阳虚阴盛:由于阳虚而引起的阴盛,治法与阴盛阳虚相同。但因病机不一样,用药各有侧重。

4.16.2阳盛

[主证]口燥、口疳、头痛、目赤、咽喉牙龈肿痛、心烦、失眠、身热、狂躁、吐衄、溺涩、便闭、脉象沉实滑数、舌苔黄腻黄糙或见灰黑、舌质红绛或尖生红刺。

[辨]阳盛包括实火、实热在内,都属里证。有的因表邪传里化热化火,以肠胃两经为多,如壮热、口渴、腹满便闭等,甚则充斥三焦,在上焦为头胀、懊、咽喉肿痛,中焦为渴喜凉饮、胸膈烦闷,下焦为小溲赤涩、大便闭结等。有的起于脏腑之火,如醉饱胃火动,恼怒肝火动,房劳肾火动,忧郁心火动等,因以五脏为主,亦称五志之火。心火的见证为心烦、掌热;肺火为咯血、咽干;肝火为头胀、多怒;脾火为怠惰、嘈杂;肾火为骨弱、尿赤、淋浊等。

人身本有君火和相火,君火指心火,相火有二,一为肝胆之火;一为命门之火,违反正常生理时亦能为害。常见心火上亢则心烦、失眠、口舌糜腐;肝胆火升则头胀、狂乱、胸胁苦满;命门火逆则梦遗、耳鸣、面热足冷等,其中部分也属实火范围。

[治法](1)苦寒制火法。

(2)甘寒清热法。

(3)泻下热积法。

(4)釜底抽薪法。

(5)升阳散火法。

(6)清解内热法。

[论]阳火宜直折,制火用苦寒,方如黄连解毒汤;清热用甘寒,如白虎汤;热盛大便闭结者宜凉下,如大承气汤;因便闭于下而火亢于上及有阴液枯涸趋向者,亦用凉下法,称做釜底抽薪,也叫急下存阴。

火郁于内可用升散,即“火郁发之”的方法,方如升阳散火汤。

脏腑之火,当分别施治,如心火用导赤散;肺火用泻白散;脾火用泻黄散;肝火用泻青丸;肾火用知柏地黄丸。又如君火旺用黄连阿胶汤,相火旺用龙胆泻肝汤,总称为清解内热法。

[歌诀]壮热口渴痞满硬,头胀懊咽肿痛,渴喜冷饮胸膈烦,小便赤涩便闭停;肝火头胀恼怒焦,心火心烦掌心找,脾火怠惰嘈杂见,肺火咯血咽干燥,肾火淋浊赤骨弱,心烦失眠舌糜晓,头胀狂乱胁苦满,梦遗耳鸣面冷脚;甘寒泻下苦寒制,抽薪散火内热清,白虎大承黄连解;升阳青赤黄白知,黄连阿胶龙胆治。

[歌诀解释]前12句,根据阳盛分为3类编串而成。①表邪传里之火,以肠胃两经为多,如壮热、口渴、腹满便闭等;甚则充斥三焦,在上焦为头胀、懊、咽喉肿痛,中焦为渴喜冷饮、胸膈烦闷,下焦为小便赤涩、大便闭结等。②五脏之火,肝火为头胀、恼怒焦灼,心火为心烦、掌心热,脾火为怠惰、嘈杂,肺火为咯血、咽干,肾火为尿赤淋浊、骨弱。③君相之火,心头上亢则心烦、失眠、口舌糜腐,肝胆火升则头胀、狂乱、胸胁苦满,命门火逆则梦遗、耳鸣、面热足冷等。后3句,白虎为白虎汤,大承为大承气汤,黄连为黄连解毒汤,升阳为升阳散火汤,青为泻青丸,赤为导赤散,黄为泻黄散,白为泻白散,知为知柏地黄丸,黄连阿胶为黄连阿胶汤,龙胆为龙胆泻肝汤。

[谦斋医学汇录]阳盛:牙痛龈宣、腮颊颐肿为胃火,目黄口苦、坐卧不宁为胆火,舌糜喉痛、便秘不通为大肠火,癃闭淋沥、赤白带浊为小肠火,小腹作痛、小溲涓滴为膀胱火,头昏体倦、手足心热为三焦火,此六腑之火[9]。

[按语]谦斋在《病因十四纲辨证》中关于阳盛(即实火)的论述,笔墨用得最多,内容也最为详实。他把阳盛分为3类:表邪传里之火、五脏之火和君相之火。外邪传里化热之火,当辨部位,在中属胃,在下属肠,甚则充斥三焦。五脏之火,应根据内脏各自发病的特点而识别之。君相之火亢进则为害,其病理既有阳热火炽的一面,又有耗气烁血的一面,虚实夹杂,与五脏之实火有别。

[兼证和治法]阳盛阴虚:由于阳盛而引起的阴虚,治法与阴虚阳盛相同。但因病机不一样,用药各有侧重。

[方剂选要]

(1)理中汤:白术人参炮姜炙甘草。

(2)附子汤:附子人参白术白芍茯苓。

(3)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山栀子。

(4)白虎汤:知母石膏炙甘草粳米。

(5)大承气汤:大黄玄明粉厚朴枳实。

(6)升阳散火汤:柴胡防风葛根升麻羌活独活人参白芍生甘草。

(7)导赤散:生地木通甘草梢竹叶。

(8)泻白散:桑皮地骨皮炙甘草粳米。

(9)泻黄散:藿香山栀子石膏防风甘草。

(10)泻青丸:龙胆草山栀子大黄川芎当归羌活防风。

(11)知柏八味丸: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知母黄柏。

(12)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白芍阿胶鸡子黄。

(13)龙胆泻肝汤:龙胆草山栀子黄芩生地黄柴胡车前泽泻木通当归甘草。

[药物分类]

(1)扶阳:附子肉桂鹿茸鹿角胶巴戟天补骨脂益智仁仙茅淫羊藿胡芦巴。

(2)抑阳:黄连黄芩黄柏桑皮龙胆草芦荟石膏知母寒水石滑石山栀子牡丹皮(参见“火”纲之清实火药)。

参考文献

[1]秦伯未.中医入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39,33,55,37,41,9.

[2]秦伯未.秦伯未医文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97,480,81,212,72,360.

[3]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40,140,97,217,190,69,163,44,69,75,52,184,28,162,6,29,30,30,22,33,3,75,40,69,163.

[4]上海市卫生局.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273.

[5]秦伯未.金匮要略简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4,6,7,5,22,24.

[6]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184,2,7,21,4,201,196,201,25,217,146,188,221.

[7]秦伯未.关于回阳法的几点体会[J].黑龙江中医, 1965.(3):5.

[8]史宇广,单书健.奇证专辑[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84.

[9]吴伯平,王凤岐,吴大真.秦伯未治疗格律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88.3(5):49,49,51,49.

[10]姜建国,李树沛.中医临床家李克绍[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1:41,87.

[11]秦伯未,张赞臣.常用丸散膏丹手册[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130.

[12]李英麟.谈谈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辨证与治疗[J].江苏中医,196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