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老年护理
12366200000013

第13章 老年人的安全用药与护理

第三节 老年人的安全用药与护理

一、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指导与护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对药物的治疗目的、服药时间、服药方法常不能正确理解,影响用药安全和药物治疗的效果。因此,指导老年人正确用药是护理人员的一项重要服务。

1.全面评估老年人用药情况

(1)用药史评估:详细评估老年人的用药史,包括既往和现在的用药记录、药物的过敏史、引起副作用的药物及老年人对药物的了解情况,建立完整的用药记录。

(2)各系统老化程度评估:评估老年人各脏器的功能情况,如肝、肾功能的生化指标及患病情况。

(3)服药能力评估:包括视力、听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记忆力、吞咽能力、获取药物的能力、发现不良反应的能力。

(4)心理、社会状况评估:了解老年人的文化程度、饮食习惯、家庭经济状况,对当前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的了解、认识程度和满意度,家庭的支持情况,对药物有无依赖、期望、恐惧等心理。

2.密切观察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和预防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老年人的用药安全。

(1)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在观察药物疗效的同时注意观察老年人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如对使用降压药的老年病人,要注意提醒其直立、起床时动作要缓慢,避免直立性低血压。******是临床常用的强心药,该药有效治疗的安全范围狭窄,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个体差异亦较大,若服用不当,极易发生中毒反应,需密切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视觉障碍、神经系统症状及心脏反应。

(2)用药从小剂量递增:用药一般从成年人剂量的1/4开始,逐渐增大至3/4,同时要注意个体差异,治疗过程中要求连续性的观察,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协助医生处理。

(3)联合用药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的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用时,产生的有益(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者有害(降低疗效或增强毒性)的药物效应。①氨茶碱是治疗急、慢性哮喘及阻塞性肺病的常用药物,此药安全范围小。口服时,90%的药物由肝代谢,10%以原药从尿中排出。因此肝药酶在氨茶碱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西咪替丁能抑制肝药酶的活性,如果与氨茶碱合用,则使氨茶碱的代谢变慢,血药浓度升高2~3倍,两者联用时,氨茶碱的用量应减少,并注意血药浓度的监测,以防止氨茶碱中毒。②抗癫药********、苯妥英钠等能促进肝药酶的活性,如果与氨茶碱合用,则使氨茶碱的代谢变快,达不到治疗量。因此,联合用药一定要慎重。

(4)定期监测:使用对骨髓、肝、肾、眼、耳等有损害的药物时,应注意血药浓度的监测,定期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查,便于早期发现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及时调整药量及种类。对长期服用某一种药物的老年人,也应注意监测血药浓度。

(5)开展安全用药健康教育:让病人理解正确服药的意义,护理人员可采取健康咨询、老年保健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老年保健展览、个别指导等综合性教育方法,实施安全用药健康教育,让老年人循序渐进学习相关知识。鼓励老年人参与治疗方案与护理计划的制订,提高老年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6)加强老年人用药护理,提高依从性:①对住院、住公寓的老年人,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给药操作规程,按时将早晨空腹服、食前服、食时服、食后服、睡前服的药物分别送到病人床前,并照顾其服下。②对独居的老年人,将一周需用的药物预先分放好,便于老年人服用,也可建立服用药品的日程表或备忘卡。独居老年人服药自理存在问题者则需加强社区护理干预。③对于精神异常或不配合治疗的老年人,护理人员需协助和督促病人服药,并确定其是否将药物服下。④对吞咽障碍的老年人,可通过鼻饲管给药。⑤外用药物应与口服药分开放置。护理人员应详细说明,并告知家属。并在盒子外贴上红色标签,注明不可口服。⑥帮助老年人保管药品,定期整理药柜,保留常用药和正在服用的药物,弃除过期变质的药品。

3.加强药物治疗的健康指导

(1)加强老年人用药的解释工作:护理人员要耐心向其解释药物的种类、名称、用药方式、药物剂量、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和期限等,必要时,以书面的方式,在药袋上用醒目的颜色标明用药的注意事项。此外,要反复强调正确服药的方法和意义。

(2)鼓励老年人首选非药物性措施:指导老年人如果能以其他方式缓解症状的,暂时不要用药,如失眠、便秘和疼痛等,应先采用非药物性的措施解决问题,将药物中毒的危险性降至最低。

(3)指导老年人不要滥用非处方药:一般健康老年人不需要服用滋补药、保健药、抗衰老药和维生素等。只要注意调节好日常饮食、注意营养、科学安排生活、保持平衡的心态,就可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对体弱多病的老年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治,恰当服用滋补药物。

(4)加强家属的安全用药知识教育: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指导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其家属进行有关安全用药知识的教育,使他们学会正确协助和督促老年人用药,防止发生用药不当造成的意外。

指导老年人如果能以其他方式缓解症状的,暂时不要用药,如失眠、便秘和疼痛等,应先采用非药物性的措施解决问题。

二、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与护理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量情况下,由于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而发生意外、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不利或有害反应,包括药物副作用、毒性作用、依赖性、变态反应、继发反应、致畸性、致癌、致突变和特异性遗传素质等。

1.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1)直立性低血压:老年人血管运动中枢的调节功能减弱,压力感受器发生功能障碍,即使没有药物的影响,也会因为体位的突然改变而产生头晕。当使用降压药、三环抗抑郁药、利尿药、血管扩张药时,更容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因此,在使用这些药时应特别谨慎。

(2)精神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尤其大脑最易受药物作用的影响。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增高可引起精神错乱、抑郁和痴呆等。老年人使用中枢性抗胆碱药苯海索,即使小剂量也会发生精神错乱。如洋地黄类药、酚噻嗪类药、吲哚美辛、皮质激素、甲基多巴、利舍平等,均可引起抑郁症。使用中枢性抗胆碱药左旋多巴或金刚烷胺,可引起大脑兴奋,加重痴呆症状。

(3)耳毒性:老年人由于内耳毛细胞数目减少,听力有所下降,易受药物的影响,而产生前庭症状和听力减退,甚至永久性耳聋。年老体弱者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多黏菌素可致第八对脑神经损害。最好避免使用此类抗生素和其他影响内耳功能的药物。

(4)尿潴留:患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人,使用呋塞米、依他尼酸等强效利尿药可引起尿潴留。使用阿托品、颠茄等抗胆碱药物时,也易引起尿潴留。三环抗抑郁药和抗帕金森病药有副交感神经阻滞作用,老年人使用这类药物可引起尿潴留,而伴有前列腺增生及膀胱颈纤维病变的老年人尤易发生。使用时,开始应以小剂量分次服用,然后逐渐加量。

(5)药物中毒:老年人各个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减退,肝、肾解毒功能也相应降低。因此,老年人用药容易中毒。在使用各类药物时,应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重视对老年患者的用药指导、提高老年患者的遵医行为,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2.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原因

老年人由于药动学的改变,各系统、器官功能及代偿能力逐渐衰退,机体耐受性降低,患病率上升,对药物的敏感性发生变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

(1)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易产生药物的相互作用。

(2)老年人由于药动学的改变,各系统、器官功能及代偿能力逐渐衰退,使具有药理活性的代谢产物蓄积,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在治疗药效欠佳时,若加大剂量,使老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此外,老年人机体内环境稳定性减退,中枢神经系统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镇静药易引起中枢过度抑制;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使药物变态反应发生率增加。

(3)滥用非处方药。有些老年人常因缺乏医药知识,擅自服用、滥用滋补药、保健药、抗衰老药和维生素,用药的次数和剂量不当,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3.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

(1)预防性护理:①严格遵照医嘱服药。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差,听力、视力均有所减退,易发生忘服、误服、重复服或多服的情况,嘱咐老年人在用药前认真核对药名和医嘱,用醒目的字迹标明用药方法和次数,真正做到遵照医嘱按时、按量和按次数服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②嘱咐老年人不要随便服用治疗方案以外的药物。尽量减少服药种类及剂量,尤其是肝、肾功能减退的老年人。虚弱的老年人对药物较为敏感,注意剂量宜酌情减少,以保证老年人的用药安全。③护理人员应加强治疗过程中的连续性观察。告诉老年人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做出初步判断。如凡可引起头晕及低血压的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头晕、头痛、视力改变等症状。教会老年糖尿病患者和家属识别低血糖的症状,随身携带糖果、饼干和糖尿病卡,便于发生意外时的救治。

(2)针对性护理:在药物治疗中,如老年人出现头晕、头痛症状时,应让老年人立即坐下或躺下,并测量血压,防止病情加重;服用******的老年患者,出现中毒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进行相应护理。

(3)心理护理:对于老年抑郁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注意结合心理的疏导,减少抗抑郁药的使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减少用药。

医药卫生人员及全社会都应关注老年朋友,让他们在病有所医的同时,做到合理用药,药到病除,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