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看病就医指南
12365600000039

第39章 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2)

第4章 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2)

雌激素类药物能影响机体中血脂的正常含量,使葡萄糖的耐量试验减低,并可引起血小板和红细胞数量减少;盐皮质激素易导致水、钠潴留和影响血钾水平;肾上腺素减少钙、磷的吸收,且排除量增加,故血钙、血磷偏低。该类药物还能明显升高血糖值,如果不了解用药情况,临床上会误诊为糖尿病。

4.某些治疗药物

输液治疗(尤其是快速补液)由于血液不同程度稀释,可导致许多化验项目检测值偏低;高渗葡萄糖可使血糖明显升高;钾、钠、氯、钙等治疗药可引起电解质升高;利尿剂可使血钾降低;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可小便常规检查呈尿蛋白阳性结果。

5.使某些检验标本着色的药物

药物主要使尿液着色,从而影响色泽观察及仪器色相分析的测定结果。如服用利福平后尿液呈橙红色;服维生素B2、痢特灵、黄连素和阿的平等尿液呈黄色;服苯琥珀后尿液呈橘红色;服氨苯蝶啶后尿液呈绿蓝色,并有蓝色荧光,这些着色将干扰小便检测仪的色相识别功能出现错误检测结果。

与药物使用后会出现干扰检验结果不同的是,不少药物引起的检验结果改变是临床上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方式。如肿瘤化疗药会影响造血系统功能;抗结核类药物可引起肝功能改变;有些药物能影响水、电解质的代谢等等。对此,建议被检查者及医生应了解其用药情况,掌握可能出现的某些用药反应,当检验结果出现异常时,要引起足够重视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以减少药物对患者的毒性作用。

总之,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清除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建议检验取样时应避开血药浓度高峰期,在被检者疾病情况许可(由医生决定)时,应在检验的前几天停止用药,以尽可能或完全排除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三、实验因素

1.检测标本量的局限

许多项目对标本的检验均采用以点代面的做法。如血常规检查用血量仅为20μl,相当于米粒大的一滴血,其报告结果就代表取血时全身数千毫升血中的检测值。但假若这20μl的血液检测标本中混有5μl的组织液(见于多种原因的血流不畅,挤压所致),那么结果误差就高达25%,真可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另外,一次大便排出量在数百克,而常规检测所用标本量仅有米粒大小,大约为数毫克。

以虫卵检测为例,即使某人有肠道寄生虫(蛔虫、钩虫等)感染,要在这么少的标本中检出虫卵,无异于“大海捞针”;就是采取标本用量较多、检出阳性率较高的“饱和盐水漂浮法”也是“沙里淘金”,因为任何方法均不可能用一次全量大便进行检测,而虫卵又不像脓血成分可以凭肉眼选择性挑取,若是寄生虫感染者,恰巧在所取的微乎其微的大便中不含虫卵,其检测结果当然就为阴性了。所以,某些检验项目(如大便、血液中的寄生虫及白带中的滴虫、真菌检测等)结果可因所取标本的“局限性”而带来一定偏差,此时它不能完全代表病人的真实情况。例如大便常规检测,有时所检查的标本中“未查见虫卵”并不能完全排除被检者大便中没有虫卵;同样,白带检测未发现****滴虫或真菌,只说明所取的白带中无滴虫或真菌,并不能完全排除被检者滴虫或真菌感染。实际上这是有关统计学的话题,即所取小样本是否能代表总体状况。这也说明送检样本的质量对检测结果何等重要。

2.感染“窗口期”检测的局限性 所谓窗口期,就是从人体感染某种病原体之时起,至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到足够数量能被某种实验方法检出(或病原体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这段时期,或机体对这种病原体进行反应、杀灭、清除过程(免疫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应抗体的量足够多到能被实验检出的这段时期。“足够数量”是指能被当前的某测试手段检测出来的数量。人被某些病原体(病毒、细菌等)感染后,身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来与之对抗,当身体经过一定时期逐渐产生足够多的抗体后,抗体测试才能呈阳性。“窗口期”内,目前的某种检测手段不能检出这种病原体或相应的抗体,即此期内不能证实人体已感染此种病原体。不同的人对病毒感染的反应有一定差别,以至于不同的人“窗口期”的时间长短也有一定变化。同样,不同种类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窗口期的长短也不一样,如常见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用酶联免疫法检出病毒抗原(HBV)的窗口期是2~4个月;用PCR(基因检测)技术检测HBV,窗口期为6~15天;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窗口期为3~5周。

处于窗口期的带菌(毒)者,机体已经存在致病隐患,并且这些带菌(毒)者已具有了一定的传染性。但实验检查却不能证实,常为阴性结果。如果此期献血、捐献骨髓或器官,受赠者将极有可能被感染。所以,尽管献血者经过严格的相关项目体检,但并不能保证受血者百分之百的安全,建议临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时,应向患者讲清楚,最好鉴定相关协议,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依据“窗口期”的概念得知,对某些感染性疾病的检测(如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时效性,即今天检测为正常结果,并不代表以后检测也正常。所以,某些疑似被检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某些项目进行不定期检查,不能以为一次正常就万事大吉,二次异常就怀疑检验结果误差,这是病情发展、转归的结果。

3.试验方法及仪器性能的局限性 试验方法与技术也是决定试验结果质量优劣的重要环节。

某检测项目,有数种方法或技术可以完成它,一般来说,我们会选择技术先进、方法简便、满足临床要求、质量可靠、经济可行的方法。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与光学、电子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检验技术已逐步进入自动化、系统化时代,试验方法与技术更加先进和规范,因而检测质量相应明显提高。

但是,有的试验方法和仪器性能还是存在一些缺点,例如,目前常用的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几种方法,如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玻片试验(PRP)、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甲苯胺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TREST)的诊断特异性都不太令人满意,结果偶尔可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特别是一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未感染梅毒但梅毒抗体检测却为阳性);又如三分类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只能粗略将白细胞分为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中间细胞三群,而对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各类变异和幼稚细胞就不能明确区分。但这些细胞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的,它们大量出现,一定是某些疾病的指针。如白血病患者血液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幼稚细胞明显增多。显然,三分群血细胞计数仪是有缺陷的,它不能完全适应临床的需求,当然,这些缺陷技术人员可以应用其他方法(如将血液涂片、显微镜观察)来弥补。

既然试验与方法技术的缺陷会给检验结果带来不真实性,那么,是否就没有检验之必要了呢?当然不是。任何实验室选择某种方法或技术时,都会对该方法进行一系列的方法学评价,所选方法首先应考虑检测质量是否符合临床需求,试验误差应符合质量组织制定的允许误差。方法一旦选定,还要同时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在方法与技术应用后,日常工作中不但要完成室内质量控制,还要完成业内质量组织进行的室间质量评价等质量活动,以保证日常检测结果符合质量要求。也就是说,通过这一系列的质量保证工作,试验误差是可监测和控制的。另一方面,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毕竟只是少数(没有统计学意义),并不存在普遍意义,同时,有的试验缺陷还可应用其他技术或手段来弥补(例如血球计数仪的缺陷)。最重要的是,疾病的诊断既要有患者体征、试验依据,同时还要综合被检者的全部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