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告别痛经36计
12352800000038

第38章 ——药茶疗法

第三十二章——药茶疗法

1. 什么是药茶疗法

药茶疗法是指应用某些中药加工制成茶剂,用于防治有关疾病的一种方法。而茶剂是指含有茶叶或不含茶叶的药物,经过沸水冲泡或煎煮取汁,代茶饮用的一种制剂。

药茶疗法是一种重要的自然疗法,其历史相当悠久。早在4 000多年前的神农时代,劳动人民便发现了茶的解毒作用,有文字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此后,人们开始栽培茶叶,并把它用作养生保健防病之品,对其医疗作用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即指出“茶治便脓血甚效”。《唐本草》曰:“茶,味甘苦,微寒无毒,去痰热,消宿食,利小便。”随着医疗实践经验的进一步积累,人们开始在茶末中掺入一些药物一起泡服,从而形成了药茶这一新剂型;同时又扩大了药茶的品种范围,把一些带有苦味的植物叶、茎、根、皮等碾碎后如茶一样煎泡饮用的药物,统称为“茶”。历代医药学家都很重视茶剂的研究,不少医籍记录有茶疗方。如《外台秘要》有消渴茶,《太平圣惠方》中记有药茶方10余则,《食鉴本草》亦有药茶方多种。近来,人们对茶叶及茶剂的研究更为深入,茶疗的范围亦迅速扩大,出现了不少关于药茶疗法的专著。

药茶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以药味组成分类,则有单方药茶和复方药茶;按有无茶叶分类,可分为含茶药茶和无茶药茶;按剂型有药茶和药露;按入药部位有花类药茶、叶类药茶、茎类药茶、皮类药茶等;按饮用季节,有春季药茶、夏季药茶、秋季药茶、冬季药茶;按功效主治有保健茶、减肥茶、健美茶、降压茶、降脂茶、活血茶、清暑茶等。

就茶叶而言,根据茶叶的制法、品质以及销售习惯,可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和紧压茶5大类。红茶是经过完全发酵的茶,品质细嫩,色泽乌润,冲泡后色红鲜艳,清澈见底,滋味甘醇,香味芬芳,叶底匀嫩鲜红。主要品种有祁红、滇红、宜红等。绿茶是未经发酵的茶,未用高温杀毒而保持原有的绿色。冲泡后色绿汤清,叶底碧绿,滋味浓厚鲜爽,主要品种有龙井、毛尖、碧螺春等。乌龙茶即青茶,为半发酵茶。外形粗壮松散,呈紫褐色,兼有绿茶的鲜浓和红茶的甘醇,茶汤棕红明净。叶底绿叶镶红边。主要品种包括武夷岩茶、安徽铁观音等。花茶是把香花放入茶杯中泡制而成,香气芬芳浓厚,汤色清澈,淡黄明亮,叶底细嫩匀净。花茶主要包括茉莉花茶、玉兰花茶、玫瑰花茶、桂花茶等。紧压茶又称茶砖,是用黑茶、晒青和红茶的副茶为原料,经蒸制,装模加压而成的再制茶。主要品种有花砖、米砖、饼茶等。

药茶的剂型有:①冲泡剂:此种茶剂可直接放入杯中,加沸水冲泡,加盖闷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②煎煮剂:此种茶剂须先用凉水浸泡,再放入沙锅中煎煮,取汁,倒入杯中代茶饮用。③散形剂:将药茶成分制成粗未,混合均匀,分成若干份,每次取一份,冲泡或煎汁饮用。④袋泡剂:将药茶制成粗末,混匀后烘干成颗粒状,按剂量分装入特制的滤纸里,冲泡时带包放入杯中浸泡饮用。⑤块型剂:将药茶粉碎,混匀后,加入适量神曲或面粉作黏合剂,压模成块,低温风干后备用。每次取一小块,直接泡服。⑥露剂:将新鲜的瓜果、花草等放入容器中,经蒸馏水取得的汁液称为露剂。可直接饮用或加适量温开水调合饮用。⑦汁剂:将新鲜的水果及中药、蔬菜经压榨加工,取得的液体称为汁剂。可直接饮用或加温开水冲服。

2. 药茶疗法治痛经

(1)红花茶

[组成] 红花5克,檀香5克,红糖25克,绿茶1克。

[制法] 上述原料用开水冲泡或水煎服。

[功效] 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用途] 适用于闭经、痛经等。

[用法] 代茶饮。

(2)痛经茶

[组成] 香附10克,乌药10克,延胡索10克,肉桂3克。

[制法] 以上4味,沸水冲泡。

[功效] 温经理气,活血止痛。

[用途] 适用于青年妇女痛经,症见月经前或经行时少腹部隐痛,时有胀满感,或时感少腹冷,得热则舒。

[用法] 代茶频饮,每日1剂,连服3~5天。

(3)川芎调经茶

[组成] 川芎15克,茶叶6克。

[制法] 以上2味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渣取汁。

[功效] 行气开郁,活血止痛。

[用途] 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腹痛,风热头痛,胸痹心痛等。

[用法] 饭前代茶热饮,每日1~2剂。

(4)玫瑰花茶

[组成] 玫瑰花15克。

[制法] 以上1味,沸水冲泡。

[功效] 理气解疏、和血散瘀。

[用途] 适用于经期腹痛,尤其适用于肝郁气滞型痛经。

[用法] 代茶频饮。

(5)月季花根茶

[组成] 月季花根15克。

[制法] 以上1味加水煎汤。

[功效] 活血调经。

[用途] 适用于痛经。

[用法] 代茶频服。

(6)当归茶

[组成] 当归10克。

[制法] 以上1味切片,加水煎汤,去渣取汁。

[功效] 补气养血。

[用途] 适用于气血虚弱痛经,症见体质素虚,气血不足,小腹隐痛,喜温喜按,经血量少,色淡质稀。

[用法] 代茶饮。

(7)调经茶

[组成] 制香附150克,当归30克,莪术30克,藿香30克,枳壳30克,白芍30克,五灵脂30克,延胡索30克,吴茱萸30克,肉桂30克,牡丹皮30克,茯苓30克,砂仁30克,小茴香30克,紫苏叶30克。

[制法] 将小茴香研碎,过粗罗;再将另15味研为细末,过筛与小茴香末共拌匀;另取熟地黄150克,加水煎成膏状,再将上药末加黄酒60毫升搅拌,晒干即成。分装每袋9克,每服1袋,沸水冲泡。

[功效] 理气活血,破瘀止痛。

[用途] 适用于痛经和月经不调。

[用法] 代茶饮。

(8)艾叶茶

[组成] 艾叶20克,红糖15克。

[制法] 以上2味加水煎汤,去渣取汁。

[功效] 温经脉,祛寒湿。

[用途] 适用于寒湿凝滞痛经。

[用法] 代茶饮。

(9)桂枝山楂茶

[组成] 桂枝5克,山楂肉15克,红糖30克。

[制法] 以上前2味加水用文火煎汁,加红糖再煎片刻。

[功效] 温经通脉,化瘀止痛。

[用途] 适用于寒性痛经。

[用法] 代茶饮。

(10)二花调经茶

[组成] 玫瑰花9克(鲜品加倍),月季花9克,红茶3克。

[制法] 以上3味共制粗末,沸水冲泡,加盖闷10分钟。

[功效] 活血祛瘀,理气止痛。

[用途] 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痛经,量少,腹胀痛,经色黯或挟块,或闭经等。

[用法] 经行前几天代茶温饮,不拘时,每日1剂,连服数天。

(11)益母草茶

[组成] 干益母草20克,绿茶1克。

[制法] 以上2味,沸水冲泡,加盖闷5分钟。

[功效] 活血调经。

[用途] 适用于原发性痛经。

[用法] 代茶饮。

(12)四花茶

[组成] 月季花1克,玫瑰花1克,凌霄花1克,桂花1克,红糖适量。

[制法] 以上5味,沸水冲泡5分钟。

[功效] 活血祛瘀,理气止痛。

[用途] 适用于血瘀型痛经。

[用法] 代茶温饮。

(13)月季芎归茶

[组成] 月季花9克,益母草30克,川芎6克,当归6克。

[制法] 以上4味加水煎汤。

[功效] 活血调经。

[用途] 适用于月经不调和痛经。

[用法] 代茶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