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告别痛经36计
12352800000014

第14章 ——艾灸疗法

第十一章——艾灸疗法

1. 什么是艾灸疗法

灸法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对人体可起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作用,治疗过程中有舒适感,因此很受患者欢迎。

施灸材料主要是艾叶制成的艾绒。中医认为,艾属温性,其味芳香,善通十二经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的作用。虽然在灸治过程中艾叶进行了燃烧,但药性尤存,其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进入体内,渗透诸经,起到治疗作用;又可通过呼吸进入机体,起到扶正驱邪、通经活络、醒脑安神的作用;对位于体表的外邪还可直接杀灭,从而起到治疗皮部病变和预防疾病的作用。在中脘施灸,可以温运脾阳,补中益气。常灸足三里,不但能使人体消化功能旺盛,而且可增加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收到防病治病、抗衰防老的效果。

研究表明,燃艾时可产生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学物质。艾燃烧后生成一种物质,有抗氧化并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自由基清除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灸法是以燃烧艾绒而治病,燃烧时的热效应也是产生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灸法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作用可治疗因为寒冷引起的疾病。随着历史的发展,艾灸治疗疾病的范围早已超出了寒证的范围,它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驱风解表、消瘀散结、拔毒泄热、温中散寒、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回阳固脱、预防保健等作用,可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多种疾病,涉及寒、热、虚、实诸证。产生这些治疗效果,均与燃艾时产生的热作用是分不开的。艾灸时产生的热恰到好处,除了使人感到特别舒适外,更是一种良性治疗因子,这种因子作用于腧穴,具有特别的亲和力,艾火的热力不仅影响穴位表层,还特别能通过腧穴深入体内,影响经气,深透筋骨、脏腑以至全身,发挥整体调节作用,而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毫米,并被机体吸收。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说明了穴位具有辐射共振吸收功能。

经络腧穴是艾灸施术的部位,灸法防治疾病的“综合效应”,是由艾灸理化作用和经穴特殊作用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艾灸的药性作用和热作用只有作用于经络腧穴,才能起到全身治疗作用。例如,艾灸保健作用的产生是与强壮穴结合的结果。艾灸作用于关元穴有回阳救逆的作用;艾灸作用于百会穴有升阳举陷的作用;艾灸作用于阿是穴可起到消瘀散结、拔毒泄热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经穴是灸法作用的内因,而艾灸产生的药性和热是灸法作用的外因。内、外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共同发挥灸法防治疾病的“综合效应”。

虽然目前尚无艾灸的药化作用进入经络特殊传递途径的直接研究,但其他类似研究可证明这一特殊途径的存在。在穴位注射的研究中发现,在适当选穴的情况下行药物穴位注射,可在短时间内产生与静脉注射同等或更强的药效,并认为穴注下药效的产生并非通过血液循环的途径,而是另有作用途径和机制。这一不同于血循环的途径,就是经络的特殊途径。这一研究证实了经、穴特殊作用途径的存在。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艾灸的药化物质,通过穴位皮肤进入腧穴后,也完全可能通过此途径到达病位和全身,并较快地起到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艾灸产生治疗作用的机制,虽然传统中医的认识源于临床经验的总结,但与现代研究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而现代研究结果为传统艾灸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因此认为,灸法的作用是由艾灸燃烧时的物理因子和药化因子,与腧穴的特殊作用、经络的特殊途径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效应”。经络腧穴对机体的调节是灸法作用的内因,艾灸时艾的燃烧和所隔药物是灸法作用的外因,两者缺一不可。

2. 艾灸疗法有哪些种类

(1)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圆锥形的艾炷。常用的艾炷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莲子。灸时每燃完一个艾炷,叫作一壮。艾炷灸又分直接灸与间接灸两类。所谓直接灸,即将艾炷放在腧穴上施灸。根据灸时有无烧伤化脓,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①无瘢痕灸:先在施术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或温水以增加黏附作用,再放上艾炷点燃,当病人感到疼痛时,即更换艾炷再灸。一般灸3~5次,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晕为度。本法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病人易于接受,应用广泛。②瘢痕灸:先在施术部位涂敷蒜汁,以增加黏附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炷施灸。每个艾炷需燃尽自熄后除去灰烬,方可另换艾炷施灸,一般灸5~10次。在灸治过程中,为了减轻疼痛,可用手在施灸部位的周围轻轻拍打以缓解疼痛。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5~6周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留下瘢痕。

《针灸问对》中说:“若要安,膏肓、三里不要干”,即指这种瘢痕灸。所谓间接灸是艾炷不直接放在皮肤上,而用不同的药物隔开,由于所用药物不同,名称也不相同,如以生姜片间隔者称隔姜灸,以食盐间隔者称隔盐灸。常用的间接灸又有以下几种。③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2~3厘米、厚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次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疱为度。④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次数。⑤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⑥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未,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次数为止。

(2)艾卷灸:又称艾条灸或悬灸,此指将艾绒卷成条状施灸。艾条是用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圆柱形,越紧越好,封口而成。如在艾绒中掺入其他药物则成为药条。使用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置于离皮肤1~2寸之上而灸之。由于艾条悬于穴位之上,并不接触皮肤,故称悬灸。此种方法操作简便,不易烧灼皮肤,可以自己施灸,故被广泛使用。

(3)温针灸:此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人体内。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须施灸的疾病。操作方法是针刺得气后,将毫针固定在适当的深度,用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燃完为止。也可在针柄上穿置一段艾条(长1~2厘米)施灸。

(4)灯火灸:以灯心草蘸香油,点燃,在小儿身上施灸。本疗法主要用于小儿惊风、昏迷等急性病证。

3. 艾灸的方法及禁忌是什么

首先要根据体质情况及所需的养生要求选好穴位,将点燃的艾条或艾炷对准穴位,使局部感至有温和的热力,以感觉温热舒适,并能耐受为度。施灸时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如不讲灸法次序,先灸下部、后灸头部,患者常出现面热、咽干、燥等症。施灸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燃烧的艾绒燃火或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

艾灸时间,可在3~5分钟,最长到10~15分钟为宜。通常,健身灸时间可略短,病后康复施灸的时间可略长;春、夏二季,施灸时间宜短,秋冬宜长;四肢、胸部施灸时间宜短,腹、背部位宜长,老年人、妇女、儿童施灸时间宜短,青壮年则时间可略长。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的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很快即可自行消失。若出现水疱,小者可自行吸收,大者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放出水液,再涂以獾油或甲紫,并以消毒纱布包敷。瘢痕灸后,可在局部盖以消毒敷料,以防止摩擦,预防感染,保护痂皮。若并发感染,灸疮有黄绿色脓液或有渗血现象,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

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对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

4. 艾灸疗法治痛经(1)

痛经发生多与肝肾二脏及冲任二脉有关,其主要原因是气血运行不畅。如属寒湿阻滞者取穴中极温通胞宫,调理冲任;归来穴温经活血,理气上痛;地机穴乃脾经之郄穴,散寒通经以止痛;湿胜者加取阴陵泉利湿。如属肝气郁结者,取气海、归来穴理气活血,调和冲任;太冲为肝经原穴,有疏肝解郁,调理气血的作用;三阴交调气行血,痛经可止;胁肋痛胀加阳陵泉理气消胀止痛。如属肝肾亏损者,取旰俞、肾俞以补肝肾、养冲任;关元补益肝肾;太溪滋阴补肾,足三里以促气血生化之源,充养胞宫。肾阳虚者加命门温补肾阳;肾阴虚者加三阴交养阴补肾。

(1)寒湿凝滞

[治则] 温经散寒,祛湿止痛。

[主穴] 中极、归来、地机。

[配穴] 湿甚者加阴陵泉。

[灸法] 每日施灸1~2次,每次5~10壮,可以艾条悬灸。

(2)肝气郁结

[治则] 疏肝解郁,活血调经。

[主穴] 气海、归来、太冲、三阴交。

[配穴] 胁肋胀痛加阳陵泉。

[灸法] 每日施灸1次,每穴3~5壮,可用艾条悬灸。

(3)肝肾亏损

[治则] 补益肝肾,调理冲任。

[取穴] 肝俞、肾俞、关元、太溪、足三里。

[配穴] 肾阳虚者加命门,肾阴虚者加三阴交。

[灸法] 每日施灸1~2次,每穴5~10壮,或用艾条悬灸。

5. 艾灸疗法治痛经(2)

(1)发疱灸:以底径为1厘米之艾炷1枚置附片中心,点燃后安于中极穴上。艾炷燃尽更换,如热使患者难以忍受时,可将附片提起数秒钟后再放下,至灸处皮肤红晕直径达5厘米以上,中央微现泛白透明时停用,覆以消毒敷料,胶布固定。数小时后灸处即起水疱。由小而大,直径可达1~2厘米。水疱待自行吸收。本法对虚性、寒性痛经疗效较好。治疗时间在经前10天左右为宜。

(2)取关元、气海、曲骨、外陵、三阴交穴。按艾卷温和灸法操作施术,每次选用3个穴,每穴施灸20分钟左右,连续治疗4天。腰痛重者,加灸肾俞。4次为1个疗程,治疗间隔4天,适应于痛经,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天施灸术。

(3)取神阙、子宫穴。按灸法常规施灸。取川牛膝、乳香、没药、白芍、丹参、红花、山楂、广木香各15克,上药共研细末,加冰片1克,混合后储瓶备用。敷灸时每次取上药30克,以姜汁(或黄酒)适量调和糊膏状,分别敷于神阙、子宫穴,上盖纱布(或油纸),橡皮膏固定即可,2日换1次药,应于月经前3天(或经期)敷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