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告别痛经36计
12352800000011

第11章 ——拔罐疗法

第九章——拔罐疗法

1. 什么是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的治病机制可以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两种角度来解说。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

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或内伤情志后,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如瘀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这些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通过经络和腧穴走窜机体,逆乱气机,滞留脏腑;瘀阻经脉,最终导致种种病症。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有一种较强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经络穴位上,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使体内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吸出体外,从而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使脏腑功能得以调整,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如经络不通则经气不畅,经血滞行,可出现皮、肉、筋、脉及关节失养而萎缩、不利,或血脉不荣、六腑不运等。通过拔罐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儒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功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治疗时罐内形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甚至破裂,红细胞破裂,表皮瘀血,出现轻微的自身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组胺和类组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负压的刺激,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改变局部组织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及白细胞吞噬活动,增强机体体能及人体免疫能力。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内压对局部部位的吸拔,能加速血液及淋巴液循环,促进、加快肌肉和脏器对代谢产物的消除排泄。

2. 拔罐疗法治痛经

方法1

(1)腹部取关元、气海穴,留罐10分钟。

(2)背部取肝俞、脾俞、胃俞、肾俞穴,留罐5~10分钟。

(3)下肢取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穴,留罐5~10分钟。王玉国医师采用刺血加拔罐法治疗痛经患者55例,取得了治愈率78.18%,有效率98.18%的良好效果。方法是:取次髎、关元穴,次髎穴用三棱针挑针后拔罐10分钟,令其出血2~5毫升;关元穴向下斜刺1.5~2寸,使针感达小腹及阴部为宜。实证用毫针泻法,虚证用补法,留针20分钟。于每次月经来潮前3~5天开始施治,每日1次,至月经来潮时止,每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方法2

取穴:肾俞、胸腰部(后背)、骶椎两侧、下脘。

施术:选用大小适当的玻璃火罐,用闪火法将罐吸附于所选部位上,每次只拔2~3罐,留罐25~3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