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便秘防治一本通
12343400000040

第40章 常见问题 (3)

第一节常见问题 (3)

痔,俗称痔疮。痔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的柔软静脉团(血管瘤样改变),或肛管下端皮下血栓形成和增生的结缔组织。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有“十人九痔”之说。目前根据现代医学上“痔”的概念,结合其发生部位将痔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类。

一方面,便秘是痔产生的机械性因素之一。

(1)便秘时,干硬粪块压迫直肠,使直肠黏膜下层的静脉直接受压,直肠****静脉回流障碍,特别是直肠上静脉及其分支,缺少静脉瓣,血液容易淤积,从而促成痔的形成。

(2)便秘者,大便努挣,可使腹压增高,****、直肠被压,使直肠****静脉回流受阻,加上直肠血管排列的特点,在不同平面穿过肌层,更易受粪便压迫,使黏膜下静脉扩大、曲张而出现痔。

(3)便秘严重者,甚至可导致直肠黏膜和肌层分离脱出,肛管随粪便下移,久之则容易产生痔。

(4)便秘时,干燥的粪便通过****,过度牵张****部皮肤,撕裂皮肤皱褶,引起感染、水肿和炎症。如多次反复损伤,则使皮肤皱褶肿大、增多、结缔组织增生,成为结缔组织性外痔。

(5)若患内痔,其表面仅覆有极薄的黏膜,便秘者,排出的干燥粪便易损伤内痔而造成出血、便血。

另一方面,痔可引起便秘或加重便秘。由于痔疮可引起排便疼痛,特别是内痔发生脱出并绞窄时疼痛非常强烈。因此,导致患者惧怕排便时疼痛而不敢排便或强忍不便,使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从而促成便秘或加重便秘。特别是进行痔疮手术后,如果手术中肛管表皮切除过多,手术切口二期愈合后瘢痕形成、收缩,使肛缘外翻,****口缩小、狭窄,形成坚硬的瘢痕组织,不能扩张,导致****瘢痕性狭窄,粪便通过困难则可引起便秘,出现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并因经常用力排便而致肛裂,由此又引起排便时****锐痛或剧烈撕裂样痛和便秘,更使患者惧怕排便或强忍不便,引起便秘加重。

十八、子宫肌瘤可引起便秘

子宫肌瘤为子宫良性肿瘤,亦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为女性盆腔最多见的肿瘤。许多子宫肌瘤患者并无症状而是在普查中发现,或因其他疾病剖腹探查或尸检中发现。发生年龄多在30~50岁,尤多见于不孕的妇女。伴发便秘的情况较为常见。

子宫肌瘤患者易患便秘,是由于子宫肌瘤压迫直肠及结肠,造成压迫性肠腔狭窄,并影响结肠蠕动,使粪便在肠道内通过缓慢或滞留,水分被过度吸收而引起粪便干燥。如果直肠被压迫严重,还会影响排便反射,出现排便困难和便秘。而且随着子宫肌瘤的长大,便秘也会加重。

十九、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便秘和腹泻都是常见的消化道常见症状,有一些疾病既可引起腹泻,又能产生便秘,而且两者常交替出现。人体内调节内脏及肠道的神经叫自主神经,中枢神经特别是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与内脏的联系,是通过这些自主神经直接或间接地发挥调节作用的。所谓“间接地”就是说中间要通过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发挥效应。

自主神经有两类:一类是交感神经,一类是副交感神经。两者的作用既有不同,又是相辅相成的。例如,交感神经能抑制肠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而副交感神经却可以增强肠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当肠道的某一部位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时,就会对自主神经产生刺激,自主神经系统就把这些连续不断的刺激信号传到大脑皮质。时间长了,又可导致大脑皮质的调节功能紊乱,副交感神经中枢便会乘机从大脑皮质的控制下解脱出来,兴奋性增强,受它支配的肠道运动加快,患者出现腹泻;副交感神经兴奋过久,可因疲劳而逐渐衰退并转为抑制,肠道肌肉也就慢慢地松弛下来,蠕动减弱,结果又引起便秘。这种便秘称为弛缓性便秘,是肠结核的典型表现。

在肠道易激综合征时,由于副交感神经中枢受到刺激物的强烈刺激而处于极度兴奋状态,使结肠远端持续痉挛,结果引起“痉挛性便秘”,这种患者往往排出很细的带状大便或羊粪蛋样大便。结肠的痉挛继续加深,肠道蠕动又复增强,大便频数,由便秘又转为腹泻,由此周而复始。在急性和慢性肠炎中,肠壁受局部的机械的和化学的刺激,又可反射性地引起副交感神经中枢兴奋,使肠道某些分泌细胞分泌更多的黏液,这也是造成腹泻的一个重要环节。

常见的引起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的疾病有肠结核、局限性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另外,还有大肠癌,特别是右半结肠癌,常有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的现象,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说明远端结肠有出血),有的在右腹部可扪及肿块,并伴有压痛,易被误诊为阑尾包块。

二十、倒立可治便秘

人的内脏是靠腹膜、韧带或肌肉的支撑,各安其位,一旦支撑力减弱,内脏往往下垂。一般而言,便秘患者的内脏支撑力减弱,因而大肠的蠕动也低下。为防止内脏下垂,可做倒立运动,身体一倒立,下垂的内脏自然回位,且向上提升到胸部,结果可促进大肠的蠕动。

内脏通过反复的倒立而上下移动,无形中强化了支撑它的韧带和肌肉,内脏下垂则得以治疗,而肠蠕动增强的结果,其便秘也得到治疗。

再者由于倒立可以增强腹肌,所以排便时的腹压也增大。倒立使足部的血流回头部,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激活全身功能,肠蠕动自然可以增强。从上述分析看,倒立运动对便秘的病人有一定的好处。

二十一、便秘药物应交替便用

患习惯性便秘的患者,几乎100%的人都依赖于药物。治疗便秘大多数人都购买市场上出售的番泻叶和芦荟,常用番泻叶熬水喝,服用芦荟等植物性药物来治疗便秘。服用泻药的剂量也会不断地增加,多数人都是按照药物说明书的1~3倍的量服用才能起作用。但是不论是什么药物都会有不良反应。为了治疗这种病而服用药物而引起其他疾病或症状,这就叫不良反应。泻药当然也会有不良反应。许多便秘患者对服用治疗便秘的药物都是精神依赖性比较强,所有要停止服用药物好像是不可能的。如应该服用10片药物,在服用时减少8片或9片,仅服用1片或2片时,患者就会有思想负担。整天想:药物吃少了能不能顺利排便呢?就这样形成的应激反应就会引起便秘。现在也有一大部分便秘患者,不仅是为了治疗便秘,而是服用泻药好像满足于下痢,依靠下痢来达到排便的目的。如果引起下痢就会使体内的钾离子丢失。钾离子丢失后,会使肌肉松弛,腹肌和肠蠕动减弱,造成便秘越来越严重的恶性循环。

如果要清除泻药中毒,首先就要尽可能选用市场出售的水剂药物。因为片剂中的有效成分,都是在每1片中以毫克来计算,所有在进行微量调整是相当困难。水剂药物在调整时可以用不同比例的水来调节药物的浓度。药物的微量调节就比较容易。在开始的时间里,仍然服用达到下痢的药量。在服用泻药的同时,要多食入富含纤维性的食物,同时进行减少应激反应的训练,多做加强腹肌收缩力的训练,逐渐地将泻药服用量减下来。最初的泻药量按照下痢的量服用,随之试着减少一定比例;如果便秘反复,可再增加药量,待2~3周后再慢慢减少药量到常用药量。减少到常用药量并不意味着正常。还要坚持每隔2~3周减少一定的药量,不要指望在1~2个月就将药量减少达到不用服药的状态,当然目标是不用服用泻药就可治愈便秘。要做长期打算,争取在半年到1年内达到目标。

二十二、孕妇如何防治便秘

便秘一直困扰着现代人,孕妇的便秘问题尤应注意和防范。在日常生活中,孕妇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添加蔬果杂粮孕妇往往因进食过于精细而排便困难,因此要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和粗杂粮,如芹菜、绿叶菜、萝卜、瓜类、苹果、香蕉、梨、燕麦、杂豆、糙米等。定时进食,切勿暴饮暴食。平时多喝水,坚持每天清晨喝一大杯温开水,这样有助于清洁和刺激肠道蠕动,使大便变软而易于排出。

2.晨起定时排便定时排便,在晨起或早餐后如厕。由于早餐后结肠推进动作较为活跃,易于启动排便,故早餐后1小时左右为最佳排便时间。不要忽视便意,更不能强忍不便。更为重要的是蹲厕时间不能过长,不仅使腹压升高,还给下肢回流带来困难。最好采用座厕排便,便后用免蹲洗臀盆清洗会阴部和****,既卫生又避免长久下蹲增加腹内压。

3.适宜运动锻炼适量运动可以加强腹肌收缩力,促进肠胃蠕动和增加排便动力如仰卧起坐等。需要注意的是,长期采用揉腹按摩促进排便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4.保持身心愉快合理安排工作生活,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孕妇不要因呕吐不适感而心烦意乱,烦躁的心态也可导致便秘,不妨多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比如欣赏音乐、观花、阅读等,尽量回避不良的精神刺激。

5.谨慎服用泻药泻药主要用于功能性便秘。一般情况下,孕妇尽量避免服用泻药,但若多日不便或排便困难的情况下,可选择适宜的泻药酌量服用。果导片等刺激类泻药对肠壁产生强烈的刺激,稍微过量就会引起腹痛,甚至盆腔出血,应禁用该类泻药。膨胀性泻药内含大量纤维,能吸收水分,软化粪便,轻度刺激肠蠕动,缩短排便时间,可酌情选取。液状石蜡等润滑性泻药刺激性相对较小,可选用。值得注意的是妊娠末期,孕妇应绝对禁用泻药。

二十三、孕妇用泻药应注意什么

孕妇应用泻药应避免药物及其不良反应对胎儿的影响,以免导致胎儿的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流产及胎儿畸形。故孕妇应用泻药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由于大多数容积泻剂及肠道刺激剂在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加的同时可引起子宫收缩,故妊娠期特别是妊娠末期的妇女应用此类泻药有导致早产或流产的可能,故应选择引起子宫收缩作用小的润滑剂或栓剂。

2.有些导泻药,如液状石蜡长期服用可妨碍钙、磷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又因胎儿的营养物质是通过脐带从母体的血液中吸取的,因此,母体的钙、维生素吸收减少也导致胎儿对这些物质的摄取减少,从而影响胎儿发育。

3.大多数泻药对消化道都有刺激作用而引起恶心、呕吐,从而加重了妊娠初期的妊娠反应,故这方面的不良反应亦应引起注意。

二十四、番泻叶如何应用

番泻叶是一种常用的泻下药,为豆科草决明属植物,它主要产于印度和非洲。其在我国历代本草书籍未见记载,作为中药使用的历史并不太长。由于它泻下作用显著,在临床上使用也较多。如门诊上的直肠检查、术前清洁肠道、急性胰腺炎泻下等常用番泻叶泡水饮服。番泻叶主要成分含番泻叶苷、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及大黄酸等,主要具有下述作用:

番泻叶虽泻下作用显著,但并不能作为常用通便药来使用,尤其是大剂量服用时会产生不良反应。因为过量服用或久服均可能引起肠道炎症性充血和蠕动,使肠内的水分急剧下降,造成肠内干燥少液,大便燥结,不但不能治愈便秘,反而会加重病情。番泻叶对肠道刺激强烈,用于急性便秘比慢性便秘更适合。《中国药学大辞典》中记载:“如服适量(1.5~3g)功能缓下。欲其大泻,则服9g之浸剂,不过数小时,即起泄泻也。”中医认为,番泻叶主要功能是“泻热利肠府,通大便”。由于本品性味苦寒,入大肠经,最适用于热积便秘,如胃肠积热、食物积滞、胸腹胀满等。对大便干结,口干口臭,面赤身热,小便短赤,心烦,腹胀满或疼痛等实证;平素脾胃虚寒、便溏者不宜服用。

番泻叶的作用比大黄强,内服1~2g,经5~6小时,无腹痛而排稀便,对于习惯性便秘及老年便秘、体虚便秘等均可按此量应用,中病即止;若用3~6g,在2~3小时内,即引起水泻,同时伴有雷鸣腹痛,用量稍大,泻下作用颇为猛烈。

尽管番泻叶泻下作用十分明显,但它毕竟只能治标而不治本,便秘成因较复杂,单靠番泻叶无法“一泻了之”。番泻叶不良反应也很明显,用量上要严格把握,一般用量为3~6g,过量使用常会出现呕吐、恶心、食欲不振,痔疮加重等。如有慢性肠黏膜炎症者不宜服用番泻叶,孕妇及哺乳期、月经期的妇女也需禁用番泻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