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便秘防治一本通
12343400000003

第3章 便秘的分类 (2)

第二节便秘的分类 (2)

使用泻药、调味品或吸烟过多,粗糙食物吃得过多和饮用浓茶、咖啡和酒,都可以引起肠道神经末梢刺激过度,使大肠以及结肠的肠壁肌肉过度紧张或痉挛收缩,导致肠腔狭窄,粪便无法通过而产生便秘。引起大便成为小粒状或像铅笔那样的细条状(粪便通过痉挛部位时,有疼痛感觉),并且便量很少。这种便秘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腹泻,可发生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常见的原因有患胃肠道疾病或某种神经失调,食用过于粗糙的食物,及使用泻药过量过久。

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不同个体可表现不同。多呈慢性起病,病程长而全身状况良好,症状可分持续性和间歇性,主要是腹痛伴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

(1)腹痛:为最主要的症状,占70%~90%,多数伴有排便异常。常于进食或食冷饮后腹痛开始发作并加重,而于排便或排气后缓解;可发生于腹部任何部位,但最多见于下腹部;疼痛性质多样,常为紧缩感,程度各异,但不呈进行性加重,不于睡眠时发作。

(2)腹泻:并非真正的腹泻,一般只是排便次数每天增多2~5次,少数严重发作期可达10数次,而粪质少,排便不尽感明显。夜间不出现腹泻,而此点在胃肠道器质性疾病中极为罕见,可供鉴别诊断。粪便呈糊状,可伴有大量白色或透明黏液,有时全为黏液。进食脂肪或凉食等可诱发或加重腹泻,精神紧张,应激或受凉可使便次增多。

(3)便秘:多见于女性。可以便秘为主,或与短期腹泻交替。每周排便3次,粪质干,硬结、呈羊屎状或细杆状。

(4)腹胀:常与便秘或腹泻相伴,肛门排气或排便后可减轻,白天较重,夜间睡眠后多消失。

(5)其他消化道症状:如胃灼热、吞咽困难、恶心、呕吐等。

(6)非胃肠道症状:多见疲乏、头痛、心悸、呼吸不畅感、尿频、尿急等症状。

(7)精神神经症状: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与精神及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一方面表现为症状的加重或出现与情绪变化、应激有关;另一方面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多伴有抑郁、焦虑、紧张、多疑等精神症状。此外亦常伴有心悸、气促、多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8)体征:肠易激综合征的特点之一是症状重,而无相应明显的体征。部分患者可在相应部位有轻压痛,并可触及腊肠样肠管,直肠指检可感到肛门痉挛、张力较高、可有触痛。

三、其他性质便秘

此外对于便秘还有一些其他的分类,是从各个角度来区别不同的便秘,可参考:

1.功能性便秘是指因为生活规律改变、食物因素、情绪抑郁、排便习惯不良、药物作用等因素所致的便秘。例如,外出旅行的人,因为生活规律、附近环境的改变,以及劳累等因素的影响,多会出现便秘,这种便秘则属于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除肠道易激综合征外,均可通过生活规律化、合理饮食、调畅情志、形成良好排便习惯以及祛除其他病因等手段达到治愈便秘的目的。而患有肠道易激综合征的患者,其发生的便秘虽属功能性便秘,但必须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2.顽固性便秘是非手术治疗不能奏效,也就是说,顽固性便秘是药物治疗不能治愈的一类疾病。

顽固性便秘是因为先天结肠、直肠解剖结构变异而在不同年龄段逐渐产生排便困难的一类疾病。顽固性便秘的实质是慢性的不全性的肠梗阻,因其梗阻部位不同,而分类为结肠型、直肠型、混合型。总之,顽固性便秘不是功能性而是有明显器质性改变的结、直肠病变。

3.器质性便秘是指因为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如消化道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药物及化学品中毒、神经系统疾病等)所致的便秘。例如肠粘连及不完全肠梗阻的患者,均可发生便秘,这种便秘就属于器质性便秘。患器质性便秘的患者,必须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否则,便秘最终不会得到解决。

引起器质性便秘的常见疾病有:

(1)大肠癌:大肠癌是指盲肠、结肠及直肠部位患癌症,大肠患癌症后,内部腔隙狭窄,腔隙狭窄会导致大便不通畅而引起便秘。随着癌肿块的增大,肿块对结肠黏膜的压迫导致血管破裂出血,临床上会出现血便症状。粪便中含有致癌物质,如果发生便秘,这些致癌物质会被肠壁吸收,极易诱发癌症。如果患了大肠癌,粪便又容易在这里蓄积,这就造成了便秘和癌的恶性循环。中年以上的便秘患者最好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2)大肠息肉:就是在大肠表面生长得像疣似的隆起物。大肠息肉分脓肿和非脓肿两大类。两类息肉均会使大肠的黏膜发生像疣似的隆起,而影响粪便的顺利通过,并可造成便秘。对脓肿性息肉要认真对待,因为脓肿性息肉发生癌变的概率比较高,一般要手术切除。

(3)大肠粘连:做过手术的人大部分都容易发生大肠与其他脏器的粘连。大肠发生粘连后,就会影响大肠的蠕动,从而引起便秘。

(4)内脏新生的恶性肿瘤:与大肠直接接触的脏器发生癌变后肿大,压迫大肠引起便秘。比如肝癌、胰腺癌。

(5)内脏炎症:由于内脏炎症造成大肠蠕动障碍引起便秘。

(6)代谢性内分泌疾病:全身各个部位功能下降,就会引起便秘。比较典型的是糖尿病和患全身性血管疾病,都会影响大肠的蠕动,引起便秘。

此外,皮肤色素沉着、淀粉样变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低血钾等症状也都可能会引起便秘。

器质性便秘的特点是具有引起便秘的原发性器质性病变或疾病,便秘只是一个伴发症状。因此,对器质性便秘的诊断,必须进行全身性系统检查,以明确其原发器质性病变或疾病。明确器质性便秘诊断的意义在于“治病求本”,指导正确的治疗。很多情况下,只要针对其原发病变或疾病进行有效治疗,便秘自然消除。

4.习惯性便秘是指长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多发于老年人。

但亦有学者认为习惯性便秘不仅限于功能性便秘,它还包括结肠性便秘与直肠性便秘,所以,患有习惯性便秘的老年人应尽早去医院查明便秘的原因。

5.梗阻性便秘多属于器质性便秘,它是因为肠内或肠外的机械性肠梗阻,使肠内容物运行障碍所致。肠内梗阻常见于结肠癌、增殖型肠结核不完全性肠套叠、肠扭转、结肠狭窄和其他原因所致的肠道梗阻。肠外压迫性梗阻常见于手术后肠粘连、结核性腹膜炎(粘连型)、妊娠等。此种便秘大多起病后会伴有其他症状。

6.混合型便秘是指上述各型便秘的混合存在,可结肠型和直肠型混合存在,也可直肠型各类型便秘并存,认为单一型的便秘较少,大多为混合型便秘。

7.继发性便秘由某些疾病为原因导致的便秘,称继发性便秘,而由大肠疾病引起的占多数,具有代表性的疾病为大肠癌和大肠息肉,使结肠管腔狭窄而引起便秘。尤其是大肠癌,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大肠憩室是指结肠壁向外凸出呈袋状。由于憩室的存在,肠的活动受限,形成便秘,有时也可能出现便秘;结肠以外引起便秘的还有肝脏和胰腺肿大,子宫肌瘤等其他脏器肿瘤压迫肠管,导致便秘。

8.梗阻性便秘多属于器质性便秘,它是由于肠内或肠外的机械性肠梗阻,使肠内容物运行障碍所致。肠内梗阻常见于结肠癌,增殖型肠结核,不完全性肠套叠,肠扭转或结肠狭窄和其他原因所致的肠道梗阻。肠外压迫性梗阻常见于手术后肠粘连,结核性腹膜炎(粘连型),妊娠等。此种便秘大多起病后会伴有其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