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便秘防治一本通
12343400000021

第21章 血液亏虚型便秘 (1)

第六节血液亏虚型便秘 (1)

主症:大便干结。

兼症: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

舌脉:舌淡苔白,脉细。

一、治疗要义

血虚肠失濡养,则大便燥结,努挣难下;血虚不荣,则面色苍白;心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睡则多梦;肝血虚则头晕。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脉细无力,指纹色淡均为血虚之象。

治法:补血润燥通便。

二、代表方剂

1.润肠丸

[组成] 当归10g,生地黄30g,桃仁10g,火麻仁15g,枳壳10g(炼蜜为丸,每次服15g。亦可做汤剂用)。

[功效] 养血滋阴,润肠通便。

[主治] 血虚阴亏,肠失濡润。症见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唇舌淡,脉细。

[方析] 血属阴,主濡之。五脏六腑、肢体百骸皆需阴血的濡养,才能维持正常的功能活动。若因饮食失调,或营血耗损,致营血虚损。血虚津少,不能下润大肠,症见大便秘结。血虚不能上荣,故面色无华。血虚不足,心失所养则心悸。唇舌淡,脉细,均为阴血不足之象。

本证为血虚津少,肠失濡润所致,治宜滋养阴血,润肠通便。方中当归养血活血,润燥滑肠;生地黄甘凉濡润,滋阴润燥,二者合用,滋阴养血,润滑肠道,为君药。火麻仁、桃仁皆为种子类药物,富含油脂,能滑润肠道,通导大便,为方中之臣药。枳壳理气宽肠,助大肠之通降,为佐药之用。全方配伍,滋阴养血之中,兼以行气调血,补中有行,滋而不腻,补而不滞,共奏养血滋阴,润肠通便之效。

[宜忌] 本方只宜于阴血亏虚致肠燥便秘者,对气滞、热结、冷积等证均不宜用。

2.四物汤

[组成] 熟地黄12g,当归9g,白芍药9g,川芎6g。

[功效] 补血和血。

[主治] 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四物汤是由《金匮要略》中胶艾汤减去阿胶、艾叶、甘草而成。方中用药补血而不滞血,和血而不伤血,为一切血病通用之方。

血虚者用之以补血,血瘀者用之以行血,既能补血,又能活血调经,故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础方。

方中用药剂量,原书为各等分,但若取其补血,多以熟地为主,以用于病后、产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一切血虚之证;若取其活血调经,应以当归为主,用治血行不畅、妇女月经不调,胎前产后等病证。

四物汤“能补有形之血于平时,不能生无形之血于仓卒”,以“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也”。故本方适用于病情缓慢而不十分严重的血虚证。若失血过多,气息微弱者,则须补气固脱或益气生血,此所谓“血脱者,益其气”。如仍用本方补血,则不治病情。

此外,如平素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因方中地黄、芍药阴柔滋腻,亦非所宜。

三、临床效方

1.归首肉仁汤

[方药] 当归30g,何首乌30g,肉苁蓉30g,瓜蒌仁30g,杏仁10g,生地黄30g,玄参30g。

[加减] 老年体弱排便无力者加黄芪30g;兼有阳虚症状者加制附子6g、干姜6g;腹胀明显者加大腹皮15g;腹痛明显者加白芍15g、甘草10g;内有实热积滞者加制大黄5g。

[用法] 重症每日1剂,水煎2次兑匀分服,轻者可2日服1剂。大便通畅稳定后可改用3~6日服1剂。根据症状轻重,灵活服用,缓慢停药。

[功效] 滋阴养血,润肠通便,补益肾气。

[应用] 临床治疗300例,痊愈209例,显效8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7%。

治验:李某,女,65岁。便秘15年,一般4~5日排便1次。近3年症状加重,每7~10日方有便意,甚则长达15日,排便艰涩,努挣汗出,时有肛裂出血,常伴心悸、头痛。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病史。曾服用果导片、火麻仁丸、泡饮番泻叶、大黄水无效,或泻下一时,泻后复秘,痛苦不堪。刻下:症如前述,舌红少苔,脉弦细。投归首肉仁汤加黄芪30g,连翘15g。水煎服,每日1剂。5剂药尽,大便通畅,每日1次,便质转润,头痛、心悸亦减,腹部舒适,睡眠平稳。后改用隔3日服药1剂,先后服用20剂,大便正常,随访6个月未复发。

[体会] 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肺、肾、脾、胃的关系甚为密切。如肺气的宣降,肾气的滋润,脾胃的运转均能影响大肠的传导作用。究其病因虽多,但津液不足,燥热内结,气血亏虚者十居七八。归首肉仁汤方中当归、何首乌、生地黄、玄参滋阴养血,润燥通便,且有不同程度的降压、降糖、降脂作用,对老年患者尤为适用。肾司二便,肾气充足,方可保证大便正常通畅。肉苁蓉既能补益肾气,亦可润肠通便。肺与大肠相表里,宣发肃降以助大肠传导之力,杏仁正胜其职,宣肺以通腑,皆属一举三得。佐瓜蒌仁之油润,疗效更佳。归首肉仁汤重在滋阴养血,润肠通便,补益肾气,宣肺降浊,标本兼治,通则不伤正,补则不留邪。

[方源] 王凤学.归首肉仁汤治疗便秘300例.河北中医,2001;23(11):877

2.加味四物汤

[方药] 当归、生地黄、白术各15g,川芎、枳实、升麻、甘草各10g。

[加减] 若气虚,加黄芪30g;阴虚,加玄参、火麻仁各10g,麦冬15g;气滞,加厚朴、木香、莱菔子各10g。

[用法] 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功效] 益气养血、润肠通便。

[应用] 临床治疗82例,服药1~2个疗程,临床治愈52例,显效16例,有效14例,有效率100%,全部患者服药后均无不良反应。

治验:陈某,男,68岁。反复大便干结,排便困难15年,加重8个月。素嗜烟酒,喜食辛辣。15年前因流感高热,病愈后出现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曾屡用果导片、番泻叶、开塞露等,可暂时缓解,停药后便秘依旧。8个月前因痔疮出血多次,便秘加重,大便7~10日1行,粪便干结如羊屎,服用前药无效。就诊时见其形体消瘦、神倦乏力,语声低微,表情痛苦,述大便已5日未解。左下腹可扪及硬结包块,舌红苔少乏津,脉沉细无力。此乃便秘屡用泻下之品,长期耗伤津液,复因痔疮便血,致血虚肠燥,传导无力,糟粕内停不行,大便燥结难解。治宜补气养血、滋阴生津、润肠通便。方用加味四物汤加白术、火麻仁等。药物:白术30g,当归15g,川芎、生地黄、升麻、枳实、生何首乌、火麻仁、甘草各10g。于20日后访,述服药2剂后,解大便1次,连服7剂后,大便明显变软,排便困难减轻。原方续进7剂再访,述药后大便柔润,易于排出,1~2日1次。病将痊愈,嘱再服原方7剂,巩固疗效,随访1年未复发。

[体会] 《素问》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便秘的形成主要在于大肠传导失常。大肠积热,耗伤津液,肠道干涩;阴血亏虚,肠失濡润,导致大肠传导失常,糟粕内停不行,形成便秘。方中四物汤滋阴养血,润肠通便。白术性温味甘苦,益气补脾,生津润肠,以通大便,且传统贯用于治疗脾虚泻泄,谓多用可致便秘,然而临床重用白术反能通便。白术通便,《伤寒论》179条有“大便坚硬加白术四两”的记载,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白术有“促进肠胃分泌的作用”。使胃肠分泌旺盛,蠕动增速。临床实践证实大剂量白术治疗便秘,能使大便变润、变软,容易排出。当归、川芎养血,润肠通便;生地黄、白芍滋阴生津,清热润燥;白术伍归、地通便凉润,通调大便,其效更佳,且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共为主药;枳实宽肠下气,通腑泻浊;升麻轻宣清气、升清降浊,升麻、枳实一升一降,两药同用,意在调理脾胃升降,遂其胃肠通调,以协同主药通调大便;甘草益气生津,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润肠通便之功。

[方源] 胡凤兰.加味四物汤治疗便秘82例.新疆中医药,2005;23(6):14

3.通便汤

[方药] 党参、白术、火麻仁(打碎)、桃仁(打碎)、玄参各15g,当归、陈皮、枳壳各10g,甘草3g。

[加减] 气虚甚者加黄芪20g,血虚甚者加生地黄、白芍各15g,阴虚甚者加麦冬、沙参各15g,阳虚甚者加肉苁蓉15g,兼有燥热者加大黄(后下)5g,厚朴10g,兼有便血者加地榆、槐花各15g。小儿、老年人药量酌减。

[用法] 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饭前温服。10天为1个疗程,最长治疗9个疗程。

[功效] 益气养阴,补血活血,润肠通便。

[应用] 临床治疗160例,治愈138例,占86.25%;显效11例,占6.88%;有效9例,占5.63%;无效2例,占1.25%;总有效率98.75%。

治验:康某,男,41岁。便秘8年,症状逐渐加重,6天排便1次,便质干燥、坚硬,常服用果导片、便秘舒等通便药后排便,诊断为功能性便秘,经用通便汤治疗2个疗程好转,再治2个疗程痊愈,随访3年,未再复发。

[体会] 通便汤方中党参、白术健脾益气,火麻仁润肠通便,桃仁、当归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玄参清热养阴润燥,陈皮、枳壳理气调中通便、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养阴、补血活血、理气润肠通便之效。

[方源] 吴江海.通便汤治疗功能性便秘160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3):150

4.益肠通秘汤

[方药] 太子参30g,生白术30g,当归尾30g,生白芍30g,生何首乌20g,玄参15g,火麻仁15g,全瓜蒌15g,杏仁12g,陈皮12g,枳壳12g,甘草6g。

[加减] 气虚明显,努争汗出者加炙黄芪30g,升麻6g,取升润之法,助大肠推动有力;津亏燥结,加生地黄30g,麦冬15g,取增水行舟之法,增液润肠;阳虚者合济川煎温通润下;热邪燥结难以排出者加生大黄(后下)3~6g,芒硝(后下)10g,以软坚泻下,但应中病即止;头晕、头痛者加杭菊15g,草决明30g,清利头目;恶心纳差加鸡内金15g,砂仁(后下)6g,以助消化;烦躁少寐加柏子仁15g,酸枣仁15g,养心安神;腹胀腹痛加炒莱菔子15g,厚朴12g,理气止痛。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3天,连续服药1~3个疗程。

[功效] 益气生津,养血润燥。

[应用] 临床治疗32例,经过1~8个疗程治疗,结果痊愈18例,显效10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7%。

[体会] 习惯性便秘常见于老年人或体质虚弱之人,失治误治终成顽固性便秘,中医辨证属气虚津亏血燥者多见,属“虚秘”范畴。便秘之病位在大肠,是由大肠濡润传导功能失常所致,但与肺、肝、脾、肾关系密切。大肠与肺相表里,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传化糟粕。大肠传导功能有赖肺气之肃降,肝气之疏泄,脾气之运化,肾气之气化开合。习惯性便秘起病多因排便习惯不良,病后体虚津亏,或滥用泻下伤津燥血,加之年老气血本亏,肾阴不足所致。可见便秘的形成多与气、血、津液不足有关。病之初期多表现为气虚、血虚或者津亏,日久多相兼为患,终为气虚血亏,津液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