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便秘对证自疗
12343000000035

第35章 邪 实 (1)

第一节 邪 实 (1)

一、肝脾气郁

验案1

田某,女,56岁。1973年12月31日初诊。

1年多来患便秘,不服泻药或****不能自解,少腹作痛。矢气,纳呆。苔黄腻,脉弦。

此乃情志失和,肝脾之气郁结化火,大便传导失司,宜行气和中,泻火通腑。

广木香10g,乌药10g,降香10g,大黄炭10g,炒槟榔15g,火麻仁10g,太子参18g,炒陈皮10g,山楂炭12g,更衣丸(分服)1.5g。5剂。

1月5日二诊:大便已通,渐爽,脘及少腹痛已和,纳启,苔微黄,前半薄腻。前方去火麻仁,加炒白芍12g,炼白蜜(分冲)30g。7剂。

按:此例便秘症,属于气秘郁而化火,大肠传导被阻,气之所不运者,实也。用五磨饮子为基本方加减,以较多的破气、行气、降气为主药,配伍泻火通便之更衣丸,大便得以畅行。但其病已年余,久服通便药物,中气受戕,其所以致气之秘结者,虚也,虚者补之,故复诊时加入益气调中和养脏之品,相须而行。勿使药有流弊。

医案出处:《吴士彦临证经验集》

验案2

宋某,男,52岁。1977年8月20日初诊。

大便4日未解,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纳谷减少,欲便不得,腹中胀痛,舌苔黄,脉弦滑。此人曾患痿证,予为治愈不久,必是热邪稽留所致。

法当缓下结热,调胃和中。

大黄10g,芒硝15g,甘草7.5g。1剂。

8月22日二诊:昨天药后泻稀便,今又排便不下,原方续进1剂。

8月24日三诊:服药泻下,药停复又便难,较前更甚,自觉排便无力,疑其气虚,改弦易辙。

黄芪30g,陈皮10g,火麻仁20g,白蜜(分冲)20g。3剂。

8月28日四诊:大便并不干燥,排解仍难,余症似一日重似一日,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分析脉症,渐觉了然:嗳气频作,胸胁痞满,腹中胀痛,多为气机郁滞,运化失司,导至糟粕内停;肝胃不和,则纳食减少,脉弦是肝气不舒之象。法当疏肝理气消积。

柴胡10g,白芍10g,枳壳15g,甘草5g。3剂。

服药1剂排便得力,2剂诸症大减。3剂痊愈。

按:本例虽非热秘,但一诊舌脉皆有热象,乃大便积滞日久而生热之不失为,“热淫于内,治以咸寒”,拟调胃承气不能算错,然二诊续用前法则为不当。三诊:虽觉排便无力,但不见神疲舌淡脉弱,亦非虚秘,投黄芪汤,故不见功。脉症合参,确为气秘之证,四诊所用之四逆散原为主治胸胁脘腹疼痛、泄泻、下痢、厥逆等证。然此案用治气秘,收效甚捷,不外乎是疏通气机,调和肝脾之力也。治本不难,然几经转折,可见临床辨证,不可不细。

医案出处:《孙允中临证实践录》

验案3

左某,女,44岁。

胸闷不思食,胃部时痛,口干不欲饮,饮后即胀,心悸气短,呕逆吐酸,大便干燥,数日1行,小便不爽,病已经年,时愈时发,痛苦异常。舌质淡红,脉象滞涩。

辨证系由气机不调,胃气不降,津液不行,肠失传导所致。即《金匮翼》所谓之“气内滞而物不行也”。以理气行滞兼利二便为法治之。

半夏曲6g,赭石(旋覆花6g同布包)12g,神曲6g,蚕沙(炒皂角子10g同布包)10g,茯苓6g,干薤白6g,佛手花6g,茯神6g,全瓜蒌24g,玫瑰花6g,姜厚朴2g,炒炽壳5g,炒远志10g,冬瓜子12g,青皮炭5g,莱菔子6g,冬葵子12g,陈皮炭5g,川郁金10g,炙甘草梢3g。

二诊:服药2剂,胃痛止,大便隔日1行,胸胁苦满,呕逆吐酸仍旧,拟用前方加减之。

半夏曲6g,茯苓6g,赭石(旋覆花6g同布包)12g,神曲6g,茯神6g,冬瓜子12g,莱菔子6g,吴茱萸(黄连3g同炒)0.6g,冬葵子12g,姜厚朴5g,炒枳壳5g,炒远志10g,砂仁、豆蔻仁各3g,川郁金5g,桔梗5g,柿蒂6g,焙鸡内金10g,炙甘草梢3g。

三诊:服药3剂,收效极大,症状基本消失,有时尚觉胸闷胃胀,心悸气短,拟改丸药常服。以二诊汤药方3倍量,共研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6g,每日早、晚各服1丸。

按:本案为气滞肠腑不通,胸闷心悸,肺气亦不宣,故以旋覆代赭汤加瓜蒌、薤白理气,同时应用瓜蒌、皂荚润之而愈。

医案出处:《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验案4

郭某,男,54岁。

3年来经常便秘不通,先用中、西药物攻下、润下,尚能暂时缓解,但近1个月来,虽把泻下药增加1倍也无济于事,特别是近7天来,频用承气、西药及****等一直未能排便,并见头晕头痛,心烦失眠,口苦口干。急邀余诊,视之舌苔薄白,脉象沉弦。

辨证为少阳气郁,三焦不利,津液不下之证。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6g,黄芩、党参、半夏、桂枝、茯苓、陈皮各9g,大黄3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龙骨、牡蛎各15g。

莫医云:患者3年经常大便秘结,先用果导、****和中药大承气汤、麻子仁丸等,虽然能暂时通便,尔后便秘越来越重,而你用大黄仅仅3g,并有龙骨、牡蛎之固涩,其能效吗?答曰“本病证脉合参,为三焦郁滞,不能宣达,通降失职,糟粕内停之便秘,前医之不效者,在于频用攻伐,阳气匮乏,腑气不行,故不再予大剂以事攻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既有小柴胡汤的疏肝胆理三焦,又有党参、桂枝、生姜、甘草、大枣的助脾温阳,半夏、陈皮、生姜的辛温,龙骨、牡蛎的潜阳镇纳,其虽有收敛之弊,然清气可升,浊气可降。又患者阳气上冲,头晕头痛者,非重镇降逆便难通下,龙骨、牡蛎虽有收涩之害,而却有潜阳之益,故佐大黄少许,大便自解。”药后大便果通,继服6剂数年之便秘得解。其后该医又云:古医遍用朱砂、赭石、石决明、草决明以通便,余久久不解其意,其理原来在此耳。

按:大便秘结,二三天或五六天排便1次者,燥热内结,津液干枯,传导失常所致者恒多,故承气诸方尤为常用;老人津枯,产后亡血,病后正衰,血少津枯,肠道失润者,养血润便,多所喜用;而阴寒内结,阳气不行,传导失职者,常多忽略,致使久久不愈者常多。

医案出处:《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朱进忠

验案5

倪某,女,44岁。1981年5月12日初诊。

患者自诉病发于10余年前之产后,一直是大便艰难,经常七八日1行,伴脘闷、纳呆、腹胀,10余年来几经治疗,服用过中成药,或无效,或服药则便、停药则便秘如初。就诊时患者面色红润,身体消瘦,脘闷纳呆,时有恶心欲呕,倦怠乏力,尿色黄,大便已4日未解,舌苔白腻,脉弦。

辨证为枢机不利,气结不行。治宜和解少阳,转枢气机。

柴胡15g,黄芩15g,半夏10g,红参15g,火麻仁20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3枚。

5月20日二诊:服上方7剂,大便得通,每日1行,食纳亦增,胃部稍有不适。上方加神曲15g,麦芽15g。

连续服上方10余剂,患者欣喜前来告知,多年沉疴,已告痊愈。

按:便秘之证,多发于热结、津枯,也有发于气结者。本案便秘,既非阳燥结,又非津亏血少,实属产后久卧少动,气机郁滞,津液不得敷布,致使大肠传导失出,通降失常,糟粕内积,不得下利,故曾服通腑润下之药治之罔效。《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大便畅通无阻,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遂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调畅气机,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得和”,大便自下,患者因多年食少,胃虚纳呆,故饮食陡然增加则胃脘不适,复加入神曲、麦芽助消化健胃,诸症悉除。

医案出处:《张琪临床经验辑要》

验案6

陈某,女,42岁。

大便秘结多年,2~4日1行,嗳气频作,胸胁满闷,腹胀痛,舌淡红苔薄黄,脉沉弦。

辨证属气机郁滞,治以宣通气机。

枳实10g,厚朴10g,生白术30g,麦芽、谷芽各15g,枇杷叶10g,白芍24g,决明子24g,甘草5g,香橼10g。

二诊:前方服5剂后,大便日行1次,诸症悉平,又守方继进7剂以善后调理。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按:患者忧思过度,情志不舒,腑气郁滞,通降失常,故便秘,嗳气频作;肝脾不和则胸胁满闷,腹胀痛,脉沉弦。枳实理气解郁,厚朴行气除满,加强降泄通便之力;生白术、决明子润肠通便;麦谷芽健脾消食理气;白芍敛阴止痛;香橼辛行苦降,理气宽中;枇杷叶宣肺通腑;甘草调和诸药。

医案出处:洪雪峰.林禾禧主任医师治疗便秘临床经验.福建中医药,2007;38(4):19

验案7

赵某,女,54岁。2003年6月10日初诊。

习惯性便秘史10年余,排便困难费力,平均4~7日1行,大便时干时软;有便意时,多有胁腹胀痛、里急后重之感,而解时量少。大便色泽正常,无脓血便。平素易激动。来院就诊前曾自服通便药,短期内疗效尚可,停药后复旧。体检:形体偏胖,面色晦暗,胸胁部有压痛,左下腹可扪及肠型包块,轻压痛,舌淡苔厚腻,脉弦。2003年4月****直肠测压和72小时胃肠通过时间试验检查提示为出口梗阻型便秘。

广木香(后下)9g,枳壳12g,乌药9g,沉香3g,槟榔9g,大黄(后下)3g,乌药12g,黄连3g,柴胡9g,升麻10g,陈皮10g。

每日1剂,早晚温服。7剂。并配合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利用肌电设备,使患者直观地(可视图像)感知其排便的****括约肌的功能状态,“意会”在排便时如何放松****括约肌,同时增加腹内压实现排便的疗法。治疗前先向患者解释盆底解剖、生理,说明此治疗的方法、步骤,使其配合治疗。掌握如何根据压力变化来调整排便动作,学习如何放松****括约肌等,并不断调整、训练,使之达到正常。

二诊:大便2~3日1行,大便质软,较易解出,无黏液脓血,胁腹胀痛大减,苔白腻,脉滑。治守前法,上方去柴胡、大黄,加莱菔子,服7剂。

三诊:大便日1次,每日晨解,质软,苔薄,脉滑。

按:慢性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异常,但与肝脾胃功能密切相关;肝主疏通气机,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糟粕得以传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时的治疗原则应以降为顺。六磨汤可行气机,助胃肠将食物分解成精微和糟粕,此型患者往往数日不解,每有大便滞涩不畅、便而不爽之感,治当健脾助运,调肠理气。

医案出处:张淼,等.罗云坚教授治疗慢性便秘经验.河南中医,2005;25(7):15

验案8

苏某,女,19岁。2002年9月18日初诊。

患者大便秘结3年余,常2周1解,便时艰涩,其形如栗。常服番泻叶,服后便下,停药复常。平时烦躁易怒,常感乳房胀痛,舌质偏红,脉细弦。

辨证为肝郁失疏,肺失肃降所致。治宜柔肝润肠,清肃肺气。

白芍15g,炙甘草6g,郁李仁10g,丹参10g,紫菀12g,当归10g,火麻仁10g,沙参12g,生大黄(后下)6g,杏仁10g。

7剂以后感觉大便通畅,每1~2日1行,再以前方加减治疗2个月,服药期间大便正常,诸症悉除。停药后跟踪3个月,大便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