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便秘对证自疗
12343000000028

第28章 重点方药解 (2)

(二)重点方药解 (2)

【按语】 《中风诠》:“胁肋胀痛,脘腹搘撑,多是肝气不疏,刚木恣肆为病。治标之法,每用香燥破气,轻病得之,往往有效。然燥必伤阴,液愈虚而气愈滞,势必渐发渐剧,而香药、气药不足恃矣。若脉虚舌燥,津液已伤者,则行气之药,尤为鸩毒。柳洲此方,虽是从固本丸、集灵膏二方脱化而来,独加一味川楝,以调肝气之横逆,顺其条达之性,是为涵养肝阴第一良药。凡血液不充,络脉窒滞,肝胆不驯,而变生诸病者,皆可用之。苟无停痰积饮,此方最有奇功……。口苦而燥,是上焦之郁火,故以川楝泄火。楝本苦燥,而入于大剂养阴队中,反为润燥之用,非神而明之,何能辨此?方下舌无津液四字,最宜注意,如其舌苔浊垢,即非所宜。”

归 脾 汤

《济生方》

【组成】 白术9g,茯神9g,黄芪12g,龙眼肉12g,酸枣仁12g,人参6g,木香6g,炙甘草3g,当归9g,远志6g,大枣2枚,生姜少许。

【功用】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①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虚弱。

②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者。

【方析】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无所养,不能藏神,故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脾气虚,统摄无权,血液妄行,则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下血;脾虚气衰血少,体倦食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君:黄芪,补脾益气;龙眼肉,补脾气,养心血。

臣:人参、白术,甘温补气;当归,滋养营血。

佐: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

使: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姜、枣,调和诸药。

【要点】

①心脾同治,重点在脾。

②气血并补,但重用补气,意在生血。

③本方是治疗心脾气血不足的常用方,以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及崩漏、舌淡、脉细弱为证治要点。

【加减】

①崩漏下血偏寒者,可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

②崩漏下血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炭、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方歌】 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随,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怔忡健忘俱可却,肠风崩漏总能医。

【按语】 归脾汤是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有效方剂。临床主要取其气血双补,心脾同治的效用,用于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以及一切血虚之证属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者;又用此方治疗脾不统血的便血、紫癜及妇女崩漏经带等证。主治虽异,而病机则同,亦属异病同治之义。若血虚甚者,可加熟地黄,则方名黑归脾丸。

本方配伍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即在此,方用四君子汤(其中以茯神易茯苓,益气健脾以资气血生化之源);二是气血并补,但重用补气,意在生血,方中黄芪配当归,寓当归补血汤之意,使气旺则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三是宁心安神药与理气醒脾药同用,使之补不碍胃,补而不滞。

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

【组成】 黄芪18g,炙甘草9g,人参6g,当归3g,橘皮6g,升麻6g,柴胡6g,白术9g。

【功效】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①脾胃气虚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白,大便稀溏,脉大而虚软。

②气虚下陷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气短乏力,舌淡,脉虚者。

③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方析】 脾胃气虚,受纳与运化不及,则饮食减少,少气懒言,大便稀薄;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故脱肛、子宫下垂、久泻、久痢、崩漏;气虚不能固表,阳浮于外,故身热自汗。

君: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

臣: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

佐:当归,养血和营;陈皮,理气和胃。

佐使:升麻、柴胡,升阳举陷。

使:炙甘草,调和诸药。

【要点】

①重用甘温益气药,配伍少量升阳举陷药。

②本方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白,脉虚软无力为辨证要点。

③阴虚发热及热炽盛者忌用。

【加减】

①兼腹中痛者,加白芍以柔肝止痛。

②兼头痛者,加蔓荆子、川芎。

③兼头顶痛者,加藁本、细辛以疏风止痛。

④兼咳嗽者,加五味子、麦冬以敛肺止咳。

⑤兼气滞者,加木香、枳壳以理气解郁。

⑥虚人感冒,加苏叶以辛散解表。

【方歌】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按语】 补中益气汤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是李东垣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损者益之”“劳者温之”之旨而制定。

本方所治发热,属内伤发热,症见时发时止,手心热甚于手背,每因遇劳而发热加重,与外感发热,热甚不休,手背热甚于手心者不同。诚如《脾胃论》说:“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本方用大队甘温一类的药物补其中,升其阳而退虚热,此即李东垣创立的“温能治大热”法。

方中以补中益气药为主,佐以升举清阳之品,补中有升,使气虚得补,气陷得升,元气内充,清阳得升,故脾胃气虚及气虚下陷诸证,本方均可治疗。脾胃气虚的主证是食少便溏,体倦乏力;气虚下陷主要表现为内脏下垂诸症,若方中加入枳壳(或枳实),则效果更为明显。

四 物 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组成】 熟地黄12g,当归9g,白芍药9g,川芎6g。

【功效】 补血和血。

【主治】 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方析】 营血虚滞,肝失所养,无以上荣,故头晕目眩;血虚无以养心,心神不宁,则心悸失眠;肌肤失于濡养,故面色无华;肝血不足,冲任虚损,血行不畅,则见月经量少,或前或后,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

君:熟地黄,滋阴养血。

臣: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

佐使:白芍,柔肝和营;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

【要点】

①补血而不滞血,和血而不停血。血虚者用之以补血,血瘀者用之以行血,构成既能补血,又能活血调经之方剂。

②本方是补血常用方,调经基本方,以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舌淡,脉细为证治要点。

③阴虚发热,以及血崩气脱之证,非其所宜。

【加减】

①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以补气生血。

②瘀血为主者,加桃仁、红花,白芍易赤芍,以活血祛瘀。

③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茱萸以温通血脉。

④血虚有热者,加黄芩、牡丹皮,熟地黄易生地黄,以清热凉血。

⑤妊娠胎漏者,加阿胶、艾叶以止血安胎。

【方歌】 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经带胎产俱可治,加减运用在胸中。

【按语】 四物汤是由《金匮要略》中胶艾汤减去阿胶、艾叶、甘草而成。方中用药补血而不滞血,和血而不伤血,为一切血病通用之方。血虚者用之以补血,血瘀者用之以行血,既能补血,又能活血调经,故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础方。

方中用药剂量,原书为各等份,但若取其补血,多以熟地黄为主,以用于病后、产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一切血虚之证;若取其活血调经,应以当归为主,用治血行不畅、妇女月经不调,胎前产后等病证。

四物汤“能补有形之血于平时,不能生无形之血于仓卒”,以“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也”。故本方适宜病情缓慢而不十分严重的血虚证。若失血过多,气息微弱者,则须补气固脱或益气生血,此所谓“血脱者,益其气”。如仍用本方补血,则不治病情。

此外,如平素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因方中地黄、芍药阴柔滋腻,亦非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