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常见病中医辨证食疗
12176800000049

第49章 中医食疗与养生 (2)

第十章 中医食疗与养生 (2)

3常与食品配制的中药可选祛暑利湿、清热解毒之品。如选枸杞苗、桑椹、夏枯草、连翘、金银花、土茯苓、黄芩、薏苡仁、荷叶、莲子、玄参等。

三、秋季食疗养生(一)气候特点秋季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气温适宜,是收获的季节。秋季养生调摄不仅能防治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亦能增强人体适应冬季寒冷气候的能力。秋季虽然气候宜人,但因多晴少雨,气候常较为干燥,故“燥”是秋季气候的特点。燥又有凉燥、温燥之分,夏末秋初,骄阳高挂,天晴无雨,因其性质燥热,故多为温燥。秋末冬初,冷风萧萧,其性质属凉,多为凉燥。温燥与凉燥虽性质不同,有温凉之分,但“燥盛则干”是其共同点。秋燥易从口鼻而入,伤及华盖,消耗津液,可见口干鼻燥,咳嗽少痰,咽干唇焦等。若不及时化解,亦可伤及胃津而出现口干而渴,食欲不振、尿少便秘等症。久之则伤及肝肾,可出现形体消瘦、皮肤干枯、手足心热、午后低热、两目干涩,舌红少津等征象。

(二)食疗原则养肺平补,润燥生津;滋补阴气,味宜辛甘。

(三)食疗处方1杏贝蒸鸡具有润肺止咳、理气化痰的功效。适用于秋燥咳嗽、慢性气管炎、肺结核等。

(1)原料:母鸡半只,杏仁10克,贝母20克,葱、姜、精盐、料酒、味精等调料适量。

(2)烹制方法:将母鸡去毛、内脏及头脚,洗净。杏仁和贝母洗净后用纱布包好,然后将鸡块放入钵内,加葱、姜、料酒、盐和适量清水,隔水蒸1~2小时。

(3)食用方法:每日1次,酌量服用,连服3天。

2萝卜鲫鱼具有理气宣肺、化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肺气壅盛咳嗽、气喘。

(1)原料:鲫鱼1尾(250克左右),萝卜250克,调料适量。

(2)烹制方法:将鲫鱼去鳞及内脏,洗净。萝卜洗净,切成小块。烧热油锅下鱼,待鲫鱼煎透,加料酒、清水、葱、姜、盐适量,并加入萝卜同煮,最后加味精少许即可。

(3)食用方法:随意服食。

3黄精鳝片具有益气养血、润肺养阴的功效。适用于各种贫血、营养不良、神经衰弱、内痔出血及阴血不足。

(1)原料:黄鳝鱼片250克,黄精30克,枸杞子15克,葱、姜、料酒、精盐、味精等调料适量。

(2)烹制方法:将鳝鱼去肠,洗净,切成小段;黄精洗净,文火煎成浓汁备用。烧热油锅,加葱、姜爆锅,放入鳝鱼片煸炒,再加适量料酒、枸杞子,将黄精浓汁倒入锅内,加盐、味精,煸炒熟即成。

(3)食用方法:佐餐服食。

4银耳鸡汤具有润肺和胃、补虚强身的功效。适用于秋季咽干喉痒、干咳少痰等。

(1)原料:银耳30克,鸡清汤1000毫升,调料适量。

(2)烹制方法:将银耳用开水浸泡,洗净;鸡汤倒入锅内,加盐、料酒、胡椒粉适量,烧开,再加水发银耳煮烂,加入味精即可。

(3)食用方法:可经常服用。

5枸杞燕窝具有补肺养阴、补肝益肾的功效。适用于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

(1)原料:燕窝5克,冰糖30克,枸杞子10克。

(2)烹制方法:将燕窝放入盛沸水的大碗内,加盖浸泡,水凉后,换清水,择去绒毛和污物,洗净,盛入碗内,加清水90毫升,放入蒸笼蒸30分钟,使燕窝完全涨发,捞出,盛入大汤碗里。取出大碗1只,放入冰糖及枸杞子,加清水适量,蒸30分钟,蒸至冰糖溶化,去渣,连枸杞子倒入盛燕窝的大汤碗内即成。

(3)食用方法:每周1次,连服1个月。

6沙参炖雪梨具有滋补肺阴、润燥止咳的功效。适用于皮肤干燥、口唇干裂。

(1)原料:沙参35克,雪梨500克。

(2)烹制方法:将沙参浸泡1小时,文火煮半小时,去渣留汤备用;雪梨去核,切成小块,放入沙参汁,文火煮半小时即成。

(3)食用方法:每日随意服食,连服半个月。

(四)禁宜食物1禁忌(1)不宜食用过于辛辣、腻滞厚味及煎烤的食物。

(2)忌过于辛散,以免过散伤津。

2宜食多食润燥生津之品,如百合能清心而安神,同时有补肺、润肺而止咳的作用,对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者有益。

决明子,由于民间习惯用炒决明子泡茶,所以是一种食用中药,其性凉,味甘苦,有清肝火、明眼目、通便秘的功用。鸭肉性平,味甘咸,能滋阴补虚,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

除此之外,宜食雪梨、萝卜、罗汉果、甘蔗、枇杷、滑菜、橙子、柚子、泥鳅、白鸭肉、鲥鱼、山药、芋艿、白木耳、银杏、杏子、葡萄、橄榄、百合、猪肺、牛乳、白砂糖、冰糖、蜂王浆、胡萝卜、苘蒿、黑木耳、万寿果、乌梅、燕窝、猪肉、银鱼、金菊肉圆、九月鸡片、润肺银耳羹、百合银耳汤、冰糖燕窝羹、双耳蛋汤、猪肺萝卜汤、山药肉丁、银鱼炒鸭蛋、紫菜鹑蛋汤、橙汁芋艿、清肺水果羹、韭菜炒芥菜丝、榧子肉丁、丝瓜炒蛋、麻辣松子炒肉丝、银莲汤、竹笋双菇汤、生石膏地梨汤、秋冬补肺汤、参竹老鸭、参合盐水双果、白菊兔丸、虫草汽锅鹌鹑、人参菠菜汤饺、虫草老鸭、石斛花生米、川贝冰糖生梨、虫草甲鱼、白及冰糖百合、豆蔻猪肚等。

3常与食品配制的中药可选用玉竹、沙参、黄精、百合、竹茹、生地黄、石斛、知母、麦冬、浙贝、制何首乌等。

四、冬季食疗养生

(一)季节特点冬季大地冰封,寒风凛冽,因天气寒冷,人们的户外活动减少,是人体一年中的基础代谢率最低的季节。寒气当令是冬季的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主收引,血脉凝涩,腠理闭塞,常见皮肤苍白、体表及四肢寒冷,腰膝冷痛,无汗。易患风寒感冒、咳嗽和痹证。

(二)食疗原则辛散之品,驱逐寒邪;血肉之品,补肾填精;温补之品,固护阳气。

(三)食疗处方1姜椒炖乌鸡块具有补虚益气、散寒止痛的功效。适用于体虚瘦弱,腹部经常冷气窜痛等。

(1)原料:乌鸡1只,良姜6克,草果6克,陈皮3克,胡椒、葱、精盐、料酒、味精各适量。

(2)烹制方法:将鸡去毛、去内脏,洗净切块,放入沙锅内,加良姜、草果、陈皮、胡椒,加料酒、精盐、葱、味精等调料适量。加清水适量,用小火炖熟后即可。

(3)食用方法:随意服食。

2生姜粥具有温煦脾胃、祛风散寒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反胃、呕吐清水、感受风寒、头痛鼻塞等。

(1)原料:鲜生姜6克,红枣2枚,粳米100克(或糯米)。

(2)烹制方法:将生姜洗净切成细丝,粳米(或糯米)淘洗干净,一同放入锅内。将锅置于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熟即成。

(3)食用方法:随意服食,以微微汗出尤佳。

3麻雀粥具有壮阳暖肾、益补****的功效。适用于阳虚羸弱、阳痿、肾虚多尿、腰酸膝冷等。

(1)原料:麻雀5~10只,粳米100克,白酒少许,葱白3根,食盐少许。

(2)烹制方法:先将麻雀用水淹死,去毛和内脏,洗净后,炒熟,然后放入少量白酒,稍煮,加入洗净的粳米及适量水同煮,待粥将熟时,加入葱白,继续熬煮成粥,服时将葱白除去,加少量食盐。

(3)食用方法:随意服食,可经常服用。

4鹿筋焖蘑菇具有温肾壮阳、强壮筋骨的功效。适用于老年人筋骨虚弱、腰背酸痛、腿膝无力及病后畏寒、乏力等。

(1)原料:水发鹿筋250克,鲜蘑菇150克,冬笋片50克,料酒、酱油、精盐、味精、糖、葱、姜、水淀粉等调料适量。

(2)烹制方法:将水发鹿筋用刀剖成两半,切成3厘米长的段,放入盆中备用。在锅中加入葱、姜、料酒及适量水,烧开后,先放鹿筋,再放鲜蘑菇、冬笋片,文火烧至熟后,加味精,用水淀粉勾芡,再淋上少许麻油即可。

(3)食用方法:佐餐服食。

5母鸡炖牛尾具有补益肝肾、壮骨强身的功效。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筋骨虚弱、腰膝酸软、体弱无力、********、头晕目眩等。

(1)原料:牛尾500克,母鸡肉300克,鸡汤1000毫升,葱、姜、料酒、花椒、猪油、盐、味精适量。

(2)烹制方法:将牛尾燎去小毛,刷洗干净,去掉尾根大骨,剁成3厘米长的小段。母鸡肉放在开水锅中片刻,捞出,淋净水分。锅中放入猪油,烧热,投入葱、姜、花椒,煸炒出香味后,将牛尾放入锅中,烹入料酒,继续煸炒,待牛尾颜色改变后取出,洗净,沥干备用。沙锅内放入鸡汤、葱、姜、料酒、盐和牛尾、母鸡块,用小火炖3小时左右,直到牛尾和母鸡肉烂,加入少许味精即可食用。

(3)食用方法:随意服食。

(四)禁宜食物1禁忌(1)禁生冷饮食,忌食性寒凉。

(2)滋阴补品量不宜过大。

(3)虚热与实热体质不宜服用温补之品。

2宜食宜食温性食物,如栗子、胡桃仁、韭菜、羊肉、狗肉、虾仁、麻雀、黑木耳、黑枣、芝麻、海参、鲍鱼、龟肉、火腿、猪(羊)脊髓、羊肉粥、胡桃粥、雀卵虾仁羹、韭菜炒虾、海参羊肉汤、鲍鱼淡菜羹、海狗肾酒、蛤蚧参茸酒、人参菠菜饺、鹿鞭壮阳汤、参芪红烧熊掌、芡实羊肉羹、天麻猪脑、附子猪肚汤、当归生姜羊肉汤、芪鸡肉汤、熟附香肉、壮阳狗肉汤、蛤蚧羊腰花等。

3常与食品配制的中药可选用人参、海马、鹿茸、肉苁蓉、巴戟天、锁阳、冬虫夏草、黄芪等。

第二节不同体质食疗养生

现代健康的概念是指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一种动态平衡。健康应是身体、精神、社会完满状态的综合反映。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难以达到这个完满境界,都处于无明显疾患的亚健康状态,因此,对亚健康状态的不同个体体质的饮食养生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正常体质养生

(一)正常体质特点1身体健壮,精力充沛,愉快地进行生活、工作和学习。

2肤色润泽,富有弹性,食欲正常,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象和缓有力,形体适中。按现代医学观念,应是既无明显疾患,又无疾病的早期症状或先兆。

3有较强的抗病能力,无先天遗传缺陷。

4有较强的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能够较快地适应各种居住环境、工作环境及气象条件的变化,人体生命活动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二)食物养生原则平补阴阳;粗细搭配;低盐低糖;油脂适量;搭配合理。

(三)食疗处方1补精羹具有滋阴补阳、调和气血的功效。本方可增强体质和机体调节能力。

(1)原料:牛骨髓、杏仁、胡桃仁各6克,山药15克,熟蜂蜜25克。

(2)烹制方法:将1000毫升清水煮沸,放入牛骨髓、杏仁、胡桃仁、山药片,文火煮1小时。加蜂蜜,武火煮沸收汁,汁稠即可。

(3)食用方法:每早空腹服用。

2蔻肉馄饨具有益气补脾、行气和胃的功效。适用于小儿、食少纳呆之人。

(1)原料:白豆蔻粉3克,猪肉50克,小馄饨皮50克,鸡肉50克,适量胡椒粉、盐。

(2)烹制方法:将猪肉、鸡肉与姜同放入清水锅中,煮沸撇去沫,文火煮2小时制成原汤。胡椒粉、盐各一半拌和制成椒盐。将肉剁成肉糜,取少量姜捣汁拌和,并与余下的豆蔻粉、胡椒粉及盐拌匀成馅。取馅包成馄饨,馄饨煮熟捞出置于盛有原汤的碗中,蘸制好的椒盐食用。

(3)食用方法:常食有益。

3山药茯苓包子具有补中益气、固涩****的功效。适用于病愈之后。

(1)原料:山药20克,茯苓20克,面粉100克,白糖15克,猪油、青红丝适量。

(2)烹制方法:将山药、茯苓研粉,加水浸泡成糊状,上笼蒸半小时后调入面粉、白糖、猪油、青红丝,拌匀成馅。另取面粉发酵制成包子面坯,包入馅上笼蒸熟即可。

(3)食用方法:隔日1次。

4虫草汽锅鸡具有益气养血的功效,是常人调养之佳品。

(1)原料:冬虫夏草1克,母鸡肉50克,葱、姜、黄酒、盐、胡椒粉适量。

(2)烹制方法:将鸡肉切成小块,在沸水中焯去血水,漂净,冬虫夏草洗净,均与调料一起置入汽锅中上笼旺火蒸2小时。去掉葱、姜,连汁倒入炒锅中,旺火烧沸收汁,湿生粉勾芡即可。

(3)食用方法:可经常服食,感冒初起者忌用。

5益脾饼具有开胃健脾、消食化积的功效。适用于各种人群,不拘年龄,四季皆宜。

(1)原料:白术12克,干姜6克,红枣泥50克,鸡内金10克,面粉2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