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常见病中医辨证食疗
12176800000019

第19章 消化系统常见病证 (3)

第四章 消化系统常见病证 (3)

1田七鸡蛋羹(1)原料:田七末1克,藕汁30毫升,鸡蛋1个,白糖少许。

(2)烹制方法:将鸡蛋打破,倒入碗中搅拌。用鲜藕汁及田七末,加白糖,与鸡蛋搅匀,隔水炖熟服食。

(3)食用方法:佐餐食之。

2桃仁粥(二)(1)原料:桃仁、生地黄各10克,粳米100克,桂心粉2克,红糖30克。

(2)烹制方法:将桃仁浸泡后,去皮弃尖,2味药洗净后加入适量冷水,武火煮沸,改文火慢煎。30分钟后除去药渣,将粳米洗净,加入药汁中煮粥。粥熟加入桂心粉、红糖。

(3)食用方法:粥的稀稠可根据个人嗜好掌握。每次食1小碗,每日1次。

3桃地猪肚粥(1)原料:桃仁10克,生地黄10克,猪肚1具,粳米100克。

(2)烹制方法:将猪肚洗净、切碎,加水炖煮,桃仁去皮、尖,与生地黄另煎取汁,混匀后,汁中加入粳米,同煮至粥熟即可。

(3)食用方法:每2天食1次,连食5~7次。

4三七藕蛋羹(1)原料:鲜藕适量,汉三七粉1克,生鸡蛋1个,少量盐和麻油少许。

(2)烹制方法:将鲜藕洗净、榨汁,取1小杯,加适量水,煮沸。汉三七粉与生鸡蛋调匀,氽沸汤中,可加少量盐和麻油少许。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每日1次。

5土家族偏方(1)原料:蚤休20克,鲜猪肚1具。

(2)烹制方法:在猪肚内塞入已用水浸透的蚤休,扎紧猪肚两端。再加水及盐,用文火慢煲,待猪肚煲熟烂,倒出药渣。

(3)食用方法:喝汤食肉。每隔7天用1剂,连用1个月左右。

6黑枣玫瑰汤(1)原料:黑枣、玫瑰各适量。

(2)烹制方法:将黑枣洗净、去核,装入玫瑰花,放碗中盖好,隔水煮烂即成。

(3)食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食枣5枚,经常食用。

7牛肉仙人掌(1)原料:鲜仙人掌60克,牛肉60克。

(2)烹制方法:将仙人掌洗净、切碎,牛肉切片,共同炒熟,加适量调味品后食用。

(3)食用方法:每日1次,连食5~10天。

8白及粥(1)原料:白及粉15克,糯米100克,大枣5枚,蜂蜜15克。

(2)烹制方法:用糯米、大枣、蜂蜜加水煮粥至将熟时,将白及粉加入粥中,改文火稍煮片刻,待粥汤黏稠时即可。

(3)食用方法:每日2次,温热食,10天为1个疗程。

五、禁宜食物(一)禁忌1避免食用浓烈刺激的食物。

2避免食用坚硬的食物。

3禁忌食用易产酸、产气的食物。

4应忌酒。

5在溃疡病急性活动期饮食温度要适宜,勿过烫、过冷,以防刺激溃疡面。

6调料中不宜用干辣椒、芥末、咖喱粉等。

(二)宜食1保证营养的供给。营养充足能够改善全身状况,促进溃疡愈合,给予充足的蛋白质是溃疡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每日每千克体重不少于1克,应选用易消化的蛋白质食品,如牛奶、鸡蛋、豆浆、豆腐、鸡肉、鱼肉、瘦肉等。

2供给适量的脂肪。脂肪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可适当食些易消化的脂肪食品,但不宜长期过多的使用,以防高脂血症。

3糖类要适量。糖类既不抑制胃酸分泌,也不刺激胃酸分泌,可食用,以提供充足的热能。

4如果溃疡严重或有少量胃出血时,则应以流质饮食为宜,如牛奶、豆浆、乳酪、面糊、米粥等,这样不仅可供给患者较多营养,而且牛奶可中和胃酸,有利止血。

5除要注意给予优质的动物性蛋白外,还要给予维生素A和维生素C,以促进溃疡愈合。美国进行了为期6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增加膳食中的胡萝卜素,可能有预防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建议常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可预防溃疡。

6供给适量的膳食纤维。溃疡病患者在减少膳食纤维的摄入时,易产生便秘,故可常食香蕉、蜂蜜、果汁、菜汁、芹菜等,以起润肠通便作用。

7溃疡病的烹调方法可选用蒸、煮、氽、烧、烩、焖、炖等方法,少用油炸、油煎、爆炒、醋溜、冷拌等方法。

8应采用多次、少量的饮食方法,服用易消化的食物,特别是在溃疡活动期,要食用刺激性小、中和胃酸能力强的而且对胃没有机械性刺激的食物。

第三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一、概念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一种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传染病,由乙型肝炎患者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播。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纳差、恶心、厌油、腹胀、黄疸、鼻出血、牙龈出血及肝掌、蜘蛛痣等。

二、特点本病病程较长,肝脏的炎症、组织学及生物学异常征象持续超过6个月,病情无明显好转,或肝内有活动性炎症变化。谷丙转氨酶等持续升高,顽固难下,彻底治愈难,并有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的潜在危险,对人类生命危害性较大。

三、分类传统分类法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分为迁延性肝炎和活动性肝炎。目前的分类法是依据炎症坏死和炎症的程度来分,分为G1、G2、G3、G4级,根据纤维化的程度来分,分为S0、S1、S2、S3、S4期。

四、辨证食疗慢性肝炎属于中医学的“黄疸”、“胁痛”、“郁证”、“臌胀”、“积聚”等范畴,中医辨证常见为:瘀血内阻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

(一)瘀血内阻证【病因】

情志抑郁,气滞血瘀;它病转归,日久成积;邪毒侵袭,留着不去。

【临床表现】

面色晦暗,或见赤缕红丝,肝脾肿大,蜘蛛痣,肝掌,女子经行腹痛,月经色暗有块,舌暗或瘀斑苔润,脉沉细涩。

【食疗原则】

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食疗处方】

1金针芦笋(1)原料:金针、芦笋、食盐、味精适量。

(2)烹制方法:将两者煮熟拌食,加少许盐及味精,汤可以食。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

2丹参茶(1)原料:丹参20克。

(2)烹制方法:将丹参放入茶杯中,清水洗净,用沸水冲泡,凉后服用。

(3)食用方法: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

3丹参桃仁粥(1)原料:丹参、桃仁各20克,粳米100克。

(2)烹制方法:将以上材料加水适量,煮沸20分钟,取汁,与粳米100克煮粥,将熟时加冰糖适量,稍煮即成。

(3)食用方法:温热服食,每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

4化瘀养肝蜜(1)原料:山楂250克,丹参500克,枸杞子250克,蜂蜜100克,冰糖60克。

(2)烹制方法:将以上原料浸泡2小时,再煎成药液。将药液置沙锅内,兑入蜂蜜、冰糖,煮沸后以微火煮30分钟左右,待药液黏稠后离火冷却,装入容器内密封保存。

(3)食用方法:每次1匙,每日3次,开水冲服,3周为1个疗程。

5香附川芎煮乌骨鸡(1)原料:乌骨鸡半只,香附、川芎各5克。

(2)烹制方法:将鸡去毛和内脏,切块。加水适量,与香附、川芎同煮,待鸡熟烂后去药调味即可。

(3)食用方法:食肉喝汤。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

6行气活血茶(1)原料:葛根、草河车、白芷、郁金、枳壳、生甘草各9克,红花、泽兰各15克,赤芍、白芍、五味子各12克。

(2)烹制方法:将上方共研末,每次用15克,置保温瓶中,冲入开水,盖上盖闷15~30分钟,代茶饮用。

(3)食用方法:每日1剂,连服4周。

(二)肝肾阴虚证【病因】

日久成疾,肝肾亏损。

【临床表现】

右肋隐痛,劳累尤甚,或有灼热感,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潮热或五心烦热,腰膝酸痛,鼻齿出血,女子经少、经闭,舌体瘦质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脉细数无力。

【食疗原则】

滋阴补肾,养血柔肝。

【食疗处方】

1黄精甲鱼汤(1)原料:甲鱼1只(约500克),黄精12克。

(2)烹制方法:将甲鱼宰杀,洗净去内脏,切块。同黄精放入沙锅中煮汤。

(3)食用方法:食甲鱼喝汤,每日1次,连食7天。

2山药龙眼炖甲鱼(1)原料:山药片30克,龙眼肉20克,甲鱼1只(约500克)。

(2)烹制方法:先将甲鱼宰杀,洗净,去内脏,连甲带肉加适量水,与山药片、龙眼肉清炖,至炖熟。

(3)食用方法:食肉喝汤,不拘量。

3玄参炖猪肝(1)原料:玄参15克,猪肝500克,菜油、葱、生姜、酱油、白糖、料酒、水豆粉各适量。

(2)烹制方法:将猪肝洗净,与玄参同放铝锅内,加水适量,煮1小时,捞出猪肝,切成小片备用。将锅内加菜油,放入葱、姜,稍炒,再放猪肝片。将酱油、白糖、料酒少许,加原汤少许,收汁,勾入水豆粉(汤汁透明)。将透明汤汁倒入猪肝片中,拌匀即成。

(3)食用方法:食肉喝汤,佐餐服用。

4枸杞蒸鸡(1)原料:母鸡1只(约1000克),枸杞子30克,调料少许。

(2)烹制方法:将母鸡宰杀,洗净去内脏,将枸杞子放入鸡腹内,加调料后隔水蒸2小时。

(3)食用方法:分2~3次食用。

5生熟地黄茶(1)原料:生地黄、熟地黄、玄参、石斛各30克。

(2)烹制方法:将上药切碎,每次用40克,置保温瓶中,冲入适量沸水,盖上盖闷15~20分钟,代茶饮用。

(3)食用方法:每日1剂,连服14天为1个疗程。

6枸杞子粥(1)原料:枸杞子30克,粳米50克。

(2)烹制方法:将枸杞子洗净,水煎取汁,再与粳米加适量水煮粥,食时加适量红糖、蜂蜜。

(3)食用方法: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

7首乌大枣粥(1)原料:制何首乌40克,大枣5枚,粳米100克。

(2)烹制方法:将制何首乌洗干净,切成薄片,水煎取汁。将药汁与大枣、粳米共煮粥,粥成后加红糖调匀,即可服食。

(3)食用方法:每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

8枸杞炖甲鱼(1)原料:甲鱼1只,枸杞子50克,女贞子、熟地黄各15克。

(2)烹制方法:将甲鱼用温开水稍烫,促其排尿,去头、爪及肠杂,切块。各药与甲鱼一起放入锅内煮汤,至甲鱼熟烂,去药调味。

(3)食用方法:喝汤食肉,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

(三)脾肾阳虚证【病因】

饮食劳倦,伤及脾阳。

【临床表现】

精神疲惫,四肢不温,面色不华或晦黄,少腹或腰膝冷痛,食少纳呆,腹胀便溏,甚则滑泄不禁,下肢水肿,甚则水臌,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或弱。

【治疗原则】

健脾益气,温肾壮阳。

【食疗处方】

1生鱼葛菜汤(1)原料:鲜生鱼1尾(约150克),葛菜60克。

(2)烹制方法:将鱼去鳞、鳃及脏,洗净;葛菜洗净后切段,两者一同放入锅,加水煨汤,约1小时后喝汤,稍加调味即成。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

2温阳利水茶(1)原料:制附子5克,白术6克,茯苓9克,白芍9克,生姜3片。

(2)烹制方法:将前4种药物研为粗末,再放入生姜,置保温瓶中,以适量沸水冲泡,盖上盖闷20分钟,代茶饮用。

(3)食用方法: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

3冬虫夏草炖鸡(1)原料:鸡肉150克,冬虫夏草2克。

(2)烹制方法:将鸡肉切块,与冬虫夏草同放入搪瓷容器中,加水适量,隔水炖至鸡肉熟烂,加盐少许调味。

(3)食用方法:食肉喝汤,每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

4参杞烧海参(1)原料:水发海参300克,党参10克,枸杞子10克,玉兰片50克,酱油20克,料酒15克,白糖、味精适量,淀粉25克,植物油35克。

(2)烹制方法:将党参切片水煮,取浓汁10毫升;枸杞子洗净、蒸熟;海参洗净、切块;玉兰片洗净、切片,先用沸水烫一下。将锅中加油,待热时加葱,倒入海参,加调料翻炒,汤沸移至小火煨烤,至汤汁适宜时,加入党参浓汁和玉兰片,调味后加入枸杞子,勾芡即成。

(3)食用方法:每日1次,随量食用。

(四)肝郁脾虚证【病因】

情志不遂。

【临床表现】

胁肋胀痛,胸闷太息,精神抑郁,性情急躁,纳食减少,脘痞腹胀,面色萎黄,大便溏泄,每因进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加重,舌淡苔白,脉沉弦。

【食疗原则】

疏肝解郁,健脾益气。

【食疗处方】

1白背叶根猪骨汤(1)原料:鲜白背叶根90克(干根30克),猪骨200克(最好猪脊骨)。

(2)烹制方法:将骨斩成小块,与白背叶根加水,5碗煎成1碗,加食盐少许调味即可。

(3)食用方法:喝汤食肉,分2次服用。

2鸡骨草煲田螺(1)原料:鸡骨草30克,田螺250~400克。

(2)烹制方法:先用清水养田螺24~48小时,勤换水,除污泥,与鸡骨草一起煲汤饮用。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一般2~3次显效。

3佛手柑饮(1)原料:佛手柑10克,白糖适量。

(2)烹制方法:沸水泡茶。

(3)食用方法:每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