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多一点生活智慧 (1)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养生保健,基本上形成了以静为主的养生理论,配合一些保健动作,如五禽戏、太极拳等。
不难发现中国人的这些保健操都是比较舒缓的,它不是一种剧烈运动,而是通过特定的动作和方法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运行的目的。
这种养生保健方法和古人当时的社会生活条件有关。我国古人的饮食结构基本以谷物和青菜为主。在古代一般家庭的餐桌上肉类并不是很常见,这主要源于汉族几千年来都是农耕民族,并不像游牧民族那样以放牧为主,同时农民们饲养家畜也是比较有限的,而且这些牲畜还要用于各种祭司活动,汉代就把牛作为祭司的动物,所以全国是禁止食用牛肉的。
这使得古人的饮食范围相对比较狭窄。当然聪明的古人发现了豆类,人们都知道豆类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富含维生素。古人只知道豆类可以补充能量,而且他们观察豇豆的形状酷似肾脏,于是通过象形的原理,认为豆类可以补肾。古人有“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之说,足见豆类的营养价值之高。
古人的这种饮食结构并不会产生太多的,需要迫切消耗掉的过剩能量,基本上刚刚满足每天的基础代谢水平,所以他们的养生理论就是以静为主,因为大量出汗的剧烈运动会损伤人体津液、消耗气血,而他们摄入能量有限,是无法及时弥补的,长期如此会造成体力的过度透支。因而古人也只能以静养生。
西方人恰恰相反,自古他们的主要食物里经常是猪、牛、羊这样的红肉,以及各种乳制品,蔬菜的比例相对不高,经过数百年的繁衍,他们基本上形成了现在的偏热的体质。由于这些肉类和乳制品在被消化的过程中会分解出一些酸性物质,这对身体的酸碱平衡不利,身体必须通过汗液将其排出体外,以恢复体内酸碱平衡,于是西方人形成了以动养生的观念,通过运动大量排汗,促使一些酸性物质排出体外。比如长跑就是西方人比较酷爱的运动方式,美国人最喜爱的健身方式莫过于长跑,他们能每天坚持跑很长一段距离。这也就是现代人所倡导的生命在于运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肉、蛋、奶几乎成为每人每天的必需品。可是中国人似乎还是延续着祖先的生活习惯,相比较运动而言,人们更喜欢坐在家里看看电视,聊聊天。中国人希望拥有西方人一般的魁梧体格,在饮食习惯方面也逐渐西化,而运动锻炼的习惯却略显得滞后了。
通过观察你会发现,西方人吃饱了肚子,喜欢到户外去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玩滑板、划船……总之是用各种方法亲近大自然、挑战大自然。而一部分中国人在大吃大喝一番后,总喜欢呆在屋子里打电子游戏、打扑克、打麻将……总之是用各种方法挑战自己的定力、挑战自己的智商。渐渐的,这种吃饱了不运动的生活方式与西方高营养、高热量的饮食相结合,成为国人健康的绊脚石。
有的人会问,为什么古人不怎么运动也能身材苗条,身体健康?请仔细研究古人每天吃些什么,基本上是粗茶淡饭,就这样还每每训导后人“食不可过饱”,七分饱最好。而我们现在不仅营养丰富,每每还要吃得沟满壕平方肯罢休。吃得这么好再回家一休息,时间长了再好的消化系统也吃不消。
所以说,以静养生也好,以动养生也罢,要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素质而定。
一般偏阳虚的人,总有些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四肢酸懒、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应以动养生为主,因为阳虚是身体缺少动力,也就是气血不足,这与脾的功能息息相关。
运动是一种提高脾功能的好方法,可以促使体内制造更多的能量物资,进而使人的身体变得更为强壮。往往阳虚的人不爱运动,这与脾虚有关,为了健康,还是要有意识的多运动。等气血充足了,精力自然充沛了,人也就自然而然的变得活泼好动了,开始强迫自己运动是有些不情愿,但这是将身体带入良性循环的关键一步。
一般偏阴虚的人,总是觉得手心发热、口干舌燥、睡眠质量很差,笔者认为这一类型的人应注意动静结合,说得更清楚一些就是要做比较柔和的运动。因为阴虚的朋友是体内缺少润滑剂,不但血虚,津液也不足。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造血,但是剧烈的运动,浑身大汗淋漓会耗伤津液,反倒消耗更多的人体润滑剂。特别是一些阴虚火大的人,应该以静养生为主,如果他们再不停的消耗,缺少了润滑剂的脏器如同在干磨的机器零件内,易伤害器官组织。因此要静养,多休息,配合一些补血生津的药膳,例如黄精、枸杞子、何首乌、桑椹、芝麻、荸荠、梨、莲藕等,待到阴虚症状缓解了,阴阳平衡了,健康自然会重新回到您的身边。
还有一部分人把保健养生全部寄托在吃药上。笔者发现一些慢性病患者经常大包小包的吃汤药,而且是常年累月的吃,他们的毅力令人佩服,煎汤药的过程本身就比较烦琐,汤药的味道又比较苦涩,能够常年坚持下来是需要很强的毅力的。我曾经问过这些人,为什么能够坚持下来,他们的回答多数是一脸的无奈,“因为不吃不行啊,总是难受啊!”仔细看看他们的处方,多数都是清了补,补了清,清完再补的套路。说白了就是来回来去的吃。笔者并不赞成这种大量吃药的做法,一则这种吃法不见得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效果明确,患者何苦要吃上几年?二则吃药也是一笔不小的经济开支;三则对服药人的心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四则长期服药会对患者的肝肾等器官造成负担。试想每天端着一碗苦药汤强迫自己下咽的感觉,基本上可用《二泉映月》这首曲子作为背景音乐,可以体现服药者们当时的心境了吧。
其实中医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按摩、刮痧、针灸以及服药。这些手段都可以综合运用,配合治疗。由于人们越来越多的受到西方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的影响,往往更为重视服药,即便去中医医院看病,也是以检查、诊断、开药为主。而被古人推崇的按摩、刮痧、针灸等方法越来越受到冷落。当然这与社会的科技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有关,人们走路速度快了,为了尽可能的提高速度还要开车;吃饭速度快了,快餐最受欢迎;就连讲话的语速都在整体加快,许多白领总是风风火火的,讲起话来像是新闻播报员……在这样一种趋势下,人们生病的时候当然也会追求快速解除病痛的速效药了。这也是为什么西医西药由于诊断依据清楚,药物起效快而成为主流。
只有当西医解释不清楚疾病的原因,没有特效的西药时,人们才转而求助于中医,由于惯性思维的缘故人们理所当然的选择吃中药。在有些情况下,中药的作用并没有按摩、刮痧和针灸起效迅速,药物需要人体的消化吸收,当血药浓度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药物才能发挥作用。根据药物作用的一般规律,至少需要4个半衰期药物才能起效,也就是说吃上4次,一般药物都是一日2次,所以要等到两天之后才能看到效果。如果医生没有准确判断患者的症结所在,搭配的药物没有起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要重新调整处方,一来二去就不是两天能解决问题的了。吃进去的药物如果只是不起作用的化合物还算幸运,如果那些药物在体内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可能使病情更为复杂,这可能就是一些长期服用中药的朋友总是清热清过了头,反过来又进补,可进补身体承受不了,又反过来继续清热的原因吧。
按摩、刮痧和针灸基本上是立即可以得到反馈的,理疗师在进行上述操作的时候可以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反应强烈,说明找对了方向,如果患者没有反应,症状没有好转,可能要重新审视治疗方向,调整思路、再辟他径。但中医这种引以为豪的物理治疗方法逐渐被边缘化,被看作是“土办法”,是缺医少药地区的权宜之计。这种误解有他的原因,因为按摩、刮痧和针灸是建立在经络理论之上的,我们目前的科学研究水平还不能完全解开它的神秘面纱。最近国外科学家提出了新的理论,认为人体某些组织细胞发生变化,与之相应的同一水平高度的其他细胞,也会有一些化学反应过程相继发生变化,出现一些反应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可能会改变这一区域人体的痛阈水平,表现为人体该区域特别敏感,按摩这一区域就会特别痛。这一理论的科学性还有待各方证实,但是它与中医理论中关于某些穴位疼痛,代表某一部位不通畅的说法有些不谋而合。这对于确有疗效但是缺乏科学理论支持的按摩、刮痧和针灸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按摩、刮痧、针灸和服药彼此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既然老祖宗发明了这几种方法,说明它们各有所长。在治疗时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比如常年累月吃汤药的患者,他们的心情是有些苦闷的,大多是被西医确诊之后找不到理想的特效药,治标而不能治本。转而求助于中医,可是吃来吃去还是疗效不明显,每次去看病的时候总是充满了希望,觉得这次的汤药应该是对路了吧,期待着几剂药下去身体状况会有明显的变化,但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里的问题还没有疏理清楚,又出现了其他不适症状,体内的“火”也好,“瘀”也罢,总是被汤药驱赶着在体内各处转圈圈,患者也只能化身为救火队员,应付各种状况。这样来来回回,患者变成了“药罐子”,体质却没有太大的改观。有些人逐渐放弃了中医治疗,甚至怀疑中医中药到底能不能治病。站在患者的角度,这种心理变化是可以理解的。
记得笔者的祖父在回忆他的父亲是如何为人看病时曾经说过:“过去的老中医一般每次只开3剂药,对于初诊的患者,头3剂药叫做“投石问路”,开完方子必十分谦和地对患者说‘你先回去吃吃看’,不是因为对自己的医术信心不足,而是病症千变万化,有虚有实,初次诊断不一定能切中要害,但是只要3剂药,便可以知道方向是否正确。3天之后患者再来的时候,会清楚地表达出服药之后的感受和变化,他根据患者的诉说和自己的诊断再调整处方,再开3剂药,然后又十分谦和地对患者说‘你再吃吃看’。3天之后患者又来了,说明药是有作用的,因为过去的医生完全是凭本事吃饭,如果接二连三都不起作用,恐怕患者会另请高明了。这时他就比较有把握了,一两个回合下来,对患者的情况基本心中有数了,继续按照调理的进程用药就可以了。”
提及这段回忆是想告诉大家,治疗思路正确的汤药,3剂就能产生良好的作用,即便这种变化是微小的,患者也应该能够体会到。而现在有的中医医生不知道是担心患者平时工作繁忙没时间到医院看病,还是考虑到其他一些原因,基本上1次一开就是7剂药,也许是他们很有把握吧,可是身体状态随着每1剂药的服用都在悄然的发生变化,如果药物对路当然是好,顶多没吃完药病就好了,把剩下的药扔掉就万事大吉了。如果药物不太合适,一下子吃了7天,有可能会吃偏了,身体在接受这些不太合适的药物时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比如有人会上火。
然后患者还得找那位医生调整处方,这一调不要紧,又是7剂药,既然上火了,大概是补过了,那就清热吧,7天之中身体继续发生相应的变化,清热的药一般是寒凉之物,患者可能因为这7剂药吃得脾胃不适,还得再找医生调理脾胃,个别医生不检讨自己不认真判断患者体质状态,用药欠妥,反而责怪患者“您这身体也太虚了,我没用什么药啊,给您开药真是如履薄冰啊”。于是又是7剂,被医生这么一说,患者仿佛也觉得自己真是太虚弱了,有了一丝的忧郁,但更加“信任”这位医生了。估计这7剂药还不是终结者,这种循环还可能继续。这是一位朋友的亲身经历,他讲给我听时,我看到的是他一脸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