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庄人生
998900000044

第44章 越强大越不为大 (2)

多情必无奈,多情必无聊,多情必无益,算来还是无情好。无情故无伤,无情故无悔,无情故无一切失落,每天都是新天,每人都是新人。

多情公子晏殊有首著名的词写道: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在这首词中,我们看到一个多情公子无聊且无奈的形象,老实说,除了恋爱中人,谁也不喜欢这样的形象。

“一曲新词酒一杯”,本来还好好的,曲是新曲,酒是新酒,可以开怀。

但第二句“去年天气旧亭台”,公子伤感了。因新曲新酒而想到旧日天气与旧日亭台,随之,旧日情怀浮上心来,让人惆怅。

第三句“夕阳西下几时回”,简直就是自找烦恼,夕阳西下当然不会回来了。明日又见朝阳,但已不是今日的夕阳,这还不明白吗?

第四句“无可奈何花落去”,公子恋花,花落人亦愁,因多情而无奈。“似曾相识燕归来”,毕竟还是春天,竟然又见燕影。这燕影本来和开头的新曲一样可以开怀,但公子已经心情败坏,只能在“小园香径独徘徊”!

第六句“小园香径独徘徊”,揭示了他彻底没戏,彻底失败了。

春天是好好的,人却被春天废了。

此词揭示:多情必无奈,多情必无聊,多情必无益。因此还是无情好。

庄子指出:做人的最高境界是“有人之形,无人之情。”即应做无情人,用以应对无情人生。

无情故无伤。

无情故无悔。

无情故无一切失落,每天都是新天,每事都是新事,每人都是新人,绝不舔伤自怜,有的只是奋进于人群之中,不时自傲!

无情就不会无聊与无奈,可以避免这人生的两大杀手的追杀。

无聊是一种病,蚕食我们的生命。我们不要无聊,要活得时时有意义。

无奈是一种伤,杀人于无形。我们不要无奈,要积极地想办法,应对一切困难。

那么计将安出?

那就是无情。无情者无畏,可以完美一生。庄子曰:“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意思是我们只需要具备人的形状就可以了,无须有人的七情六欲。

庄子这话并不是要人禁欲,而是指出人要无情,才能活出人境界。

什么是“无情”?无情不是没有情,而是无俗情。世俗的七情六欲对我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无俗情,才能有真情,才能做真人。

无情有十重境界,详述如下:

一分无情,可以省事;

二分无情,可以省心;

三分无情,可以清静;

四分无情,可以减少恩怨情仇;

五分无情,可以真正地去爱人;

六分无情,情人互赏之;

七分无情,是多情;

八分无情,是绝情;

九分无情,是痴情;

十分无情,有真情。

道家的最高境界就是修炼成“真人”,其唯一的途径就是“无情”,绝世恩,弃人怨。庄子就是这样的无情人,他在妻子死时鼓盆而歌,在楚王聘他为相时大笑使者,无心世事,确是个无情人,被后世之人称为“南华真人”。

但庄子无情的背后是多情,他以唱歌的形式记念妻子的好,以拒绝楚王的方式为天下人着想,绝不助纣为虐。

庄子的自由之身来之不易,我们当知他所提倡的“逍遥游”不是不顾一切,只管自己逍遥快活,而是在对他人无伤害的前提下进行的一场心灵自由之旅。他的指向是无限的,他的飞翔却是有限的,因此能带动无限。逍遥游的最后也是落地而踏实地生活。

人态品不再要死要活地追求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抓太多了要溢出来,不如算了。怀中揣有利器,必先伤害自身。追求为了到手,到手的往往是匕首!过分地追求就会把人搞死,甚至把自己的生活搞死。要死要活地追求,就叫不知死活。不再要死要活地追求,你才能好好地活着。

王安国《游庐山宿栖贤寺》:“古屋萧萧卧不周,披裘起坐兴绸缪。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先解这首诗,“古屋萧萧卧不周”,指寄宿山寺睡不安宁;“披裘起坐兴绸缪”,指半夜起床思绪万千;“千山月午乾坤昼”,指看到月明如昼照千山;“一壑泉鸣风雨秋”,指听到瀑布奔流仿佛秋天的风雨;“迹入尘中渐有累”,指在这个世界混日子已经有段时间了,不免有些累;“心期物外欲何求”,指心里想超然物外但又不知道该追求什么;“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指明天我离开这里依然会惆怅吧,我又怎么能连一首诗都不留下来呢?

这句话问得好,让我来告诉他。——你想留什么尽管留好了,但你留得住吗?庐山还在,栖贤寺却不见了。即使栖贤寺还在,你当年题在墙壁上的诗句早无踪迹。

你留不住的。

王安国这首诗半悟不悟的,正好被我用来当枪靶子。他说“千山月午乾坤昼”,仿佛有点明心见性了,但又接着说“一壑泉鸣风雨秋”,又堕入魔障中:明明是瀑布声,他却说是风雨——这种见风就是雨的人生态度害尽天下人。

他问:“心期物外欲何求?”是啊,你还求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满足?

王安国作此诗时,身居高官,这天游庐山,欲效高人之游,殊不知自己不是庐山僧慧远,怎能达到庐山境界?

庐山境界是什么?

是无山。

无山就是庐山并不存在。

这,就是慧远当年隐居庐山的原因——

他并非隐于庐山,而是隐于自身。

苏东坡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是半悟。哪有什么庐山真面目,连这山也是并不存在的。

苏东坡与王安国相识,二人关系却不怎么好。但他们在糊涂方面却是一致的。同样一座庐山,白居易写道: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从迷惑回到了自身。

这就是庐山境界。

白居易在此高于苏、王二人远矣。

白居易退身得早,苏、王二人退身晚,尤其是王安国,身居高位,又无力回天,因此他的追求注定落空,把自己搞死。何必呢,这就是追求之害。

过分地追求就会把人搞死,甚至把自己的生活搞死。

要死要活地追求,就叫不知死活。

不再要死要活地追求,你才能好好地活着。

无追求。

你就有境界。

魔鬼说——

就像猎豹追求羚羊,狮子追求小鹿,我永远追求你。小鹿与羚羊不会追求狮子猎豹,它们追求草原,依然死在它怀里。追求什么你就死在它手上。

天使说——

我追求一种永远不再追求的生活。就像两个人终于在一起,不再追求。不再追求,才会有。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东西抓多了就抓不住,不如算了吧。你把自己弄得很厉害,这不是长保之计。就算你金玉满堂,有很多钱,你也守不住它的流失。如果你因为自己有钱有势看不起人、欺负人,就会惹祸上门,自食恶果。你必须知道,一个人做事差不多就行了,做事不如做人,你把自己做好了一切都好,所谓功遂身退,就是讲功成名就后要及时退下来,这才是天地正道啊。

“持”,抓东西。

“盈”,溢出。

“不若其已”,不如算了。“已”,停止,算了。

“揣而锐之”,也就是胸怀利器的意思,指做人很锋芒。“揣”,把利刃揣在怀里。“锐”,把刀磨快。

“自遗其咎”,即自找苦吃。“遗”,得到。“咎”,音jiù,灾祸。

老子这段话主要讲追求之害,人在名利面前应有节制。追求之害在于:东西多了搞乱你的心,人太厉害了自伤其身,世上没有不飞的钱,只有会飞的有限光阴。名利名利,让你去死。因此凡事差不多就行了,要及早退下来,享受阴暗,拒绝再去阳光下奔波。

无需迎合别人

圣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