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妆点三国:倾城多为英雄误
9809500000022

第22章 东吴宫心计 (2)

一般来说,病中君主最忌讳的便是儿子提前准备好交接事宜,鲁班的话正好拨断了他心中那根紧绷的弦,孙权大发雷霆,对王夫人痛加斥责,无从辩白的王夫人又委屈又无奈,也因此在忧惧中过世,而孙和更是被父亲打上了厌恶的烙印。

母亲死后,孙和与孙霸的两宫之争也渐渐白热化。

一个自惧黜废,一个觊觎益甚,双方都开始积聚实力做最后一搏。此时,孙权心中已有了易储的念头。

或许他也准备将这次的废储之事当做清洗的借口,来一次彻底的政治洗牌。于是,当朝廷开始涌现诸多反对之声时,杀戮便开始了。

顾谭被发配,张休被赐死,陆逊被气死,朱据被贬谪,诸多官员被罢免,牵一发而动全身,太子事件引发了朝堂之中一连串的暴风骤雨。

最终,孙权用鲜血赢了太子孙和的诸多拥趸,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八月,太子孙和被废,被安置于故鄣县。

哥哥被废,弟弟孙霸原本以为自己的春天终于要到来了,不想此时,父亲内心早已起了变化。一方面,这轰轰烈烈的南鲁党政使得东吴举国中分,已让孙权十分懊恼;另一方面,如果让孙霸坐上太子之外,只怕这内讧还要愈演愈烈。

孙霸的野心,他心中有数,孙和的无罪,他也有所觉悟,然而,贼船易上却难下,错了,便只能错到底。于是,他又毫不留情地赐死孙霸,并以结孙霸谋害孙和之罪诛杀全寄、吴安、杨奇等人,当时已先身死的杨竺还被暴怒的孙权重新挖出,流尸于江。

这时候,孙权才发现自己的后院已走了袁绍当年的老路: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将有袁氏之败,为天下笑。为了缓和两宫之争激化的矛盾,收拾残局,此时,只有一个解决方案,便是立幼子孙亮为太子。

就这样,太子与鲁王的两宫之争,最终由孙权亲自操刀定谳,两败俱伤,玉石俱焚。

然而,当孙权渐渐嗅到死亡气息,他渐渐开始后悔自己的种种决策,当他前往南郊祭祀回来,便想起了无辜被废的太子孙和,想召他回来,却遭到了女儿鲁班与其情人孙峻等人的暗中阻挠,最终未能如愿。

如果时空能够切换,只怕只有后世唐朝章怀太子写给母亲武则天的《黄台瓜辞》能够表达孙权临终时悲凉的心声了。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

后继无人有时是英雄最大的悲哀,父亲是正面的标杆,而儿子却成了反面的注脚,先辈们憋着一口气打下了三分天下,儿孙们却一口气泄到底,无力回天。但对于孙权来说,这惨淡的结局与他着实脱不了干系。

两宫之争,是东吴的悲剧,是孙权的悲剧,更是琅琊王夫人的悲剧,因为执刀相向的两人都是她的儿子,权力面前,亲情变得如此模糊。

或者当年她的忧惧而死也算是幸运的,因为起码她没有亲眼目睹最后的血腥。

当若干年后,孙和的儿子孙皓被立为帝,王夫人也获得了大懿皇后的追尊,这权力莫名其妙的轮回更像是一个尖锐的讽刺。

做得了王娡,做不得吕雉

赤乌十四年(公元251年)深秋,某日狂风骤起,江涛汹涌,东吴方圆几千里悉数遭灾。孙权先祖陵墓之中参天松柏均被肆虐的飓风席卷,飞落到建业城的南门之外。惊悸之下,年迈多病的孙权又染上了风疾,一个多月无法治理朝政。

时渐入冬,孙权的病也一直没能痊愈,此时又传来了皇后潘氏突然暴亡的噩耗。潘皇后便是太子孙亮的母亲,她的暴亡与她登上后位的时间相距不过半年左右。

孙权见潘氏尸体有异状,颈项上有勒痕,舌紫而吐外,便知道所谓暴亡不过是个借口。虽然此时,他对于潘氏已没有多少感情,但在自己的宫廷之内眼皮底下,一国之母居然死于非命,这实在是对自己权威的蔑视与挑战。

于是,他密令左右彻查此事,原来是一群宫人趁潘皇后劳累困乏、熟睡不醒之际将其勒死,事后这些人又统一口径,一致对外说潘皇后因急病而突亡。得知真相后,恼怒的孙权将参与谋杀皇后之人全部处决,坐死者六七人。

对于皇后之死,孙权心中的愤多过于悲,他的一生已然日薄西山,当英雄走到了末路,那感受实在是百味杂陈。

潘皇后的横死其实也算是作茧自缚咎由自取,她是一个非常不简单的女人,有野心,够狠心,有手段,从最底层的奴隶到最顶层的皇后,她以自己的姿色与心计赢来了一切,却没想到刚站到高处,便又跌落尘埃。

潘皇后的父亲原本是东吴一名官吏,因为犯法被处死,受到株连的潘氏便与姐姐一起沦为官奴没入东吴后宫,在织造室从事繁重的劳役。

晋人王嘉在《拾遗记》中描述,潘氏“容态少俦,为江东绝色”。一同与她幽禁在织室作劳役的女子都说潘氏是神仙中人,因为凡人不会长得如此美丽,大家都对她敬而远之。潘氏貌若天仙的名声渐渐传到了孙权的耳中。一向喜爱美色的孙权,便派画师去为潘氏画幅肖像。

当时潘氏身为卑贱,忧戚过度,不思饮食,身形消瘦,画师便将她病若西子的忧愁不加修饰地画了出来,进献给孙权。孙权见到画像十分惊艳,手中的琥珀如意都不小心折断了。

孙权感叹说:“果真是神女啊!忧愁的容颜都如此让人心动,又何况她欢娱之时?”于是,赤乌五年(公元242年),已经六十多岁的孙权便将正值妙龄的潘氏充为妾媵,没过多久,以姿色获宠的潘夫人便身怀有孕。

相传,潘夫人被招幸的那一天,梦见有人将一龙头交给了自己,她把龙头接了过来,不久便生下了孙亮,当时潘氏十八岁。

某次,孙权与潘夫人共游昭宣台,浓情蜜意,既尽酣醉,潘夫人醉后玉壶中倾吐。当侍女于台下清理玉壶之时,拣到一枚宝石指环,便将其挂在旁边的石榴枝上。后来,昭宣台后宫之人称之为“环榴台”。

正如诗中所言:

侍宴崇台醉未休,玉壶香唾洒红榴。

谁知织室迎来日,却爱图中一段愁。

孙权恩宠过许多女子,爱一个人时,他便奉上全部,移情别恋时,他又会冷酷无情。

潘夫人得宠之时,留下了不少潋滟风情;被厌恶时,曾经的明智之言也难消孙权的厌恶。

孙权曾与潘夫人共游钓台,得到一条大鱼。孙权十分欣喜,潘夫人则说了一句警言:“昔闻泣鱼,今乃为喜,有喜必忧,以为深戒!”

此话在当时备受赞叹,时人谓“夫人知几其神”。然而,到了孙权晚年,他渐渐对潘夫人的野心与手段有所了解,有人曾在一次宴会中提到这段往事,孙权一怒之下竟罢宴而去。

曾经的美丽与忧愁在沾染了政治阴谋的习气之后就变得污浊不堪,如果潘氏不是碰巧死在了孙权前头,她的结局也未必好到哪里去。

因为帝王的厌恶,往往便是后宫女子的丧钟。

潘夫人在生下孙亮后,其欲望便不仅仅是富贵那么简单了,当孙和与孙霸的两宫之争稍见端倪时,她更是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当然,仅仅依靠她自己的力量是绝对不够的,她没有什么政治背景,有的只是一个年幼的儿子。在四下寻求机会之际,鲁班公主便映入了她的眼帘。

想当年,汉武帝刘彻的母亲王娡便靠着与馆陶长公主刘嫖的交好,为儿子换来了“金屋藏娇”的佳话与锦绣如画的江山。

如今,潘夫人也想转身去扮演王娡的角色,而她心目中的馆陶公主便是热爱插手东吴政治的长公主鲁班。

鲁班公主的第二次婚姻是嫁与全琮,她嫁入全家之后,十分喜欢同族全尚家的小女儿,时常带其入宫玩耍。潘夫人对鲁班十分讨好,同样野心勃勃的两人在共同针对琅琊王夫人的合作中迅速打得火热。

于是,精于心计的两个女人决定结成利益共同体,而她们选取的纽带便是让全尚家的小女儿与孙权的小儿子孙亮结为婚姻,虽然按辈分来算,全尚是鲁班的堂侄,但一拍即合的潘夫人和鲁班却毫不在意,因为鲁班的情夫孙峻的姐姐就是全尚的妻子。

就这样,在孙和与孙霸的南鲁之争中,鲁班公主与潘夫人都没有闲着,最终,她们也等来了梦寐以求的结果:琅琊王夫人忧惧而死,孙和被废,孙霸被杀。

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孙亮被册封为太子,潘夫人和鲁班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为孙亮和小全氏完婚,这对茫然无知的孩童便在大人们的利益互补下糊里糊涂地结为了小夫妻。

次年,孙权便册封潘氏为皇后,自此,潘氏彻底完成了麻雀变凤凰的华丽蜕变。成为了一国之母、后宫之主,她也开始了随心所欲颐指气使的日子。

由于之前她身份卑贱,一直战战兢兢地过活,如今翻身奴隶做主人,她便开始变本加厉地整治之前对自己不够恭敬的宫人与嫔妾,比起当初宽和待人的步夫人,潘皇后简直就是一个女魔头,宫女内侍们时常无故被罚,轻则受皮肉之苦,重则有性命之忧。

此外,潘氏个性阴险善妒,为了巩固自己的后位,她开始毁谤陷害孙权喜爱的嫔妃,其中清心无争的袁夫人与才艺绝伦的赵夫人便是她的首要目标。

袁夫人本是袁术的女儿,袁术为曹操败后,她便沦落到东吴后宫,深得孙权喜爱。袁夫人没有生育子女,步夫人死后,孙权也曾一度想立她为后,因为她家世显赫,在复杂的后宫嫡庶之争中,可保持中立,不受派系所扰。但对政治名利一向淡漠的袁夫人并不愿被卷入后宫风云之中,她以无子为由,坚决推辞了孙权的建议。

虽然袁夫人与赵夫人一向都低调无争,但在潘皇后那里却俨然便是眼中钉肉中刺,她玩弄手腕,恶意诋毁,直到两人均被孙权疏远。

然而,让潘皇后不曾预料的是,在她刚坐上后位半年,孙权便开始疾病缠身。此时的孙权也渐渐认清了潘氏的阴险,也越来越悔恨自己当初的草率,他想要以“侍父疾”的名义,重新召回被废太子孙和。

得知孙权有了这个念头之后,潘夫人与孙鲁班都有些惊慌,如果孙和复位,那么她们规划的所有的一切便会付诸东流了。于是,她们再次联合孙峻、孙弘等人,假借孙权之手,颁下了这样的旨意:废太子孙和为南阳王,贬居长沙;南阳王夫人之子孙休为琅玡王,出居丹阳;仲姬之子孙奋为齐王,出居武昌。

妻子、女儿、宗亲联合起来的这一系列举动让已垂暮的孙权不得已放弃了再次易储的念头,然而,孙权的久病不愈让潘皇后一直难以安心。某天,按捺不住的潘皇后居然去请教中书令孙弘,让他讲述当年吕后如何专权称制之事。

潘皇后的这一举动引来了朝臣的诸多非议,更引来了后宫的一阵恐慌。戚夫人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后宫妃嫔们皆担心有朝一日,潘后当政,自己会变为悲惨的“人彘”。于是,众宫人密谋再三,决定联合起来,先下手为强,将这狠毒的女人除掉,于是便有了最初的一幕。

潘后之死,也成为了压垮孙权的最后一根稻草。神凤元年(公元252年)四月,就在潘后被扼杀后两三个月,古稀之年的孙权真正走到了人生的末路。

潘皇后死时年仅二十六岁左右,睡梦中的她只怕还做着吕后临朝的美梦,却没想到,自己做得了王娡,却没做成吕雉。

绝情计:人心是不待风吹而自落的花

针绝,机绝,丝绝。

她心细如发,记忆绝伦,她冰雪聪明,巧夺天工,她以绝技赢来了爱情,却无法阻挡爱人的绝情。

赵夫人是隐藏在历史缝隙的绝世佳人,《三国志》中记述了孙权众多的嫔妃,但没有她。她的倩影与她的绝技隐匿在《名画记》《拾遗记》等诸多艺术文献中。

赵夫人得遇孙权,是由于她的哥哥赵达。说起来,这与汉武帝时宫廷乐师李延年高歌起舞以荐其妹的桥段颇有几分相似。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只不过,李夫人得遇青睐是由于那倾城倾国歌,由于倾城倾国的容色,而赵夫人则是凭着缜密的心思与绝伦的技艺。

孙权割据江东,雄心勃勃,为抵御与其顶角相持的魏、蜀两国,他突生灵感,想找一名技艺高超的画师绘制一幅山川地势图,以备日后行军布阵之用。然而,用于行军作战的军事地形图既要写实又要精妙,孙权派人寻找很久,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人选。

此时,太史郎赵达举荐了一人,赵达年少时曾随从后汉侍中单甫学习历算,精通“九宫一算之术”,避难江东后,为孙权掌管历法推算。赵达推荐的便是自己的妹妹即后来的赵夫人,孙权闻言便决定让这位奇女子放手一试。

赵夫人对孙权说:“按照以往的做法,描绘九州江湖方岳之势,理应用丹青作画,但此图既然作为军事只用,必得利于长久保存才是,而颜料容易褪色,不如让我用丝线以刺绣的方式将图绣出。”

孙权听之有理,欣然应允。

胸有丘壑方能绘出山岳,赵夫人具备极为高超的绘画功底,先绘制出江湖山岳轮廓,后又在列国方帛针刺成绣。

待地形图完成,孙权惊喜万分,因为这既是一幅精妙的军事地图,又是一件精美的山水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