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感悟华尔街:我的金融风暴之旅
9704300000012

第12章 现金为王

在全球股权基金界,赖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通用电气的前CEO杰克·韦尔奇,现在就在他的公司。

10月8日早上,我早早醒来,站在华尔道夫酒店房间的阳台上;清晨的气息扑面而来,纽约的天空开始逐渐显出鱼肚白。

手机突然骤响,一个之前就有预感的消息传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0月9日起,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对储蓄存款利息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同时从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我记得,中国开始征收存款利息税,还是在我刚来招商银行的1999年,到今天为止已经9个年头了,这次还是第一次暂免征收。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也是9年来的第一次。

打开电视,NBC、ABC、CBS、CNN、彭博等频道都在滚动播出这一消息,与此同时播出的还有另一条新闻: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瑞士央行、加拿大央行和瑞典央行联合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50基点,以缓解金融动荡对经济的冲击。

经验告诉我,这应该是全球6家主要央行有史以来首次联手降息,中国政府也果断采取措施。我意识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政府和金融当局,都在加大力度积极应对这场金融危机。

杰克·韦尔奇为他打工

早上8点30分,我前往美国最大私募股权基金公司之一的克莱顿--杜比利埃--赖斯基金公司,拜会基金主席赖斯先生。

克莱顿--杜比利埃--赖斯基金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几家私募股权基金公司之一,与贝恩资本、凯雷投资集团和德州太平洋齐名。赖斯先生是我的老朋友,早在2006年我就盛情邀请他到招商银行访问。股权投资基金在金融风暴之中受到了怎样的影响?赖斯怎么认识这次金融危机?这都是此时此刻我想向这位金融市场高手了解的。

“最近美国和全球市场动荡,你们基金的情况如何?”在简短的寒暄之后,我单刀直入地问赖斯。

赖斯身高1米65左右,身材在欧美人中算是“小个头”。今天早上第一眼见到他,我发现这位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大腕看起来有些疲惫。

我和赖斯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很有意思。那年,我在美国出差,期间想去拜访赖斯。当我们一行人来到克莱顿-杜比利埃--赖斯基金公司的办公楼时,离他们的上班时间还有几分钟,公司很多员工站在一楼大堂的打卡机前排队等候刷工卡。其中一个老先生背着极其简朴、与办公大楼气质不符的休闲双肩包,也站在队伍中间。我们当时觉得这个人很有趣,多看了两眼。等到了赖斯的办公室,才发现那个不讲究衣着的先生就是公司的老板赖斯。他的朴实、随意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对我提的问题,赖斯的回答听起来并不是很悲观。他介绍目前克莱顿--杜比利埃-赖斯基金的情况尚可,大部分投资业绩在预料之中。当然,他也很坦诚地表示,目前美国经济的疲软对他们2008年和2009年的业绩影响还是会很大。

“可我们的基金不会倒闭。”赖斯说,目前他正在筹集新的基金,规模大致在40亿美元左右,此外还准备再筹集35亿美元,不过筹资比较困难。赖斯的基金早在两年前就注意到银行放款标准放松,因此将投资重点放在对经济周期不敏感的企业上。

赖斯分析,从世界范围来看,未来三年的投资机会是不错的,目前资产价格相对便宜,而且资产质量较好。

在全球股权基金界,赖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通用电气的前CEO杰克·韦尔奇,现在就在他的公司。

杰克·韦尔奇是退休之后加盟的,负责投资评估等业务。他是一位足以在美国业界和全球管理界青史垂名的人物,由这样的人来管理私募股权基金,不仅在做出投资选择时眼光独到,还能够很好地帮助被投资的企业改善管理。实际上,在美国,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一家企业,不仅仅是给企业注入资本,还会将一整套的管理方法和管理人才带到企业中去,帮助中小企业发展。

私募股权基金公司是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参与者,而中国目前正缺乏足够多足够好的私募股权基金。未来中国发展的动力之一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正需要优秀股权基金的介入和帮助。我和赖斯相识之后,每次见面都邀请他来中国做私募基金,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

抄底需谨慎

我们之间的谈话很快转移到对当前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认识和判断上来。

赖斯感慨道,尽管预见了美国金融市场会出现下跌,但没有想到下跌得这么快、幅度这么大,目前美国一些投资金融企业的基金处境艰难,损失惨重。

“以您的眼光来看,形势还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看着赖斯,向他抛出这个问题。他在美国基金界工作了几十年,经历过1987年的股市泡沫破灭和2000前后的互联网泡沫破灭的艰难时期。

赖斯说话很谨慎,他认为要判断当前华尔街金融危机下一步的走向和破坏力,需要看接下来美国的金融体系何时能够稳定,再就是要通过未来的经济数据来看美国实体经济到底会受到多大影响。

看来即使像赖斯这样的美国基金业巨头,也还不敢对当前的经济和金融形势做出判断,毕竟市场变化和监管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太多。

我接着提到中国降息和暂免征收存款利息税的新闻,“中国政府刚刚公布了一系列货币政策的调整措施。”

“是的,今天早上我也注意到各国央行的联手降息,希望这一信号能够给市场以信心,现在最好的可能就是在年底之前金融体系能够稳定下来。”赖斯说,“近年来全球经济都在增长,只是在最近突然停止了增长,估计还要花两年时间使经济重新增长。”

赖斯的股权私募基金长期以来一直从事企业并购,而且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股权基金之一。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一些日资金融机构和欧洲的银行开始收购雷曼、美林的资产,我想知道赖斯对金融危机之中寻找并购机会的看法,于是对他说:“华尔街的一些金融机构倒下之后,日资银行开始收购他们的资产。投资银行最主要的资产是人才,人才流失之后投行的优势就没有了。”

实际上,在雷曼破产引起市场信心崩塌之后,美国的一些银行也深陷危机之中而停止业务,这客观上为外国银行介入美国金融机构提供了机会。“估计日资银行会填补这个空间,日资银行规模大,受危机影响小,进入美国市场的时间长,但他们是否会这么做,还要看形势,因为他们过去不太进取。”赖斯认为。

针对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的收购动作,赖斯进一步说:“三菱日联认为他们买摩根士丹利的价钱很低,但沙特和科威特过去也以为自己抄了底,后来股价仍在下降。在金融危机下,做出抄底的判断和行动,更需要谨慎。三菱日联花大价钱去投一家银行并非最佳选择,不如与美国大公司建立实质性客户关系。”

果然不出赖斯所料,短短几天之后,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出资90亿美元收购摩根士丹利股权的交易,就因为摩根士丹利的股价短时间内大幅下跌而出现意外插曲。

应对危机的原则

在金融危机下,对冲基金的前途如何呢?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有观点认为,这波危机下一轮将影响到对冲基金,您如何看?”

从对冲基金的角度看,危机的直接影响就是基金赎回压力大增。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市场剧烈波动,对冲基金操作风险加大,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出台了临时限制卖空禁令。为了防止危机继续加深,美国监管机构在很多股票上限制卖空,股票市场上对冲基金基本上没有办法操作。对于对冲基金来讲,在政府的限令下只能暂时按兵不动,如果禁令长期执行下去,那么对冲基金的生意模式就不得不重新调整。而且由于金融市场动荡,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增强,很多对冲基金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2008年,整个对冲基金市场萎缩了1万亿美元。

但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中,对冲基金受到的冲击远比投资银行要小得多,与共同基金相比,对冲基金分散风险的特性也更突出。

赖斯略微沉思,谈起了新桥基金在华盛顿互惠银行的投资中损失惨重的事情。他认为:“我们还没有看到实体经济对于负债型基金的影响,但早晚会有影响。”

在他看来,无论是基金、金融机构还是其他公司,在危机中需要坚持几点基本的原则:其中最首要的原则就是保持有足够的现金,充分提取银行信用额度,自己手里拿现金,而不是让银行拿现金;对下层企业削减成本;监控资产负债表,特别是库存;关注客户情况,一旦出问题要迅速采取相应措施。

现金为王,确实在最近华尔街的风云变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我想,对于正在谋划如何顺利过冬的中资银行和中国企业来讲,这是值得借鉴和思考的。

赖斯很关心招商银行,特别是金融危机对招商银行的影响。“金融危机到目前为止对我们的影响比较小,上半年我们净利润增长了117%。”我向他介绍。

他又进一步询问我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我告诉他,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中国大陆和香港股市连续大跌,资本市场的信心依然低迷。

“但是,从整体来看,中国要好于美国,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内需市场潜力大,未来的机会还要多一点。而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未来20年中国社会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人消费观念的变革还将延续,中国世界离岸工厂的地位也不会改变,因此中国经济可望继续较长时间保持8%左右的增长速度。”

赖斯对我的分析和判断很感兴趣,他紧接着问道:“如果没有熟悉当地市场的人,我们很难开拓亚洲市场,您觉得中国的地方政府官员还会欢迎外商投资吗?”这个问题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意识到,赖斯和他的基金很有可能正在计划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实际上,从2000年开始,凯雷控股等美国知名的股权投资基金,就一直致力于在中国不断扩大投资范围。

“中国地方政府官员非常重视当地经济发展,所以肯定很欢迎外资的进入;中国还有很多企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前景很好,但缺乏资金、管理人员,他们也需要好的股权投资基金。”谈话中,我不止一次地劝说他到中国中西部地区投资,他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赖斯很爽快地透露,他已经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来开拓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的业务。“一旦情况明朗了,我会安排他去见你,你的视角、观点对他会有帮助。”

我和他拥抱作别,并再次发出邀请--“欢迎二位来中国,欢迎来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