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感悟华尔街:我的金融风暴之旅
9704300000013

第13章 市长彭博(1)

在华尔街,纽约市长彭博的成长经历,是一个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典型的“美国梦”。

上午10点,在与赖斯的会见结束之后,我们前往纽约市市政厅,拜会市长迈克尔·彭博(Michael R.Bloomberg)。

传奇彭博

在华尔街,纽约市长彭博的成长经历,是一个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典型的“美国梦”。

1942年,彭博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平民家庭。大学时代,他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拿到了工科学士学位,随后又在哈佛大学商学院拿到了MBA证书。1966年,彭博怀揣着两本毕业证书进入了当时华尔街一流的投资公司所罗门兄弟公司。在公司里,这位24岁的年青人,从最基础的手工核账工作做起,勤奋执著而又富有商业头脑的他,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在进入公司第6年时,他成为了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合伙人。

本来对于一个年青人来说,这已经是骄傲的资本了,但是彭博没有丝毫的满足,此后9年里他继续埋头工作。

1981年,所罗门兄弟公司发生了一场内部纷争,彭博被扫地出门,他经营了15年的梦想被突如其来的打击粉碎了。时年39岁的彭博可谓在人生的巅峰坠落。这种痛苦若非亲历,外人恐怕是难以想见的。后来华尔街的很多人士都感慨:彭博着实是个意志很坚强的人。

彭博决定重新开始。他用所罗门兄弟公司给他的1000万美元补偿金起步。他冷静地分析了未来发展趋势,认为包括美国经济在内的全球经济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人们对于资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全球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也变得越来越大,计算机的使用将信息电子化,这将是人类经济生活的一项巨大变革。

彭博把自己创建的新公司定位成一家采用新技术为全球金融机构提供资讯服务的公司,这家公司即为后来彭博集团公司的前身。关于彭博创业初期的艰难,华尔街都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此前习惯了做大手笔业务的彭博,为了让公司能够生存下来,与公司的创业者们一起每天长时间地在电脑前工作,这使得他们的眼睛异常疲劳。于是大家想出了一个既省时又经济的办法,在每个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放一个鱼缸,一旦眼睛过度疲劳就看一会儿在水里舒缓游弋的金鱼。

1982年,彭博的公司由于销售数据终端机的成功,得到了当时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的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的垂青,美林出价3000万美元购买了彭博公司30%的股份。有了强大的资本支持之后,此后的10年里彭博公司一直以令人惊异的40%的年增长率高速成长,迅速成长为全球领先的资讯公司。

在彭博公司如今的股权结构中,曾经被美林证券所拥有的20%的股份刚刚被公司回购,6个长期雇员持有公司8%的股份,其余全部股权均掌握在彭博一人手中,彭博也借此跻身百亿美元富翁的行列。

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在完成从贫民少年到亿万富翁的美国梦故事之后,彭博又一次选择了全新的挑战。

2001年年初,年近60岁的彭博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参加当年11月份举行的新一届纽约市市长的选举。彭博表示,纽约市长一职在自己心目中,是世界上最棒的四个职业之一,与美国总统、美国国务卿和世界银行总裁并列。

当年3月,他从彭博公司总裁的职位上正式退了下来,只留任公司的CEO,以便全力以赴参选。他还特意请来了曾经成功辅佐前任纽约市长朱利安尼竞选成功、对竞选极为在行的政治战略家大卫·加思,作为自己的竞选顾问。

一旦下定了决心,彭博就将他在商场上的胆略与智慧娴熟地运用到了竞选中去。

为确保赢得党内提名,彭博不惜宣布退出他一向所属的民主党,而改入共和党。原因是因为当年民主党方面有意问鼎纽约市长职位的人已经有好几位,而共和党方面人选寥寥,当时在任的共和党市长朱利安尼按规定已不能再连任。

这位大名鼎鼎的大富豪承诺,“愿以年薪1美元为公众服务”。实际上,纽约市市长19.5万美元的年薪,对身价百亿美元的彭博而言,和1美元当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以这种方式争取选民,在美国也不多见。此前,只有前洛杉矶州长理查德有过1美元年薪的壮举。

不仅如此,为表明自己不同于一般纽约政界人士,财大气粗的彭博还自己掏腰包为一连串的电视竞选广告买单,同时他还公开声明,自己将不接受政治捐款和公众基金作为竞选资金,完全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据媒体当时的报道,竞选纽约市长让彭博花费了将近5000万美元。

彭博在电视广告中说:“我热爱纽约,但我知道这个城市是一个难以管理的城市,而一位强势市长坐镇市政府可以使它大为改观。”

纽约是外来移民汇聚之地,贫富差距悬殊。有人怀疑,腰缠万贯的富翁彭博将很难获得中下层选民的认同。但彭博本???认为这不是问题:“我就是他们眼中的‘美国梦’。”

“我起初和别人一样也一无所有,但我凭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了。”这是彭博在竞选之时说得最多的话之一。

2001年11月7日,彭博终于战胜了所有的竞争对手,成功登上了下任纽约市市长的宝座,实现了由一个金融信息帝国的掌门人一跃成为美国仅次于总统的最有权势官员之一的华丽转身。

对于离开彭博通讯社的管理岗位转而从政,很多人难以理解,彭博自己接受媒体采访时坦陈:“离开公司我会不会痛苦?当然会。可你要是打算更上一层楼,就算痛苦,也得在所不惜。”

2005年,彭博竞选连任成功。现在他的烦恼之一,就是是否选择二度连任。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之所以准备修改选举条例寻求二度连任,是希望“领导纽约人度过这场危机,愿意为了这座城市迎接挑战”。

冬日里的春风

作为金融海啸中心--纽约的一市之长,彭博的忙碌是可想而知的。他急匆匆地走进会议室,脸上的表情也显得有些严肃。

热情地握手之后,我决定先告诉他一点好消息,“市长先生,虽然纽约正在经历金融风暴,但招商银行纽约分行今天将正式开业。我相信,这对公众的信心是一个支持,对您的连任也是一个支持。”

招商银行申请在纽约开设分行的过程中,彭博提供了很多帮助。他一直认为,招商银行在中国和国际上都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银行,应该支持招商银行设立纽约分行。

听完我的话之后,彭博脸上露出了笑容,对我说:“你们纽约分行开业,就像冬日里的春风,为华尔街带来了春意。”并指着参加会见的纽约市的各位官员表示:“招商银行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随时来找我们。”

我向彭博发出邀请:“我们11月19日将有一个开业答谢酒会,我邀请您参加。您的女朋友很了解我们,我想她会支持您参加的。”

彭博再一次露出了笑脸,他风趣地回答我:“我会尽量参加,我相信她会给我吹枕边风!”他还一脸认真地告诉我:“其实我对金融的许多了解都得益于我女朋友的枕边风。”彭博的女友叫泰勒,是纽约杰出的金融界人士。她已和彭博同居多年,只是没有结婚,这大概就是今天许多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吧。

我几年前就认识泰勒,她曾经是纽约州银行厅的当家人,纽约金融圈子中有很多人向我介绍过她,包括麦克唐纳、格林伯格等。2007年9月,当我在美国前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现任瑞银集团投资银行副董事长菲尔·格兰姆的陪同下拜访纽约州银行厅时,这位高挑漂亮的女士对招商银行颇多溢美之辞:“我非常欣赏你们,也非常热切地接受你们的申请。参议员的到来说明了你们的地位。”她的一句“招商银行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中国最好的银行之一,是银行中的‘凯迪拉克’”,让我们在场的人都为这位女监理官的友好而感动。

彭博随后跟我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年多以前,一位在纽约有很高声望、对推动纽约的民主颇有影响的女士过世,这位女士的儿子邀请他参加葬礼并且讲话。彭博表示,如果有时间就一定会参加。这位先生说:“我妈妈早知道你会这样说,所以临终前特地嘱咐我将葬礼安排在你有时间参加的时候!”

会议室里笑声一片。看来,这位身家百亿的纽约市长,的确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临别时,彭博握紧我的双手向我承诺,招商银行纽约分行11月19日的开业答谢酒会,他和副市长,无论如何至少会有一个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