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冯仑管理日志
9703800000033

第33章 九月:政商关系(3)

在一个竞争市场当中,关起门来做文件,然后开起门来开始政策博弈,这样不利于各相关当事人掌握自己的预期,会导致他们很难掌控对自己未来的预期,所以老跟着政策后面调整预期,调整之后,政策又转向、修订,这样社会的成本非常大,而且振荡非常多。

段子原声

不讲理的政策作用最明显,讲理的政策作用不明显;经过辩论、听证、人大立法的政策是最科学的,短期见效慢,但有利长期发展;凡是地方拍脑袋出来的点子,简单粗暴,短期见效快,长期遗留问题多;而按照公共政策制定的规则,在法制的轨道上经过各利益集团良性博弈的基础上体现理性和法制的政策,才是好政策。

行动指南

要解决现在房地产行业当中这些政策预期不确定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在政策制定过程上作一些改进,能够把事后博弈改为事先博弈。当事先博弈的程序出现时,各类企业要积极参与,让政策制定部门听到自己的声音和逻辑,从而在提前反映自己要求的同时确保政策能更顺利、更有效地执行。

9月23日 “垄断”下的企业像独生子女

垄断下的企业更像独生子女,恃宠而骄,懒惰懈怠,不思进取,竞争能力被虚化和夸大,其业绩更像是山里的佛光。人们自己制造幻觉,偏偏又被自己创造的假象所感动。

--摘自冯仑2005年新年献词《决胜未来的力量》

背景分析

为了乞求公司的长生不老,许多人会幻想某种垄断权力,以为凭借垄断可以抵抗一切对手、消弭所有危机,因而特别羡慕特权公司。岂不知,任何一种垄断都是由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决定的,都是特定时期各种政治力量角逐和经济利益分配的结果。无论欧洲中世纪的特许专卖,还是当今发达国家巨型公司的市场垄断,或者我国的政府垄断概莫能外。

历史的经验表明,大凡垄断,一旦体制变革,垄断瓦解,它顷刻之间就会冰消雪融,露出纸老虎的原形。

行动指南

垄断和所有政治经济体制一样也只具有相对的优势,必然会随着支撑它的体制的变化而变化(丧失或强化)。告别垄断和垄断思维,面向市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长久立企之本。

9月24日 民营资本从来都是国有资本的附属或补充

民营资本从来都是国有资本的附属或补充……在这样一个历史发展阶段,民营资本对国有资本所表现的补充关系也好,依附关系也好,混合关系也好,总之在这些关系当中,民营资本是处于一个弱势的位置。

--摘自搜狐博客2008年1月16日冯仑文章

背景分析

政商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层面,是民营资本(私人资本)与国家资本的关系。现阶段,私人资本很弱小,而且发展时间不长,只有20多年的历史,而国家资本却非常强大。国家资本是与政权关系非常密切的一种资本形态,是由政权支持和保护的特殊的资本形态,是具有很大特权的资本形态,也是受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保护和在价值体系中具有优越感的资本形态。所以这种资本与弱小的、刚刚发展起来的民营资本之间的关系,就成为目前政商关系当中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

这一问题表现为这样几种关系。第一种是补充关系。所谓补充就是拾遗补阙。这种补充关系的第一个特征是,政府垄断行业,你就不能做,比如电信行业。国家不垄断的,就是自由竞争的,竞争性行业你可以做;第二个特征,即使是竞争性的行业,也必须是国家资本不干的,你才可以干;第三个特征是,国家资本干不好的,你可以干,只要国家资本觉得能干好的,你都不能干。

民营资本与国家资本的第二种关系是依附关系。所谓依附关系就是主从关系,国家资本是主,民营资本是从。你要围着它的兴趣、兴奋点转,没有它,民营企业也发展不了。为什么呢?大量的资源都在它手里,银行资源、土地资源在它手里。

民营资本与国家资本的第三种关系,是一种稍微进步的关系,叫做混合关系,就是混合经济。在一个企业实体里,既有国有,又有民营,就像万通,就像万科。这种混合关系成为最近几年来比较多的一种经济形态。在混合关系当中,大家都比较遵从商业运作的规则。

行动指南

认识到了民营资本面对国有资本时的三种关系,才能知道民营资本事实上处于弱势的位置,从而才能把握民营资本面对和遭遇国有资本前后的对策。

9月25日 民营与国有资本事实上的不平等

就这样,我发现了民营与国有两种资本事实上的不平等,因为它(国有资本)有优越性,永远不能赔钱,永远不能亏损,永远不能流失。

由于出让国有资本是这个样子,那私人资本就必定要吃亏,必定要流失,否则这个事情怎么能成立呢?所以,我们在讲保护国有资产时,民营资本自身的身份地位很尴尬。

--摘自搜狐博客2008年1月16日冯仑文章

背景分析

在现实经济发展中,民营资本与国家资本尚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万通收购一家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报批的时候,因为一个潜规则,拖了万通好长时间:民营收购国有,就算是亏损企业,民企也得溢价10%,因为它不承担政府责任,如果不溢价,用正常价去买,或评估的价值去买,有人会说担心国有资产流失,所以报批的时候,对方会明说:你不溢价我没法批,我不承担这个责任。谁知道你们怎么评估的,万一到时候你们弄错了,你占了国家便宜怎么办?而赢利企业要上浮15%~20%才给批。

所以,万通收购这家公司时,只有万通多给了这部分钱,才能报批。结果审批时间达两年多,在这两年多里头,如果使目标公司净资产增值很大,又麻烦了,因为他反过来还要把这两年增值的钱要回去,你就还得给他。所以造成万通在实际收购以后,两年没敢干事。

行动指南

中国民营企业家只有真正认识到了民营与国有资本事实上的不平等,才能知道是否要去和国有资本打交道,以及究竟该如何与国有资本打交道;如果不与国有资本打交道,民营资本同样要趋利避害,择善自处。

9月26日 民营资本在政治上的发言权

其实,金钱始终没有脱离过政治。现阶段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府开始注重通过法制轨道听取民营企业的意见和观点,在社会决策中也注意听取民营资本的声音,这有助于民营资本承担其社会责任。

--摘自2004年6月3日冯仑在“中外名家系列讲座”上的演讲文稿

一个利益阶层的崛起,必然表现为钱多、理大、声高、责任重。

“钱多”是???财富积累速度加快,在整个社会财富总量中的比重日益加大。“理大”意味着随着财富拥有者人数越来越多,手中握有的财产越来越大,代表他们说话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显赫,他们的事、他们的理就都成为大事儿大道理,不可不听也不能不听。而“声高”则是指为财产拥有者说话的人越来越多,声音也就越来越高,传播得也越来越远。这三点,每时每刻若没有“责任重”压轴,社会经济秩序就会崩溃。

--摘自冯仑2004年新年献词《让你的公司更张艺谋》

背景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企业家已发展成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随着其经济地位的提高,他们必然要谋求政治上更多的发言权。如今有更多的民营企业家瞩目于政治,甚至出现“大款傍大官”现象。

在2009年全国两会2237名全国政协委员中,有100多位民营企业家;在全国人大代表中,也有同样数量级的民营企业家入选。事实上,我国民营企业家政治地位的提高,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折射。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群体从“资本主义的尾巴”发展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完成了从社会边缘群体到重要的参政议政群体的转变,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和民营资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发言权。

行动指南

民营资本要有发言权,首先必须在系统和法律规范的范围内进行。财富若失去道德、公信的拘束,最终将会侵蚀市场经济赖以运转的基石。其次,社会也应制度化、程序化、公开化、法律化地吸纳工商界的优秀人才参与决策部门的工作,“把草根吸纳到草尖去”。此外,政府和企业之外的非政府组织亦称第三组织的发展,也将具有关键意义。公益性的咨询机构或基金组织可会聚专家意见反馈给政府,成为政府决策的民间“智库”、“智囊”。

9月29日 民企80%死于和体制博弈

改革开放30年来,如果把所有死掉的民营企业作一个梳理,检视一下他们的生死状,看一下生死簿,会发现它们当中80%以上死于和体制进行博弈。

我们不希望这样的代价继续付下去,我们应该更多地从这些人身上吸取到另外一方面的、进步的力量,即学会摆脱与体制的博弈,转而进入到加快积累与市场博弈的能力。

--摘自冯仑2009新年献词《在历史的长河中学会坚定不移》

背景分析

中国民营企业和国外私营企业在生长环境方面的最大不同是,一方面要逐步学会在市场的竞争中去博弈,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和体制进行博弈,既要突破旧体制的束缚,又要顺应不合理的管制。

在这个过程中,民营企业难免在时间、节奏、方法方面和社会改革、市场化改革进步的时间、节奏、方法不一致,于是就出现了错位,就有许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与体制博弈中被重创,死于和体制博弈的案例举不胜举。

中国一些知名企业出了问题,80%都是因为与体制的摩擦造成的,或者说在社会体制转轨时期,没有处理好自己的位置,造成了企业的失败,而不是商业竞争的失败。比如在MB0中侵吞了社会资产、企业资产;或者在公司管理规范当中不恰当地使用了股东给你的机会,进行违规操作。所以在体制转型中,如何把握分寸,需要有很多的知识背景和文化的积累。

行动指南

民营企业是市场的建立者、参与者、竞争者、发展者,民营企业家应该用一个强者的心态去市场中搏击和创造,通过竞争使企业家的创造力和管理能力得到变现,而不是在与政府的博弈中让权力变现,使自己陷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MB0,management huyout,即“管理者收购”的缩写。目标公司的管理者与经理层利用所融资本对公司股份的购买,以实现对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的改变,实现管理者以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的身份主导重组公司,进而获得产权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编者注

9月30日 民营资本最好的自保之道

民营资本从来都是国有资本的附属或补充,因此,最好的自保之道是要么远离国有资本的垄断领域,偏安一隅,做点小买卖,积极行善,修路架桥;要么与国有资本合作或合资,形成混合经济的格局,以自身的专业能力与严格管理在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同时,使民营资本获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可,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

--摘自冯仑2007新年献词《跨越历史的河流》

背景分析

最近几年,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又逐渐上升,国家已经明确7类产业为国有资本垄断行业,非请莫入。不仅如此,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强调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近几年来,万通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积极引入国有资本泰达集团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形成混合经济的格局,取得不小的进步。

在这一问题上,民营资本最容易被国有资本绞杀的,就是擅自闯入国有垄断部门,如电信、能源、金融等。千万不要试图用金钱与政府进行角力。

行动指南

面对国有资本,民营资本要想进退自如,持续发展,只有始终坚持“合作而不竞争、补充而不替代、附属而不僭越”的立场--请国内的民营企业家牢记和体会这三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