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N次元杨诗杨词
9516000000193

第193章 第六:人生(10)

第六:人生(10)

事有难易,量力而行。惠州贫富[51],道出原由。王胜求情,死无全尸[52]。天下无情,凡事己为。当机立断,不可耽搁。优柔寡断,痛失机要。成事之先,立足之地。唐王起兵,用之晋阳[53]。人无野心,不成大器。曹操欺主,魏国初兴。若怜仇敌,必将败亡。太宗杀侄[54],是忧来日。

成事须能,息事须谋。志盛失智,力盛失锐。成事之人,德才兼备。智志结合,天下皆夷。智者之智,避其之智。投机取巧,无往不胜。鸿门之宴,错失良机。唐王起兵,水到渠成。利之上择,进退兼可。美国中立,恰是其由。得失兼顾,成事之上。贾胜读书[55],以失换得。

注解:

[51]惠州的边缘地带有两人,一个是穷人,一个是富人。有一天穷人对富人说:“我想娶妻,你觉得这怎么样呢?”富人答道:“我还想娶第三房了,这又有什么不可以。”本故事选自《杨史》。意思就是有本钱的人,所追求的是很多,而无本钱的人,就连得一都很难,人生的追求,要量力而行。

[52]陈州人王胜心中充满了情,他要用情来征服天下。别人进谏道:“天下本是无情的,什么事都得靠自己。”王胜不听,坚持自己。后来王胜饿死在山洞中,连尸首也被狗叼食了,没有人去怜惜他。本故事选自《杨史》。

[53]隋末天下大乱,李世民向父亲李渊进言道:“晋阳用武之地也;大人可以借此为据,夺取隋王社稷。”于是李渊在晋阳起兵伐隋,建立唐朝。

[54]唐太宗与魏王李建成争夺帝位,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了李建成,接着处死了五个侄子。

[55]绵州有个叫贾胜的人喜欢读书,他为了读书,卖掉了田地。妻子问:“您卖田地来换读书,这样不值呀。”贾胜道:“一个人如果想得到,必须用东西去交换,用物去换物,这是得之最呀。”本故事选自《杨史》。

译文:

每件事都有困难与容易,然而做事必须要学会量力而行。惠州贫富的故事,便说出了这其中的原由。陈州人王胜要用情来征服天下,结果活活饿死,没有人去怜惜他。天下是无情的,所有事情都靠自己去努力。做事必须要当机立断,对于好的机会不可耽搁。一个人如果优柔寡断,一定会痛失好机会。成就大事的第一步,便是要有立足之地,如果没有立足之地,又何谈成事。唐高祖起兵反隋,靠的就是晋阳这个立足点。人没有野心,就不能成大器。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建立魏国打好了基础。如果去怜惜自己的仇人、敌人,必将会失败、灭亡。唐太宗在玄武门政变中杀死了李建成,接着处死了五个侄子,他这样做是忧心侄子以后为父报仇。

成就一件事须要有能力,平息一件事须要有谋略。一个志气过盛就会丧失智慧,力气过盛就会丧失锐利。成就大事的人,靠得是德才兼备。让智慧与志向相结合,那么必定会天下皆夷,万事必成。智者的聪明之处,便是会避开棘手的东西。充分做到投机取巧,这样就能无往不胜。项羽在鸿门宴错失了杀死刘邦的良机,从而致使自己兵败。唐高祖起兵反隋,充分认识到时势,是一举成功。成事的最佳选择,就是进退兼可,让自己永立于不败之地。二战时的美国保持中立,恰是这个原因。充分做到得失兼顾,也是成事的上上之举。贾胜卖田地来换读书的故事,也正是以失换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