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N次元杨诗杨词
9516000000182

第182章 第四:朋友

第四:朋友

洒为酒友,赌为赌友。交友之道,因人而异。始于心诚,贵于同志。三友同志,天地明鉴[1]。友不同志,必不能久。割颈之交,利益为上[2]。与人结友,失意为上。赵郑之仪,恰是如此[3]。朋友之仪,生死之约。鸡黍之期,世人传颂[4]。真正之友,一生受益。可叹一生,知交是甚。

注解:

[1]刘备、关羽、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干一番大事业,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道:“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2]常山王张耳、成安君陈馀在贫贱之时为了各自己利益,结为割颈之交,后来因利益发生争端,常山王杀死成安君。

[3]赵匡胤、郑恩结朋友,发誓共患难,共富贵。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即帝位,宠爱韩妃韩素梅,花天酒地,沉湎于后宫;而韩素梅之兄韩龙,更是无恶不作。郑恩极力劝谏,赵匡胤不听,郑恩一怒之下罪罚韩龙。赵匡胤由此借奸人进谗的机会,斩了郑恩。据人分析赵匡胤是误斩郑恩,如果是误斩,那为什么赵匡胤处于失意时不误斩郑恩,而大权在握时就会误斩关郑恩。

[4]山阳人范式,字巨卿,汝南人张劭,字元伯,两人是朋友,又是同学。范式要回乡里,向张劭道:“二年后我会回来,将拜问你母亲。”于是约定日期。约定的日期要到了,张劭母亲对张劭说:“分别了两年,虽然约定了日期,但远隔千里,你怎能确信无误。”张劭答:“范式是守信之人,肯定不会背约。”到了约定之日,范式果然来了,拜见张劭的母亲。后张劭得了重病,同郡人郅君章、殷子征日夜探视张劭。张劭临终前道:“我死不值得可惜,唯一遗憾就是没有见到我的生死之交。”殷子征曰:“我和郅君章,都尽心和你交朋友,如果我们算不上生死之交,谁还能算的上?”张劭说:“你们两人是我的生之交,但山阳范巨卿是我的死之交。”不久,张劭就病死了。当范式得知张劭的死讯,穿着孝服,匆匆去赶张劭的葬礼,但是他没有赶到。张劭灵柩到了坟穴,将要落棺之时,但灵柩切不肯入土。没过一会儿,就看见自远驶来一马。送葬人道:“这一定就是范巨卿。”范式到了之后,吊唁道:“我与元伯,从此永别。”参加葬礼的人无不落泪。范式亲自拉着灵柩的大绳,灵柩才肯入坟穴。随后范式便住在坟墓旁边,为他种植了几株树,才离开张劭。范式与张劭之交,被称之为鸡黍之约,受世人所传颂。

译文:

好洒的人交的是酒友,好赌的人交的上赌友。交友之道,是看某人的追求、爱好来定。交朋友的开始必须心诚,而朋友的可贵是志同道合。刘备、张飞、关羽三人桃园结义、志同道合,他们的友情永不磨灭,天地明鉴。交朋友不能做到志同道合,必定不能长久。常山王张耳、成安君陈馀在贫贱之时为了各自己利益,结为割颈之交,后来因不在一条道上而产生分歧,常山王杀死成安君。与人交朋友,交失意的朋友为上。赵匡胤、郑恩结朋友,在失意中二人共患难,共富贵。但赵匡胤黄袍加身后,便处死了郑恩。真正朋友的向往,是生死相随。范式与张劭的鸡黍之期,着实令世人传颂。真正的朋友,是一生都会受益。可叹的是一生中,真正的朋友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