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仪:君子重仪
9458000000006

第6章 文质彬彬扬仪节(4)

德漏八埏,声锵九县。

春方贰极,含神测几。

敬恭驰道,祗承兽闱。

列辟载粲,群司有晖。

菴蔼槐路,逶迆衮衣。

教思无方,循训有则。

告奠先师,式祀盛德。

其礼载闲,其仪不忒。

幽显聿宣,人祗允塞。

冬物澄华,寒晖暠洁。

云浮钟虚,风生舞缀。

尽性餐和,含灵饮悦。

仰沐弘湌,俯惭磬劣。

柳公绰与小斋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宋史·宋痒传附宋祁》

柳公绰(726—830年),字宽,唐时京兆华原人,即今铜川市耀州区稠桑乡柳家塬人。性格庄重严谨,喜交朋友豪杰,待人彬彬有礼。聪敏好学,政治、军事、文学、样样精通,尤其喜爱兵法。先授“校书郎”,继封“渭南尉”。由于他的功劳卓著,官封“兵部尚书”。去世后,追赠太子太保,葬耀州区阿子乡让义村。

唐朝时候,有一个名叫柳公绰的人,每日天色刚刚亮时,他都要到自己读书的小斋里。他的儿子们柳仲郢等,也都要束好衣带,去向柳公绰行早晨省问的礼节。柳公绰从早晨一直到晚上,都不离开这个小斋。天晚了,家人们会点上蜡烛送进来。这时,柳公绰就把子弟们叫进来,自己读完经史以后,对他们讲述居家和做官的大道理。这样完了以后,他才回到寝室里去。儿子们再来问过晚安,才能各自回去休息。

这些礼节,在柳公绰家一直持续了很多年,都没有改变过。

柳家还以治家严谨而闻名于世,柳氏家法也成为当时人们教育子孙的榜样。柳公绰对子女们要求十分严格,每到灾荒的年月,家中即使储备甚足,摆在子侄们面前的却始终是一碟菜。他还经常让孩子们吃野菜,并对他们说:“你们的爷爷在世时,曾因为我们兄弟学习不好,就不给我们肉吃,我们终身都没有忘记他老人家的教诲啊!”柳家子侄们听后,都很受教育。柳公绰试图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教育子孙学会勤俭持家、勤学苦读。

柳公绰还十分重视长幼之序,他在外任官时,有一次,他的儿子柳仲郢前来看望他。柳公绰就要求他的儿子在距离衙门很远的地方下马,以示对长辈的尊敬。同时,还要求他要尊重府中的各位职员,不要因为职位低就轻视他们,也要对他们行晚辈之礼。

在严谨家法的影响下,柳公绰的孙子柳玭写下了《诫子弟书》和《柳氏序训》,从做人到治家,集中体现了柳氏家法的精髓。

◎故事感悟

正因为柳公绰有着严格的家训,所以柳家待人彬彬有礼、谦虚温和。可见,礼仪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礼仪先从修身、齐家开始。

◎史海撷英

柳公绰忠心为国

814年,柳公绰被任命为岳鄂观察使。当他听说唐宪宗调兵征讨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时,便直接上书,谈论自己作战计划,据理请战。唐宪宗便命他为岳鄂指挥官,归安州刺使李听统帅。

柳公绰统兵到了安州,选出精兵六千名,约法严明,军纪肃正,士气大振。不但李听信服他,将士们也都愿意拼死作战。军队每次出战,柳公绰都派人慰问将士的家属,解决他们的生活看病等实际困难,并教育家属遵法纪,讲道德,使丈夫能够安心在前线作战。将士们都感慨地说:“中丞为我等家事操心,我们怎能不为国家拼死作战?”

柳公绰还身先士卒,作战勇敢,因此鄂岳军在与吴军的战斗中常常获胜。后来,宰相裴度取消了讨吴军队的宦官监军,李溯、柳公绰获得了作战的主动权。他们密切配合,主动出击,终于在817年冬天的一个大风雪夜中攻破蔡州城,活捉吴元济,平叛了淮西之乱。

唐文宗即位后,柳公绰在处理沙陀等少数民族的问题上,讲究政治策略,平等对待,深得边民的拥护,维护了北部边疆的安全。由于他功劳卓著,官封兵部尚书。柳公绰去世后,被追赠为太子太保,葬于耀县阿子乡让义村。他的墓前有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源立碑,上书“唐兵部尚书柳公绰墓”。如今,该墓已成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苑拾萃

和武相锦楼玩月得浓字

柳公绰

此夜年年月,偏宜此地逢。

近看江水浅,遥辨雪山重。

万井金花肃,千林玉露浓。

不唯楼上思,飞盖亦陪从。

千里送鹅毛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李世民(599—649年),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以文治天下,有个成语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说他的。他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

当时,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首领为了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便派特使缅伯高向唐太宗贡献一只天鹅。

当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便将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出来后便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急忙伸手去捉,结果只扯下了几根鹅毛,天鹅还是飞走了。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

随从们见状就劝他说:“既然天鹅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

唐太宗见献上来的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结果一看里面只装着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唐太宗对此感到莫名其妙。这时,缅伯高便讲出了事情的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故事感悟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以礼待人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虽然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这也是礼仪精髓之所在,我们当以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

◎史海撷英

南诏和唐朝结盟

唐朝的剑南节度使韦臯是个很能干的地方长官。当他得知南诏有意归唐时,便积极施加压力进行劝诱,并且压倒了吐蕃在南诏的势力。793年,异牟寻决定归唐,遣使者分三批到成都表示诚意,愿为唐作藩臣。

794年,唐王朝遣使者崔佐时到羊苴咩城,在点苍山会盟。盟辞大意是唐与南诏各守疆界,互不侵犯,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南诏则不得与吐蕃私下交往。会盟后,异牟寻便发兵袭击吐蕃,大破吐蕃军于神川(云南境内金沙江),取铁桥等16座城池,得到降众十多万人,征服了施、顺、磨些等部,迁数万户充实弄栋镇。不久,吐蕃也倾全部兵力攻打剑南和南诏。801年,韦臯与异牟寻合力,大破吐蕃军。南诏生擒了吐蕃军的统帅论莽热,并向唐朝廷献上论莽热。

南诏归附唐朝后,得到了大唐的帮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利。此后,吐蕃衰弱,不再进攻,唐则守住盟誓,也无力出兵干涉,外面没有强邻,南诏才逐渐成为西南的强国。

◎文苑拾萃

饮马长城窟行

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还陕述怀

李世民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老板与乞丐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天,一家生意兴隆的点心店门口来了一个乞丐。只见他衣衫褴褛,浑身还散发着怪异的味道。当他蜷缩着身子走到蒸点心的大炉子前时,周围的客人都皱眉掩鼻,露出嫌恶的神色来。

仗势欺人的伙计见状,忙呵斥乞丐滚开。乞丐却拿出几张脏兮兮的小面额钞票,说:“我不是来乞讨的,我听说这里的点心好吃,也想尝尝。我已经想好久了,好不容易才凑了这些钱。”

店老板看到了这一幕,他不假思索地走上前,十分恭敬地将两个热气腾腾的点心递给乞丐,并深深地向他鞠了一躬,说:“谢谢关照,欢迎再次光临!”

伙计惊呆了,因为平时店里不论来多么尊贵的客人买点心,店老板都交给伙计们招呼;今天他却亲自招呼客人,对他毕恭毕敬,而这个客人却是一个乞丐!

店老板轻笑着说:“那些常来光顾我们店的顾客,我们当然欢迎。但他们都是有钱人,买几个点心对他们而言,是件非常容易而平常的事。而今天来的这位客人虽然是位乞丐,但却与众不同。他为了品尝我们的点心,不惜花去很长时间讨得的一点儿钱,实在是难得之至,我不亲自为他服务,怎么对得起他的这份厚爱?”

这时,在一旁的小孙子不解地问店老板:“既然他是一位很可怜的乞丐,那为什么还要收他的钱呢?”

老板严肃地说:“他今天是作为一个客人来到这里的,不是来讨饭的,所以我们应当尊重他。如果我不收他的钱,那就是把他当做乞丐,是对他的侮辱。我们一定要记住,要尊重我们的每一个顾客,哪怕他是一个乞丐。因为我们的一切都是顾客给予的。”

◎故事感悟

这里的“尊重”绝不仅仅只是社交场合的礼貌,而是来自于人心深处对另一个生命深切的理解、关爱、体谅与敬重。这样的尊重绝不含有任何功利的色彩,也不受任何身份地位的影响,因为如此,才最纯粹、最质朴,也最值得发扬。

◎文苑拾萃

《尊重他人》节选

佚 名

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为明星运动员呐喊与喝彩是尊重,给普通运动员以鼓励和掌声同样是尊重。在生活中,对各级领导的崇敬是尊重,对同事对下级对普通的平民百姓以诚相待、友好合作,倾听他们的声音,同样是尊重。当他人功成名就时给以赞扬而不是贬低是尊重,对情趣相投的人真诚相待是尊重,对性格不合的人心存宽容同样也是尊重……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好的表现,是一种文明的社交方式,是顺利开展工作、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的基石。对上级、同事、下级、平民百姓尊重,有利于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一致性,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有利于团结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对家人的尊重,有利于和睦相处,形成融洽的家庭氛围,对朋友的尊重,有利于广交益友,促使友谊长存。

总之,尊重他人,生活就会多一份和谐,多一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