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贤:举贤惜才
9455700000019

第19章 化敌为友,唯才是举(1)

刘秀对投降将士推心置腹

◎人才难得又难知,就要爱惜人才,就要用人不疑。——周扬

更始帝刘玄(?—25年),字圣公,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县西南)人,两汉之际被绿林军拥立为皇帝。刘玄原本是西汉皇族,祖父为苍梧太守刘利,父刘子张,母何氏。刘玄是汉朝光武帝刘秀的族兄。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建立新朝。他倒行逆施,导致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起义,讨伐王莽。

新朝地皇三年(22年),绿林农民军起义爆发,刘秀的族兄刘玄加入陈牧领导的平林兵。23年,绿林军诸部合兵击破新朝将领甄阜、梁丘赐,推举刘玄为更始将军。

因为刘玄是汉朝宗室,同年二月便被绿林军拥立为帝,建元更始。刘玄恢复汉朝国号,自称玄汉王朝。此时,刘秀在名义上还只是刘玄手下的一个将领。

刘玄虽然称帝,但是位子并不牢靠,不光王莽老派兵打他,他手下的将领也不全听他的。于是,刘玄想了一招——通过大封宗室来收拢人心。刘秀屡立战功,又是刘玄的族人,于是就被刘玄封为“萧王”。

刘秀被封为“萧王”时,正在跟另一草莽英雄王郎斗争。王郎本是个算命的,看到天下大乱,就拉了一帮宗室豪强,盘踞河北,定都邯郸,也自称汉帝。刘秀和王郎在河北省中南部的滹沱河、滏阳河一带展开大战。

战争中,刘秀渐渐取得优势。24年秋,刘秀率兵攻打王郎于邬(今河北辛集市东南),大破之,王郎的部将渠帅和不少士兵都投降了。刘秀封渠帅为列侯,但双方毕竟打了这么多年,投降的士兵并不很放心,担心刘秀报复。

刘秀很快获悉这一情况,为使降将降兵放心,决定采用安抚之计。他令降将各归其本部,统领原来的兵马,而刘秀本人则不带保镖,一个人骑着马,往降兵的营区走去。

降兵一看来了个骑马的大官,都围上来看,心想这是谁啊?仔细一看,这不是打败了自己的“萧王”吗?他怎么一个人大摇大摆地来我们这里巡查?难道不怕我们杀了他吗?

虽然大家心里都感到很疑惑,但这番举动也使他们知道了刘秀对他们没有戒备心理,把他们当成了自己人了,这下投降的兵将就放心了。那些将领们说:“萧王将自己的一颗赤心放在了我们的肚子里,我们还能不忠心于他吗?”从此,这些人成了刘秀的可靠力量,为刘秀扫平群雄、重兴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故事感悟

刘秀针对新投降自己的人并不安心的现实情况,他给予对方充分的信任。他的宽仁之德、爱才之心消除了对方的疑虑,使他们成为了自己的可靠力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是获得人才、让人才发挥好作用的必要前提。

◎史海撷英

疾风知劲草

刘秀在起兵路过颍阳时,王霸曾与一群朋友去投靠。刘秀豪情盖天地说:“梦想贤士,共成功业,岂有二哉!”此后,王霸便忠心耿耿地追随刘秀。刘秀在河北邯郸和王郎作战时,遭遇到了重大的挫折。在危急时刻,随王霸一道投奔刘秀的人都纷纷溜走,只有王霸留在他身边,刘秀便对王霸说:“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劲草。”

◎文苑拾萃

谒汉世祖庙

(唐)刘希夷

舂陵气初发,渐台首未传。

列营百万众,持国十八年。

运开朱旗后,道合赤符先。

宛城剑鸣匣,昆阳镝应弦。

犷兽血涂地,巨人声沸天。

长驱过北赵,短兵出南燕。

太守迎门外,王郎死道边。

升坛九城陌,端拱千秋年。

朝廷方雀跃,剑佩几联翩。

至德刑四海,神仪翳九泉。

宗子行旧邑,恭闻清庙篇。

君容穆而圣,臣像俨犹贤。

攒木承危柱,疏萝挂朽椽。

祠庭巢鸟啄,祭器网虫缘。

怀古江山在,惟新历数迁。

空余今夜月,长似旧时悬。

曹操厚待仇敌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葛洪

张绣(?—207年),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人,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曹操生于乱世,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十分重视选拔人才。即使是那些跟自己有深切仇恨的人,只要真有才能,能为己所用,曹操也不计前嫌,予以重用。

197年春季,曹操军与地方豪强张绣发生战争。张绣不敌,率全军投降。曹操被张绣叔叔张济的遗孀吸引住,将她纳至身边,张绣很是恼火,不能忍受这种羞辱。而曹操对张绣的勇将胡车儿又特别喜爱,送给胡车儿很多金银财物。张绣得到消息,以为曹操要利用胡车儿消灭自己,惊疑恐惧。张绣秘密行动,向曹操军营发动了猛烈突袭,曹操长子曹昂以及一个侄子都被杀死。曹操被流箭射中,大败逃走。校尉典韦断后,跟张绣死战。典韦左右卫士死伤将尽,他身上受伤数十处。张绣部队冲上去,准备生擒,典韦双手抓住两人,奋力搏击,瞪目怒骂,最后被杀。

曹操收集残兵败将退回舞阴。张绣遂率军追击,曹操迎战,击破了张绣军的攻势。张绣回保穰城(今河南省邓州市),又归附了荆州牧刘表。

后来,曹操进攻张绣,把张绣所在的穰城团团围住。刘表援军抵达,驻屯安众,据守险要,切断了曹操退路。曹操军腹背受敌,情势紧张,遂乘夜另行开凿险道,假装逃走,并在路上埋伏了军队。刘表及张绣率所有的部队追击,曹操军反扑,伏兵又起,步兵跟骑兵,前后夹攻,大破刘表及张绣联军。

199年,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再次向曹操投降。张绣到达后,曹操丝毫不追究以前的事情,他牵着张绣的手,一起参加宴会,为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

200年,张绣参加了官渡之战,力战有功,升为破羌将军。205年,张绣跟随曹操在南皮击破袁谭,再次增加食邑,一共2000户。当时天下户口剧减,10户才留下一户,许多将领的封邑没有达到1000户,唯独张绣特别多。

207年,张绣跟随曹操去柳城征讨乌桓,还没有到达就死了,被谥为定侯,儿子张泉继承了职位。

曹操与陈琳的故事也较为有名。在汉末动荡的形势下,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袁绍的军中文书,多出自陈琳之手。后来,袁绍与曹操爆发了一场大战。战前,陈琳为袁绍出师写下了著名的《为袁绍檄豫州文》,文章从曹操的祖父骂起,一直骂到曹操本人,贬斥他是古今第一“贪残虐烈无道之臣”,语言极其恶毒。曹操让手下念这篇檄文时正犯头痛病,听到要紧处不禁厉声大叫,惊出一身冷汗,头竟然不疼了。

官渡一战,袁绍大败,陈琳也被曹军俘获。曹操对那篇火力凶猛的檄文还耿耿于怀,便问陈琳:“你骂我就骂我吧,为何要牵累我的祖宗三代呢?”陈琳的回答言简意赅:“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曹操听了呵呵一笑,便不再计较。曹操不仅不追究陈琳的罪过,还任命他为自己掌文书。后来,曹操的许多文书都出自陈琳之手。曹操的宽宏大量,也让他又获得了一位出色的人才。

◎故事感悟

作为一代豪杰,曹操能以宽广的胸怀重用各种人才,甚至是与自己有刻骨仇恨的人。他的眼光和心胸非常人可比,因此在他身边也形成“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局面。

◎史海撷英

曹操治京城

灵帝熹平三年(174年),20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不久,他又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的都城,是皇亲贵族的聚居之地,因此很难治理。曹操刚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挂在衙门左右,称“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用五色棒将蹇图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但是,曹操也因此得罪了蹇硕等一些当朝的权贵。后来碍于其父曹嵩的关系,曹操明升暗降,被调到远离洛阳的顿丘(今河南清丰),任顿丘令去了。

◎文苑拾萃

建安风骨

“建安”为汉献帝年号(196—220年),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曹氏三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领导人物,其作品在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的同时,还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建安风骨”这一时代风格。

与此同时,“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的作品也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这也是“建安风骨”的重要组成部分。

曹氏父子都爱好文学,也喜欢招揽文士,因此在他们的周围聚集了众多作家,从而掀起了文学创作的一个高潮。

张嶷恩信服叟夷

◎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王安石

张嶷(194—255年),字伯岐,巴西郡南充国(今四川南部县)人。张嶷先为马忠部属,拜为牙门将,诸葛亮南抚夷越之后,张嶷出任越巂太守。张嶷到任,恩信并举,“和”、“抚”同施,蛮夷皆服,政通人和,“邦域安穆”。255年,张嶷在越巂长期生活患了风湿病,被召回成都,“扶杖然后能起”,病情十分严重,但他仍然要求上战场,讨伐魏国,“杀身以报”,“后主慨然为之流涕”。张嶷在随姜维北伐时,捐躯疆场。

张嶷是三国时蜀国人,20岁时就做了县里的功曹,负责人事工作。刘备平定蜀中时,有一伙强盗来攻打县城,县令抛弃家眷逃跑了,而张嶷却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县令夫人。从此他的英雄事迹家喻户晓,州里长官为此召见他,并任命他为从事史。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越巂郡一个叫叟夷的部落还是多次叛乱,曾连续杀害了当地太守,从此派往当地的太守不敢到郡上任,因而这一郡只是徒有虚名而已。后来,朝廷决议重新恢复过去的统治,任命张嶷为越巂郡太守。

张嶷毫不畏惧,带领随从前去赴任。他为人细心谨慎,又十分大胆,处事得体,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安抚当地人。到了所在地后,他知道采取强硬措施只会激起当地人的对抗情绪,于是就努力用自己的行为给百姓树立榜样,广施恩惠,处事讲求信誉,以此劝导百姓。不久后,当地少数民族各部落就都十分敬重他,大多前来归附。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祥和的景象。

当时,越巂郡的北部边境上居住着一支少数民族,叫做捉马。他们个个勇猛剽悍,当地人都害怕他们,他们也因此不服从官府的法令,不时惹是生非。张嶷只好带兵前去讨伐,很快就活捉了他们的头领魏狼。为了长久的和平,张嶷又将魏狼释放了,并且当众警告了他。

张嶷的宽大让魏狼十分感动,回去后就开始聚集族人,决定遵守太守的法令,与其他部落和平相处。张嶷上表朝廷,请求皇上任命魏狼为县令,让他的族人大约3000余户都在那里定居下来,各司其职,安居乐业。其他部落知道后,都纷纷前来归降,服从政府领导,越巂郡又恢复了和平安定的局面。

张嶷治理越巂郡15年,使得那里秩序井然,百姓生活安定,一片繁荣景象。他离任时,当地各族人民舍不得让他走,送他的时候,都扶着车轮大哭,一直追随他到达蜀郡,还有100多个部落首领随他上朝拜见蜀汉君王。

◎故事感悟

张嶷宽仁爱民,对于叛乱的人也努力做到以德服人,化敌为友,维护了地区稳定,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史海撷英

蜀锦

蜀锦是指四川省成都市所出产的锦类丝织品。蜀锦起源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蜀锦织造技艺也是我国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因历史悠久、工艺独特,蜀锦也有中国四大名锦之首的美誉。汉朝时期,蜀锦的织造业已十分发达,为此朝廷在成都设有专管织锦的官员,因此成都被称为“锦官城”,简称“锦城”;而环绕成都的锦江,则因有众多民众在其中洗濯蜀锦而得名。

诸葛亮在治蜀时曾大力发展当地的蜀锦制造,出口蜀锦换来的财富也成为蜀国重要的财政来源。

◎文苑拾萃

蜀道难

(唐)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李世民重用魏征

◎忠贤既用,奸邪自息。——胡居仁

魏征(580—643年),字玄成,巨鹿人(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又说河北晋州市或河北馆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