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贤:举贤惜才
9455700000011

第11章 明者尚贤(4)

◎故事感悟

魏文侯为得到治国安邦之策,虚心向贤士求教,他的谦逊之德、爱才之心也最终为他赢得了无数的贤能之士。这正说明“敬人者,人恒敬之。”国君礼贤下士,必然会有众多的贤士忠心为国。

◎史海撷英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就是从这一事件开始的:“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国废晋静公,将晋王室剩余的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

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

◎文苑拾萃

魏文侯

(宋)徐钧

闻道西河久服从,陶成国治蔼文风。

政缘余泽沾洙泗,比似群侯故不同。

魏惠王礼贤得人心

◎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王安石

魏惠王(公元前400—前319年),姬姓,魏氏,名罃(《战国策》作“婴”),魏武侯之子,魏国第三代国君,公元前369年至前319年在位。即位初,魏惠王以公孙痤为相,一度攻破秦孝公于栎阳,秦退回雍城。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东南),因此又被称为梁惠王。在位中期信任庞涓,军事实力大增,但在随后齐、魏之间发生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庞涓两度为齐军孙膑所败。庞涓死后,魏国彻底衰落。

魏国到了惠王时,国势一度衰弱,军事上也连连失利。魏惠王心里很着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他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他想到了在齐国的孙膑和在秦国的商鞅如今都显示出了非凡的才能,可他们先前都曾在魏国呆过,自己当时为什么就没有重用他们呢?魏惠王为人才的流失痛心、后悔不已。他决心广求贤士,重用人才,重振国威。

于是,魏国大臣们奔走于各国,用最谦卑的态度、最优厚的待遇,诚恳邀请天下贤才到魏国来,像邹衍、孟轲就是这样被请来的。

当时有个叫淳于髡的人在齐国做官,此人精通文韬武略,是个了不起的人才。魏惠王多次派人去请他,都没有请来。

“不管多么困难,都要把他请来,至少要请他来做客。”魏惠王命令道。

魏国的大臣们费尽了周折,淳于髡终于同意来做客,魏惠王非常高兴,立即设宴款待。魏惠王及大臣们殷勤劝酒,可淳于髡只是吃菜喝酒,并不说话。魏惠王向他请教问题,他也只是嘻嘻哈哈,并不作正面回答。

饭后,魏惠王亲自送淳于髡先生到馆舍休息。回来的路上,魏惠王不免有点沉不住气,对大臣们说:“你们好不容易把他请来,我本想好好向他请教,可他却不回答,怎么办呢?”

一位大臣说:“大王别着急,您还记得吧,淳于髡先生以前是个隐士,曾两次求见大王,可巧两次都碰上您在接受礼物而怠慢了他,他肯定认为您不珍惜人才。虽然今天您把他请来做客,他对大王的心思并不十分了解。他是有意在考验您呢,看您是否真的求贤若渴。”

魏惠王这才恍然大悟。

第二天,魏惠王又把淳于髡先生请到府上,诚恳地道歉说:“寡人曾两次失敬于先生,这真是寡人的大错啊!第一次您来,正赶上有人进献好马,第二次又遇上有人送来一名善于弹琴唱歌的乐工,当时我虽然接见了您,但心思都在马匹和乐工身上,没顾上向您讨教治理国家的方略。我把声色享乐看得比治国安邦还重要,我真糊涂啊!我冷淡了先生,请先生多多原谅!”

淳于髡见魏惠王态度诚恳谦恭,很受感动,觉得谈论治国之道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坐下来与魏惠王倾心交谈起来。淳于髡对魏国的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情况作了极为中肯的分析,并讲述了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他们一直谈了三天三夜,魏惠王深受启发,一再对淳于髡先生表示谢意。

虽然淳于髡最终还是没有到魏国做官,但是魏惠王敬贤、礼贤、爱贤的名声却传了出去。后来,一些有才能的人纷纷慕名前去投奔。

◎故事感悟

作为一位历史人物,魏惠王自然也有缺点,曾因贪图享乐使贤士淳于髡寒心。但他从谏如流,知错能改,放下身架,诚心诚意向淳于髡致歉、求教,终于得到了治国良策,并招来了不少人才。这说明知错能改,虚心向贤士求教,就一定能获得真知,取得进步。

◎史海撷英

桂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精兵8万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苦战了一年,眼看就要撑不住了,急忙向盟国齐国求救。于是,齐威王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去救援赵国。孙膑向田忌提出了“围魏救赵”的计划,田忌欣然接受。于是,齐军便向魏国国都大梁进军,切断了魏国军队的交通要道,攻击它防备空虚的地方。大梁是魏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魏军不得不以少数兵力驻守邯郸,将主力军调回大梁。这时,齐军在桂陵埋伏,迎击魏军。由于长期作战,魏军兵力消耗巨大,疲惫不堪,因此面对占有先机之利的齐军的偷袭顿时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困境,结果也遭受了一次严重的失败。这次战役,史称桂陵之战。

◎文苑拾萃

题淳于髡墓

(唐)刘禹锡

生为齐赘婿,死作楚先贤。

应以客卿葬,故临官道边。

寓言本多兴,放意能合权。

我有一石酒,置君坟树前。

信陵君礼贤下士

◎古人相马不相皮,瘦马虽瘦骨法奇。——欧阳修

信陵君(?—前243年),姬姓,魏氏,名无忌,战国时代魏国人,是魏昭王的儿子,魏安釐王同父异母弟。信陵君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官至魏国上将军,与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合称为“战国四公子”。

战国时期的一天,在魏国王宫里,魏王正与弟弟信陵君下棋。魏王问弟弟:“近来又收罗了多少门客?”信陵君告诉魏王:“门客已有三千,近来听说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市)有个守城门的小吏侯嬴颇有能耐,我正想登门拜访。”听了信陵君的话,魏王暗自发笑,连个守门小吏也当门客?

这时,忽然有个士卒进来报告说赵国出兵来犯,马上就要侵入国境了。魏王闻讯脸色骤变,手上的棋子掉入棋盘,急忙吩咐:“快去召集大臣们过来商量对策!”士卒刚要起身,信陵君一边看着棋盘,一边用手制止道:“慢!大王,这是赵王在打猎,我的门人已探到确切消息,您尽可放心下棋!”

开始魏王有所怀疑,后来又有一个士卒进宫报告,证实了信陵君说得不错。魏王这才松了口气,至此他确信信陵君的门下真有能人。

守门小吏侯嬴的寒舍里,70多岁的侯嬴正在与人闲聊,忽听门外有马车到来。他抬头朝窗外望去,发现是信陵君的马车,忙穿上鞋迎出门。

信陵君走下马车,他看见拱手俯首的侯嬴,忙迎上前道:“贤士免礼!”侯嬴疑惑地看着笑容满面的信陵君,不明白他为何光临自己的寒舍。信陵君见侯嬴不起,亦单膝下跪:“贤士不起,公子赔罪!”侯嬴忙起身扶起他道:“公子折杀老夫了!”

信陵君吩咐士卒搬下一匹匹绫罗绸缎往屋里送,侯嬴忙上前阻止,坚决不肯接受。信陵君见侯嬴不肯收下,笑道:“贤士拒不受此薄礼,我也不勉强了,改日请贤士府上小酌如何?”侯嬴答应了。望着渐渐远去的豪华马车,侯嬴感叹道:“求万贯家财不易,求一知己者更难啊!”

一日,信陵君府上热闹非凡,公子兴致勃勃地拱手笑迎前来的各位嘉宾。待客人们坐定后,信陵君发现离自己最近的座位空着,他忙招呼管家:“侯嬴未到,派人请过没有?”管家说:“请过了,侯嬴推说没空。”信陵君吩咐备车,他亲自去请。

信陵君到侯嬴家门前后,侯嬴笑着走出家门,稍稍整理一下自己那破旧的衣帽,说:“让公子亲自来请,老夫惭愧啊!”话虽这样说,但他竟毫不谦让地上车坐下。

信陵君十分恭敬地拉着缰绳,待侯嬴坐定后问:“贤士还有别的事情吗?”侯嬴毫不客气地说:“老夫有个朋友朱亥在屠宰坊,希望委屈您的马车路过那里,让老夫拜访他一下。”

到了屠宰坊,侯嬴竟让公子坐在马车上在门外候着,他把朱亥叫了出来,两个人就滔滔不绝地谈了起来。交谈中侯嬴不时用眼睛的余光窥探着信陵君。这时信陵君正和随从们站在马车旁边,等着侯嬴。侯嬴和朱亥聊了好长时间,随从们都暗地里骂侯嬴不识抬举。侯嬴见信陵君一直恭敬地站在那里,脸上毫无怨色,这才辞别了朱亥,重新上车,来到宴会上。宾客满盈的宴会上,管家不停地向各位打招呼,说信陵君快来了。有将士颇为不满,认为区区一个守门小吏,竟也如此劳驾信陵君?众人正在议论时,信陵君回来了。

信陵君微笑着向各位宾客们抱拳施礼。信陵君请侯嬴坐到上座,并向众宾客介绍说:“这位是我们中年纪最长、德行最高的人。今天我特地为他摆酒设宴,以表我对他的敬意!”说完亲自为侯嬴斟酒。侯嬴一改刚才傲慢的神态,起身举杯十分恭敬地说:“我今天的所作所为是有些过分和无礼,但我这一切都是为了公子您。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守门人,在宾客都已到齐的时候,在大庭广众面前,按公子的身份是不应该去亲自迎接我的,而我又故意让您在街头长时间地等候,我这是为了保全您的名声,让人们都认为我是个不识抬举的小人,而您却是礼贤下士的真正君子,这正是我的用心。”说完与信陵君碰杯,仰脖一饮而尽。

从此以后,侯嬴成了信陵君的座上客,信陵君有事总是先请教侯嬴,侯嬴也是尽心竭力地为公子着想,为他出谋划策。

不久,秦赵两国发生了战争,秦军直逼赵都邯郸城下。赵国与魏国是姻亲,在赵国的请求下,魏王派将军晋鄙率十万大军前去解围。秦王写了一封信给魏王,威胁道:“诸侯国中有敢来救赵国的,寡人平定赵国后一定先移兵攻打它!”

魏王见信脸色骤变,汗如雨下,立刻派人叫晋将军停止前进!

眼看赵国危在旦夕,信陵君一筹莫展,便决心以死相拼,率领几十辆战车出发了。路过侯嬴家时,信陵君与侯嬴道别,谁知侯嬴在这生离死别当口态度冰冷。信陵君觉得蹊跷,走了一段又折回想问个究竟。

信陵君回来时,早就等候在路边的侯嬴说:“我料定公子会回来的!”气喘吁吁的信陵君不解地问:“贤士何以见得?”侯嬴解释道:“公子仁义待士,天下闻名。今日您下了与秦军决一死战的决心,区区几十辆战车就好比拿肉去喂虎,早知如此,当初又何必厚养天下贤士能人呢?公子厚待我,临别时我却冷淡公子,与理不通,与情不合,所以公子定会回来问个明白!”

信陵君听后顿悟,走下战车向侯嬴深深一拜:“知我者莫如贤士,救我者只有贤士也!”侯嬴于是献上一计:“要想调动晋鄙的十万大军,必须得有兵符。兵符就放在魏王的寝宫内,可以让最受魏王宠爱的如姬偷出来。”信陵君问:“这种掉脑袋的事如姬肯干吗?”侯嬴提醒说:“公子忘了?当初如姬的父亲被人杀了,魏王三年未找到仇人,还不是公子替如姬报了仇吗?此事她一定肯做。”

信陵君通过如姬果然拿到了兵符,他再次与侯嬴道别。侯嬴问公子:“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万一晋鄙不肯交出兵权,您打算怎么办?”信陵君一愣,答不出来。

侯嬴回头招呼朱亥出来见公子。侯嬴说:“晋鄙能痛快交出兵权最好,否则就让朱亥用铁槌去对付他。”

信陵君率几十辆战车驶进晋鄙军营,拿出兵符,要取代晋鄙的军权。晋鄙迟疑不肯交权,站在信陵君身后的朱亥立刻上前,用袖子中藏的铁锤将他击死。

信陵君指挥魏军急赴赵国,与赵军联合抗击秦军,秦军大败,赵国保住了。

◎故事感悟

信陵君的礼贤下士在历史上极为有名。只要是有才能的人,不论对方地位如何卑下,他都能恭敬相待。正因为如此,他的门下聚集了无数智勇之士。在“窃符救赵”这一事件中,侯嬴的运筹帷幄、朱亥的力大神勇都起了关键作用。信陵君的故事充分说明了不拘一格选贤任能的重要意义。

◎史海撷英

信陵君大败秦军

信陵君“窃符救赵”后,滞留在赵国十年。公元前247年,恢复了元气的秦国开始大举进攻魏国,魏安釐王为此焦虑不安,便派使者去赵国请信陵君回国。

在毛公和薛公的劝谕下,起初犹豫不决的信陵君最终决定回到魏国。信陵君和魏安釐王兄弟两人十年未见,重逢时不禁相对落泪。魏安釐王任命信陵君为上将军,成为魏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不久后,信陵君便派使者向各个诸侯国求援,各国得知信陵君担任上将军,都纷纷表示愿意派兵救魏。最终,信陵君率领五个诸侯国的联军在黄河以南大败秦军,秦国将领蒙骜战败而逃。联军乘胜攻至函谷关,秦军紧闭关门,不敢再出关迎战。

◎文苑拾萃

信陵君

(宋)徐钧

侯朱决计全危赵,毛薛谋归保大梁。

得士信知明效速,去留果是国存亡。

孟尝君尚贤得奇士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格言

冯谖(生卒年不详),战国时齐人,齐国贵族孟尝君门下的食客之一,为战国时期一位高瞻远瞩、颇具深远眼光的战略家。孟尝君以“好客养士”、“好善乐施”而名闻天下,他对待门客,不惜“舍业厚遇之”,因而“倾天下之士”,门下食客达3000余人,冯谖是其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