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顺:顺其自然
9455300000009

第9章 治理自然环境(3)

反之,山泽能注意防火,草木能长好,沟渠能全部畅通,堤坝中的水不泛滥,田野都种上了桑麻,而且因地制宜,家家养育六畜,种植瓜果蔬菜很齐全,国家就会富足。

管子的这段话讲了发展农业、牧业和手工业生产,但更重要的或更主要的是,他还讲到了保护自然资源,兴修水利,防止水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这些都是当今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

管仲在齐为相时,还提出过“正地”,即整顿土地的思想。这也是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对各类土地,特别是耕地,进行普查、测量、丈量、区划、统计和登记造册,为历代王朝所重视。

管仲提出的正地思想,既有核实土地数字的意思,又有修整、划分的意思。比如管仲说,土地是政事的根本。天时是非人力所能损益的,可以用来整顿政事的只有土地,所以对土地不可不加整顿。整顿土地,是要对实际可耕地数字经常进行核实。长的要核正,短的也要核正,大的要核正,小的也要核正,长短大小都要核正。土地不核正,官府就无法治理;官府无法治理,农事就办不好。又说,三年修整一次田埂,五年修整一次田界,十年重新划分一次土地,这应经常进行整顿。管子正地的目的也许是为税收,但其国土整治的意义亦不容忽视。

总之,在一定意义上说来,管仲这些正确的论述,是古代国土整治思想的具体体现。尽管其中的许多内容并不全面,也没有明确提出国土整治的概念,但其关于保护资源、兴修水利、因地制宜、城乡比例、人口与耕地关系以及整顿土地的思想,却是相当有见地的。可以说,正地就是古代的国土整治。

在《管子》一书中,管仲还提出了一个有关国土开发的详细的调查研究提纲,其中有:调查一个国家尚未开发的资源,其中可以解决人们急需的有几处;要了解农村马牛的肥瘦,放牧在山林湖泽中健壮马牛的多少;城郭建筑的厚薄,护城河的深浅,门楼的高低,路障的设置与否,所开垦的荒地使人们受益的有多大面积,等等。

另外,管仲还提出了要从八个方面观察一个国家的富强程度,比如,观察一个国家的田野,看看它的耕耘状况。如果耕地不深,锄草不勤,宜种的土地没有种,未开的土地很荒乱,农田不肥,荒地反倒不一定贫瘠,按人口计算土地,荒地多而农田少,那么,即使没有水旱灾害,这个国家也一定很穷。

又如,视察一个国家的山林川泽,看它桑麻生长状况,计算它的六畜数量,就能知道该国的富强程度。如果山泽虽广,却没有保护草木生长的禁令;土地虽肥,桑麻种植却不甚得法,这个国家就不会富裕。

再比如在城乡比例方面,管仲提出,城市大而农田少,农田就养活不了这个国家的人;又如关于农村人口和土地之间的关系,管仲提出:凡是拥有万户人口的农村,有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就可以养活这些人口,不足万户的,方圆五十里土地中有些山地水面也可以养活。如果是万户以上,那方圆五十里土地就不能把山泽算在其内;那种土地均已开垦,而人民仍无积蓄的国家,证明是人口与国土、人口与耕地不相称了。

管仲还对土地可以负载人口的数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指出:八十里见方的上等土地,可以负担一座上万户人口的城市和四座上千户人口的城镇;百里见方的中等土地和一百二十里见方的下等土地,所能负担的人口都和八十里见方一样多。因此,八十里见方的上等土地就相当于一百里见方的中等土地,相当于一百二十里见方的下等土地。

◎故事感悟

管子有关土地的论述在今天未必适用,在当时也只能算是半定量的。但是,他研究问题的方法值得称道,其顺应自然、整治国土的意义也相当明显。管子在几千年前能将城乡比例、人口与土地数量的关系提出来研究,真可谓具有真知灼见。

◎史海撷英

管仲的兵制改革

管仲任职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兵制改革,其原则是“作内政而寄军令”,其措施是“参其国而伍其鄙”,其内容为:将全国分为21个乡,工商之乡6个,士乡15个。工商之乡不从事作战,实际从事作战的是士乡15个。5个乡为一帅,有1.1万人。由齐君率为中军,两个上卿各率五乡为左右军,是为三军,就是“参其国”。一乡有十连,一连有四里,一里有十轨,一轨有五家,五家为一轨,这就是“伍其鄙”。轨中的五家,因世代相居处在一起,因为利害祸福相同,所以,“守则同固,战则同强”。

管仲的兵制改革是一种社会与军事相结合的战斗体制,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为后来大规模的战争做好了准备。

◎文苑拾萃

市舶提举管仲登饮于万贡堂有诗

(南宋)戴复古

七十老翁头雪白,落在江湖卖诗册。

平生知己管夷吾,得为万贡堂前客。

嘲吟有罪遭天厄,谋归未办资身策。

鸡林莫有买诗人,明日烦公问蕃舶。

孟子提出顺应自然

◎尊天重地,敬天爱人。——格言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孟氏,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有作品《孟子》流传后世。

孟子一生都主张爱护生物,但认为对生物不必讲仁爱。如果讲仁爱,也是先百姓而后万物。宋朝大儒学家朱熹说,孟子的这种说法的意思是对生物资源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也许是对的,因为孟子确实论述过使粮食、鱼鳖、材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条件。他说:不耽误老百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时节,五谷自然吃不完;细密的网不要放到深水塘内捕鱼,即不要捕小鱼,鱼鳖自然吃不完;斧斤按照规定的时间进山采伐山林,材木自然用不尽。

孟子认为,如果能认真地保护生物资源,生物资源就会丰富起来;反之,就会枯竭。他以齐国的牛山为例来说明这个道理。

孟子说:齐国牛山上的树木从前是长得很茂美的,只因为它在都城的郊区,人们都去山上砍伐,这怎么能保持山林的茂美呢?牛山上的树日夜都在生长,雨露在滋润,并不是没有新芽生长出来,可是牛羊随时去吃它,所以才像现在这样光秃秃的……所以,如果能认真保护,没有哪一种生物不能生长;如果缺乏保护,没有哪一种生物不会消亡。

显然,孟子关于生物资源“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孟子反对开荒,反对地尽其力,曾主张对善战者——孙膑、吴起,要处以极刑;对连纵诸侯者——苏秦、张仪,要服刑次之;开荒、用尽地力者——李悝、商鞅之类,服刑又次之。按照今天的观点,种植当然不应用尽地力,但孟子是反对李悝、商鞅开荒,并上纲说他们是用尽地力,那就有些过头了。从这里不难看出,孟子自己是反对开发自然,而是崇尚自然的。

孟子还有一段有名的话,大意是说,天下人要研究万物的本性,研究历史的原来面目就行了。既往的历史,就是以自然为本。令人讨厌的是,有些自作聪明的人,专好按照他们的私愿来改变自然的本来面目。如果聪明人能像大禹引水流行那样,我就不会讨厌他们了。大禹引水流行,就是行其所无事,使水流恢复到原先的自然状态。如果聪明人做事情也能不改变自然界原来的面目,那他的聪明才智就大了。

过去注家对“行其所无事”有种种解释,多不通。朱熹说是“禹之行水,因其自然之势而导之”,虽说明了大禹治水成功的原因,但并未说明“无事”二字的含义。实际上,“无事”是“无所事事”或“无所作为”之意,意思是在大自然面前不必做什么,不要扰动大自然。“行其所无事”,即指设法恢复到自然原先未受扰动的状态。这正体现出孟子崇尚自然的思想。

孟子非常强调环境对人的作用。他从齐国范城来到齐都,望见齐王之子,叹道:“人所处的环境足以改变人的气质,人所得到的奉养足以改变人的体质,环境的作用真大呀!”

这本来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孟子又引申说,鲁君和宋君说话的声音相似,不是因为别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和地位相似。这就过分夸大了环境的作用,陷入了环境决定论的泥坑。

◎故事感悟

孟子虽然主张对生物资源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主张保护,是对顺应自然的一种肯定,但是他过分崇尚自然,过分强调维持自然的本来面目,过分强调环境的作用,其主流思想就略显保守了。对于自然我们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努力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同时也要开发自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

◎史海撷英

孟子提出道德理论

孟子认为,道德规范概括起来应该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他还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又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因此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那么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还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着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他们的人性却都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

在这里,孟子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了平等的地位,来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既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又对伦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进。

◎文苑拾萃

孟子语录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9)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荀子主张顺应与改造自然

◎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存在、延续的物质基础。——格言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作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大的贡献。

荀子继承和发扬了管仲的保护自然的思想,使管仲的保护思想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

荀子认为,大自然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这就是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他认为,人应当根据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来主动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资源。

荀子说,崇敬大自然而思慕大自然,哪里比得上把大自然当做物来养护它、控制它呢?听天由命而赞美大自然,哪里比得上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呢?盼望天时而等待大自然的恩赐,哪里比得上顺应季节的变化而使天时为人们服务呢?听任万物自然增多,哪如施展人的才能而对万物加以变革使之朝有利于人的方向发展呢?想着万物为我所用,哪如调理万物而使万物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呢?整天去仰慕万物怎样产生,哪如去促进已经生成的万物更好地成长呢?所以放弃人为的努力而指望天的恩赐,那就脱离了万物消长的实际情况。自然界是没有意志的,它不会恩赐给人以什么东西。

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问题上,孟子曾主张要尽量保持自然的本来面貌,实际上是一种消极保护的观点。战国时期,另一位大思想家墨翟则担心自然资源枯竭,因而对未来忧心忡忡,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悲观论。荀子反对这两种极端的观点。他认为,如能顺应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的消长规律去开发它、利用它,资源就不会枯竭,而且不仅不会,资源还会丰富起来。

荀子曾特别批评了墨翟的悲观论,他说,墨翟的话显然是担心天下的生活资料不足。这种认为资源不足的观点,并非天下人人都有这种担心,而只是墨翟他自己多余的担心。现在是土地就能长五谷,如果人能妥善经营,一亩可以收获数盆,一年可以收获两次;同样,每一株瓜果结的果实就可以数以盆计;同样,葱蒜及各种蔬菜可以堆积如山;同样,家畜、家禽和猎物每一样都可以装满一车;各种鱼类按时生育,每一种都可以繁殖成群;同样,各种飞禽可以多得浩如烟海;同样,昆虫及各种生物都会在其间繁衍,可以互食互养的生物是不可胜数的。

荀子在这里提出的生物之间互养互食的问题,当然不能理解为仅指人吃的东西,应该说还包含着各种生物之间的养食或依赖关系,比如,六畜吃五谷、蔬菜,昆虫吃瓜菜桃李,飞鸟、落雁吃昆虫或五谷,等等。同样,这种观点还具有模糊的食物链观念。